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二年,四月十六,宜征伐。(.無彈窗廣告)


    這一天,隋帝楊廣祭拜天地、北祭馬祖,親授三軍符節,隋王朝大軍,浩浩蕩蕩向塞外進發。此次出征的大軍並不是先前預定的十萬大軍,而是一萬的精銳騎兵部隊。


    楊廣從幽州回到長安後,立即召開最高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他向所有的朝廷重臣明確表示大隋並不應該派出那麽多的軍隊幫著突厥打仗,畢竟咱們內部還不穩定。內部不穩,焉能伐外。


    大臣們不知道楊廣為什麽會出去一趟就改變了主意,因為這樣一來就代表著楊廣向所有人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楊廣一向以來展現出來的態度,他們是很難相信的。但是他們卻又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麵,畢竟這樣一來他的的利益受到的損失最小,最起碼不用擔心皇上借著打仗的機會排除異己。至於楊廣所說的內部不穩的問題,他們這些成了精的人物自然很清楚楊廣說的是什麽意思。這話中意思應該是代表了他的幾個兄弟,這些兄弟之中又以並州總管漢王楊諒的實力最大,也是目前為止最為反對楊廣稱帝的一個兄弟。


    楊廣費勁千辛萬苦才將他的哥哥楊勇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他又怎麽會將好不容易到手的位置拱手讓與他人呢?對於這些覬覦他帝位的兄弟們,楊廣想到很清楚那就是剿滅,但是剿滅他們的基礎卻是要用於充足的兵力。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保持足夠的威懾力,以及將這些隱患消滅的話,他的所有的施政方針都是水中花,鏡中月。本來在楊廣想等突厥戰事結束以後再收拾他的弟弟們的,可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率先動手了。所以楊廣隻能抽調兵力先將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給剿滅了。


    在會議上,楊廣還說到這次的出兵就是擺擺樣子,做給突厥人看的,就是為了讓他們雙方知道咱們大隋現在正在處理內部事務,沒有閑心管他們的事。(.)他們想怎麽打就怎麽打,咱們不插手。咱們的軍隊之所以擺到邊境上就是為了防止突厥人趁著咱們處理內部事務的機會,攻擊咱們。當然為了給咱們留出足夠的時間處理內部事務,邊境上的軍隊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突厥雙方再添把火,讓他們打的在激烈一點兒。


    聽到這兒,重臣們算是徹底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原來是坐山觀虎鬥,坐享漁人之利。這些個朱紫大臣們每個都是成了精的人物,如果連這個點意思都聽不出來,那豈不是太對不起身上這身官服了。


    雖然說楊廣的態度轉變的很快,這一點讓他們始料不及之外,但是這些老狐狸們還是能夠從中找到了有利於自己家族的地方。這次出兵不管是不是真的與突厥打仗,都能保證他們家族的利益最大化。


    最後楊廣提議道,既然用不著那麽多人出征的話,那麽已經選定的領軍人選也就不用再去了。借著這個機會,楊廣將林子軒推了出來,雖然說楊廣早就已經預料到將林子軒這個寒門子弟推出來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將這個意思提出來就遭到了所有重臣們的反對。


    林子軒是寒門出身,如果不是這次有幸救得皇駕,他這一輩子恐怕都沒有機會出頭了。如果說楊廣在其他地方重用林子軒的話,這些人也不會反應這麽激烈。可是現在楊廣卻要將兵權交給他,這些關隴貴族們又怎麽會同意呢?


    他們現在心裏想的根本就不是楊廣提議,而是林子軒是何許人也?居然能夠令皇帝刮目相看。


    麵對重臣們的反對,楊廣不得不一步步的妥協,最終雖然將林子軒推到了這次領軍主帥的位置上,但是他付出的代價卻是很大,這進一步加劇楊廣對關隴貴族的厭惡感。


    在出兵之前,楊廣將林子軒叫道自己的寢宮,詳細的向他解說了此次會議的艱難程度。(.好看的小說)麵對楊廣的錯愛,林子軒說不感激那是假的。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十五歲少年擔任統兵將領,楊廣身上背負了多大的壓力呀!因為由此可見楊廣手上的人才匱乏到什麽程度。麵對楊廣的殷殷囑托,林子軒隻能在心裏做出一死來報效楊廣的念頭。


    林子軒知道楊廣為什麽這麽早的就將自己推出來,一是因為自己是寒門出身,沒有什麽家族背景,屬於那種很容易掌控的人。二來就是因為楊廣需要一個聽從他命令的人來對抗關隴貴族,而自己就是他選中的人選。雖然林子軒自己很清楚楊廣的意思,但是他不得不隨著楊廣的指揮棒走,因為林子軒很清楚要想快速的在世家門閥遍地的大隋站穩腳跟,緊跟皇帝的腳步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每個皇帝都不想做有名無實的皇帝,楊廣要對抗關隴貴族以及河東世家,就必須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實力,而林子軒恰恰是他選擇的第一個人選。


    這次隋朝雖然動用了一萬精銳,但是這一萬精銳卻是戍衛在京師的精銳之軍。是屬於楊廣親自指揮的嫡係部隊,不過對於世家門閥的無孔不入,楊廣是深有體會,所以他也不敢完全相信這些軍隊。


