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利利俾戰役·下”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ilruolodeamoltomegliodiarmidaguerra(戰爭中金錢的作用遠勝武器)
——修昔底德(堪與希羅多德比肩的古希臘曆史學家)
9月20日,一輪紅日剛剛從天邊升起,早已準備就緒的羅馬軍在老西庇阿的號令下從南北兩個大營同時出發,南營的主力渡過加爾都斯河後與北營軍會合,然後在與漢尼拔軍營隔岸相望的地方列下了戰陣,向漢尼拔挑戰。【偷香http:///4_4056/</a>】
羅馬軍留下將近2000薩莫奈軍團士兵守寨,超過3萬輕重步兵排下三列重裝戰線和一列輕裝兵戰線。由於羅馬軍人數眾多,如果按以往的隊形,羅馬的這個陣勢就會太長。迷信中軍重裝兵突破能力的老西庇阿一反羅馬軍布陣慣例,讓每個中隊正麵人數減半,列五人一排,縱深加倍成12排。這樣就使羅馬陣不會過長,但卻成倍加厚,希望以此加強中軍的正麵突破能力。羅馬軍的陣勢是這樣的:
右翼是羅馬騎兵陣一千二百人(每個軍團附屬300騎兵),他們靠在河邊列陣。左翼是羅馬騎兵約六百掠陣。副指揮官鮑魯斯指揮右翼軍團和騎兵,總指揮官老西庇阿指揮左翼軍團和騎兵,右中軍軍團由大將米努西阿斯指揮,左中軍軍團由大將塞維利阿指揮。
羅馬軍總數龐大,但騎兵占的比例隻有百分之七多,低於正常狀態,可見羅馬還沒有從上次騎兵被全殲的損失中恢複過來。不僅如此,由於羅馬軍的人數眾多,所以陣型相當擁擠,一貫以機動性強而見稱的羅馬百人隊在新的陣型中轉動不便,在加大了中央突破力的同時也失去了羅馬軍所特有的優點。對於貧弱的騎兵,老西庇阿的意圖是阻擋漢尼拔騎兵的進軍速度,爭取時間,讓中軍重裝兵撕破漢尼拔中軍,然後以優勢的兵力分別圍殲敵軍。
“他們終於出動了!?”漢尼拔望著對岸的羅馬大軍,那真是旌旗蔽日,盔甲耀眼。連綿的羅馬方盾形成道道銅牆鐵壁,無數的輕重標槍化做層層槍林劍海。從羅馬軍的布陣上漢尼拔知道羅馬這次不是想賺小便宜,而是要決戰了,因為他們在河邊留下了足夠的空間給漢尼拔列陣,就象當初漢尼拔在特拉比亞河邊列陣時那樣。
看到羅馬軍狹窄的正麵擁擠的隊形,漢尼拔立刻就明白了羅馬軍的戰略企圖,一個大膽到幾乎是瘋狂的絕妙戰略在這個年輕的武將的頭腦中迅速結晶。漢尼拔極力抑製著自己的喜悅,假裝漫不經心,拖到上午八、九點鍾方才帶領也是早就準備停當的軍隊渡河列陣。漢尼拔的陣型是這樣的:
中間是5千久經沙場的西班牙重裝雇傭兵和3千凶猛的高盧新兵混編陣,2千驍勇善戰的伊比利亞重裝步兵分列兩邊。左翼是高盧蠻族雇傭騎兵共2千人,由騎兵大將哈士杜巴指揮;右翼是漢尼拔的騎兵精銳:1000努米底亞鐵騎。漢尼拔自己指揮步兵左翼,弟弟瑪哥指揮步兵右翼。漢尼拔軍總數一萬五千,步兵騎兵比例為三比一,不但比例,而且騎兵的絕對數量也多於羅馬軍。
這樣的布局本沒有什麽特色,奇異的是漢尼拔的中軍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中央突起的的弓形陣。這對羅馬人來說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奇怪的東西。當然,漢尼拔軍的士兵和他們的武器裝備就更加多姿多彩,兩翼的伊比利亞步兵從頭到腳清一色是羅馬重裝兵的武器裝備,遠遠看去很難分清他們與羅馬軍的區別,這是漢尼拔最精強的部隊。
高盧雇傭兵則有許多是赤膊上陣,他們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衝鋒陷陣時視死如歸,一頭紅發如烈火般隨風飛舞,手持圓盾揮舞大刀,令人望而生畏;西班牙雇傭兵身穿紫邊白衣,外套連環甲,橢圓盾護身,善使鋒利無比的西班牙短鐵劍和鐵杆鐵頭的細鐵槍,突擊能力和殺傷能力極強。
