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昨夜有一股賊軍騎兵,趁夜衝到了城下,被守城的人吊進了城,留下了二十多匹亂跑的馬,被我們給擒獲了。”清晨,一名小校跑到了鄭大木的大帳裏討功。鄭家是財大氣粗,可他們唯獨缺優質戰馬,抓了二十來匹完好無缺的戰馬,算是一份功勞。</p>
“有人跑進了城?抓的戰馬成色怎麽樣?”</p>
“都是一等一的好戰馬!”</p>
“能騎上成戰馬的定然是賊軍頭領之一,這般時候冒險進城,定有所圖。本將斷定,兩日之內、守城的賊軍定有大動作,估計是會和外邊的賊軍聯合,突襲我部。傳令各鎮人馬做好準備,他們出城突襲,正是我軍攻入城中的好時機。”</p>
平靜的度過了一天後,第二天一大早,廣州城東門緩緩打開,從中衝出來了無數兵馬。</p>
看到這一幕,大木在陣前狂笑了一聲,吩咐手下人馬,先按之前的計劃,先誘使敵人多多出城,再行猛攻。</p>
當出城的大西軍足足有五六千後,鄭成功一聲令下,大軍向著城門方向,猛烈的反衝了過去。</p>
幾乎是一順間,出城的西營人馬就陷入了混亂,掉轉方向沒命的往城內跑去。</p>
說是遲那是快,早有準備的鄭軍蜂湧而上,頃刻之間,頂在最前麵的部隊就衝進了城。城門破了,這般時候不用任何命令,戰士們本能的向城內掩殺過去。</p>
“少主,我們進城的兵馬已有萬餘,前鋒已經殺到了城中地帶,廣州城算是破了啊。”</p>
“哈哈!賊軍到底是賊軍,還沒圍幾天哪,他們就先撐不住氣了。讓中軍準備一下,隨本將一起殺入城中,將城裏頑抗的賊軍滅了再說。”</p>
大軍都推進到了城中附近,這還不算破城?這回終於是能在自己的戰功錄上添一筆破重城的記錄了。</p>
中軍收拾起來比較麻煩,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才搞定。正當大木帶著人往城中行進時,大地突然震顫起來。</p>
轉身一看,遠處成千上萬的西營騎馬兵殺了過來。</p>
“列陣、快列陣!防住敵騎!”大木急的聲音都不自覺的尖厲起來。他突然意識到剛剛自己高興的有些忘乎所以,怎麽就將城外還有一支西營騎兵的事拋之腦後了?之前布置的防禦力量,因為奪門之戰進行的太過順利,有不少人已經亂哄哄的衝往城內。</p>
要是全部進了城還好說一點,江中的重炮就能恣無忌憚的往衝來的騎兵招呼。可現在、不尷不尬的卡在了最中間,場麵很被動啊。</p>
場麵當然被動了,就在大木喊話後不久,西營騎兵前鋒已然殺進了陣中。大木帶著中軍護衛準備反殺過去,抵住西營騎兵的衝擊,給大軍一個結陣的機會。</p>
可這種想法有點徒勞,西軍和闖軍一樣,最擅長的是趁你病要你命。隻要有了勝機,他們的反應速度快的沒邊。</p>
“少主,護衛隊有些頂不住了,現下要嗎往江裏撤,要嗎往城中撤,可不能再留在這裏,咱們在城外的大軍全亂了,要早做定奪!”親兵隊長見形勢不妙,趕緊勸大木做決定。</p>
</p>
入城還是入江?望了一眼廣州城牆,大木幾乎是本能的做出了選擇,指了指江麵。</p>
“二大王,海寇主將好像是往江灘方向撤了。”</p>
“好、大局已定,吩咐孩兒隊,不惜代價將城門口賭死。城裏的海寇就讓老大他們去磨吧,剩下的隨本王去掩殺城外的亂軍。哼!就這兩下子,也敢來我廣州城找不自在,真是白費了一副好皮囊。今日李爺爺,就給這幫海娃娃,好好的教一下怎麽打仗。”</p>
直到此時,李定國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戰局終於是到了他能掌控的節奏,要是不用放敵入城這個險招,麵對武裝到牙齒的鄭軍,還真是毫無辦法。</p>
