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王昌走後,李傕盯著七星寶刀沉寂了下去不再言語,隻是等著孟達的來臨。
說實話,他有些後悔了。
還是那句話,此一時彼一時。
大司馬加開府,再加上整個三輔地區,來跟郭汜換天子,在計劃的最初,李傕是覺得不虧的。
反正朝廷的價值已經被他基本吃幹抹淨了,而有了位居三公之上的大司馬和單獨開府的權限,在三輔之地,他李傕跟一國之君實際上也沒什麽區別。
可誰能想到,郭汜這個廢物手握明顯優勢,竟然被天子這個小娃娃給反殺了!
“廢物,真真是個廢物!若是換了我來,就憑楊定董承楊奉張濟這幾個土雞瓦狗,怎麽可能在平原上擋得住我飛熊軍的鋒芒?”
可眼下,抱怨已是無用。
郭汜既然戰敗,楊定又被天子先下手為強除去了,現在他也唯有迅速發兵追上官軍的隊伍,把天子“請”回長安了。
天子在郭汜手裏,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事,可天子一旦失控,他就必須要追回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前陣子他調集軍糧草料,準備隨時出兵的原因。
看著關隴地圖,李傕心中默默推演著雙方的行軍速度,和有可能爆發戰局的地區。
這是一個優秀將領的必備習慣。
不知道風霜雨雪,不曉得山川地理,如何能行軍打仗?
李傕想著,官軍攜民渡河,如果提前通知了河東、河內兩郡,那麽龍門渡這段黃河渡口的船肯定是不缺的。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而官軍算上百姓也就兩三萬人,說快也快,所以時間上他李傕不能耽擱。
最起碼,不能讓官軍有機會渡過黃河。
不然渡過黃河,飛熊軍可就是插著翅膀也追不回來了。
而在華陰段的渭水上沒有浮橋,官軍隻可能調頭向西走一段回頭路,從徑橋過渭水,再向東去龍門渡過黃河。
所以,計算了雙方的行軍速度,最好的接戰地點就是在渭曲沙苑一帶,追上官軍,並且在平坦地形中將其包圍擊潰。
就在李傕沉思之際,一位年輕人進入了室內,他恭謹地給李傕行禮。
“屬下孟達,見過大司馬!”
此人正是法正的同鄉好友孟達。
這便應了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天子看上了法正,卻看不上他孟達,這自然讓他心中憤懣不平。
幹脆,既然你看不上我,那我就去找能看的上我的人。
孟達找到的這個人,就是大司馬李傕。
正好李傕手下也沒什麽文士,便讓孟達當了大司馬府的主薄,官不算大,但管轄很多小吏,充分滿足了孟達的虛榮心。
其實想想便知道了,孟達的阿爺是靠傾家蕩產賄賂宦官得到的涼州刺史,孟達本人在曆史上由是那般反複無常的小人,劉弋是必然不會用他的。
而孟達此人眼見同鄉好友法正得用,心中嫉妒,有了些許報複朝廷的心理,依照其人的品行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隻論性格,恐怕法正更加惡劣,傲嬌、記仇、嗜酒......臭毛病一大堆,當個出主意的軍事參謀角色是極其頂尖的,但是讓他當一地主官,那簡直就是災難。
而劉弋也恰好能做到知人善用,這便是他用法正不用孟達的緣故。
若是說完全不用,也不對,劉弋並沒有特意打壓孟達,隻是給了他一個正常的入仕初始官職。
而孟達投奔李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那杆秤失衡了,覺得自己有才能卻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
說回眼下,李傕和孟達見禮完畢,李傕將事情的大概給大略講了出來,問孟達有什麽計策。
“大司馬,屬下覺得此事或有蹊蹺,不如先派人去查證一番。”
“這是自然。”李傕頷首。
孟達沒有直接相信他說的東西,李傕覺得這人是有腦子可以出主意的,欣賞之意也多了幾分。
沒辦法,李傕的名聲太臭,士族都以與其相交為恥,也隻有孟達願意主動貼上來......當然,孟達他家的名聲也沒好到哪去就是了。
“至於王昌其人是否為細作,這倒影響不大,可換個思路想,假定王昌是細作,那既然朝廷能派細作到大司馬這裏,大司馬也可以派個細作去朝廷那裏一探虛實啊,或許說不定能有奇效呢。”
李傕深深地看了孟達一眼,孟達緊張地抿著嘴唇,等待李傕的回應。
“子敬,你說的有道理。”李傕頓了頓,“那依你之見,應該派誰去呢?”
