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實走了,林子軒依然背著手在房間裏踱步,趙秋實的主動讓步使他順利接管幽州大權容易了很多,但現在他在考慮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誰才是楊廣派到自己身邊的臥底,先前他從崔弘生的言語中得知是趙秋實,但現在看來,趙秋實顯然不是。他最多是踩在元家和竇家這兩條船上的。
林子軒現在雖然沒有找到楊廣安排的那個人,但是他卻認可崔弘生的推論,而且以自己對楊廣的了解,以及楊廣那多疑的性格,他不可能那麽放心地讓元弘嗣在幽州掌握軍權,而且元弘嗣還是他一直想打壓的關隴貴族元家的人。連自己這個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心腹,他都要在自己的身邊派幾個人監視,更不用說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幽州。
楊廣肯定在幽州放有眼線,這是很肯定的。但是這個人是誰呢?此時在林子軒心中,這個楊廣的臥底比趙秋實還要讓他緊張,此人就像插在衣領上的一根針,稍不留神就會狠狠刺他一下,這個人,他無論如何也要找出來。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與否關係到自己能不能站穩腳跟,能不能建立一份屬於自己功業。至於楊廣安排在自己身邊的那些人,自己早就已經將他們給收服了,就算沒有收服的也在自己的嚴密監視之下,所以現在這個隱藏很深的人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脅。
林子軒在房間裏慢慢踱步,今天發生了這麽多事,這個人肯定會有所行動,至少他會把自己遇刺之事報告楊廣。
‘咚!咚!咚!’
這是關閉城門的鼓聲,城門其實早已關閉,但亥時的鼓聲卻依舊要敲響,這鼓聲就像敲在林子軒心中,他腦子裏電光石火般地閃過兩個字:‘城門!’
這就是他的突破口,林子軒立刻喊道:“林勇!”
片刻。親衛首領林勇奔了進來:“請主公吩咐!”
林子軒將自己的金牌遞給他:“你帶幾個弟兄去四座城門,去給我調查一下,城門關閉後,都有哪些人進出?要調查仔細一點。”
“卑職遵命!”
林勇接過金牌便去了。林子軒的心卻吊了起來,城門雖然關閉了,而且也告知沒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但是這個命令隻限於與一般的百姓,對於那些官方或者軍方人物,這個命令就相當於沒有一樣,隻要這些人隨便編一個有緊急公務的借口,就能安然無恙的走出去。如果是哪個臥底的話,他手裏肯定有楊廣留給他的東西,否則這個人怎麽在緊要關頭限製自己呢?既然有這個東西。那麽出城就是很容易的了。
所以追究那些人是怎麽出城的已經無關緊要了,現在他最關心的是誰出去了?
大半個時辰後,林勇給他帶來了消息,從關閉城門到現在,隻有一個人出去。此人是鷹揚郎將韓彬派出去執行公幹的。
‘韓彬!’
這個結果讓林子軒不敢相信,有點令人匪夷所思,可細細一想,卻又合情合理,監視元弘嗣,還有誰比韓彬這個直轄軍將軍更合適的人呢?
林子軒眯著眼睛想了一會兒,不管韓彬是不是楊廣的臥底。(.好看的小說)這個人都絕不能留在自己身邊。
........
次日,天不亮,總管府的鼓聲便轟隆隆敲響了,這是幽州總管府的傳統,每天清晨卯時正舉行例會,二十幾年來雷打不動。幾任總管都嚴格遵循這個規定,到了林子軒這裏也不例外。
總管府的長史、司馬、別駕、錄事參軍、主薄以及各曹參軍,還有從城外軍營趕來的二十餘名鷹揚府郎將,一共四十餘人濟濟一堂。當然現在司馬一直還處在空缺之中。
新任幽州總管林子軒坐在正堂上,目光嚴肅。桌案上放置著令箭兵符以及一把幽州總管劍,在他身後則站著十六名執法軍校。
‘咚!咚!咚!’隨著三聲鼓響,卯時正到了。
文官以長史房玄齡為首,武官以副總管趙秋實為首率領數十名總管府文武官員,一起上前施禮:“卑職參見總管!”
