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了艾顏後,李定國又接見了幾個可以一用的小部落首領,將尹犁河穀一戰中俘虜的準格爾部族拆分給了他們。
尹犁河穀一戰總計俘虜人口四萬多,將近三萬人分出去後,剩下的人又分成了三個小部落安置在尹犁河穀一帶。畢竟尹犁河穀才是西域最優沃的地方,不能讓這裏的人口太過凋零。過段時間之後,李定國還打算與相對可靠一點的大部落商議,遷幾個部落過來,以充實河中人口。
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對西域來以及李定國來說,是最為困難的時期。從頭建一個行省,所要付出的艱辛和投入沒有經曆過的人,很難體會到。
哈密城外、黃超看著滿目的黃沙,心中百感交集。自己這輩子的仕途,好像與開拓邊疆很是有緣一樣。先是跑到大員島,苦熬了數年,將幾乎是野地的大員發展的像個樣子了。後來調到內地,剛清閑沒幾年,這回又被調到了新設的西域省,任西域將軍府政事參讚兼安域城知府,協助李定國處理政務。
來到西域後,滿眼所見真是超出了黃超對荒涼的想象。與這鬼地方相比,大員島都能算是天堂。這哪裏是升官,簡直就是貶職和流放。
“董兄、咱這回赴西域就職,怕是要遭不少罪。哈密一過,感覺就不像是人居之地。滿目戈壁、難見人煙啊。”被所見景象嚇怕了的黃超,隻得向同行的難兄難弟董理明倒倒苦水。
“參讚莫要過憂,聽人說自吐魯番繼續向西,迪化和河中地區的景象會好很多,不似這般荒涼。若西域所有的地方都是這般模樣,朝廷也無費心經略的必要。”董理明在河西一帶待了數年,對西域的環境有心理準備。他知道、隻要是有人生存的地方肯定是綠洲,西域這地方不可能都是現在看到的這樣。
不過、此時他的心情也不好受,進入官場以來,官是越做做大,可就任的地方是越來越差。自從任慶陽知府以來,更是一路向西,現在居然要去迪化任職,這輩子還有東歸的可能嗎?
迪化知府是正四品的待遇,但這官他實在是不想做,要是有可能,他寧肯在內地做個小知縣。當官不享福,當這個官幹什麽?也是上了賊道,脫身困難。
“董兄、聽人說,酒泉產石油的地方,也似這般荒涼,你說、這地方會不會也有石油?”心裏邊萬分無奈,黃超知道木已成舟,隻能將這任官做完再說。所以、他將思路和話題轉到了別的事上。
“可能會有吧?隻是此間真發現石油,開采起來也難。開采出來,朝廷不修鐵路的話,其實意義不大!”董理明對找石油之類的事,沒有任何興趣。這些年,他被這事給整的夠夠的了。
“是啊、哪怕找出石油,建煉油廠所需的人工就不在少,西域這地方短時間內,還真無人可用。”
“倒不是無人可用的問題,開采石油,現在所用的人力並不多。煉油廠確實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不過現在其實未必需要建煉油廠。采出來的原油,直接運到內地的煉油廠也行。”對於石油產業、董理明覺得自己絕對是行家,見黃超說了句外行話,他不由指出了其中的錯誤。
“不用建煉油廠?哪運輸成本豈不是大的沒邊了?”黃超在大員搞過白糖產業,他理解不了這種直接運原料的行為!
