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下的大街已經變得格外安靜,此時京城並沒有宵禁,但街上還是看不見一個行人,一層薄薄的灰色霧靄在空氣裏低低飄浮,天氣寒冷凍骨,林子軒在數十名親兵的護衛下,在大街上緩緩而行,雜遝的馬蹄聲敲打著地麵石板,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
親衛們手執巨盾,環護在林子軒周圍,格外警惕,這個時候是最容易發生刺殺事件。
林子軒卻在沉思之中,因為他的到來,曆史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楊玄感未必是第一個造反,那麽隋朝還能再撐到幾時?如果關隴貴族真的造反,高麗還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戰役嗎?
這一切都是未知,但有一點可以知道,大隋之船已經在逐漸偏離曆史軌跡。
想到這裏,不僅想到剛剛在皇宮裏,楊廣對林子軒所說的那些話:“子軒,你可知道陳叔寶?”
“陛下說的可是南陳後主,臣知道!”
林子軒有點不明白楊廣給自己講這件事做什麽?但是他身為臣子就算再不明白也得耐心的聽著,所以他隻能耐心地做聽眾,時不時答上一句。
“他是先皇仁壽四年去世,朕登基以後追贈他為大將軍,諡號‘煬’,陳煬帝,你知道朕為什麽稱他為煬帝嗎?”
“臣不知?”
林子軒心中怪異之極,陳叔寶竟然被楊廣諡為煬帝,這件事是一個莫大的嘲諷。要知道眼前這位皇帝可是被後世成為隋煬帝的。
楊廣輕輕歎了口氣:“陳叔寶貪戀女色。整日醉生夢死,不問國事,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他做了什麽?除了生下一大堆酒囊飯袋,他什麽事都沒有做,朕主管江南時,對他知之甚深,朕做太子時便發誓,若我為天下之主,當以陳叔寶為誡。陳叔寶貪戀女色,朕就不近女色,陳叔寶不問國事。朕就勤於國事,陳叔寶不思進取,朕就開疆辟土,朕做大隋天子近八年。父皇未盡的事業。朕都做到了,遷都洛陽,開拓大運河,修建長城,北抗突厥,南平林邑,東滅琉球,西辟疆域萬裏。重建大漢輝煌,登基八年。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巡視天下中度過,不敢有一天懈怠,不敢有一天享樂,朕就是以陳煬帝為誡,決不能讓朕也成為隋煬帝。”
林子軒心中苦笑,曆史竟是如此殘酷,楊廣死後,李唐王朝送他的諡號偏偏就是隋煬帝,他不知該怎麽說,這個時候他隻能保持沉默,去慢慢體會那種曆史由勝利者所寫的殘酷。
從皇宮裏出來,林子軒這一路上就一直在想就算你自己不想成為隋煬帝那又怎麽樣?你還能堵住後人的悠悠之口嗎?你能夠讓後世的史學家將你的諡號給改了嗎?
沒錯,站在一個皇帝的立場上你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如果不是你太急功近利了,太不懂的體恤民力了,你或許可以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向媲美。[.超多好看小說]可是這太自以為是了,你將自己想的太厲害了,將他人想的太愚蠢了。甚至你高估了皇權魅力,你總是以為自己占據著大義,可是你卻忘了政治是一種妥協的產物。
關隴貴族掌控著大隋的絕大部分的實力,如果你想掌控權利的話,就應該對他們進行打壓,可是你不是打壓這麽簡單,你想的是將他們的根基給鏟斷了。既然已經做到這麽無情無義了,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站出來反抗你。這些世家門閥雖然是少數人,但是他們卻掌握著國家就大部分的資源,一旦這些人反對你,那就代表全天下所有人都在反對你。而且你不顧百姓生死,不顧災情嚴重,悍然發動戰爭,從這一點上你已經失去了天下所有人的人心。
盡管你多麽的不想成為隋煬帝,但是曆史還是給你定了性,你仍然是隋煬帝。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冤枉的,可是在這世家門閥掌控國家的時代,就算你是冤枉的又有誰敢為你翻案呢?