戰場上最怕發生的事就是混亂,當大軍一亂,兵敗就像山倒一樣,崩潰之快,超乎人的想象。</p>
逃回戰船的大木,看著岸上如砍瓜切菜一般衝殺己方兵丁的西營騎兵,真是恨的牙癢癢,可他卻無能為力!心中、他真想下令讓船上的重炮對著岸上不顧一切的轟一通。可他不能這麽做,岸上還有自己的隊友和袍澤哪。</p>
也幸虧廣州城靠江,有一部分混亂的鄭軍跳進了江,逃脫了西營騎兵的砍殺。</p>
大約過去了兩個時辰,廣州城外戰場安靜了下來。由於懼怕重炮,西營的人追到岸邊後,就主動退了回去,隻是將城門附近清掃幹淨即可。</p>
“少主、城裏的大軍被圍了數個時辰了,是不是想辦法救援一二?”</p>
“用重炮向城中轟擊,看看能不能給他們一些幫助,城中多是鐵人軍,要是硬衝,說不準能衝出來。盡外,趕緊整頓退到船上的兵丁,若是城中的兵馬打開了缺口,大軍趕緊去接應。”</p>
最讓大木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將大部鐵甲軍給壓到了城內,若是鐵甲軍還在城外,戰局不會如此被動,搞的自己連救援的部隊都沒法派出。現在剩下的這些人,隻要上了岸,就是給西營送菜,大木心知肚明。</p>
黑人隊這邊,其實損失還不是太大,他們反應的快一點,有些人見形勢不對就跑出了城。但是這幫雇傭兵不會冒險上岸與西營的騎兵搏命的,他們又不是鄭家的死忠。</p>
“老大還沒有將城內的海娃娃收拾了?來人、去找一些硬木柱子、五人一組抬著圓木隨本將殺進城。還就不信了,頂不死一幫鐵疙瘩。”城外的戰事進入尾聲後,李定國聽見城中的喊殺聲不絕,顯然孫可望那邊還在與鄭軍苦戰。於是他準備帶人進城,好好的會會這幫鐵甲軍,將前幾天丟了的場子找回來。</p>
善戰者不使蠻力,軍事才能卓著的李定國稍微一動腦子,就想到了如何在城中相對狹窄的地盤上,用相對安全的辦法收拾鐵甲軍。辦法很簡單,讓士兵們抱著圓木去硬頂全身著甲的鄭軍。這時候,他們的火器應該不怎麽能用了,一通圓木頂過去,笨重的鐵甲兵還怎麽招架?非倒既傷!</p>
“有人跑進了城?抓的戰馬成色怎麽樣?”</p>
“都是一等一的好戰馬!”</p>
“能騎上成戰馬的定然是賊軍頭領之一,這般時候冒險進城,定有所圖。本將斷定,兩日之內、守城的賊軍定有大動作,估計是會和外邊的賊軍聯合,突襲我部。傳令各鎮人馬做好準備,他們出城突襲,正是我軍攻入城中的好時機。”</p>
平靜的度過了一天後,第二天一大早,廣州城東門緩緩打開,從中衝出來了無數兵馬。</p>
看到這一幕,大木在陣前狂笑了一聲,吩咐手下人馬,先按之前的計劃,先誘使敵人多多出城,再行猛攻。</p>
當出城的大西軍足足有五六千後,鄭成功一聲令下,大軍向著城門方向,猛烈的反衝了過去。</p>
幾乎是一順間,出城的西營人馬就陷入了混亂,掉轉方向沒命的往城內跑去。</p>
說是遲那是快,早有準備的鄭軍蜂湧而上,頃刻之間,頂在最前麵的部隊就衝進了城。城門破了,這般時候不用任何命令,戰士們本能的向城內掩殺過去。</p>
“少主,我們進城的兵馬已有萬餘,前鋒已經殺到了城中地帶,廣州城算是破了啊。”</p>
“哈哈!賊軍到底是賊軍,還沒圍幾天哪,他們就先撐不住氣了。讓中軍準備一下,隨本將一起殺入城中,將城裏頑抗的賊軍滅了再說。”</p>
大軍都推進到了城中附近,這還不算破城?這回終於是能在自己的戰功錄上添一筆破重城的記錄了。</p>
中軍收拾起來比較麻煩,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才搞定。正當大木帶著人往城中行進時,大地突然震顫起來。</p>
轉身一看,遠處成千上萬的西營騎馬兵殺了過來。</p>