雙方列陣完畢,羅馬軍總指揮官老西庇阿和迦太基軍統帥漢尼拔都縱馬在自己的陣前往來馳騁,大聲地激勵著自己的將士。鼓勵他們為了祖國、為了妻小父老、為了生存榮耀,為了財富而戰。
戰鬥以羅馬軍輕裝兵的進攻拉開序幕,羅馬軍明顯占上風。老西庇阿於是下令讓羅馬軍重裝兵全線推進,他們首先與突起的漢尼拔軍陣的正中發生激烈的撞擊,超過五萬人的戰場上,雷霆般的戰鬥聲響恐怕創下了西西裏島噪音分貝的最高記錄。
兩軍的交鋒就象行星的撞擊一樣地猛烈而熾熱,在雙方的接觸麵上,士兵的鮮血在迸濺塗抹,武器撞擊所產生的火花在四散飛射,戰鬥的吼叫發出最強悍的轟鳴。在密集堅厚的羅馬重裝兵方陣的猛烈攻擊下,漢尼拔的中軍開始慢慢後退,那情景就象一個鐵質的隕石撞擊在泥土的行星上那樣不可阻擋,而那隕石比行星更加巨大,泥土行星的崩潰是無法抗拒的必然命運。
如果漢尼拔的中軍裏隻有高盧兵的話,那麽他們的命運就會與那行星一樣,早晚會在羅馬大軍的重壓下潰退,就象在特拉比亞河邊那樣。漢尼拔對此早有預料,所以他才將經驗豐富的西班牙兵和高盧兵配在一起,以加強他們的抵抗能力。因此他們雖然在後退,但是依然有條不紊,沒有產生混亂和潰逃。相對中軍的苦戰,漢尼拔兩翼的伊比利亞步兵則穩如磐石,他們整齊地保持著隊形,抵擋羅馬軍的攻擊,卻不主動發動攻擊。
與此同時,當中軍剛一接觸,漢尼拔就命左翼騎兵突擊,哈士杜巴於是率領手下兩千鐵騎從正麵和側麵同時衝入隻有一千二百人的羅馬右翼騎兵陣地,羅馬騎兵在哈士杜巴的猛烈進攻下,很快便被粉碎,少數僥幸突圍的騎兵落荒而逃。
羅馬的左翼600騎兵與漢尼拔的1000努米底亞騎兵相對抗,人數相當,所以他們在總指揮官老西庇阿的親自帶領下勇敢地向敵人發動了進攻。不過,努米底亞騎兵的戰術與羅馬騎兵完全不一樣,他們根本沒有下馬作戰的意思,在遠距離投出標槍和弓箭後,便迅速脫離戰線。
羅馬騎兵見敵人殺來,就下馬列陣,準備撕殺。可轉眼見,努米底亞的騎兵有都掉頭退了回去。於是又慌忙上馬準備追擊,這時敵人換了一個方向飛奔而來,又是一陣箭雨的襲擊。一時間左來右往,雙方僵持。
漢尼拔的中軍在羅馬軍的猛烈攻擊下,已經漸漸地由突起的弓形陣變成一條直線,進而又向後凹陷下去。那裏的西班牙兵就象防彈玻璃中的高分子材料一樣,吸收緩解衝擊的能量,並將已經破碎的玻璃緊緊地粘合在一起,雖然那玻璃已經在槍彈的猛烈衝擊下已經凹陷,卻不會破裂。
副指揮官鮑魯斯見中軍就要得手而右翼的騎兵已經不支,他作出了可以決定勝負的關鍵決定,不去支援崩潰的騎兵輕裝陣,而是親自帶領一部分側翼將士突入中軍援助,希望能夠在漢尼拔的騎兵取得全麵勝利之前將敵人的中心撕開一個缺口。這時兩軍都在與時間作戰,看誰能夠堅持的住,誰能夠先達到戰略目的。
哈士杜巴在擊破羅馬右翼騎兵後,隻派少數騎兵繼續追擊潰逃的羅馬兵,主力則從羅馬陣後向羅馬軍左翼奔去,從背後向羅馬軍左翼騎兵發動突然襲擊。在哈士杜巴騎兵和努米底亞騎兵的前後夾擊之下,羅馬左翼騎兵徹底崩潰,他們在老西庇阿的指揮下,拚死突圍,狼狽地向西麵退去。哈士杜巴見羅馬騎兵已經完全潰敗,就讓努米底亞騎兵執行追擊任務,自己則帶領麾下騎兵開始從背後進攻羅馬軍。
此時,漢尼拔的中軍已經退成一個巨大的凹字,形同一隻大海碗,兩側的羅馬軍紛紛向中間靠攏,希望擴大戰果,眼看就要支撐不住。這時在兩側一直不動如山的伊比利亞步兵在漢尼拔的號令之下開始前進,同時,等待在陣後的輕裝兵向兩翼分流,加入伊比利亞步兵的戰陣,一同從兩側向中間進攻,將羅馬軍的兩翼趕進“碗”裏去了。
一切的時機都經過漢尼拔的準確計算,幾乎分秒不差,恰恰在這個當口,哈士杜巴的騎兵返回,將“碗”口封閉,於是整個羅馬軍就被漢尼拔裝進了他所設下的完美的包圍圈。四麵受敵的羅馬軍正麵的突擊能力頓時減小,整個戰線被壓縮,漸漸地士兵之間的空隙越來越小,羅馬相繼失去了特有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雖然副指揮官鮑魯斯拚命鼓勵士氣,可是他們哪裏轉動的開?