正當林子軒沉浸在楊廣的諡號中的時候,一陣馬蹄聲將他驚醒。林子軒抬起頭來,向著發聲的地方望去。
隻聽見一陣軲轆轆的車輪從對麵傳來,還夾雜十幾名騎士的馬蹄聲,灰色霧靄中,可以隱隱看見這是一輛官車,高大的車轅,寬敞的車廂,兩匹高頭挽馬拉拽,商人是不允許乘坐這樣的馬車,隻能高官權貴或者名門大戶乘坐,但奇怪的是,馬車沒有燈籠和旗幟,就這麽黑漆漆一片,這不合常理,有一種偷偷摸摸做賊的感覺。
馬車就在他們前麵五十步處向右轉彎,駛進了寬政坊,林子軒心念一動,他記得獨孤府就在寬政坊,他連忙對身邊的林三娃道:“跟上前麵那輛馬車,看看是誰?”
林三娃一催馬,跟著馬車進了寬政坊,隻片刻時間,林三娃便出來了,對林子軒稟報道:“將軍,是李淵的馬車。”
“原來是他!”
其實林子軒在坊門口也已經看見了,馬車就停在在離坊門不遠處的獨孤府前,府前幾盞大燈籠燈火通明,獨孤震的侄子獨孤懷恩站在台階上拱手相迎,馬車裏走出兩人,正是李淵和他兒子李建成。
半夜訪獨孤府,看來這個一向裝作膽小怕事李淵現在不甘寂寞站出來了,現在是越來越好玩了,我等著你們都站出來,林子軒笑了笑,便催馬離開了寬政坊。
.......
李淵這次非常小心,他生怕被別人看見他來拜訪獨孤府,他很清楚,在這個微妙的時候,他若出現在獨孤府,一旦被聖上知道,將對他極為不利。
其實並不是李淵要來獨孤府,而是獨孤震要找李淵。李淵隻能約在亥時後來拜訪獨孤震。
台階上,獨孤懷恩躬身施禮笑道:“這麽晚還麻煩叔德上門,真是很抱歉!”
獨孤懷恩今年約二十六七歲。從小在宮中長大,身材修長,容貌英俊,他是獨孤整之子,獨孤整在三年前因賀若弼案被殺後,獨孤懷恩便跟隨叔父獨孤震生活,他現在宮中為侍衛。
李淵的母親是獨孤整的姐姐。因此李淵和獨孤懷恩就是表兄弟的關係,雖然年齡差了近二十歲,但輩分卻一樣。
李淵也回禮笑道:“因為是我抱歉才對。這麽晚還來打擾。”
李淵一邊說,一邊回頭向大門處望去,他剛才也看見了林子軒一行,隻是有霧靄。他看不清來人是誰。雖是這樣,他還是很小心,不想被別人發現,畢竟現在是非常時刻,而且自己那位表弟對他從來就不是很放心,如果不是自己裝作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恐怕自己早就被殺了。現在他見坊門處已經沒有人。一顆心這才放下。
“家主可在?”
“在書房等候,叔德兄請。建成請!”
獨孤懷恩帶著他們父子二人快步走進了獨孤府,大門緩緩關上,走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他們來到了書房前,獨孤懷恩上前敲了敲門:“八叔,他們來了!”
“請進!”
獨孤懷恩推開門,擺手笑道:“叔德兄請吧!”
李淵走進了書房,房間裏燈火通明,布置簡樸,獨孤震身著一襲寬鬆的白色細麻禪衣,坐在桌前看書,從親戚關係來說,獨孤震是李淵最小的舅舅。
處於輩分上的淵源,李淵跪下磕頭:“外甥李淵叩見舅父!”
李建成見自己的父親跪下了,自己怎麽能夠站著呢?所以他也跪下磕頭:“參見舅祖父!”
獨孤震連忙笑道:“叔德,不用這麽客氣,都是一家人,就隨意一點,我也自在。”
獨孤震請他們父子二人坐下,又命人上茶,獨孤震這才緩緩道:“今天把叔德請來,是想和叔德說一說現在的局勢。”
獨孤震現任內史令,還是內閣宰相之一,他和李淵幾乎天天見麵,但在朝堂中,他們隻是見麵點點頭,不會有什麽深談,隻有晚上在書房內見麵,他們才能私下談一談。
其實李淵早就想和獨孤家好好談一談,他雖有反隋野心,但李氏家族的勢力太弱,沒有號召力,他隻有寄希望於母親的娘家獨孤氏,以及他妻子娘家竇氏,尤其是獨孤氏,這可是關隴貴族領袖,如果獨孤氏肯支持他,那至少一大半的關隴貴族都會支持他,這將是他夢寐以求的最好結果。當然了,現在楊隋的氣勢還很足,但是他相信要是讓楊廣這麽折騰下去,用不了幾年大隋肯定天下大亂,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沾點好處,以後等所有人都反映過來那可就晚了。
但李淵很謹慎,除了上次喝醉酒在宇文士及麵前說露了嘴,他對誰都不會提及自己有造反之心,甚至自己的妻子也不說,除了長子建成,今天和獨孤氏談話,他心中沒有底,要不要透露一點點心思,或者是繼續隱忍?
