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豐都市,這些天羅密斯頗為忙碌,他最近剛剛又在洛陽的繁華地麵上買了一個店鋪,為此他的心情格外舒暢。這幾年通過他的妥善經營他的資產呈幾何數字在增長,雖然不敢說現在已經是洛陽城最富貴的人了,但是他絕對能夠排進前三十名之內去。想想一下他一個外族之人能夠在富商權貴雲集的洛陽城有現在的地位,他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呀!


    也不是沒有人對羅密斯財產產生過非分之想,但是每當這些人剛要有所動作的時候,他們自己的產業就率先遭到了攻擊。當然那些有門閥世家背景的產業沒什麽事,最多事情過後被人警告而已,那些小背景或者沒有背景的商人則就不是這麽好運了,在羅密斯的打擊下紛紛關門歇業。一開始所有人都對這個外國人能夠有這麽大的實力感到心驚,為此很多人進行過秘密的查探,最終當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時,各個都不寒而栗,人家身後的背景大的讓所有人感到害怕。


    羅密斯除了正常的經營自己的生意之外,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替林子軒收集京城各個方麵的情報,也就是說他是林子軒在京城方麵的情報總管。當然這個情報總管隻能是暫時的,因為林子軒手頭上沒什麽人替自己管理這方麵的事,再者羅密斯隻是想當個純粹的商人,不想摻和到他們政治中去。


    羅密斯之所以願意幫林子軒,除了林子軒對他有大恩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自己開設生意的大部分錢財都是林子軒出的,而且自己三年前能夠提前到洛陽買下那麽好的幾處店鋪也是得益於林子軒的幫助,甚至為了讓自己能夠安心的做生意,他在前往涿郡之前,還讓自己認識了大長公主楊麗華,這樣才使得自己能夠在幾次與人的爭鬥中最終獲得勝利。


    從這幾點上可以看出,羅密斯就算是想擺脫林子軒都不可能了。就像他當初聽從林子軒的安排到達洛陽市說的話,自己這一輩子算是賣給林子軒了。


    羅密斯剛剛從家裏出來,返回自己的店鋪。在兩年前,羅密斯將家人從粟特接到了大隋。說到這個,他對於自己當初能夠跟隨林子軒認識那麽多的大隋軍人而感到高興。因為自己的家人從粟特來到中原的路上遇到過危險,要不是大隋邊軍認識自己也知道自己與林子軒的關係,他們不會在自己的家人一求救就衝上前去營救。


    羅密斯現在正在返回自己店鋪所在的豐都市,剛走進豐都市的大門,豐都市內彌漫的緊張氣息不由令他眉頭一皺,隻見豐都內人潮洶湧,從洛陽城內四麵八方趕來的人群擠滿了米行一條街,叫喊聲、怒罵聲此起彼伏,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天出現這種買米盛況了。


    米價上漲實際上從去年就開始了。從最初的二十錢每鬥漲到三十錢,繼而漲到四十錢,速度很慢,大家的感受還不是很深,可到了四月。先前由於大旱,然後就是水災,使得米價陡然爆漲,從五十錢一下子就漲到了一百錢,這幾天更是以每天十錢的速度上漲,昨天已經漲到鬥米兩百錢。


    米價上漲必然導致其他物價跟著上漲,因為這是市場規律。這使得京城民眾怨聲載道。關於米價上漲的原因,京城人更是議論紛紛,有人說是這兩年山東一帶出現了災情,還有人說是南米北調不及時,還有說收稅太重,大量糧米集中到官府手中。這些都是原因之一。


    但商人們卻一致認為,米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錢製出了問題,一方麵市場上錢的數量大增,另一方麵卻是劣幣泛濫。


    對於這一點羅密斯也深有體會,這兩年朝廷鑄錢量猛增。銅卻不足,結果隻能降低錢的含銅量,以前一枚開皇五銖錢含銅量可達九成,現在卻隻有六成或者五成,甚至用手就可以將錢一掰兩斷,錢數猛增,錢不值錢,米價怎麽能不上漲。


    不過這段時間米價暴漲確實有特殊原因,去年十月開始到現在,梁郡、潁川郡、滎陽郡、襄城郡、東郡和洛陽府附近,整整五個多月,滴雨未下,一個冬天片雪未下,大小河流都幹枯了,冬小麥沒有長出來,大麵積枯死,再加上梁郡爆發了蝗災,因此從二月以後,大量的流民湧入京城就食,而聖上和朝官都北上塞外巡視,京城混亂,糧價開始暴漲。


    羅密斯歎了口氣,聽說京城已經湧入三十萬流民,雖然現在災害已經逐漸退去,但是還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從災區向京城趕來,因為他們沒有吃的了。對於這樣的事情官府也不出麵疏導,也不開倉放糧,這樣會出大亂子的,連他這個商人都看得懂,難道作為京城留守的齊王以及諸位大人就一點不明白嗎?