這是林子軒來到幽州之後第一次執行幽州總管之權,他雖然年輕,但在涿郡擔任太守多年,馭下之術早已駕輕就熟,他慢慢掃了眾人一眼,銳利的目光使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點忐忑。
良久,他才緩緩對眾人道:“今年聖上為了教訓高麗已經發動了戰爭,幽州作為戰地後方,擔負著百萬大軍後勤給養的重任,在這個關鍵時刻,聖上讓我留守幽州,同時總督遼東之戰的後勤輜重,我肩上壓力很大,所以還需要在座諸位的大力協助。”
開場白說到這裏,林子軒停住了話頭,按照一般的慣例,新上任總管在第一天的例會上都會有所表示,談一談今後的打算之類,像段振文上任時便是許諾提高糧餉,加強夥食,保證士兵兩天能吃上一頓肉,段振文確實辦到了,眾人對林子軒也同樣充滿期望。
可是這些林子軒在當初上任的時候也已經說過了,同時也在逐步的實行中,如:軍隊每天必須保證能夠吃上肉,訓練突出的團隊和個人都將受到自己的表彰,這一切目前在軍中實行的都很好。
但是林子軒今天升堂議事卻不是說這些,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當然在宣布重要的事情之前,一些話還是要說的,林子軒又擺擺手,讓大堂內再次安靜下來到:“大家現在是什麽樣的心情我很理解,無非就是升官發財而已。我林子軒也一樣,我十五歲從軍為的是什麽?還不就是不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想被那些世家大族的二世祖們欺負了之後沒有還手之力,所以對於大家的升官發財想法我很讚同。我可以告訴大家,隻要我林子軒在幽州一天,我就會善待我的部下,立功者會重加賞賜,無論貴賤,一視同仁,不過醜話也要說在前麵,我林子軒治軍嚴整。有違犯軍令者,立斬不赦,絕不寬容!所以有心試我刀鋒是否鋒利的人最好想清楚在行動。[.超多好看小說]”
林子軒的最後幾句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使大堂上一片寂靜,每個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人,越國公楊素,林子軒雖然與楊素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他們二人為人處事的方式倒是有幾分相似。同樣的治軍嚴謹,同樣的軍法無情,同樣的戰無不勝,同樣的大隋支柱。
幽州總管府的例會開了二十幾年,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規矩。比如不行跪拜禮,比如官員們站列,實行文左武右,其中文官方麵長史、司馬、別駕以及武官方麵副總管四人有座位,當然了從軍二十年以上老將同樣有座位。至於其他的文武官員均是站立,當然時間也不會太長,最多兩刻鍾,但是這次是林子軒要掌控幽州大權的關鍵時刻,所以時間便稍稍長了一點。
“下麵我有兩件大事要說!”
林子軒看了一眼趙秋實,兩人目光相觸,彼此會意。昨晚他們已經達成了默契。
“第一件事就是疏通運河之事,大軍遠征,我大隋的軍糧運輸主要有賴於運河的便利,可是最近各地方運送軍糧的數量極度減少,當然這裏有著很多方麵的原因,我身為幽州總管那些地方上的事我管不了。但是運河周邊匪患猖獗。堵塞河道,這關係到糧草運輸的事卻在我的管轄範圍之內。”
林子軒說到這兒,對著趙秋實道:“趙副總管,我任命你為處理運河匪患的統領,專司負責清理運河的匪患以及清理河道。”
聽完林子軒的布置之後。趙秋實立刻起身道:“卑職遵命!”