李淵心裏很矛盾,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他臉上表情嚴肅而恭敬,等待獨孤震繼續向下說。
獨孤震微微一笑,盡量讓氣氛輕鬆一點,“這次聖上攻打高麗,我們關隴各大世家人人都如臨大敵,確實也是,家家戶戶都有子弟在軍中為將,我們獨孤家族,僅獨孤子弟就有十幾餘人,但更多是從前的獨孤家奴,足有數百人之多,基本上都是中層將領,我想問一問,不知李氏家族有多少人在軍中?”
李淵連忙道:“我們家族較小,李氏嫡係族人也就四五人,我父親的故舊,大約有十餘人,如果算上我祖父的部將後裔,那也有上百人之多,基本上都是軍中之將。”
“連小小的李家也有如此多親朋故將,更不用說別的家族了。”
獨孤震微微歎息一聲,陷入沉思之中,李淵心中忐忑不安,他感覺獨孤震找他來,是有什麽計劃要安排,具體什麽計劃他不知道,但李淵並不想參與過多,他不想成為楊廣關注的目標。
獨孤震抬起頭,注視著李淵的眼睛道:“我前段時間派人和元家商量了一下,我們都一致認為,關隴世家的子弟以及我們的家臣,沒有必要去遼東送死,如果真到了生死關頭,我們寧可逃亡,也絕不能把命丟在遼東,你回去想法給李家的部屬透一個信吧!”
李淵默默點頭:“我明白了!回去之後我立即告訴他們。”
“這是一事,還有另一件事,我聽說你和元弘嗣的關係不錯,是嗎?”獨孤震依然注視著李淵的眼睛問道。
“來往過幾次,談不上深厚。不過我和他的妹夫斛斯政的關係不錯,至於元弘嗣我們隻能算是點頭之交。”
獨孤震點點頭:“這樣最好,不過我要提醒你,以後千萬不要再和元弘嗣有任何往來,也包括元家也不要來往,切記!切記!”
“舅父的意思是……”李淵見獨孤震這麽鄭重其事的給自己說起這件事,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但是多年謹慎的生活讓他知道現在絕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
“等過段時間你就知道了,聖上最鋒利的那把刀子即將前往幽州上任。”獨孤震道。
…………
就在李淵秘密去拜訪獨孤震的同時,一輛馬車也在位於觀德坊的元壽府門前停下,元弘嗣從馬車上走出,匆匆走上了台階,元敏在大門前已經等候多時。
“別人都到了嗎?”
“都到了,就等四叔,請跟我來!”
元敏帶著元弘嗣向父親的書房走去,元弘嗣今年約五十餘歲,長得相貌堂堂,身高六尺二,魁梧高大,他現任門下省納言、太子少師,是朝廷重臣,也是元家在朝廷中的代表人物。
元弘嗣是前任幽州總管,在幽州總管的位子上便呆了近四年,在幽州培養了大量心腹,本來他好好的在幽州逍遙自在,可是誰知道楊廣從幽州回到洛陽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這個幽州總管給撤換了,由於之前沒有得到一點消息,所以這次便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打亂了元家的部署。
在自己被罷免幽州總管之後,楊廣立即就封林子軒為幽州總管,這個舉動著實令元弘嗣憂心忡忡,誰知道林子軒是楊廣的心腹愛將,而且林子軒在自己的治下呆了三年,對於他的能力元弘嗣還是很清楚的。麵對這個情況他一直想找機會和元壽說說,所以這次元壽一召集他立馬就過來了。
元壽書房內,次子元尚武、三子元尚傑,以及元壽之弟元謖,以及另一個族弟元文,都已經到齊,就在等元弘嗣的到來。
元文也頗得楊廣的重用,就任禦史大夫之職,隻是元文為人低調,話不多,今天的會議極其重要,所以他也來參加了。
“抱歉,我來晚了!”
