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楊廣的奏表很快就寫好了,對於林子軒來說寫這樣的奏表是很容易的。(.無彈窗廣告)可是為了給外界留下一個粗鄙武夫的樣子,他不得不用滿篇的大白話來寫這封奏表。一個粗鄙的武夫是引不起人們的重視的,可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將軍,則不得不讓人產生不好的擔心。
雖然在這個時代,那些統兵的將軍們大多都是讀過書的人,但是也別忘了,這些個領兵的將軍背後都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再給他們支持。向林子軒這樣從平民出身,一躍而成大將軍的例子很少,所以沒有後台背景的林子軒決定不能和這些個有著龐大家世支持的人相比。
雖然楊廣一直都說林子軒是文武雙全,也多次說過讓林子軒多讀點書的話,但是他心中未必就真的希望林子軒真正的文武雙全。畢竟一個粗鄙的武夫比一個文武雙全的將軍更好控製。
奏表寫的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先大誇了一通皇帝楊廣。說是皇帝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如何如何的了不起,然後才說起,說他林子軒在聖駕離開遼東之後,按著皇帝離開之前的吩咐,按著皇帝陛下留下的計策,在聖上的運籌帷幄之下在青石溝一舉消滅了進攻遼東城的高麗人,並俘虜其統兵大將。直誇皇帝當真是早有先見之明,算無遺策運籌於帷幄之中,當真是決勝於千裏之外啊。
反正林子軒在奏表中隻字不提他們在遼東城的那些事,也沒有提發現了數百萬石的糧食,更沒有說將民夫和青壯整編成軍隊的事。
他將自己之所以能夠在青石溝大勝歸咎於楊廣的運籌帷幄,這樣一來既買了楊廣的好。又能夠讓楊廣對自己刮目相看。
對於林子軒來說,別人來爭他的功勞的話,他肯定會和對方爭個頭破血流。但如果這個功勞是給皇帝的話,那又當別論了。皇帝是什麽人,哪是整個天下最高貴的一個人。不是有那麽句話一句話嗎?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如今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又怎麽會需要這麽一個小功勞呢?林子軒把這麽一個不算太大的功勞按在他頭上,不過是向楊廣表示自己的忠心而已。再說了,就算你不將功勞給他又怎麽樣。在這個時代臣子的功勞就是皇帝的功勞。如果林子軒不想表現的他特異獨行的話,那麽他也隻能這樣做。
楊廣可以說是灰溜溜的撤軍的,雖然攻下了遼東城,但是卻死傷無數,現在國內又有人謀反。這對他的聲望是個嚴重的打擊。所以林子軒這時候將功勞送給楊廣,楊廣為了自己的威望,他還必須承認林子軒說的話是真實的。俗話說的話,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最短,楊廣麵對林子軒送上來的對於他來說不是很重要的禮物,肯定會有所表示的。隻要把楊廣的馬屁拍好了,成全了楊廣的麵子。這好處自然是不會少他林子軒的。
在奏表的最後他隻是簡短的幾十個字,說明了下,為了能彌補兵太少。能發揮出民壯的作用。他臨時整編了一些民壯,又用了一些臨時的名稱編製來指揮這些人。
雖然自己幹的很多事情早晚楊廣會知道,但是現在還不是讓他知道的時機。
攻取遼東城可以說是楊廣之前大軍的功勞,但是如果讓楊廣知道了他不但滅了安市、白岩數十城的兩萬多高麗兵馬,而且又在金山峽穀與高麗國的大將淵蓋蘇文東麂戰,一戰將高麗東北麵八萬人馬擊敗、俘虜。
那這事可就大條了。楊廣上百萬大軍打來打去,耗費月餘的時間才將遼東城拿下。可是你居然隻靠著幽州軍的三萬兵馬。就能在短時間內連續擊敗了高麗十多萬兵馬。這豈不是說幽州軍的實力比朝廷軍隊還要厲害,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以楊廣多疑的‘性’格,肯定是不會放心讓林子軒再留在遼東的。搞不好一道聖旨,就將他調回京中任閑職去了。
林子軒雖然深得楊廣的信任,但是這種信任是建立在不損害朝廷的利益至上的。一旦楊廣對他產生了懷疑,那麽不用楊廣親自動手,光是那些世家‘門’閥就能夠將林子軒‘弄’個生不如死。
鑒於這樣的情況,所以滅了高麗幾萬人馬的事情,林子軒必須一點點的分開來告訴楊廣,而且這其中還必須將自己的功勞無限的縮小。所以他在給楊廣的奏表中說到,他在青石溝擊潰的不是幾萬兵馬,而是幾千兵馬。至於那些所謂的俘虜,他根本就沒有提。至於打淵蓋蘇文,他根本就沒有提。就算要提要是等到下回有機會的時候再提,而且還不能告訴楊廣自己擊敗了淵蓋蘇文七八萬兵馬,自己隻能說擊敗了他們的兩萬多人馬,和數萬奴隸。反正就是不能說實話,說的越含糊自然是越好。
寫完後,林子軒又仔細的看了幾遍,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又重新劃掉在重新寫,直到自己滿意了為止。
寫好奏表之後,林子軒將奏表遞給林勝道:“六百裏加急,急送皇上處。”
“請主公放心,屬下這就讓人將這封奏表送到洛陽。”林勝抱拳說道。
林子軒隻是點點頭,並沒有過多的說什麽話,他隻是對著林勝道:“錦衣衛從中原傳來什麽消息嗎?”