大堂內十分安靜,林子軒這個命令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不涉及他們個人的利益,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林子軒上任一來第一件大事就是將副總管調走,這無疑為他下一步控製幽州創造了條件,隻是大家有點奇怪,趙秋實可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今天怎麽就這麽坦然接受了任命,而且沒有一點反抗。有些反應敏捷之人,便立刻意識到,這必然是林子軒和趙秋實之間事先有了默契。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林子軒並不在意,因為現在他掌控著主動權。手裏攥著八萬大軍,他還怕這些人給他搗蛋不成,後世太祖有一句最重要的名言就是槍杆子裏出政權,現在自己手裏攥著八萬的槍杆子,這些人就算是給自己紮刺也沒那個實力。
當然了這八萬大軍隻是名義上歸屬他的統領,實際上他們各自都有聽從命令的那個人。林子軒今天之所以召開這個會議就是為了徹底將這八萬人掌控在自己的手裏。
林子軒暗暗點頭,又對眾人道:“第二件事便是聖上在前往遼東之前下了剿匪旨意,各地留守郡兵和鷹揚府都必須就地剿匪,幽州是遼東戰役的後勤重地,更是容不得半點損失,為了保證百萬大軍的後勤糧草能夠安然無恙的送到前方,所以我決定調集幽州軍馬五萬人,開始剿匪,我們首先剿滅上穀郡亂匪王拔須。其餘兵馬留守幽州守護糧草,不得有誤。”
這第二件事頓時激起大堂內一片竊竊私語聲。
麵對眾人的竊竊私語聲,林子軒道:“現在大軍剛剛離開幽州境內,按說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大軍的後勤補給。可是有這些匪患存在一天,咱們的後勤補給就不可能安穩。所以為了保證大軍的後勤供應,必須要剿滅這些匪患,最起碼也要讓他們離開幽州的地界,絕對不能讓他們給我們的後勤補給造成威脅。”
…………
高級會議開完後的第二天,在林子軒的嚴令下,駐守幽州的大軍開始行動起來。林子軒發布命令以房玄齡為幽州留守,代替自己率領三萬大軍留守幽州,負責保護幽州和糧倉的安全。
而他自己則是率軍離開幽州,前往上穀郡對王須拔展開清剿。
上穀郡易縣。
林子軒率五萬幽州軍駐紮在上穀郡易縣已經整整半個多月了,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林子軒不但沒有對王須拔發動過一次攻擊,反而還給他“送去”了很多好東西。
當然林子軒也不是就幹了這些事,他還趁著這個時機完成了對幽州軍隊的大清洗。這次大清洗比當初他帶兵攻打突厥時要血腥的多,林子軒故意將不聽從自己命令的人派去攻打王須拔,然後他又將這些行動通報給王須拔,讓王須拔能夠很清楚的就能將這些人吃掉。
雖然林子軒知道這麽做有些不地道。但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將來的生存中活下去,他必須這麽做。有這一點可以看出林子軒是真的融入到這個時代了,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隋朝人,因為他已經懂得了弱肉強食的封建法則。已經將後世那種處事原則都給拋棄了。
兩世為人的林子軒深深知道戰爭是進行軍隊調整清洗的最好機會,因為戰爭要改變軍隊編製,將平時的府兵製改成作戰編製,而如何進行編製,則是主帥的權力。
這次剿匪,林子軒調動了涿郡、安樂郡、上穀郡和北平郡共五萬幽州軍,他將五萬幽州軍全部打散,重新分為十隊,每隊任命一名偏將團主,除總管府直轄軍外。其餘以五千人為一隊,其中騎兵兩千,步兵三千。
五萬幽州軍原本一共有三十名鷹揚郎將,他隻帶了二十名,另外十人人則是羅景林給他名單上之人。他全部留在各地方,實際上就是把他們給清洗掉了,這十名鷹揚府郎將他將退給兵部,由兵部另行安置,包括韓彬,他也一並退給兵部。至於那些鐵了心要為關隴貴族賣命的人,林子軒則是將他們“送給”了王須拔。
在他整編的十名偏將團主中。五名是他從自己的親衛中挑出來的,也是他從林家村帶出來的那一幫人,這幫人和自己的關係最為密切,是最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人,另外五人則是林子軒手下的四大謀士介紹來的有本事的人。這幾個人因為四大謀士的關係和自己也很親密,雖然還不能完全相信。但是最起碼是能用之人。
林勇則擔任總管府直轄軍隊的牙將,林子軒將直轄軍由二千人擴大到了五千人,以騎兵為主。
最後一個團主名額他給了侯莫陳乂,當年曾跟隨他在並州和漢王軍隊作過戰的大將,經過半個月的整兵配將。他完成了全部調整。
林子軒五萬餘剿匪大軍駐紮在易縣城外,營帳密密麻麻,延綿數裏,林子軒的中軍大帳便位於軍營中間。
大帳內,林子軒正忙碌地批閱著堆成小山似的文書,這些原本是房玄齡的事情,但由於房玄齡現在也很忙,為了不讓房玄齡過於勞累,林子軒隻能將這些瑣碎的事情也一並收回來處理。
他處理了一些這樣的文件之後,他頓時感覺到了頭昏腦脹,索性他將這一切都交給了隨他而來的杜如晦,這位也是未來的宰相,處理事情來比自己強多了。
杜如晦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這些文書先整理,然後編寫出簡要內容,然後林子軒再根據這些簡要內容進行批複,這樣就大大減輕了他的壓力,這些文書批複完,還要交給他這個別駕進行審核,防止出現誤判。審核完畢之後,送回幽州有房玄齡來實施。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侯莫陳將軍求見!”