“石油采出來後,除了煉油外,廢料就是瀝青,而瀝青是修油路的主料。所以原油運到內地,並不增加成本。李玉亭他們南陽府,就搞了一個大煉油廠,聽他們說效益很是不錯。我們酒泉產的原油,很大一部分就直接通過鐵路運到了南陽煉油。”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隻要有了鐵路,咱們這邊找到了石油,其實也能很容易的形成產業?”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不過莫說找不找得到油了,就是找到油,朝廷五年內也沒向迪化和安域修鐵路的計劃。”
董理明有些話沒說透,五年沒有修鐵路的計劃,五年之後,對於自己和黃超來說,到哪裏去任職都說不準哪。所以、言外之意是,咱討論這個幹啥?沒有任何意義。
“董兄、吾覺得,咱們還是要在石油上下些功夫。你在酒泉為官時,肯定有一波善於找油的人可用,到了迪化後,盡快調些過來,咱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石油。”
董理明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了一眼黃超,你這人是腦子有問題嗎?非要讓人將不方便說的話說出來才行?
看到董理明的神情,黃超反應了過來,這家夥是沒將事想明白啊。“董兄、朝廷是暫時沒有在西域修鐵路的計劃,但修鐵路未必隻能靠朝廷。走了這一路,吾發現除了荒涼外,西域的地倒是很平坦,所以修鐵路的難度其實不大,成本要比山區小很多。若是咱們在西域找到了石油,以石油開采權做抵押來融資,自籌資金修鐵路,三五年修通鐵路,未嚐不可一試。
另外、朝廷也說了,要在西域試種膠草,一旦膠草種植的規模上來,對運輸的需求同樣很急迫。站在朝廷經略邊疆的大略上來說,西域通了鐵路的意義就更大了。所以說、西域迫切的需要一條鐵路啊,你我身為主政官員,當想盡一切辦法,促成此事,為國分憂。”
】
西域是不是迫切的需要鐵路,董理明無法感同身受,但黃超說的有道理啊。作為西域的主政官員,有了通往內地的鐵路,情況會大有不同。此前酒泉沒通鐵路的時候,董理明感覺就像是被流放了一樣,但鐵路通了之後,他感覺與內地為官其實差不多,一下方便了起來。所以說、找石油這事還真得趕緊行動!
黃超心裏的想法和董理明差不多,他就是想修條鐵路以方便自己為官。有了鐵路,西域和內地的時空距離會被縮短,自己這個從三品參讚兼知府官也就做的有些意思了。
尹犁河穀一戰總計俘虜人口四萬多,將近三萬人分出去後,剩下的人又分成了三個小部落安置在尹犁河穀一帶。畢竟尹犁河穀才是西域最優沃的地方,不能讓這裏的人口太過凋零。過段時間之後,李定國還打算與相對可靠一點的大部落商議,遷幾個部落過來,以充實河中人口。
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對西域來以及李定國來說,是最為困難的時期。從頭建一個行省,所要付出的艱辛和投入沒有經曆過的人,很難體會到。
哈密城外、黃超看著滿目的黃沙,心中百感交集。自己這輩子的仕途,好像與開拓邊疆很是有緣一樣。先是跑到大員島,苦熬了數年,將幾乎是野地的大員發展的像個樣子了。後來調到內地,剛清閑沒幾年,這回又被調到了新設的西域省,任西域將軍府政事參讚兼安域城知府,協助李定國處理政務。
來到西域後,滿眼所見真是超出了黃超對荒涼的想象。與這鬼地方相比,大員島都能算是天堂。這哪裏是升官,簡直就是貶職和流放。
“董兄、咱這回赴西域就職,怕是要遭不少罪。哈密一過,感覺就不像是人居之地。滿目戈壁、難見人煙啊。”被所見景象嚇怕了的黃超,隻得向同行的難兄難弟董理明倒倒苦水。
“參讚莫要過憂,聽人說自吐魯番繼續向西,迪化和河中地區的景象會好很多,不似這般荒涼。若西域所有的地方都是這般模樣,朝廷也無費心經略的必要。”董理明在河西一帶待了數年,對西域的環境有心理準備。他知道、隻要是有人生存的地方肯定是綠洲,西域這地方不可能都是現在看到的這樣。
不過、此時他的心情也不好受,進入官場以來,官是越做做大,可就任的地方是越來越差。自從任慶陽知府以來,更是一路向西,現在居然要去迪化任職,這輩子還有東歸的可能嗎?