    就在這時,他身後傳來一聲驚叫:“流民來了!”


    羅密斯一回頭,驚得他差點從毛驢上掉下,隻見黑壓壓的數萬饑民從四麵八方向豐都市奔來,青壯男子奔來在最前麵,夾雜著大量的婦孺,已經距離豐都市隻有二百餘步。


    豐都市門口一陣大亂,人們四散奔逃,羅密斯猛抽一鞭毛驢,向自己的店裏狂奔而去,他奔出百餘步,便聽見身後哭喊聲、慘叫聲驟然響起,他不敢回頭看,猛抽幾鞭毛驢,一直逃回自己店鋪。


    “快!把所有酒收起來,藏進地窖。”羅密斯進屋便大喊,“饑民來了,快把錢和財物都收好。絕對不能讓他們找到。”


    夥計們一片大亂,關店門、藏東西,忙得手忙腳亂,羅密斯又向旁邊的紅鏽酒莊奔去。


    九月十六日上午,豐都市米行爆發了流民大規模搶糧事件,數十家米鋪無一幸免,不僅是米鋪,米鋪附近的牲畜行、馬行和肉行也相繼受到衝擊,錢財貨物被搶,店鋪被燒,夥計和掌櫃被打死,被踩死和擠死的京城民眾、流民以及商人超過五百人。受傷數千人,釀成了震驚朝野的‘豐都米行事件’。


    受此影響,京城米價再次暴漲,鬥米突破五百錢。民怨沸騰,所有的民怒矛盾都指向留守京城的齊王楊諫,楊諫同時也出任京兆尹,發生如此後果嚴重的事件,他難辭其咎。


    更讓京城民眾不滿的是,直到豐都米行事件發生兩個時辰後,楊諫才遲遲下令軍隊進駐豐都市,很快一個消息傳出,豐都市發生暴亂的時候,齊王當時並不在京城。而是在邙山遊玩。


    而此時的楊廣正在馬邑郡,接見東西突厥的可汗。兩年前東突厥可汗都藍毫無征兆的突然病逝,他一死使得東突厥的形式驟然緊張,就在都藍可汗留下的幾個兒子為了可汗之位大打出手的時候,始畢可汗突然率軍殺了回來。在迅速殺死他的幾個侄子之後,他將所有的部族整合在一起,重新分配了利益,使得都藍可汗死後產生的動蕩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從這次的出手可以看出,始畢的手段比之幾年前更加的老道和純熟。


    在平定了動亂之後,始畢派人向楊廣稱臣,並且向楊廣冊封自己為突厥可汗。


    在得到了楊廣的冊封之後。始畢開始向西突厥宣戰。本來西突厥的處羅可汗以為始畢在登上東突厥可汗寶座之後,率先做的事情應該是整合內部,將內部不服自己的勢力清除掉之後,才會想著其他的發展,可是他沒有想到始畢會突然向自己動手。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後,處羅開始向始畢宣戰。可是由於先機已失,而且始畢可汗又是一個合格統帥,所以他雖然暫時止住了敗式,但是他還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最後在部將的說服下,他隻能向楊廣求援。


    處在楊廣的位置上。他是恨不得雙方永遠的不停下來。可是身為一國之君,他必須要為自己國家考慮,否則一旦等到始畢統一了突厥各部,到時候對大隋才是真正的威脅。更為重要的是,楊廣現在的一門心思都在想著怎麽整治關隴貴族集團,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他隻能將突厥的問題無限期的往後拖。當他得到突厥內亂這個消息的時候,楊廣心中不由得暗罵他們真會選時候,要是在晚上幾年時間,他說什麽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所以借著這次巡視的機會,楊廣將始畢和處羅都招到了馬邑郡,就是想讓兩方不要再打了。


    馬邑的行宮內,楊廣剛剛宴請完突厥的二位可汗,此時正在和跟隨他出行的幾名重臣商議京城糧價過高的問題,他已經得到留守幾位重臣的緊急求助奏折,請求開倉放糧,平抑糧價,這些奏折使楊廣十分憂慮。