孟達未作猶豫,直接說出了一個在他心目中最為合適的名字。
“張繡!”
“為什麽?說來聽聽。”
“大司馬,眼下楊定已經死了。”
孟達細細分析道:“楊奉那賊頭是鐵了心跟著天子,董承也沒有能策反的可能,若是行反間計,隻有張濟一人可行!”
“而且...”孟達看了看李傕的神色,“天子刻薄寡恩,說不得張濟早就心中不滿,而又礙於種種考量無法脫身。反正郭汜已經敗亡,郭威和李暹將軍都身亡了,張繡留著沒用,殺了也可惜,不如好好待他,再讓他回到張濟身邊勸反,說不得能策反張濟呢?”
“喔......”
李傕沉吟片刻,倒是覺得孟達的這條計策確實可行。
“那此事就交予你來辦。”
“謝大司馬!”
“等等。”
李傕抬首道:“子敬覺得,段煨可信嗎?”
“不可全信,但又不能不信。”
孟達幹脆解釋:“以屬下來看,段煨不太可能站在朝廷那邊,兩不相幫是正常的,他出城打楊定,應該也隻是出於報複心理,而不是跟朝廷站在了一起。”
李傕微微頷首,這一點上,他倒是相信王昌說的。
以李傕對段煨的了解,這麽多年其人無欲無求,又是習慣於牆頭草隨風倒,應該不會輕易下注到朝廷那邊。
但正如孟達所說,其人不可全信,但也不能不信,未必就不能爭取過來。
“那再勞煩子敬修書一封與段煨,跟他解釋清楚,看看是否願意協助我軍一同行動,願意最好,若是不願,也無妨。”
孟達把第二件差事也領了下來,卻忍不住說道:“大司馬,容屬下多嘴,既然段煨不可全信,那大軍開拔,最好不要沿著渭水南岸走,或者說主力不要這麽走。”
李傕的神色充滿了神秘莫測的意味,他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
“這是自然,這次,朝廷肯定猜不到飛熊軍從哪裏撲上來。”
說實話,他有些後悔了。
還是那句話,此一時彼一時。
大司馬加開府,再加上整個三輔地區,來跟郭汜換天子,在計劃的最初,李傕是覺得不虧的。
反正朝廷的價值已經被他基本吃幹抹淨了,而有了位居三公之上的大司馬和單獨開府的權限,在三輔之地,他李傕跟一國之君實際上也沒什麽區別。
可誰能想到,郭汜這個廢物手握明顯優勢,竟然被天子這個小娃娃給反殺了!
“廢物,真真是個廢物!若是換了我來,就憑楊定董承楊奉張濟這幾個土雞瓦狗,怎麽可能在平原上擋得住我飛熊軍的鋒芒?”
可眼下,抱怨已是無用。
郭汜既然戰敗,楊定又被天子先下手為強除去了,現在他也唯有迅速發兵追上官軍的隊伍,把天子“請”回長安了。
天子在郭汜手裏,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事,可天子一旦失控,他就必須要追回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前陣子他調集軍糧草料,準備隨時出兵的原因。
看著關隴地圖,李傕心中默默推演著雙方的行軍速度,和有可能爆發戰局的地區。
這是一個優秀將領的必備習慣。
不知道風霜雨雪,不曉得山川地理,如何能行軍打仗?
李傕想著,官軍攜民渡河,如果提前通知了河東、河內兩郡,那麽龍門渡這段黃河渡口的船肯定是不缺的。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而官軍算上百姓也就兩三萬人,說快也快,所以時間上他李傕不能耽擱。
最起碼,不能讓官軍有機會渡過黃河。
不然渡過黃河,飛熊軍可就是插著翅膀也追不回來了。
而在華陰段的渭水上沒有浮橋,官軍隻可能調頭向西走一段回頭路,從徑橋過渭水,再向東去龍門渡過黃河。
所以,計算了雙方的行軍速度,最好的接戰地點就是在渭曲沙苑一帶,追上官軍,並且在平坦地形中將其包圍擊潰。
就在李傕沉思之際,一位年輕人進入了室內,他恭謹地給李傕行禮。
“屬下孟達,見過大司馬!”