元弘嗣在元敏的帶領下快步走進房間,帶來一陣風,元壽笑著擺擺手:“就等你了,快坐下吧!敏兒也坐下。”
元氏家族分為數十房,也有近千人之多,今天來元壽書房開會的,都是元壽最信得的心腹族人。
元壽臉色肅然,對眾人道:“今天讓大家來開會,就是和大家正式商議,我們元氏家族該如何準備,怎麽才能奪回本應屬於我們拓跋氏的江山?”(未完待續。。)
親衛們手執巨盾,環護在林子軒周圍,格外警惕,這個時候是最容易發生刺殺事件。
林子軒卻在沉思之中,因為他的到來,曆史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楊玄感未必是第一個造反,那麽隋朝還能再撐到幾時?如果關隴貴族真的造反,高麗還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戰役嗎?
這一切都是未知,但有一點可以知道,大隋之船已經在逐漸偏離曆史軌跡。
想到這裏,不僅想到剛剛在皇宮裏,楊廣對林子軒所說的那些話:“子軒,你可知道陳叔寶?”
“陛下說的可是南陳後主,臣知道!”
林子軒有點不明白楊廣給自己講這件事做什麽?但是他身為臣子就算再不明白也得耐心的聽著,所以他隻能耐心地做聽眾,時不時答上一句。
“他是先皇仁壽四年去世,朕登基以後追贈他為大將軍,諡號‘煬’,陳煬帝,你知道朕為什麽稱他為煬帝嗎?”
“臣不知?”
林子軒心中怪異之極,陳叔寶竟然被楊廣諡為煬帝,這件事是一個莫大的嘲諷。要知道眼前這位皇帝可是被後世成為隋煬帝的。
楊廣輕輕歎了口氣:“陳叔寶貪戀女色。整日醉生夢死,不問國事,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他做了什麽?除了生下一大堆酒囊飯袋,他什麽事都沒有做,朕主管江南時,對他知之甚深,朕做太子時便發誓,若我為天下之主,當以陳叔寶為誡。陳叔寶貪戀女色,朕就不近女色,陳叔寶不問國事。朕就勤於國事,陳叔寶不思進取,朕就開疆辟土,朕做大隋天子近八年。父皇未盡的事業。朕都做到了,遷都洛陽,開拓大運河,修建長城,北抗突厥,南平林邑,東滅琉球,西辟疆域萬裏。重建大漢輝煌,登基八年。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巡視天下中度過,不敢有一天懈怠,不敢有一天享樂,朕就是以陳煬帝為誡,決不能讓朕也成為隋煬帝。”
林子軒心中苦笑,曆史竟是如此殘酷,楊廣死後,李唐王朝送他的諡號偏偏就是隋煬帝,他不知該怎麽說,這個時候他隻能保持沉默,去慢慢體會那種曆史由勝利者所寫的殘酷。
從皇宮裏出來,林子軒這一路上就一直在想就算你自己不想成為隋煬帝那又怎麽樣?你還能堵住後人的悠悠之口嗎?你能夠讓後世的史學家將你的諡號給改了嗎?
沒錯,站在一個皇帝的立場上你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如果不是你太急功近利了,太不懂的體恤民力了,你或許可以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向媲美。[.超多好看小說]可是這太自以為是了,你將自己想的太厲害了,將他人想的太愚蠢了。甚至你高估了皇權魅力,你總是以為自己占據著大義,可是你卻忘了政治是一種妥協的產物。
關隴貴族掌控著大隋的絕大部分的實力,如果你想掌控權利的話,就應該對他們進行打壓,可是你不是打壓這麽簡單,你想的是將他們的根基給鏟斷了。既然已經做到這麽無情無義了,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站出來反抗你。這些世家門閥雖然是少數人,但是他們卻掌握著國家就大部分的資源,一旦這些人反對你,那就代表全天下所有人都在反對你。而且你不顧百姓生死,不顧災情嚴重,悍然發動戰爭,從這一點上你已經失去了天下所有人的人心。
盡管你多麽的不想成為隋煬帝,但是曆史還是給你定了性,你仍然是隋煬帝。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冤枉的,可是在這世家門閥掌控國家的時代,就算你是冤枉的又有誰敢為你翻案呢?
正當林子軒沉浸在楊廣的諡號中的時候,一陣馬蹄聲將他驚醒。林子軒抬起頭來,向著發聲的地方望去。
隻聽見一陣軲轆轆的車輪從對麵傳來,還夾雜十幾名騎士的馬蹄聲,灰色霧靄中,可以隱隱看見這是一輛官車,高大的車轅,寬敞的車廂,兩匹高頭挽馬拉拽,商人是不允許乘坐這樣的馬車,隻能高官權貴或者名門大戶乘坐,但奇怪的是,馬車沒有燈籠和旗幟,就這麽黑漆漆一片,這不合常理,有一種偷偷摸摸做賊的感覺。
馬車就在他們前麵五十步處向右轉彎,駛進了寬政坊,林子軒心念一動,他記得獨孤府就在寬政坊,他連忙對身邊的林三娃道:“跟上前麵那輛馬車,看看是誰?”