“回稟主公,鄭先生並沒有到過這裏,顯然是錦衣衛並沒有什麽要緊的消息要傳達。”林勝身為林子軒的‘侍’衛統領,知道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
“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地方是中原,至於遼東隻不過是我們暫時的棲息之地而已。”林子軒說道,“你去告訴鄭先生,讓他立馬飛鴿傳書,我要知道中原的一舉一動。”
“是,主公。”林勝抱拳答道。
林子軒點點頭,又立即在自己麵前的紙上寫了一封信。然後將信遞給林勝道:“讓鄭先生將信立即發出去。“
“喏。”
就在這時,李崇玄從帳外跑進來大聲的疾呼:“大將軍,淵蓋蘇文請降了!”
林子軒剛剛停下話音,‘門’口的‘侍’衛就興高彩烈的衝了進來向林子軒稟報道。
林子軒愣了一下,看了下外麵的天氣。笑道:“這好像連一個時辰都不到吧,怎麽的,那淵蓋蘇文不是說要像一個戰士一樣的戰死,而不是投降芶活麽?怎麽的,這才多長的時間呀,他怎麽有改變主意了?這可不是他的身份能夠幹出來的事情呀!
‘侍’衛聽完林子軒的話笑了笑道:“這倒不是怨他。他倒是還想和咱們打,隻是他手下的那些高麗兵將們不願意和咱們打了。咱們的人才剛剛打完上去打完第一輪,第二輪的士兵還沒有都上去呢?這些高麗好像看出來咱們的打算,一個個想耍賴似的不打了,全都將兵器丟在了地上。坐在地上不動了。”
聽完‘侍’衛的話,林子軒仔細想了想,覺得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在自己的強大的壓力下,高麗士兵們承受不住了,想摞挑子了,甚至是已經有人看出了隋軍的打算,不肯再當幽州軍這些新兵的免費陪練也說不定。這些高麗士兵各個都是百戰‘精’兵,是和各族征戰的‘精’銳士卒。都是淵蓋蘇文一手帶出來的‘精’兵,這些人不同於那些部族民壯們,他們都是有著軍人榮譽感的一群人。
當被圍數天之後。主帥要求戰死的時候,沒有人退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光榮的戰死沙場也是一名軍人的榮耀。
拚起滿腔的熱血,提著刀兵,打算來次最後決戰。光榮的戰死沙場。可到最後,結果敵人卻不願意給他們這個榮譽。反而在能輕鬆殲滅他們的時候,調派出一支支的部隊輪流的上來戰鬥。
一開始的時候。高麗這些沒了馬的騎士們,還都是狂叫著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可打著打著,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了。隋軍每次都是以兩千人甚至三千人的隊伍包圍他們千把人,而且並不是攻的很猛烈,反而好像在演練陣形,磨練士兵的陣形,甚至連那些軍中的軍官們,也好像是在拿他們練手。不求著殺傷他們,反而是在那裏來來去去的拿他們練起了兵。
被那些隋軍強拉著練了個把時辰後,那些隋軍總算退了。還沒有等他們鬆口氣,以為能安息了,那些無恥的隋軍又出動了。還是兩三千人左右的部隊圍攻他們,隻是人馬又換了一批而已,照例是上來後並不想要一下子殲滅他們,依然是在拿他們練手。
麵對這樣的情況,隻要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出來隋軍的打算,就算再沒有火氣的人麵對這樣的的情況也火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戰敗被殺,他們沒話可說,可是眼下把他們當成是野獸一樣的,圍在那裏訓練取樂,卻不是這樣曾經驕傲且‘精’銳的高麗騎兵們所能忍受的了。
一個個狂吼怒叫著,嘴裏發出了最後的血‘性’,一個個就像不要命似的向隋軍展開突擊,他們這一夥人也不管什麽陣列了,隻管拿著刀槍猛衝,特意往隋軍的刀口槍陣上撞。能夠衝出去是他們幸運,衝不出去是他們倒黴,總之在隋軍的陣前倒下了很多的人。