    這一萬精銳部隊,雖然不參加戰鬥,但是朝廷還是按戰爭的標準予以配置,一時間邊境各郡的糧草是堆積如山,征用了不計其數的馬車牛車,僅所動員的後勤民夫就達幾萬之眾,平均一名士兵就要有五名民夫來進行後勤援助。


    戰爭拚的是國力,現在正是隋朝鼎盛之時,各大官倉物資蓄積之豐,是曆朝曆代所難望其背頂,甚至隋朝滅亡二十多年後,隋王朝積累的物資還沒有用完。


    一萬大軍在上午辰正出發,以宇文化及的兒子宇文成都為前鋒率兩千精銳騎兵先行,其餘大軍分為前軍、中軍、後軍,浩浩蕩蕩向西進發,連同隨軍的輜重糧草,延綿幾裏。


    士兵的妻兒父老紛紛出城相送,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林子軒此時的身高甚至比有的士兵還要高一截,如果不仔細看到話,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次統軍的人是一個半大的孩子。林子軒他現在騎在一匹純白色的高頭駿馬,起名白雲駒。


    白雲駒是皇帝楊廣親自所送,是一匹高昌國進貢的伊犁馬,戰馬渾身雪白,體格健壯,四肢修長而有力,尤其善於長途跋涉,這匹馬是楊廣預祝林子軒旗開得勝特意準備的。


    他現在的打扮根本就不是一個將軍,而是一個士兵,身著一身黑色明光鎧,頭戴鷹棱盔,後背圓盾和一壺羽箭,馬鞍上掛著他的一石騎弓,他的左腰挎一把橫刀,右腰下卻別著一把三尺長的短劍,這是楊廣贈他金麟劍,因劍把是一隻金色麒麟而得名,但它絕非裝飾,而是一把鋒利無比的戰劍。


    這是楊廣最心愛的一把劍,是他的父親楊堅傳給他的,楊廣有感林子軒的救命之恩以及為了讓他號令三軍才賜給他,這樣的榮譽就連他最親近的大臣如楊素都沒有享受過。


    林子軒的武器是一口精鋼雁翎刀,刀長一丈三尺,重三十斤,是模仿唐朝是唐刀所打造的,當然林子提供的是圖紙和技術。


    跨馬橫刀,威風凜凜,林子軒此次出征為了顯示他的身份,楊廣封他為正七品鎮遠將軍,他的散職從五品的太子洗馬,當他的封賞下來的時候,朝廷的大員們紛紛表示反對,但是楊廣的一句話就將他們全部都給擋回去了,楊廣道:難道朕的命連一個小小的鎮遠將軍的官職都不如嗎?麵對著楊廣的怒火,大臣們盡管心中有百般的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最大的功勞就是從龍和救駕,這兩種功勞得到任何一個都能飛黃騰達。他們之所以不願意楊廣給林子軒封賞這麽重,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林子軒是寒門出身,甚至連寒門都算不上。


    除了宇文成都的兩千輕騎之外,林子軒身邊還有四千重騎兵,以及四千武衛軍,這些都是隋軍的最精銳部隊,從這些軍隊的質量上來看,楊廣對於林子軒是多麽的信任呀!他是多麽希望林子軒能夠立功受獎呀!這個一萬人的隊伍裏,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是官職卻不少如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曹參軍等等一眾文職軍官。


    隋朝軍隊平時實行府兵製,而戰時重編軍隊,以軍為作戰單位,一軍一萬六千人,其中步兵八千人,以兩千人為一團;騎兵四千人,以千人為一團;又有輜重兵四千人,也以千人為一團。


    再向下編製是百人為一隊,十人為一火,軍職從火長、百人長、儀同、偏將、亞將、將軍,等級分明。


    林子軒所率的兵馬按說是一軍一萬六千餘人,可是這支部隊有可能要進入草原作戰,所有給他們全部配備了戰馬,也就說這是一隻純粹的騎兵部隊。既然是騎兵部隊,那麽這支部隊就不應該有太多的步兵。


    這是林子軒兩輩子以來,第一次帶這麽多的兵馬?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涯。這話是一點沒錯。林子軒所率領的這隻部隊那是綿延幾裏呀!


    更重要的是林子軒自己很清楚,前麵等待著自己不隻是突厥人,還有軍隊內部那些經過皇帝妥協安插進來的那些個二世祖們。相比起突厥人,這些這些二世祖們更令人感到害怕,他們就是那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而且這些二世祖們又以宇文成都為首,誰讓宇文成都是所有人中武功最高的那個人呢?所以要想讓這些人安分守己的聽自己的話,那麽自己就必須先收服宇文成都。可是據自己這段時間打聽到消息,宇文成都雖然沒有後世演義上說的那麽厲害,但是他的本事還是很高的,他曾經作過皇帝楊廣的貼身侍衛。就憑自己這三腳貓的功夫是打不過宇文成都的,所以要想讓宇文成都安心的聽自己的命令,就隻能動用自己的智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之謀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吃素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吃素的並收藏隋唐之謀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