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舉漢中歸附朝廷的消息,在天下十三州以爆炸性的速度傳播著。
這是白馬之圍後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正式反映了天下人心向背。
這無論是對於開始走下坡路的袁術,還是並未傷筋動骨,依舊如日中天的袁紹來說,都是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壞消息。
當然,基於漢中極為特殊的地形和管理模式, 張魯勢力與朝廷的交接,無疑是一個漫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
雙方約定分成幾步走。
首先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進入漢中的人口,以尊重意願為基礎進行遷徙。
其次是行政官員的分批進入和基層治理工作的移交。
最後才是軍隊換防,朝廷軍隊進入漢中。
但是,這依舊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一層浪, 就是距離最近的馬騰。
馬騰在隴西前思後想,又與朝廷反複溝通, 最終得到了九卿之一“衛尉”的官職,將軍隊交給馬岱後,帶著全家上百口移居長安。
馬氏形成了馬超在河東,馬騰在關中,馬岱在隴西的局麵,與朝廷開始了全麵的合作。
盡管馬氏還保持著獨立的武裝與地盤,但其去軍閥化進而平穩落地的意圖無疑是逐步達到了。
第二層浪,則是韓遂。
韓遂作為老牌造反頭子,他對於朝廷要是但凡有一點信任,也不至於一點信任都沒有。
所以,想讓韓遂跟馬騰那麽做是不可能的,不過韓遂還是充分表達了對朝廷的善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朝廷開放了枹罕馬場。
這對於正在大力推進野戰騎兵群建設的劉弋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了。
畢竟野戰對決裏, 草原馬可遠遠比不上西涼馬, 而西涼最大的馬場就在金城韓遂手裏。
官軍想要在平原正麵對抗袁紹軍, 發展騎兵, 尤其是重騎兵,也就是具裝甲騎是必不可少的。
重騎兵, 最缺的就是萬裏挑一的良馬。
至於第三層浪,則是劉璋。
他的態度發生了動搖。
益州成都,益州牧府邸。
“諸位,如今張魯歸附朝廷,我益州該如何對待,有何良策,都說說吧。”劉璋坐在大廳內央,看著堂下坐滿了人,其中就有黃權、許靖、張鬆、龐羲等人。
龐羲率先站起身來,他把女兒嫁給了劉璋的長子劉循為妻,雙方是兒女親家,因此極受劉璋信任。
“主公,現在張魯已經歸附朝廷,而且漢中的官吏正在輪換,朝廷逐步接手漢中,如果等朝廷兵馬兵臨白水關、大小劍戍(劍門關)的話,主公不做防備,恐怕對我益州的影響將不可估量。”
黃權不悅地說道:“難道益州不是大漢的疆土嗎?在座諸位不是漢臣嗎?”
龐羲聽了黃權的話微微皺眉。
他的身份,可不僅僅是劉璋的兒女親家那麽簡單,事實上,因果關係應該顛倒過來,是因為他是龐羲,所以劉璋才要和他結為兒女親家。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知道這位東州派的領袖,在益州到底是如何一手遮天的。
在劉弋穿越的前一年,劉焉支持的馬騰兵襲長安事敗後,是龐羲牽線搭橋,把劉焉的兒子們從長安救回益州的。
所以,龐羲是益州真正的實力派。
既然提到了東州派,那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派係的由來。
跟袁紹手下寵信的兗州派一樣,劉焉做益州牧的時候,為建立從屬自己的地方勢力,提拔東州士人及建立東州兵,支持自己割據益州甚至稱帝的野心。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然而,劉焉在益州當地的作為,卻使得東州派與益州士人產生了強烈的矛盾。他重用東州及外來士人,又枉殺當地豪強,引發當初迎他入益州的賈龍不滿,與時任犍為太守的任歧共同舉兵反抗劉焉,為劉焉鎮壓。