他們的想法是好的,可惜隋軍卻不肯讓他們就這樣死掉,後麵還有好幾個隊伍在排隊等著拿他們訓練呢?劉有吉是沙場老將,雖然這場圍殲戰是有林三娃擔任戰場總指揮,但是他卻兼任一眾圍觀軍官們的現場解說員,就是為所有人解說戰況的。不停的對著現場的幽州軍官,講解著底層軍官的臨場指揮等等帶兵之法。
劉有吉正解說的起勁呢?一看高麗軍不想玩了,頓時不知道該怎麽說了。還是林三娃反應快一步,下令讓隋軍繼續對高麗軍進行圍攻,當然也隻是圍著,卻不殺他們,也暫時不再演練陣形。反正你想死,我不讓,除非你自殺,要不然你想死也不可能。
戰場之上出現了十分詭異的一幕,高麗人幾百上千人被圍在大一個個和圈子裏,在這個圈子了,高麗軍能夠拿著武器‘亂’糟糟的追著超過一倍數於他們的隋軍士兵們後退,可是也隻是追著他,要想跑出這個被他們圍著的圈子,卻是不可能的。
拿著脖子往刀上撞的高麗士兵瘋了一陣後,他們突然發現,有時候,就是想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們發現要想死的話隻能自己拿著刀‘摸’自己的脖子,否則圍著他們的隋軍根本就不願意殺他們,隻願意留著逗著玩。
不怕死、敢拚殺是一回事,但是要讓一個人拿著刀自己抹自己脖子卻又是一回事。
哪怕再勇敢的戰士,對自己也沒有幾個能下的去手的啊。那股子氣勢一泄,所有的高麗軍也認了,還拚什麽啊拚,就這樣吧,你愛怎麽的就怎麽的,這世界上還有什麽大的過去一個死字嗎?高麗軍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麽?
一個個先是被大雨淋了三天,又吃了五天生馬‘肉’,接著今天又在這打了半天了,卻一口幹糧沒吃上,一滴水沒喝上,每個高麗‘精’神一鬆懈下一類後,都動也不想動了。那還剩下的上萬人馬居然沒一會,就一個個東躺西歪的跌躺在地上。對於不遠處的那些提著刀兵的隋軍士兵們,卻視而不見了。
淵蓋蘇文還想拚,哪怕臨死時再拉幾個墊背的也行,可到了最後,除了他身旁的幾個親兵還站在他身邊,所以的還活著的遼軍士兵一個個的全都躺地上了。
軍法從事?人家命都不在乎了,還管你什麽軍法不軍法從事。
淵蓋蘇文如同唱戲一般的折騰了好久之後,還是沒有人再願意起來和隋軍決一死戰。真實的情況是沒有遼軍再願意起來,被隋軍當猴耍了。
麵對著眼前的情況,林三娃也知道在用高麗士兵進行練兵的想法是行不通了,幹脆,派人把這些扔下武器的高麗人都捆了吧,反正這些高麗人現在的樣子和投降了沒什麽兩樣了。高麗士兵們倒是很配合,一個個躺在那裏死狗一樣的,任一隊隊的隋軍士兵們將他們捆綁起來,押往俘虜營,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個士兵反抗的。
這讓負責捆綁俘虜的工兵營的弟兄們十分納悶,這前幾日戰場之上潰敗的高麗東部部族青壯、奴隸可也是他們捆綁的,當時那些主動投降的奴隸和部族壯丁們,可還有不少不肯配合的呢。如淵蓋蘇文手下的這些東北‘精’銳騎兵們一樣配合的還真是少見了,這古往今來估計也就他們這獨一份了。q
雖然在這個時代,那些統兵的將軍們大多都是讀過書的人,但是也別忘了,這些個領兵的將軍背後都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再給他們支持。向林子軒這樣從平民出身,一躍而成大將軍的例子很少,所以沒有後台背景的林子軒決定不能和這些個有著龐大家世支持的人相比。
雖然楊廣一直都說林子軒是文武雙全,也多次說過讓林子軒多讀點書的話,但是他心中未必就真的希望林子軒真正的文武雙全。畢竟一個粗鄙的武夫比一個文武雙全的將軍更好控製。
奏表寫的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先大誇了一通皇帝楊廣。說是皇帝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如何如何的了不起,然後才說起,說他林子軒在聖駕離開遼東之後,按著皇帝離開之前的吩咐,按著皇帝陛下留下的計策,在聖上的運籌帷幄之下在青石溝一舉消滅了進攻遼東城的高麗人,並俘虜其統兵大將。直誇皇帝當真是早有先見之明,算無遺策運籌於帷幄之中,當真是決勝於千裏之外啊。