此人正是法正的同鄉好友孟達。
這便應了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天子看上了法正,卻看不上他孟達,這自然讓他心中憤懣不平。
幹脆,既然你看不上我,那我就去找能看的上我的人。
孟達找到的這個人,就是大司馬李傕。
正好李傕手下也沒什麽文士,便讓孟達當了大司馬府的主薄,官不算大,但管轄很多小吏,充分滿足了孟達的虛榮心。
其實想想便知道了,孟達的阿爺是靠傾家蕩產賄賂宦官得到的涼州刺史,孟達本人在曆史上由是那般反複無常的小人,劉弋是必然不會用他的。
而孟達此人眼見同鄉好友法正得用,心中嫉妒,有了些許報複朝廷的心理,依照其人的品行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隻論性格,恐怕法正更加惡劣,傲嬌、記仇、嗜酒......臭毛病一大堆,當個出主意的軍事參謀角色是極其頂尖的,但是讓他當一地主官,那簡直就是災難。
而劉弋也恰好能做到知人善用,這便是他用法正不用孟達的緣故。
若是說完全不用,也不對,劉弋並沒有特意打壓孟達,隻是給了他一個正常的入仕初始官職。
而孟達投奔李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那杆秤失衡了,覺得自己有才能卻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
說回眼下,李傕和孟達見禮完畢,李傕將事情的大概給大略講了出來,問孟達有什麽計策。
“大司馬,屬下覺得此事或有蹊蹺,不如先派人去查證一番。”
“這是自然。”李傕頷首。
孟達沒有直接相信他說的東西,李傕覺得這人是有腦子可以出主意的,欣賞之意也多了幾分。
沒辦法,李傕的名聲太臭,士族都以與其相交為恥,也隻有孟達願意主動貼上來......當然,孟達他家的名聲也沒好到哪去就是了。
“至於王昌其人是否為細作,這倒影響不大,可換個思路想,假定王昌是細作,那既然朝廷能派細作到大司馬這裏,大司馬也可以派個細作去朝廷那裏一探虛實啊,或許說不定能有奇效呢。”
李傕深深地看了孟達一眼,孟達緊張地抿著嘴唇,等待李傕的回應。
“子敬,你說的有道理。”李傕頓了頓,“那依你之見,應該派誰去呢?”
孟達未作猶豫,直接說出了一個在他心目中最為合適的名字。
“張繡!”
“為什麽?說來聽聽。”
“大司馬,眼下楊定已經死了。”
孟達細細分析道:“楊奉那賊頭是鐵了心跟著天子,董承也沒有能策反的可能,若是行反間計,隻有張濟一人可行!”
“而且...”孟達看了看李傕的神色,“天子刻薄寡恩,說不得張濟早就心中不滿,而又礙於種種考量無法脫身。反正郭汜已經敗亡,郭威和李暹將軍都身亡了,張繡留著沒用,殺了也可惜,不如好好待他,再讓他回到張濟身邊勸反,說不得能策反張濟呢?”
“喔......”
李傕沉吟片刻,倒是覺得孟達的這條計策確實可行。
“那此事就交予你來辦。”
“謝大司馬!”
“等等。”
李傕抬首道:“子敬覺得,段煨可信嗎?”
“不可全信,但又不能不信。”
孟達幹脆解釋:“以屬下來看,段煨不太可能站在朝廷那邊,兩不相幫是正常的,他出城打楊定,應該也隻是出於報複心理,而不是跟朝廷站在了一起。”
李傕微微頷首,這一點上,他倒是相信王昌說的。
以李傕對段煨的了解,這麽多年其人無欲無求,又是習慣於牆頭草隨風倒,應該不會輕易下注到朝廷那邊。
但正如孟達所說,其人不可全信,但也不能不信,未必就不能爭取過來。
“那再勞煩子敬修書一封與段煨,跟他解釋清楚,看看是否願意協助我軍一同行動,願意最好,若是不願,也無妨。”
孟達把第二件差事也領了下來,卻忍不住說道:“大司馬,容屬下多嘴,既然段煨不可全信,那大軍開拔,最好不要沿著渭水南岸走,或者說主力不要這麽走。”
李傕的神色充滿了神秘莫測的意味,他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
“這是自然,這次,朝廷肯定猜不到飛熊軍從哪裏撲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