劉焉跟暗弱老實的劉璋不同,那是正經要在益州造了天子車駕打算當天子的人物,很是有不臣之心,而龐羲就是劉焉的托孤重臣,與趙韙並為輔佐劉璋繼承益州牧的功臣。
眼見黃權說話太直,引得龐羲要發怒,張鬆急忙站出來打圓場。
張鬆說道:“現如今朝廷正與袁紹相爭,大家也不用想那麽多,張魯雖然歸附了朝廷,但朝廷一時半會是沒精力徹底消化漢中的,更談不上對我們益州有什麽影響。當然了,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要慎重,總得讓主公拿個說法。”
劉璋坐在上首喏喏不敢言,他本來就性格懦弱,龐羲又太過強勢,此時哪怕張鬆給他遞了話柄,他還是嘴唇哆嗦著不敢說話。
本來,這個益州牧是怎麽都輪不到劉璋當得,劉焉也壓根沒把他往人主的方向培養。
中平五年(188年),劉焉向漢靈帝建言設立州牧總管各地軍政大權,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劉璋與兄長劉範、劉誕都留在京城,隻有劉瑁隨劉焉入蜀。劉璋後來出任奉車都尉,受朝廷派遣詔諭劉焉,劉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興平元年,也就是劉弋穿越的前一年,劉範在長安與馬騰密謀進攻李傕,泄露之後劉範與劉誕一起被殺,而劉璋則得以幸免。劉焉因為逝子之痛,又逢綿竹城中大火,不得已遷治成都,背疽發作逝世。
所以,在長安待了很多年的劉璋,心裏是向著天子的,他也壓根沒有自己當天子的想法,想著的就是替天子守好益州,自己能榮華富貴過一生,也就完事了。
可人坐在這個位置上,注定身不由己。
劉璋或許沒有野心,但他手下的人有,不僅有,還會架著他一起有。
畢竟,中樞與地方的權力鬥爭,是永恒不變的。
除了心向漢室的忠臣,以及在益州不得誌的官員,其他無論是益州派還是東州派,在本質上都是以維護益州這個團體的利益為核心的,天然就抗拒並警惕朝廷對益州的插手。
許靖也坐不住了,站出來說話。
跟他兄弟“鍵聖”許邵一樣,許靖以“月旦評”品評人物而聞名於世,這種名人在哪個地方都很吃得開,因此許邵還留在豫章郡的劉繇那裏,許靖卻跑到了益州混。
之所以不去荊州,可能是荊州的名士圈競爭更為激烈。
“畢竟說不好聽的,我們現在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朝廷沒派兵進入漢中,張魯的威脅並未解除,南蠻也時不時作亂,若是再得罪朝廷,恐怕我們會吃不了兜著走。”
許靖耐心地勸說道:“主公,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站在朝廷這邊,給朝廷一份誠懇的賀書。若是我們這個時候表明態度,我想天子應該會對我們有所關照,也不會主動威脅益州的安全。”
“我讚同文休先生的意見。”
許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旁邊的黃權出聲附和,黃權的話引起了龐羲的不滿,這黃權也不知怎麽回事,對於自己的意見從來都是反駁。
可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龐羲竟然不吭聲了,眼眸中悄然劃過一絲狠辣。
“主公,我認為我們益州隻需要維持現狀即可,當然不能得罪朝廷,但最好還是等待天下大勢明朗後再做打算。”黃權繼續說道。
劉璋微微沉吟,點了點頭,張鬆、黃權、許靖等人的分析不可謂不合情合理。
“那麽,就按照你們說的意見來做。”
劉璋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諸位都覺得應該向朝廷示好,那麽,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派使者去長安,誰願意去?”