反正林子軒在奏表中隻字不提他們在遼東城的那些事,也沒有提發現了數百萬石的糧食,更沒有說將民夫和青壯整編成軍隊的事。
他將自己之所以能夠在青石溝大勝歸咎於楊廣的運籌帷幄,這樣一來既買了楊廣的好。又能夠讓楊廣對自己刮目相看。
對於林子軒來說,別人來爭他的功勞的話,他肯定會和對方爭個頭破血流。但如果這個功勞是給皇帝的話,那又當別論了。皇帝是什麽人,哪是整個天下最高貴的一個人。不是有那麽句話一句話嗎?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如今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又怎麽會需要這麽一個小功勞呢?林子軒把這麽一個不算太大的功勞按在他頭上,不過是向楊廣表示自己的忠心而已。再說了,就算你不將功勞給他又怎麽樣。在這個時代臣子的功勞就是皇帝的功勞。如果林子軒不想表現的他特異獨行的話,那麽他也隻能這樣做。
楊廣可以說是灰溜溜的撤軍的,雖然攻下了遼東城,但是卻死傷無數,現在國內又有人謀反。這對他的聲望是個嚴重的打擊。所以林子軒這時候將功勞送給楊廣,楊廣為了自己的威望,他還必須承認林子軒說的話是真實的。俗話說的話,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最短,楊廣麵對林子軒送上來的對於他來說不是很重要的禮物,肯定會有所表示的。隻要把楊廣的馬屁拍好了,成全了楊廣的麵子。這好處自然是不會少他林子軒的。
在奏表的最後他隻是簡短的幾十個字,說明了下,為了能彌補兵太少。能發揮出民壯的作用。他臨時整編了一些民壯,又用了一些臨時的名稱編製來指揮這些人。
雖然自己幹的很多事情早晚楊廣會知道,但是現在還不是讓他知道的時機。
攻取遼東城可以說是楊廣之前大軍的功勞,但是如果讓楊廣知道了他不但滅了安市、白岩數十城的兩萬多高麗兵馬,而且又在金山峽穀與高麗國的大將淵蓋蘇文東麂戰,一戰將高麗東北麵八萬人馬擊敗、俘虜。
那這事可就大條了。楊廣上百萬大軍打來打去,耗費月餘的時間才將遼東城拿下。可是你居然隻靠著幽州軍的三萬兵馬。就能在短時間內連續擊敗了高麗十多萬兵馬。這豈不是說幽州軍的實力比朝廷軍隊還要厲害,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以楊廣多疑的‘性’格,肯定是不會放心讓林子軒再留在遼東的。搞不好一道聖旨,就將他調回京中任閑職去了。
林子軒雖然深得楊廣的信任,但是這種信任是建立在不損害朝廷的利益至上的。一旦楊廣對他產生了懷疑,那麽不用楊廣親自動手,光是那些世家‘門’閥就能夠將林子軒‘弄’個生不如死。
鑒於這樣的情況,所以滅了高麗幾萬人馬的事情,林子軒必須一點點的分開來告訴楊廣,而且這其中還必須將自己的功勞無限的縮小。所以他在給楊廣的奏表中說到,他在青石溝擊潰的不是幾萬兵馬,而是幾千兵馬。至於那些所謂的俘虜,他根本就沒有提。至於打淵蓋蘇文,他根本就沒有提。就算要提要是等到下回有機會的時候再提,而且還不能告訴楊廣自己擊敗了淵蓋蘇文七八萬兵馬,自己隻能說擊敗了他們的兩萬多人馬,和數萬奴隸。反正就是不能說實話,說的越含糊自然是越好。
寫完後,林子軒又仔細的看了幾遍,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又重新劃掉在重新寫,直到自己滿意了為止。
寫好奏表之後,林子軒將奏表遞給林勝道:“六百裏加急,急送皇上處。”
“請主公放心,屬下這就讓人將這封奏表送到洛陽。”林勝抱拳說道。
林子軒隻是點點頭,並沒有過多的說什麽話,他隻是對著林勝道:“錦衣衛從中原傳來什麽消息嗎?”