林三娃一催馬,跟著馬車進了寬政坊,隻片刻時間,林三娃便出來了,對林子軒稟報道:“將軍,是李淵的馬車。”
“原來是他!”
其實林子軒在坊門口也已經看見了,馬車就停在在離坊門不遠處的獨孤府前,府前幾盞大燈籠燈火通明,獨孤震的侄子獨孤懷恩站在台階上拱手相迎,馬車裏走出兩人,正是李淵和他兒子李建成。
半夜訪獨孤府,看來這個一向裝作膽小怕事李淵現在不甘寂寞站出來了,現在是越來越好玩了,我等著你們都站出來,林子軒笑了笑,便催馬離開了寬政坊。
.......
李淵這次非常小心,他生怕被別人看見他來拜訪獨孤府,他很清楚,在這個微妙的時候,他若出現在獨孤府,一旦被聖上知道,將對他極為不利。
其實並不是李淵要來獨孤府,而是獨孤震要找李淵。李淵隻能約在亥時後來拜訪獨孤震。
台階上,獨孤懷恩躬身施禮笑道:“這麽晚還麻煩叔德上門,真是很抱歉!”
獨孤懷恩今年約二十六七歲。從小在宮中長大,身材修長,容貌英俊,他是獨孤整之子,獨孤整在三年前因賀若弼案被殺後,獨孤懷恩便跟隨叔父獨孤震生活,他現在宮中為侍衛。
李淵的母親是獨孤整的姐姐。因此李淵和獨孤懷恩就是表兄弟的關係,雖然年齡差了近二十歲,但輩分卻一樣。
李淵也回禮笑道:“因為是我抱歉才對。這麽晚還來打擾。”
李淵一邊說,一邊回頭向大門處望去,他剛才也看見了林子軒一行,隻是有霧靄。他看不清來人是誰。雖是這樣,他還是很小心,不想被別人發現,畢竟現在是非常時刻,而且自己那位表弟對他從來就不是很放心,如果不是自己裝作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恐怕自己早就被殺了。現在他見坊門處已經沒有人。一顆心這才放下。
“家主可在?”
“在書房等候,叔德兄請。建成請!”
獨孤懷恩帶著他們父子二人快步走進了獨孤府,大門緩緩關上,走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他們來到了書房前,獨孤懷恩上前敲了敲門:“八叔,他們來了!”
“請進!”
獨孤懷恩推開門,擺手笑道:“叔德兄請吧!”
李淵走進了書房,房間裏燈火通明,布置簡樸,獨孤震身著一襲寬鬆的白色細麻禪衣,坐在桌前看書,從親戚關係來說,獨孤震是李淵最小的舅舅。
處於輩分上的淵源,李淵跪下磕頭:“外甥李淵叩見舅父!”
李建成見自己的父親跪下了,自己怎麽能夠站著呢?所以他也跪下磕頭:“參見舅祖父!”
獨孤震連忙笑道:“叔德,不用這麽客氣,都是一家人,就隨意一點,我也自在。”
獨孤震請他們父子二人坐下,又命人上茶,獨孤震這才緩緩道:“今天把叔德請來,是想和叔德說一說現在的局勢。”
獨孤震現任內史令,還是內閣宰相之一,他和李淵幾乎天天見麵,但在朝堂中,他們隻是見麵點點頭,不會有什麽深談,隻有晚上在書房內見麵,他們才能私下談一談。
其實李淵早就想和獨孤家好好談一談,他雖有反隋野心,但李氏家族的勢力太弱,沒有號召力,他隻有寄希望於母親的娘家獨孤氏,以及他妻子娘家竇氏,尤其是獨孤氏,這可是關隴貴族領袖,如果獨孤氏肯支持他,那至少一大半的關隴貴族都會支持他,這將是他夢寐以求的最好結果。當然了,現在楊隋的氣勢還很足,但是他相信要是讓楊廣這麽折騰下去,用不了幾年大隋肯定天下大亂,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沾點好處,以後等所有人都反映過來那可就晚了。
但李淵很謹慎,除了上次喝醉酒在宇文士及麵前說露了嘴,他對誰都不會提及自己有造反之心,甚至自己的妻子也不說,除了長子建成,今天和獨孤氏談話,他心中沒有底,要不要透露一點點心思,或者是繼續隱忍?