“列陣、快列陣!防住敵騎!”大木急的聲音都不自覺的尖厲起來。他突然意識到剛剛自己高興的有些忘乎所以,怎麽就將城外還有一支西營騎兵的事拋之腦後了?之前布置的防禦力量,因為奪門之戰進行的太過順利,有不少人已經亂哄哄的衝往城內。</p>
要是全部進了城還好說一點,江中的重炮就能恣無忌憚的往衝來的騎兵招呼。可現在、不尷不尬的卡在了最中間,場麵很被動啊。</p>
場麵當然被動了,就在大木喊話後不久,西營騎兵前鋒已然殺進了陣中。大木帶著中軍護衛準備反殺過去,抵住西營騎兵的衝擊,給大軍一個結陣的機會。</p>
可這種想法有點徒勞,西軍和闖軍一樣,最擅長的是趁你病要你命。隻要有了勝機,他們的反應速度快的沒邊。</p>
“少主,護衛隊有些頂不住了,現下要嗎往江裏撤,要嗎往城中撤,可不能再留在這裏,咱們在城外的大軍全亂了,要早做定奪!”親兵隊長見形勢不妙,趕緊勸大木做決定。</p>
</p>
入城還是入江?望了一眼廣州城牆,大木幾乎是本能的做出了選擇,指了指江麵。</p>
“二大王,海寇主將好像是往江灘方向撤了。”</p>
“好、大局已定,吩咐孩兒隊,不惜代價將城門口賭死。城裏的海寇就讓老大他們去磨吧,剩下的隨本王去掩殺城外的亂軍。哼!就這兩下子,也敢來我廣州城找不自在,真是白費了一副好皮囊。今日李爺爺,就給這幫海娃娃,好好的教一下怎麽打仗。”</p>
直到此時,李定國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戰局終於是到了他能掌控的節奏,要是不用放敵入城這個險招,麵對武裝到牙齒的鄭軍,還真是毫無辦法。</p>
戰場上最怕發生的事就是混亂,當大軍一亂,兵敗就像山倒一樣,崩潰之快,超乎人的想象。</p>
逃回戰船的大木,看著岸上如砍瓜切菜一般衝殺己方兵丁的西營騎兵,真是恨的牙癢癢,可他卻無能為力!心中、他真想下令讓船上的重炮對著岸上不顧一切的轟一通。可他不能這麽做,岸上還有自己的隊友和袍澤哪。</p>
也幸虧廣州城靠江,有一部分混亂的鄭軍跳進了江,逃脫了西營騎兵的砍殺。</p>
大約過去了兩個時辰,廣州城外戰場安靜了下來。由於懼怕重炮,西營的人追到岸邊後,就主動退了回去,隻是將城門附近清掃幹淨即可。</p>
“少主、城裏的大軍被圍了數個時辰了,是不是想辦法救援一二?”</p>
“用重炮向城中轟擊,看看能不能給他們一些幫助,城中多是鐵人軍,要是硬衝,說不準能衝出來。盡外,趕緊整頓退到船上的兵丁,若是城中的兵馬打開了缺口,大軍趕緊去接應。”</p>
最讓大木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將大部鐵甲軍給壓到了城內,若是鐵甲軍還在城外,戰局不會如此被動,搞的自己連救援的部隊都沒法派出。現在剩下的這些人,隻要上了岸,就是給西營送菜,大木心知肚明。</p>
黑人隊這邊,其實損失還不是太大,他們反應的快一點,有些人見形勢不對就跑出了城。但是這幫雇傭兵不會冒險上岸與西營的騎兵搏命的,他們又不是鄭家的死忠。</p>
“老大還沒有將城內的海娃娃收拾了?來人、去找一些硬木柱子、五人一組抬著圓木隨本將殺進城。還就不信了,頂不死一幫鐵疙瘩。”城外的戰事進入尾聲後,李定國聽見城中的喊殺聲不絕,顯然孫可望那邊還在與鄭軍苦戰。於是他準備帶人進城,好好的會會這幫鐵甲軍,將前幾天丟了的場子找回來。</p>
善戰者不使蠻力,軍事才能卓著的李定國稍微一動腦子,就想到了如何在城中相對狹窄的地盤上,用相對安全的辦法收拾鐵甲軍。辦法很簡單,讓士兵們抱著圓木去硬頂全身著甲的鄭軍。這時候,他們的火器應該不怎麽能用了,一通圓木頂過去,笨重的鐵甲兵還怎麽招架?非倒既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