張鬆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轉過身,向下拜了一拜。
而另一位佐官向煜也跟著站了起來。
劉璋讚譽地說道:“那就你們二人前去長安吧,子喬作為正使。”
二人領命後,劉璋隨即吩咐道:“來人啊,傳令下去,命靠近漢中各地的駐軍撤離到大小劍戍(劍門關),以免被朝廷誤會。”
隨後眾人離去,龐羲略微躊躇,也一言不發的離去了。
看著龐羲的模樣,黃權眉頭一皺,陰影裏原地駐足片刻,又轉回到了劉璋那裏。
這是白馬之圍後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正式反映了天下人心向背。
這無論是對於開始走下坡路的袁術,還是並未傷筋動骨,依舊如日中天的袁紹來說,都是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壞消息。
當然,基於漢中極為特殊的地形和管理模式, 張魯勢力與朝廷的交接,無疑是一個漫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
雙方約定分成幾步走。
首先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進入漢中的人口,以尊重意願為基礎進行遷徙。
其次是行政官員的分批進入和基層治理工作的移交。
最後才是軍隊換防,朝廷軍隊進入漢中。
但是,這依舊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一層浪, 就是距離最近的馬騰。
馬騰在隴西前思後想,又與朝廷反複溝通, 最終得到了九卿之一“衛尉”的官職,將軍隊交給馬岱後,帶著全家上百口移居長安。
馬氏形成了馬超在河東,馬騰在關中,馬岱在隴西的局麵,與朝廷開始了全麵的合作。
盡管馬氏還保持著獨立的武裝與地盤,但其去軍閥化進而平穩落地的意圖無疑是逐步達到了。
第二層浪,則是韓遂。
韓遂作為老牌造反頭子,他對於朝廷要是但凡有一點信任,也不至於一點信任都沒有。
所以,想讓韓遂跟馬騰那麽做是不可能的,不過韓遂還是充分表達了對朝廷的善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朝廷開放了枹罕馬場。
這對於正在大力推進野戰騎兵群建設的劉弋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了。
畢竟野戰對決裏, 草原馬可遠遠比不上西涼馬, 而西涼最大的馬場就在金城韓遂手裏。
官軍想要在平原正麵對抗袁紹軍, 發展騎兵, 尤其是重騎兵,也就是具裝甲騎是必不可少的。
重騎兵, 最缺的就是萬裏挑一的良馬。
至於第三層浪,則是劉璋。
他的態度發生了動搖。
益州成都,益州牧府邸。
“諸位,如今張魯歸附朝廷,我益州該如何對待,有何良策,都說說吧。”劉璋坐在大廳內央,看著堂下坐滿了人,其中就有黃權、許靖、張鬆、龐羲等人。
龐羲率先站起身來,他把女兒嫁給了劉璋的長子劉循為妻,雙方是兒女親家,因此極受劉璋信任。
“主公,現在張魯已經歸附朝廷,而且漢中的官吏正在輪換,朝廷逐步接手漢中,如果等朝廷兵馬兵臨白水關、大小劍戍(劍門關)的話,主公不做防備,恐怕對我益州的影響將不可估量。”
黃權不悅地說道:“難道益州不是大漢的疆土嗎?在座諸位不是漢臣嗎?”
龐羲聽了黃權的話微微皺眉。
他的身份,可不僅僅是劉璋的兒女親家那麽簡單,事實上,因果關係應該顛倒過來,是因為他是龐羲,所以劉璋才要和他結為兒女親家。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知道這位東州派的領袖,在益州到底是如何一手遮天的。
在劉弋穿越的前一年,劉焉支持的馬騰兵襲長安事敗後,是龐羲牽線搭橋,把劉焉的兒子們從長安救回益州的。
所以,龐羲是益州真正的實力派。
既然提到了東州派,那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派係的由來。
跟袁紹手下寵信的兗州派一樣,劉焉做益州牧的時候,為建立從屬自己的地方勢力,提拔東州士人及建立東州兵,支持自己割據益州甚至稱帝的野心。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然而,劉焉在益州當地的作為,卻使得東州派與益州士人產生了強烈的矛盾。他重用東州及外來士人,又枉殺當地豪強,引發當初迎他入益州的賈龍不滿,與時任犍為太守的任歧共同舉兵反抗劉焉,為劉焉鎮壓。
