廠務區、如今在地方官府的認識裏已經形成可很好的積極認知,很多地方主官都對這玩意感興趣,心裏也沒排斥心。剛開始密雲和唐山搞這玩意的時候,還是以皇帝和朝廷的意誌為主。</p>


    當保定也開始搞這玩意的時候,地方官府的思路便被打開了,去年年底、膠東行署就開始在登州圍繞港口,籌建自己的廠務區。今年的時候、不光山東的馬士英在動這方麵的心思,遼南、以及鬆江府也已經下手在做這事了。</p>


    要說鬆江府、還真是不愧為後世大上海的所在地,他們在產業發展上的速度以及嗅覺,真就不是一般地方能比的。去年初、朱由檢安排支援了一批縫紉機過去,也就一年時間而已,他們的成衣產業就已經有起色了。</p>


    最明顯的便是今年的時候,那邊到京城來定買縫紉機的商人顯著增長,剛開海一月時間,那邊買過去的縫紉機就近千台。那邊建的縫紉機廠,也開始生產成品了,據報上來的材料顯示,銷量其實也很可觀,隻不過是北京這邊的技術更新快一點,商人們和產業作坊還是更認同這邊的產品,因此才不嫌麻煩的跑到京城來買貨。</p>


    縫紉機的價格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已經降了很多,現在京城這邊的售價也就是三十兩銀元左右。這玩意由於現在還不是普銷品,商人們都是帶著定單來采購的,所以運到鬆江,售價也漲的不多,最多四十兩銀元撐死。</p>


    四十兩銀元,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還是有點貴,可對於生產成衣的廠家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有了縫紉機,生產效率會大幅提升,一個人的生產量會比原來四五人的生產量還高。按這個效率來算,花四十兩銀元買一台縫紉機,半年左右的時間便能將本錢給省出來,是一項十分劃算的投資。</p>


    吳本六,原本是鬆江府的一名織戶,家裏有十幾台織機,雇著二十來個織工,小日子過得還可以。前幾年的時候受市場和產業環境影響,斷了生計、廠子關停,工人解散,還欠了幾百兩銀子的外債。</p>


    </p>


    正當他覺得日子過不下去走投無路之時,鬆江府被海軍給光複了。原本他覺得這事對自己沒啥影響,自己欠在債活不下去的事,與官府換了主人能有啥關係?曆朝曆代那個官府會在乎小老百姓的死活?北京的皇爺、難不成還會給自己還外債不成?</p>


    接下發生的事還真出乎了他的意料,北邊來的官員們的確沒給他還外債,可他們幹了其它事。重建的鬆江府衙運行沒多久,就有官員找過來和他談話。</p>


    談話的內容很簡單明了,官府希望他的廠子能盡快恢複運行。若是織造廠這塊恢複起來有些困難,官府可以幫著他轉型。轉型的方向是辦成衣廠,隻要他有意向轉型,官府可以免費給他租借五台縫紉機,並給他做擔保,從皇家銀行貸兩百兩銀元的款,讓廠子盡快運轉。同時、官府還會給他下兩千套軍服生產的定單,讓廠子剛開始就有業務。</p>


    事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可吳本六還是有擔憂,害怕自己的廠子辦不下去。他還欠著兩三百兩銀子的外債哪,一聽到自己有錢了,那幫債主還不上杆子跑著來催債?讓他們將錢要走了,還怎麽維持廠子的運轉?</p>


    當他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後,前來談話的官吏說,此事官府也有方案。針對目前鬆江府大量的工廠主都背負著外債的現狀,鬆江府衙出台了一攬子方案。會對所有工坊主的債主下發緩債令,讓他們半年內不得以任何方式討債,同時所有的債務官府隻認可本金,所有利息一律不認,有債主執意討要利息,將受到國法的處置。伴隨著緩債令推出的還有皇家銀行的以債兌款的方案,半年內若是有債主需要資金周轉,可以拿著他們手裏的借條、邀請作坊主到皇家銀行辦理三方債權轉讓事務,將一半的債權轉給皇家銀行,兌出一半的現錢來周轉。</p>


    當然了、債權轉讓也是有條件限製的,債務人必須是作坊主才可以,還得有兩三個行業同行來共同擔保,杜絕有人用虛假債條套現。</p>


    趕上這樣千載難逢的好事,吳本六趕緊開始了產業轉型重啟自家的作坊。三個月時間,他便完成了兩千套軍服的生產訂單,賺了兩百兩銀元。接下來的時間,他又接了兩千多套軍服的訂單,並開始做一些外邊的單子。外邊來的成衣單子也不少,像北直那邊工廠的廠服,鐵路工人的製服、官員、教員的服裝,還有平頭百姓的服裝。</p>


    苦幹一年,吳本六的廠子生產了過完套成衣,盈利有七八百兩銀元之巨。讓他不但擺脫了破產的命運,還迎來了新生。</p>


    “東家、從北直買縫紉機的人回來了,十台機子全到了。我讓人試了一下,都好用的很,確實比咱們這邊廠子做的要好一些。”廠子裏的管事跑到吳本六的辦公室,向他匯報剛剛到貨的縫紉機的使用情況。</p>


    “好用就成,多花點錢買好機子這事不虧。這批機子到貨後,咱們廠子就有二十五台縫紉機了,今年咱們怎麽著也能做兩萬套成衣出來,年底要是能完成這個量,我給廠子裏幹活的所有人多發一月薪水。”</p>


    “東家就是好心啊,廠子裏的人一直念著東家的好哪。話說、今年咱們能有兩萬套的定單嗎?官府那邊好像再沒下過軍服的訂單。”管事有些怕廠子接不上足夠的訂單,賺不到那麽多錢。</p>


    “老王啊、咱們有生蛋的雞了,還怕孵不出來蛋啊?官府那邊是沒有大單子了,可我有新的門路。前天、從蘇州府那邊過來了一個老熟人,他給我下了五千套哪邊軍服的單子!哪人說、他還有門路,能搞到其它軍頭們做軍服的單子,有他這條線在,咱們廠子賺錢不愁的。”</p>


    “給哪些亂兵做軍服?這事若是官府知道會不會出事?”</p>


    “嘿、你的擔心我早就與劉經辦問過了,他說了、軍服不是違禁品,隻要我們能拿到現錢就放心大膽的去做!原則隻有一個,不能幹賠本買賣。”</p>


    “劉經辦果真如此說的話,哪這事就萬無一失了。現在的官府真是一幫青天們在當差,他們對我等實在是太過照顧了,遇上這樣的官府和老爺們,我們的日子何愁過不下去。對了東家、我在蘇州府的侄子,最近跑到了鬆江,想找個差事謀條活路,不知能不能進咱們廠子?”</p>


    “你侄子的話,就讓到廠裏上班吧。人踏實吧?隻要人踏實、手腳幹淨、勤快,咱廠子就要,現下我們廠子正缺人哪。今年怎麽著,也得讓廠子的工人過百人,夠評上從八品廠級的要求才行。”</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境求生崇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波不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波不停並收藏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