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平定李傕,第一件事,便是要整頓關中,以固國家根基。八百裏秦川乃是王霸之基,先秦今漢因之以成帝業,如今百姓離散、豪強亦是因戰亂遭到重創,可以收攏閑散田土於漢室,借以屯田,隻需一兩年,便能儲備糧草、整編精兵。”
賈詡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劉弋,說的倒也直接:“陛下,以眼下的情況,就算是平了李傕,短期內也不能再打仗了,百姓支撐不起,就算是勉強而為,一旦大敗,便再無挽回餘地。”
賈詡的手指向右挪到了黃河的“L”型拐角,朗聲說道。
“河內張揚,河東王邑,皆無自立割據這等不臣之心,隻要中樞振作,能擊敗李傕重新掌控關中,他們二人自然會向朝廷輸誠以為唇齒,借此抵抗冀州袁紹。”
“如今袁紹占了冀州、青州,公孫瓚又被打退回了幽州,眼見便是雄踞河北並吞冀、青、幽、並四州的架勢,河內張揚、河東王邑是必須依靠朝廷的。”
“等關中穩定,河內、河東依附,陛下就可以著手平隴西的韓遂、馬騰了。”
聽到這裏,劉弋卻忍不住提了一個問題。
“袁紹兵強,帶甲十萬,就算定了關中也不足以抗衡,這朕能理解。但為何又要去先平隴西呢?不能取漢中嗎?文和先生也說了,秦漢因之以成帝業,除了關中,另一處所在不就是漢中嗎?”
劉弋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了下去:“若是能取漢中,接下來就能得到益州的天府之土,這兩處到手,天下東西對半二分,西邊便都重回大漢朝廷手中了。”
賈詡隻問了一句話,就讓劉弋啞口無言。
“陛下走過由關中到漢中的棧道嗎?”
賈詡的本意也不是讓劉弋難堪,既然話題說到這裏,也不得不詳細解釋一番。
“陛下本意是好的,南下取漢中,再得巴蜀,便有了先秦一統天下之前的版圖。”
“可這條路委實走不通。”
“陛下,賈先生說的不錯,如今去打漢中,確實不中。”
在一旁的王越忽然也冒失地插了一句,劉弋倒是沒怎麽樣,示意王越接著說。
“關中到漢中的這幾條路,臣早年都走過。東邊的儻駱道、子午道就不說了,固然能從長安出發,但別說張魯在著兩條道上早就設置有精於山地作戰的哨卡,就算是沒有哨卡,光是走完這兩條路,恐怕都得折損三分之一的士卒,太難走了。”
“褒斜道有河流可以運送物資,相對好走一些,但也是張魯重兵把守的地方,那種地方高山深澗,騎兵施展不開,隻要守軍層層狙擊,甚至燒毀棧道,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打不進去的。”
“祁山道倒是好走,可那條路沒法從關中走,要先翻過隴山,然後從隴西走街亭、上邽、祁山,才能進入武都郡氐人的地盤。陳倉道張魯也不設防,但這兩條路,走到盡頭,都奈何不得漢中,因為還有陽平關卡著東向漢中的路。陽平關是天下一等一的雄關,除非守軍內亂,否則根本不是靠堆人命可以攻克的。”
聽完王越的話,劉弋便已曉得,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劉弋總是覺得,似乎打漢中,下巴蜀,積蓄力量再東出掃清天下,似乎是比較靠譜的,畢竟秦始皇和漢高祖(漢太祖高皇帝)都是這麽幹的啊。
“那以前是如何從關中打漢中的?”劉弋不死心地問道。
“行軍作戰,天時地利人和都要考量,先秦攻漢中已是僥幸,至於今漢,則是由漢中出關中,用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
“若是今日,又得重新分析,地理剛才王中郎已經說了,至於人和,臣說句不好聽的,五鬥米教經營漢中這麽多年,人心早就不在朝廷這邊了。”
“張魯自稱師君,不置官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張魯還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
張魯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其人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如此種種施政......漢中人心安定,從人和上講,無論如何朝廷都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地利、人和都不在朝廷這邊,天時就更不用說了,大軍出征多為秋收到春耕之間,而秋冬季節,隻要一下雨下雪,遇到惡劣天氣,棧道就根本無法行軍!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這樣看來,漢中易守難攻,百姓心向張魯,出兵的時期也多為惡劣天氣,沒有絕對的優勢的話,確實是沒法打。
“文和先生接著說吧,不打漢中打隴西,該當如何。”
賈詡微微頷首說道:“隴西比之漢中,要好打得多,而且關中隴西本為一體,雖然陳倉-散關之間的渭水道無法行軍,但隴口卻是天然的行軍大道,一片坦途,這是地利。馬騰韓遂貌合心離,隴西和涼州地方豪強、羌人氐人勢力錯綜複雜,各有訴求,這是人和。至於天時,跟綿延不絕的秦嶺不同,秋高馬肥之際,隴西是少雨的,過了隴口便是高原和平原,下點雨雪也不耽誤騎軍奔馳,這是天時。”
“據關中攻隴西則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攻漢中則皆不在我,便是這般道理。”
劉弋的目光看著隴西諸郡,又說道:“若是平了隴西,便可以得到枹罕、姑臧這些馬場了,有了大規模的騎軍,東出中原則所向披靡,文和先生還有這層意思吧?”
“是。”賈詡幹脆點頭,“除此之外,西域商路亦是可以打通,取隴西定涼州,便是這三個好處了,既可以安定後方,使得東出無後顧之憂,也可以取得軍馬和強兵,亦可以聚斂財富充實國庫以作軍需。”
劉弋深呼吸了一口氣,賈詡所言的戰略,甚至關係到了往後十年的天下大勢。
諸葛孔明有《隆中對》,今日一席談,這便是賈文和的《關中對》啊!