李淵心裏很矛盾,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他臉上表情嚴肅而恭敬,等待獨孤震繼續向下說。
獨孤震微微一笑,盡量讓氣氛輕鬆一點,“這次聖上攻打高麗,我們關隴各大世家人人都如臨大敵,確實也是,家家戶戶都有子弟在軍中為將,我們獨孤家族,僅獨孤子弟就有十幾餘人,但更多是從前的獨孤家奴,足有數百人之多,基本上都是中層將領,我想問一問,不知李氏家族有多少人在軍中?”
李淵連忙道:“我們家族較小,李氏嫡係族人也就四五人,我父親的故舊,大約有十餘人,如果算上我祖父的部將後裔,那也有上百人之多,基本上都是軍中之將。”
“連小小的李家也有如此多親朋故將,更不用說別的家族了。”
獨孤震微微歎息一聲,陷入沉思之中,李淵心中忐忑不安,他感覺獨孤震找他來,是有什麽計劃要安排,具體什麽計劃他不知道,但李淵並不想參與過多,他不想成為楊廣關注的目標。
獨孤震抬起頭,注視著李淵的眼睛道:“我前段時間派人和元家商量了一下,我們都一致認為,關隴世家的子弟以及我們的家臣,沒有必要去遼東送死,如果真到了生死關頭,我們寧可逃亡,也絕不能把命丟在遼東,你回去想法給李家的部屬透一個信吧!”
李淵默默點頭:“我明白了!回去之後我立即告訴他們。”
“這是一事,還有另一件事,我聽說你和元弘嗣的關係不錯,是嗎?”獨孤震依然注視著李淵的眼睛問道。
“來往過幾次,談不上深厚。不過我和他的妹夫斛斯政的關係不錯,至於元弘嗣我們隻能算是點頭之交。”
獨孤震點點頭:“這樣最好,不過我要提醒你,以後千萬不要再和元弘嗣有任何往來,也包括元家也不要來往,切記!切記!”
“舅父的意思是……”李淵見獨孤震這麽鄭重其事的給自己說起這件事,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但是多年謹慎的生活讓他知道現在絕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
“等過段時間你就知道了,聖上最鋒利的那把刀子即將前往幽州上任。”獨孤震道。
…………
就在李淵秘密去拜訪獨孤震的同時,一輛馬車也在位於觀德坊的元壽府門前停下,元弘嗣從馬車上走出,匆匆走上了台階,元敏在大門前已經等候多時。
“別人都到了嗎?”
“都到了,就等四叔,請跟我來!”
元敏帶著元弘嗣向父親的書房走去,元弘嗣今年約五十餘歲,長得相貌堂堂,身高六尺二,魁梧高大,他現任門下省納言、太子少師,是朝廷重臣,也是元家在朝廷中的代表人物。
元弘嗣是前任幽州總管,在幽州總管的位子上便呆了近四年,在幽州培養了大量心腹,本來他好好的在幽州逍遙自在,可是誰知道楊廣從幽州回到洛陽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這個幽州總管給撤換了,由於之前沒有得到一點消息,所以這次便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打亂了元家的部署。
在自己被罷免幽州總管之後,楊廣立即就封林子軒為幽州總管,這個舉動著實令元弘嗣憂心忡忡,誰知道林子軒是楊廣的心腹愛將,而且林子軒在自己的治下呆了三年,對於他的能力元弘嗣還是很清楚的。麵對這個情況他一直想找機會和元壽說說,所以這次元壽一召集他立馬就過來了。
元壽書房內,次子元尚武、三子元尚傑,以及元壽之弟元謖,以及另一個族弟元文,都已經到齊,就在等元弘嗣的到來。
元文也頗得楊廣的重用,就任禦史大夫之職,隻是元文為人低調,話不多,今天的會議極其重要,所以他也來參加了。
“抱歉,我來晚了!”
元弘嗣在元敏的帶領下快步走進房間,帶來一陣風,元壽笑著擺擺手:“就等你了,快坐下吧!敏兒也坐下。”
元氏家族分為數十房,也有近千人之多,今天來元壽書房開會的,都是元壽最信得的心腹族人。
元壽臉色肅然,對眾人道:“今天讓大家來開會,就是和大家正式商議,我們元氏家族該如何準備,怎麽才能奪回本應屬於我們拓跋氏的江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