“請進!”
帳簾一掀,一股寒風吹入,身材魁梧的侯莫陳乂快步走了進來,他單膝跪下行軍禮道:“末將參見總管!”
“侯莫將軍請坐!”
林子軒請侯莫陳乂坐下,微微笑道:“怎麽樣,對新的軍隊編製還適應嗎?”
侯莫陳乂已經三十餘歲了,是員從軍十幾年的老將,他是李景多年的手下,但他一直敬佩林子軒,如果讓他在李景和林子軒之間選擇,他會選擇忠於李景,但如果在其他人和林子軒之間選擇,他則會選擇忠於林子軒,雖然侯莫陳乂不是林勇那樣的心腹,但他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侯莫陳乂撓撓頭笑道:“其實也沒有,我以前最多隻管過一千人,現在一下子給了我五千人,恐怕就有點吃力了。”
“你的能力我知道,給你五千人,你一樣管得好,隻是你要多費心思。”林子軒笑了笑,又問他,“你有什麽事要找我嗎?”
侯莫陳乂道:“其實就想問問總管,剿匪的安排,前段時間我們小部隊出擊死了不少的人,大家都叫著要複仇呢?現在士氣正是高昂的時候,所以希望總管能夠盡快前往五回嶺去攻打王拔須。”
林子軒從桌上取過一份情報遞給他:“這是斥候的情報,你看看吧!”
侯莫陳乂接過情報看了看,眉頭頓時皺成一團,五回嶺之所以叫做五回嶺是因為這裏道路嶇崎難走,複雜多變,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當地人,外人別說找對方的巢穴了,能夠平安的走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總管,那怎麽辦?回幽州嗎?”
“回去!”林子軒笑道,“不過要過一段時間,我還有留下來看看。”
林子軒現在雖然沒有找到楊廣安排的那個人,但是他卻認可崔弘生的推論,而且以自己對楊廣的了解,以及楊廣那多疑的性格,他不可能那麽放心地讓元弘嗣在幽州掌握軍權,而且元弘嗣還是他一直想打壓的關隴貴族元家的人。連自己這個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心腹,他都要在自己的身邊派幾個人監視,更不用說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幽州。
楊廣肯定在幽州放有眼線,這是很肯定的。但是這個人是誰呢?此時在林子軒心中,這個楊廣的臥底比趙秋實還要讓他緊張,此人就像插在衣領上的一根針,稍不留神就會狠狠刺他一下,這個人,他無論如何也要找出來。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與否關係到自己能不能站穩腳跟,能不能建立一份屬於自己功業。至於楊廣安排在自己身邊的那些人,自己早就已經將他們給收服了,就算沒有收服的也在自己的嚴密監視之下,所以現在這個隱藏很深的人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脅。
林子軒在房間裏慢慢踱步,今天發生了這麽多事,這個人肯定會有所行動,至少他會把自己遇刺之事報告楊廣。
‘咚!咚!咚!’
這是關閉城門的鼓聲,城門其實早已關閉,但亥時的鼓聲卻依舊要敲響,這鼓聲就像敲在林子軒心中,他腦子裏電光石火般地閃過兩個字:‘城門!’
這就是他的突破口,林子軒立刻喊道:“林勇!”
片刻。親衛首領林勇奔了進來:“請主公吩咐!”
林子軒將自己的金牌遞給他:“你帶幾個弟兄去四座城門,去給我調查一下,城門關閉後,都有哪些人進出?要調查仔細一點。”
“卑職遵命!”