    牛弘奏道:“陛下,由於此次受災麵積較大,為了不使難民湧入京城,請皇上下至各地開放義倉,最起碼也要保證不餓死人的情況出現,然後再慢慢按月賑災,這樣可以把災民留在家鄉,已解京城之危。”


    裴蘊長期在地方為官,對地方的情況深為了解,他也上前奏道:“陛下,開倉放糧也必然會發生貪瀆事件,臣讚同牛尚書意見,先放義倉,官倉不可輕易放糧,在放糧之前,司隸台的巡查官必須要到場,以監督地方賑災。”


    楊廣點了點頭,“兩位愛卿的建議都很中肯,朕可以考慮。


    楊廣背著手走了幾步,此時他更關心的京城的情況,他昨天已經得到京城的緊急快報,豐都市發生嚴重騷亂,死傷慘重,使他的心都揪起來了。


    “各位愛卿,京城發生嚴重騷亂,朕昨天已經下旨軍隊戒嚴,並投放五十萬石糧食,以平抑糧價,但京城流民太多,怎麽安置這些流民,朕很頭疼,想和各位愛卿商量一下。”


    這時,裴矩又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為安置災民並不僅僅是官府的責任,民間富戶也有責替官府分憂,臣知道京城富戶頗多,大多家有餘糧,陛下可以下一道強製旨意,責令富戶參與賑粥,每家至少賑災三日,並派禦史監督,另外賑粥地可放在城外,引導流民出城,並在城外安紮帳篷給他們居住,這樣便可保城內無恙。”


    裴矩可謂了解楊廣的心思,他知道楊廣其實是舍不得開倉放糧,所以才和他們商議,裴矩便投其所好,提出了這個由民間富戶參與賑災的方案。


    這個方案著實令楊廣龍顏大悅,他欣然道:“裴愛卿之言深合朕意,一方有難,當八方支持,怎能全指望官府,這個方案很好,朕采納了。”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道:“陛下,韋禦史的奏折到了。”


    楊廣點了點頭,對眾臣道:“各位愛卿的建議都很不錯,可以分別寫上奏折,更詳細一點、周全一點,朕批閱後便可執行,大家盡快去抓緊時間吧!”


    眾臣行禮,紛紛退下,一名宦官便把禦史韋德裕的奏折呈上。


    這次楊廣北巡,將鎮守京城的重責交給了齊王楊諫,其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他進行考驗,楊廣同時暗令禦史韋德裕對楊諫進行觀察,定期寫奏折向他報告。


    到目前為止,楊諫的表現讓楊廣非常失望,強搶民女,侵奪民戶房產,放縱手下敲詐勒索,惡名昭著,根本沒有一個皇子親王應有的氣度,尤其這次京城爆發騷亂,更是令楊廣失望到極點。


    楊廣打開韋德裕的奏折詳詳細細地看了一遍,韋德裕主要就這次豐都市的騷亂進行詳述,奏折中說得很清楚,騷亂的原因是預防不及時且賑災不力造成,三十萬流民入京之初,京兆府不聞不問,放任自流,沒有任何安置措施,在流民越來越多後,也不派軍隊進行控製,更沒有任何賑災措施,導致流民無法生存,最後爆發了大規模搶糧事件發生。


    韋德裕雖然沒有直接指出應由楊諫承擔責任,但意思已經明顯,楊諫鎮守京城,又是京兆尹,他不負責誰負責,尤其韋德裕在最後寫道,在豐都市慘案爆發的前一天,楊諫帶著二十四名姬妾去遊邙山,當夜未歸,這無疑是壓倒楊諫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廣長歎一聲,放下了奏折,如果說以前楊諫的所作所為是令他失望,那豐都市事件便是令楊廣對兒子絕望了。自從太子楊昭死後,他就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可是這樣的人,能擔的起大隋的重任嗎?看來還得考慮林子軒的那個建議立皇孫了。


    楊廣背著手走出禦書房,不知不覺來到了隔壁圖書房,這裏存放著上萬本書籍和圖畫。


    走進房中,隻見在窗前,他的長孫楊倓正在伏案全神貫注寫字,絲毫沒有發現祖父已到他身後,在他桌案旁邊放置著厚厚一摞書籍,這是他已讀過的書籍,楊廣慈愛地望著孫子稚嫩的背影,又想起了逝去的長子,他眼角不由有些濕潤了。


    楊廣沒有驚擾長孫,又悄悄退回,回到禦書房,他站在窗前沉思良久,終於他下定了決心,便回頭低聲令道:“來人,傳封德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之謀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吃素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吃素的並收藏隋唐之謀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