“回稟主公,鄭先生並沒有到過這裏,顯然是錦衣衛並沒有什麽要緊的消息要傳達。”林勝身為林子軒的‘侍’衛統領,知道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
“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地方是中原,至於遼東隻不過是我們暫時的棲息之地而已。”林子軒說道,“你去告訴鄭先生,讓他立馬飛鴿傳書,我要知道中原的一舉一動。”
“是,主公。”林勝抱拳答道。
林子軒點點頭,又立即在自己麵前的紙上寫了一封信。然後將信遞給林勝道:“讓鄭先生將信立即發出去。“
“喏。”
就在這時,李崇玄從帳外跑進來大聲的疾呼:“大將軍,淵蓋蘇文請降了!”
林子軒剛剛停下話音,‘門’口的‘侍’衛就興高彩烈的衝了進來向林子軒稟報道。
林子軒愣了一下,看了下外麵的天氣。笑道:“這好像連一個時辰都不到吧,怎麽的,那淵蓋蘇文不是說要像一個戰士一樣的戰死,而不是投降芶活麽?怎麽的,這才多長的時間呀,他怎麽有改變主意了?這可不是他的身份能夠幹出來的事情呀!
‘侍’衛聽完林子軒的話笑了笑道:“這倒不是怨他。他倒是還想和咱們打,隻是他手下的那些高麗兵將們不願意和咱們打了。咱們的人才剛剛打完上去打完第一輪,第二輪的士兵還沒有都上去呢?這些高麗好像看出來咱們的打算,一個個想耍賴似的不打了,全都將兵器丟在了地上。坐在地上不動了。”
聽完‘侍’衛的話,林子軒仔細想了想,覺得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在自己的強大的壓力下,高麗士兵們承受不住了,想摞挑子了,甚至是已經有人看出了隋軍的打算,不肯再當幽州軍這些新兵的免費陪練也說不定。這些高麗士兵各個都是百戰‘精’兵,是和各族征戰的‘精’銳士卒。都是淵蓋蘇文一手帶出來的‘精’兵,這些人不同於那些部族民壯們,他們都是有著軍人榮譽感的一群人。
當被圍數天之後。主帥要求戰死的時候,沒有人退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光榮的戰死沙場也是一名軍人的榮耀。
拚起滿腔的熱血,提著刀兵,打算來次最後決戰。光榮的戰死沙場。可到最後,結果敵人卻不願意給他們這個榮譽。反而在能輕鬆殲滅他們的時候,調派出一支支的部隊輪流的上來戰鬥。
一開始的時候。高麗這些沒了馬的騎士們,還都是狂叫著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可打著打著,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了。隋軍每次都是以兩千人甚至三千人的隊伍包圍他們千把人,而且並不是攻的很猛烈,反而好像在演練陣形,磨練士兵的陣形,甚至連那些軍中的軍官們,也好像是在拿他們練手。不求著殺傷他們,反而是在那裏來來去去的拿他們練起了兵。
被那些隋軍強拉著練了個把時辰後,那些隋軍總算退了。還沒有等他們鬆口氣,以為能安息了,那些無恥的隋軍又出動了。還是兩三千人左右的部隊圍攻他們,隻是人馬又換了一批而已,照例是上來後並不想要一下子殲滅他們,依然是在拿他們練手。
麵對這樣的情況,隻要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出來隋軍的打算,就算再沒有火氣的人麵對這樣的的情況也火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戰敗被殺,他們沒話可說,可是眼下把他們當成是野獸一樣的,圍在那裏訓練取樂,卻不是這樣曾經驕傲且‘精’銳的高麗騎兵們所能忍受的了。