林勇接過金牌便去了。林子軒的心卻吊了起來,城門雖然關閉了,而且也告知沒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但是這個命令隻限於與一般的百姓,對於那些官方或者軍方人物,這個命令就相當於沒有一樣,隻要這些人隨便編一個有緊急公務的借口,就能安然無恙的走出去。如果是哪個臥底的話,他手裏肯定有楊廣留給他的東西,否則這個人怎麽在緊要關頭限製自己呢?既然有這個東西。那麽出城就是很容易的了。
所以追究那些人是怎麽出城的已經無關緊要了,現在他最關心的是誰出去了?
大半個時辰後,林勇給他帶來了消息,從關閉城門到現在,隻有一個人出去。此人是鷹揚郎將韓彬派出去執行公幹的。
‘韓彬!’
這個結果讓林子軒不敢相信,有點令人匪夷所思,可細細一想,卻又合情合理,監視元弘嗣,還有誰比韓彬這個直轄軍將軍更合適的人呢?
林子軒眯著眼睛想了一會兒,不管韓彬是不是楊廣的臥底。(.好看的小說)這個人都絕不能留在自己身邊。
........
次日,天不亮,總管府的鼓聲便轟隆隆敲響了,這是幽州總管府的傳統,每天清晨卯時正舉行例會,二十幾年來雷打不動。幾任總管都嚴格遵循這個規定,到了林子軒這裏也不例外。
總管府的長史、司馬、別駕、錄事參軍、主薄以及各曹參軍,還有從城外軍營趕來的二十餘名鷹揚府郎將,一共四十餘人濟濟一堂。當然現在司馬一直還處在空缺之中。
新任幽州總管林子軒坐在正堂上,目光嚴肅。桌案上放置著令箭兵符以及一把幽州總管劍,在他身後則站著十六名執法軍校。
‘咚!咚!咚!’隨著三聲鼓響,卯時正到了。
文官以長史房玄齡為首,武官以副總管趙秋實為首率領數十名總管府文武官員,一起上前施禮:“卑職參見總管!”
這是林子軒來到幽州之後第一次執行幽州總管之權,他雖然年輕,但在涿郡擔任太守多年,馭下之術早已駕輕就熟,他慢慢掃了眾人一眼,銳利的目光使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點忐忑。
良久,他才緩緩對眾人道:“今年聖上為了教訓高麗已經發動了戰爭,幽州作為戰地後方,擔負著百萬大軍後勤給養的重任,在這個關鍵時刻,聖上讓我留守幽州,同時總督遼東之戰的後勤輜重,我肩上壓力很大,所以還需要在座諸位的大力協助。”
開場白說到這裏,林子軒停住了話頭,按照一般的慣例,新上任總管在第一天的例會上都會有所表示,談一談今後的打算之類,像段振文上任時便是許諾提高糧餉,加強夥食,保證士兵兩天能吃上一頓肉,段振文確實辦到了,眾人對林子軒也同樣充滿期望。
可是這些林子軒在當初上任的時候也已經說過了,同時也在逐步的實行中,如:軍隊每天必須保證能夠吃上肉,訓練突出的團隊和個人都將受到自己的表彰,這一切目前在軍中實行的都很好。
但是林子軒今天升堂議事卻不是說這些,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當然在宣布重要的事情之前,一些話還是要說的,林子軒又擺擺手,讓大堂內再次安靜下來到:“大家現在是什麽樣的心情我很理解,無非就是升官發財而已。我林子軒也一樣,我十五歲從軍為的是什麽?還不就是不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想被那些世家大族的二世祖們欺負了之後沒有還手之力,所以對於大家的升官發財想法我很讚同。我可以告訴大家,隻要我林子軒在幽州一天,我就會善待我的部下,立功者會重加賞賜,無論貴賤,一視同仁,不過醜話也要說在前麵,我林子軒治軍嚴整。有違犯軍令者,立斬不赦,絕不寬容!所以有心試我刀鋒是否鋒利的人最好想清楚在行動。[.超多好看小說]”
林子軒的最後幾句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使大堂上一片寂靜,每個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人,越國公楊素,林子軒雖然與楊素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他們二人為人處事的方式倒是有幾分相似。同樣的治軍嚴謹,同樣的軍法無情,同樣的戰無不勝,同樣的大隋支柱。
幽州總管府的例會開了二十幾年,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規矩。比如不行跪拜禮,比如官員們站列,實行文左武右,其中文官方麵長史、司馬、別駕以及武官方麵副總管四人有座位,當然了從軍二十年以上老將同樣有座位。至於其他的文武官員均是站立,當然時間也不會太長,最多兩刻鍾,但是這次是林子軒要掌控幽州大權的關鍵時刻,所以時間便稍稍長了一點。
“下麵我有兩件大事要說!”