賈詡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劉弋,說的倒也直接:“陛下,以眼下的情況,就算是平了李傕,短期內也不能再打仗了,百姓支撐不起,就算是勉強而為,一旦大敗,便再無挽回餘地。”
賈詡的手指向右挪到了黃河的“L”型拐角,朗聲說道。
“河內張揚,河東王邑,皆無自立割據這等不臣之心,隻要中樞振作,能擊敗李傕重新掌控關中,他們二人自然會向朝廷輸誠以為唇齒,借此抵抗冀州袁紹。”
“如今袁紹占了冀州、青州,公孫瓚又被打退回了幽州,眼見便是雄踞河北並吞冀、青、幽、並四州的架勢,河內張揚、河東王邑是必須依靠朝廷的。”
“等關中穩定,河內、河東依附,陛下就可以著手平隴西的韓遂、馬騰了。”
聽到這裏,劉弋卻忍不住提了一個問題。
“袁紹兵強,帶甲十萬,就算定了關中也不足以抗衡,這朕能理解。但為何又要去先平隴西呢?不能取漢中嗎?文和先生也說了,秦漢因之以成帝業,除了關中,另一處所在不就是漢中嗎?”
劉弋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了下去:“若是能取漢中,接下來就能得到益州的天府之土,這兩處到手,天下東西對半二分,西邊便都重回大漢朝廷手中了。”
賈詡隻問了一句話,就讓劉弋啞口無言。
“陛下走過由關中到漢中的棧道嗎?”
賈詡的本意也不是讓劉弋難堪,既然話題說到這裏,也不得不詳細解釋一番。
“陛下本意是好的,南下取漢中,再得巴蜀,便有了先秦一統天下之前的版圖。”
“可這條路委實走不通。”
“陛下,賈先生說的不錯,如今去打漢中,確實不中。”
在一旁的王越忽然也冒失地插了一句,劉弋倒是沒怎麽樣,示意王越接著說。
“關中到漢中的這幾條路,臣早年都走過。東邊的儻駱道、子午道就不說了,固然能從長安出發,但別說張魯在著兩條道上早就設置有精於山地作戰的哨卡,就算是沒有哨卡,光是走完這兩條路,恐怕都得折損三分之一的士卒,太難走了。”
“褒斜道有河流可以運送物資,相對好走一些,但也是張魯重兵把守的地方,那種地方高山深澗,騎兵施展不開,隻要守軍層層狙擊,甚至燒毀棧道,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打不進去的。”
“祁山道倒是好走,可那條路沒法從關中走,要先翻過隴山,然後從隴西走街亭、上邽、祁山,才能進入武都郡氐人的地盤。陳倉道張魯也不設防,但這兩條路,走到盡頭,都奈何不得漢中,因為還有陽平關卡著東向漢中的路。陽平關是天下一等一的雄關,除非守軍內亂,否則根本不是靠堆人命可以攻克的。”
聽完王越的話,劉弋便已曉得,自己有些想當然了。
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劉弋總是覺得,似乎打漢中,下巴蜀,積蓄力量再東出掃清天下,似乎是比較靠譜的,畢竟秦始皇和漢高祖(漢太祖高皇帝)都是這麽幹的啊。
“那以前是如何從關中打漢中的?”劉弋不死心地問道。
“行軍作戰,天時地利人和都要考量,先秦攻漢中已是僥幸,至於今漢,則是由漢中出關中,用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
“若是今日,又得重新分析,地理剛才王中郎已經說了,至於人和,臣說句不好聽的,五鬥米教經營漢中這麽多年,人心早就不在朝廷這邊了。”
“張魯自稱師君,不置官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張魯還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
張魯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其人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如此種種施政......漢中人心安定,從人和上講,無論如何朝廷都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地利、人和都不在朝廷這邊,天時就更不用說了,大軍出征多為秋收到春耕之間,而秋冬季節,隻要一下雨下雪,遇到惡劣天氣,棧道就根本無法行軍!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這樣看來,漢中易守難攻,百姓心向張魯,出兵的時期也多為惡劣天氣,沒有絕對的優勢的話,確實是沒法打。
“文和先生接著說吧,不打漢中打隴西,該當如何。”
賈詡微微頷首說道:“隴西比之漢中,要好打得多,而且關中隴西本為一體,雖然陳倉-散關之間的渭水道無法行軍,但隴口卻是天然的行軍大道,一片坦途,這是地利。馬騰韓遂貌合心離,隴西和涼州地方豪強、羌人氐人勢力錯綜複雜,各有訴求,這是人和。至於天時,跟綿延不絕的秦嶺不同,秋高馬肥之際,隴西是少雨的,過了隴口便是高原和平原,下點雨雪也不耽誤騎軍奔馳,這是天時。”
“據關中攻隴西則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攻漢中則皆不在我,便是這般道理。”
劉弋的目光看著隴西諸郡,又說道:“若是平了隴西,便可以得到枹罕、姑臧這些馬場了,有了大規模的騎軍,東出中原則所向披靡,文和先生還有這層意思吧?”
“是。”賈詡幹脆點頭,“除此之外,西域商路亦是可以打通,取隴西定涼州,便是這三個好處了,既可以安定後方,使得東出無後顧之憂,也可以取得軍馬和強兵,亦可以聚斂財富充實國庫以作軍需。”
劉弋深呼吸了一口氣,賈詡所言的戰略,甚至關係到了往後十年的天下大勢。
諸葛孔明有《隆中對》,今日一席談,這便是賈文和的《關中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