一個個狂吼怒叫著,嘴裏發出了最後的血‘性’,一個個就像不要命似的向隋軍展開突擊,他們這一夥人也不管什麽陣列了,隻管拿著刀槍猛衝,特意往隋軍的刀口槍陣上撞。能夠衝出去是他們幸運,衝不出去是他們倒黴,總之在隋軍的陣前倒下了很多的人。
他們的想法是好的,可惜隋軍卻不肯讓他們就這樣死掉,後麵還有好幾個隊伍在排隊等著拿他們訓練呢?劉有吉是沙場老將,雖然這場圍殲戰是有林三娃擔任戰場總指揮,但是他卻兼任一眾圍觀軍官們的現場解說員,就是為所有人解說戰況的。不停的對著現場的幽州軍官,講解著底層軍官的臨場指揮等等帶兵之法。
劉有吉正解說的起勁呢?一看高麗軍不想玩了,頓時不知道該怎麽說了。還是林三娃反應快一步,下令讓隋軍繼續對高麗軍進行圍攻,當然也隻是圍著,卻不殺他們,也暫時不再演練陣形。反正你想死,我不讓,除非你自殺,要不然你想死也不可能。
戰場之上出現了十分詭異的一幕,高麗人幾百上千人被圍在大一個個和圈子裏,在這個圈子了,高麗軍能夠拿著武器‘亂’糟糟的追著超過一倍數於他們的隋軍士兵們後退,可是也隻是追著他,要想跑出這個被他們圍著的圈子,卻是不可能的。
拿著脖子往刀上撞的高麗士兵瘋了一陣後,他們突然發現,有時候,就是想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們發現要想死的話隻能自己拿著刀‘摸’自己的脖子,否則圍著他們的隋軍根本就不願意殺他們,隻願意留著逗著玩。
不怕死、敢拚殺是一回事,但是要讓一個人拿著刀自己抹自己脖子卻又是一回事。
哪怕再勇敢的戰士,對自己也沒有幾個能下的去手的啊。那股子氣勢一泄,所有的高麗軍也認了,還拚什麽啊拚,就這樣吧,你愛怎麽的就怎麽的,這世界上還有什麽大的過去一個死字嗎?高麗軍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麽?
一個個先是被大雨淋了三天,又吃了五天生馬‘肉’,接著今天又在這打了半天了,卻一口幹糧沒吃上,一滴水沒喝上,每個高麗‘精’神一鬆懈下一類後,都動也不想動了。那還剩下的上萬人馬居然沒一會,就一個個東躺西歪的跌躺在地上。對於不遠處的那些提著刀兵的隋軍士兵們,卻視而不見了。
淵蓋蘇文還想拚,哪怕臨死時再拉幾個墊背的也行,可到了最後,除了他身旁的幾個親兵還站在他身邊,所以的還活著的遼軍士兵一個個的全都躺地上了。
軍法從事?人家命都不在乎了,還管你什麽軍法不軍法從事。
淵蓋蘇文如同唱戲一般的折騰了好久之後,還是沒有人再願意起來和隋軍決一死戰。真實的情況是沒有遼軍再願意起來,被隋軍當猴耍了。
麵對著眼前的情況,林三娃也知道在用高麗士兵進行練兵的想法是行不通了,幹脆,派人把這些扔下武器的高麗人都捆了吧,反正這些高麗人現在的樣子和投降了沒什麽兩樣了。高麗士兵們倒是很配合,一個個躺在那裏死狗一樣的,任一隊隊的隋軍士兵們將他們捆綁起來,押往俘虜營,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個士兵反抗的。
這讓負責捆綁俘虜的工兵營的弟兄們十分納悶,這前幾日戰場之上潰敗的高麗東部部族青壯、奴隸可也是他們捆綁的,當時那些主動投降的奴隸和部族壯丁們,可還有不少不肯配合的呢。如淵蓋蘇文手下的這些東北‘精’銳騎兵們一樣配合的還真是少見了,這古往今來估計也就他們這獨一份了。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