林子軒看了一眼趙秋實,兩人目光相觸,彼此會意。昨晚他們已經達成了默契。
“第一件事就是疏通運河之事,大軍遠征,我大隋的軍糧運輸主要有賴於運河的便利,可是最近各地方運送軍糧的數量極度減少,當然這裏有著很多方麵的原因,我身為幽州總管那些地方上的事我管不了。但是運河周邊匪患猖獗。堵塞河道,這關係到糧草運輸的事卻在我的管轄範圍之內。”
林子軒說到這兒,對著趙秋實道:“趙副總管,我任命你為處理運河匪患的統領,專司負責清理運河的匪患以及清理河道。”
聽完林子軒的布置之後。趙秋實立刻起身道:“卑職遵命!”
大堂內十分安靜,林子軒這個命令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不涉及他們個人的利益,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林子軒上任一來第一件大事就是將副總管調走,這無疑為他下一步控製幽州創造了條件,隻是大家有點奇怪,趙秋實可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今天怎麽就這麽坦然接受了任命,而且沒有一點反抗。有些反應敏捷之人,便立刻意識到,這必然是林子軒和趙秋實之間事先有了默契。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林子軒並不在意,因為現在他掌控著主動權。手裏攥著八萬大軍,他還怕這些人給他搗蛋不成,後世太祖有一句最重要的名言就是槍杆子裏出政權,現在自己手裏攥著八萬的槍杆子,這些人就算是給自己紮刺也沒那個實力。
當然了這八萬大軍隻是名義上歸屬他的統領,實際上他們各自都有聽從命令的那個人。林子軒今天之所以召開這個會議就是為了徹底將這八萬人掌控在自己的手裏。
林子軒暗暗點頭,又對眾人道:“第二件事便是聖上在前往遼東之前下了剿匪旨意,各地留守郡兵和鷹揚府都必須就地剿匪,幽州是遼東戰役的後勤重地,更是容不得半點損失,為了保證百萬大軍的後勤糧草能夠安然無恙的送到前方,所以我決定調集幽州軍馬五萬人,開始剿匪,我們首先剿滅上穀郡亂匪王拔須。其餘兵馬留守幽州守護糧草,不得有誤。”
這第二件事頓時激起大堂內一片竊竊私語聲。
麵對眾人的竊竊私語聲,林子軒道:“現在大軍剛剛離開幽州境內,按說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大軍的後勤補給。可是有這些匪患存在一天,咱們的後勤補給就不可能安穩。所以為了保證大軍的後勤供應,必須要剿滅這些匪患,最起碼也要讓他們離開幽州的地界,絕對不能讓他們給我們的後勤補給造成威脅。”
…………
高級會議開完後的第二天,在林子軒的嚴令下,駐守幽州的大軍開始行動起來。林子軒發布命令以房玄齡為幽州留守,代替自己率領三萬大軍留守幽州,負責保護幽州和糧倉的安全。
而他自己則是率軍離開幽州,前往上穀郡對王須拔展開清剿。
上穀郡易縣。
林子軒率五萬幽州軍駐紮在上穀郡易縣已經整整半個多月了,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林子軒不但沒有對王須拔發動過一次攻擊,反而還給他“送去”了很多好東西。
當然林子軒也不是就幹了這些事,他還趁著這個時機完成了對幽州軍隊的大清洗。這次大清洗比當初他帶兵攻打突厥時要血腥的多,林子軒故意將不聽從自己命令的人派去攻打王須拔,然後他又將這些行動通報給王須拔,讓王須拔能夠很清楚的就能將這些人吃掉。
雖然林子軒知道這麽做有些不地道。但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將來的生存中活下去,他必須這麽做。有這一點可以看出林子軒是真的融入到這個時代了,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隋朝人,因為他已經懂得了弱肉強食的封建法則。已經將後世那種處事原則都給拋棄了。
兩世為人的林子軒深深知道戰爭是進行軍隊調整清洗的最好機會,因為戰爭要改變軍隊編製,將平時的府兵製改成作戰編製,而如何進行編製,則是主帥的權力。