迪化知府是正四品的待遇,但這官他實在是不想做,要是有可能,他寧肯在內地做個小知縣。當官不享福,當這個官幹什麽?也是上了賊道,脫身困難。
“董兄、聽人說,酒泉產石油的地方,也似這般荒涼,你說、這地方會不會也有石油?”心裏邊萬分無奈,黃超知道木已成舟,隻能將這任官做完再說。所以、他將思路和話題轉到了別的事上。
“可能會有吧?隻是此間真發現石油,開采起來也難。開采出來,朝廷不修鐵路的話,其實意義不大!”董理明對找石油之類的事,沒有任何興趣。這些年,他被這事給整的夠夠的了。
“是啊、哪怕找出石油,建煉油廠所需的人工就不在少,西域這地方短時間內,還真無人可用。”
“倒不是無人可用的問題,開采石油,現在所用的人力並不多。煉油廠確實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不過現在其實未必需要建煉油廠。采出來的原油,直接運到內地的煉油廠也行。”對於石油產業、董理明覺得自己絕對是行家,見黃超說了句外行話,他不由指出了其中的錯誤。
“不用建煉油廠?哪運輸成本豈不是大的沒邊了?”黃超在大員搞過白糖產業,他理解不了這種直接運原料的行為!
“石油采出來後,除了煉油外,廢料就是瀝青,而瀝青是修油路的主料。所以原油運到內地,並不增加成本。李玉亭他們南陽府,就搞了一個大煉油廠,聽他們說效益很是不錯。我們酒泉產的原油,很大一部分就直接通過鐵路運到了南陽煉油。”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隻要有了鐵路,咱們這邊找到了石油,其實也能很容易的形成產業?”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不過莫說找不找得到油了,就是找到油,朝廷五年內也沒向迪化和安域修鐵路的計劃。”
董理明有些話沒說透,五年沒有修鐵路的計劃,五年之後,對於自己和黃超來說,到哪裏去任職都說不準哪。所以、言外之意是,咱討論這個幹啥?沒有任何意義。
“董兄、吾覺得,咱們還是要在石油上下些功夫。你在酒泉為官時,肯定有一波善於找油的人可用,到了迪化後,盡快調些過來,咱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石油。”
董理明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了一眼黃超,你這人是腦子有問題嗎?非要讓人將不方便說的話說出來才行?
看到董理明的神情,黃超反應了過來,這家夥是沒將事想明白啊。“董兄、朝廷是暫時沒有在西域修鐵路的計劃,但修鐵路未必隻能靠朝廷。走了這一路,吾發現除了荒涼外,西域的地倒是很平坦,所以修鐵路的難度其實不大,成本要比山區小很多。若是咱們在西域找到了石油,以石油開采權做抵押來融資,自籌資金修鐵路,三五年修通鐵路,未嚐不可一試。
另外、朝廷也說了,要在西域試種膠草,一旦膠草種植的規模上來,對運輸的需求同樣很急迫。站在朝廷經略邊疆的大略上來說,西域通了鐵路的意義就更大了。所以說、西域迫切的需要一條鐵路啊,你我身為主政官員,當想盡一切辦法,促成此事,為國分憂。”
】
西域是不是迫切的需要鐵路,董理明無法感同身受,但黃超說的有道理啊。作為西域的主政官員,有了通往內地的鐵路,情況會大有不同。此前酒泉沒通鐵路的時候,董理明感覺就像是被流放了一樣,但鐵路通了之後,他感覺與內地為官其實差不多,一下方便了起來。所以說、找石油這事還真得趕緊行動!
黃超心裏的想法和董理明差不多,他就是想修條鐵路以方便自己為官。有了鐵路,西域和內地的時空距離會被縮短,自己這個從三品參讚兼知府官也就做的有些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