劉焉跟暗弱老實的劉璋不同,那是正經要在益州造了天子車駕打算當天子的人物,很是有不臣之心,而龐羲就是劉焉的托孤重臣,與趙韙並為輔佐劉璋繼承益州牧的功臣。
眼見黃權說話太直,引得龐羲要發怒,張鬆急忙站出來打圓場。
張鬆說道:“現如今朝廷正與袁紹相爭,大家也不用想那麽多,張魯雖然歸附了朝廷,但朝廷一時半會是沒精力徹底消化漢中的,更談不上對我們益州有什麽影響。當然了,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要慎重,總得讓主公拿個說法。”
劉璋坐在上首喏喏不敢言,他本來就性格懦弱,龐羲又太過強勢,此時哪怕張鬆給他遞了話柄,他還是嘴唇哆嗦著不敢說話。
本來,這個益州牧是怎麽都輪不到劉璋當得,劉焉也壓根沒把他往人主的方向培養。
中平五年(188年),劉焉向漢靈帝建言設立州牧總管各地軍政大權,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劉璋與兄長劉範、劉誕都留在京城,隻有劉瑁隨劉焉入蜀。劉璋後來出任奉車都尉,受朝廷派遣詔諭劉焉,劉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興平元年,也就是劉弋穿越的前一年,劉範在長安與馬騰密謀進攻李傕,泄露之後劉範與劉誕一起被殺,而劉璋則得以幸免。劉焉因為逝子之痛,又逢綿竹城中大火,不得已遷治成都,背疽發作逝世。
所以,在長安待了很多年的劉璋,心裏是向著天子的,他也壓根沒有自己當天子的想法,想著的就是替天子守好益州,自己能榮華富貴過一生,也就完事了。
可人坐在這個位置上,注定身不由己。
劉璋或許沒有野心,但他手下的人有,不僅有,還會架著他一起有。
畢竟,中樞與地方的權力鬥爭,是永恒不變的。
除了心向漢室的忠臣,以及在益州不得誌的官員,其他無論是益州派還是東州派,在本質上都是以維護益州這個團體的利益為核心的,天然就抗拒並警惕朝廷對益州的插手。
許靖也坐不住了,站出來說話。
跟他兄弟“鍵聖”許邵一樣,許靖以“月旦評”品評人物而聞名於世,這種名人在哪個地方都很吃得開,因此許邵還留在豫章郡的劉繇那裏,許靖卻跑到了益州混。
之所以不去荊州,可能是荊州的名士圈競爭更為激烈。
“畢竟說不好聽的,我們現在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朝廷沒派兵進入漢中,張魯的威脅並未解除,南蠻也時不時作亂,若是再得罪朝廷,恐怕我們會吃不了兜著走。”
許靖耐心地勸說道:“主公,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站在朝廷這邊,給朝廷一份誠懇的賀書。若是我們這個時候表明態度,我想天子應該會對我們有所關照,也不會主動威脅益州的安全。”
“我讚同文休先生的意見。”
許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旁邊的黃權出聲附和,黃權的話引起了龐羲的不滿,這黃權也不知怎麽回事,對於自己的意見從來都是反駁。
可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龐羲竟然不吭聲了,眼眸中悄然劃過一絲狠辣。
“主公,我認為我們益州隻需要維持現狀即可,當然不能得罪朝廷,但最好還是等待天下大勢明朗後再做打算。”黃權繼續說道。
劉璋微微沉吟,點了點頭,張鬆、黃權、許靖等人的分析不可謂不合情合理。
“那麽,就按照你們說的意見來做。”
劉璋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諸位都覺得應該向朝廷示好,那麽,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派使者去長安,誰願意去?”
張鬆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轉過身,向下拜了一拜。
而另一位佐官向煜也跟著站了起來。
劉璋讚譽地說道:“那就你們二人前去長安吧,子喬作為正使。”
二人領命後,劉璋隨即吩咐道:“來人啊,傳令下去,命靠近漢中各地的駐軍撤離到大小劍戍(劍門關),以免被朝廷誤會。”
隨後眾人離去,龐羲略微躊躇,也一言不發的離去了。
看著龐羲的模樣,黃權眉頭一皺,陰影裏原地駐足片刻,又轉回到了劉璋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