這次剿匪,林子軒調動了涿郡、安樂郡、上穀郡和北平郡共五萬幽州軍,他將五萬幽州軍全部打散,重新分為十隊,每隊任命一名偏將團主,除總管府直轄軍外。其餘以五千人為一隊,其中騎兵兩千,步兵三千。
五萬幽州軍原本一共有三十名鷹揚郎將,他隻帶了二十名,另外十人人則是羅景林給他名單上之人。他全部留在各地方,實際上就是把他們給清洗掉了,這十名鷹揚府郎將他將退給兵部,由兵部另行安置,包括韓彬,他也一並退給兵部。至於那些鐵了心要為關隴貴族賣命的人,林子軒則是將他們“送給”了王須拔。
在他整編的十名偏將團主中。五名是他從自己的親衛中挑出來的,也是他從林家村帶出來的那一幫人,這幫人和自己的關係最為密切,是最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人,另外五人則是林子軒手下的四大謀士介紹來的有本事的人。這幾個人因為四大謀士的關係和自己也很親密,雖然還不能完全相信。但是最起碼是能用之人。
林勇則擔任總管府直轄軍隊的牙將,林子軒將直轄軍由二千人擴大到了五千人,以騎兵為主。
最後一個團主名額他給了侯莫陳乂,當年曾跟隨他在並州和漢王軍隊作過戰的大將,經過半個月的整兵配將。他完成了全部調整。
林子軒五萬餘剿匪大軍駐紮在易縣城外,營帳密密麻麻,延綿數裏,林子軒的中軍大帳便位於軍營中間。
大帳內,林子軒正忙碌地批閱著堆成小山似的文書,這些原本是房玄齡的事情,但由於房玄齡現在也很忙,為了不讓房玄齡過於勞累,林子軒隻能將這些瑣碎的事情也一並收回來處理。
他處理了一些這樣的文件之後,他頓時感覺到了頭昏腦脹,索性他將這一切都交給了隨他而來的杜如晦,這位也是未來的宰相,處理事情來比自己強多了。
杜如晦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這些文書先整理,然後編寫出簡要內容,然後林子軒再根據這些簡要內容進行批複,這樣就大大減輕了他的壓力,這些文書批複完,還要交給他這個別駕進行審核,防止出現誤判。審核完畢之後,送回幽州有房玄齡來實施。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侯莫陳將軍求見!”
“請進!”
帳簾一掀,一股寒風吹入,身材魁梧的侯莫陳乂快步走了進來,他單膝跪下行軍禮道:“末將參見總管!”
“侯莫將軍請坐!”
林子軒請侯莫陳乂坐下,微微笑道:“怎麽樣,對新的軍隊編製還適應嗎?”
侯莫陳乂已經三十餘歲了,是員從軍十幾年的老將,他是李景多年的手下,但他一直敬佩林子軒,如果讓他在李景和林子軒之間選擇,他會選擇忠於李景,但如果在其他人和林子軒之間選擇,他則會選擇忠於林子軒,雖然侯莫陳乂不是林勇那樣的心腹,但他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侯莫陳乂撓撓頭笑道:“其實也沒有,我以前最多隻管過一千人,現在一下子給了我五千人,恐怕就有點吃力了。”
“你的能力我知道,給你五千人,你一樣管得好,隻是你要多費心思。”林子軒笑了笑,又問他,“你有什麽事要找我嗎?”
侯莫陳乂道:“其實就想問問總管,剿匪的安排,前段時間我們小部隊出擊死了不少的人,大家都叫著要複仇呢?現在士氣正是高昂的時候,所以希望總管能夠盡快前往五回嶺去攻打王拔須。”
林子軒從桌上取過一份情報遞給他:“這是斥候的情報,你看看吧!”
侯莫陳乂接過情報看了看,眉頭頓時皺成一團,五回嶺之所以叫做五回嶺是因為這裏道路嶇崎難走,複雜多變,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當地人,外人別說找對方的巢穴了,能夠平安的走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總管,那怎麽辦?回幽州嗎?”
“回去!”林子軒笑道,“不過要過一段時間,我還有留下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