於是戰鬥的結局已定,雖然羅馬將士個個奮勇異常,在失去隊形沒有機動力的情景下,被漢尼拔軍從外圍一點一點地切割,激烈的拚殺一直持續著。很快,沒有麵對過漢尼拔軍團的,數量已經不足2000的希臘軍團選擇了逃跑。這讓一直在希臘軍團側翼的狼之軍團遭到了漢尼拔軍團中的伊比利亞步兵的毀滅性打擊;而希臘軍團的殘兵也在返回的努米底亞騎兵的追擊下死傷殆盡。
慘烈的戰鬥直到黃昏時分才結束,七個羅馬軍團與一個希臘軍團的聯合大軍被徹底摧毀!
——修昔底德(堪與希羅多德比肩的古希臘曆史學家)
9月20日,一輪紅日剛剛從天邊升起,早已準備就緒的羅馬軍在老西庇阿的號令下從南北兩個大營同時出發,南營的主力渡過加爾都斯河後與北營軍會合,然後在與漢尼拔軍營隔岸相望的地方列下了戰陣,向漢尼拔挑戰。【偷香http:///4_4056/</a>】
羅馬軍留下將近2000薩莫奈軍團士兵守寨,超過3萬輕重步兵排下三列重裝戰線和一列輕裝兵戰線。由於羅馬軍人數眾多,如果按以往的隊形,羅馬的這個陣勢就會太長。迷信中軍重裝兵突破能力的老西庇阿一反羅馬軍布陣慣例,讓每個中隊正麵人數減半,列五人一排,縱深加倍成12排。這樣就使羅馬陣不會過長,但卻成倍加厚,希望以此加強中軍的正麵突破能力。羅馬軍的陣勢是這樣的:
右翼是羅馬騎兵陣一千二百人(每個軍團附屬300騎兵),他們靠在河邊列陣。左翼是羅馬騎兵約六百掠陣。副指揮官鮑魯斯指揮右翼軍團和騎兵,總指揮官老西庇阿指揮左翼軍團和騎兵,右中軍軍團由大將米努西阿斯指揮,左中軍軍團由大將塞維利阿指揮。
羅馬軍總數龐大,但騎兵占的比例隻有百分之七多,低於正常狀態,可見羅馬還沒有從上次騎兵被全殲的損失中恢複過來。不僅如此,由於羅馬軍的人數眾多,所以陣型相當擁擠,一貫以機動性強而見稱的羅馬百人隊在新的陣型中轉動不便,在加大了中央突破力的同時也失去了羅馬軍所特有的優點。對於貧弱的騎兵,老西庇阿的意圖是阻擋漢尼拔騎兵的進軍速度,爭取時間,讓中軍重裝兵撕破漢尼拔中軍,然後以優勢的兵力分別圍殲敵軍。
“他們終於出動了!?”漢尼拔望著對岸的羅馬大軍,那真是旌旗蔽日,盔甲耀眼。連綿的羅馬方盾形成道道銅牆鐵壁,無數的輕重標槍化做層層槍林劍海。從羅馬軍的布陣上漢尼拔知道羅馬這次不是想賺小便宜,而是要決戰了,因為他們在河邊留下了足夠的空間給漢尼拔列陣,就象當初漢尼拔在特拉比亞河邊列陣時那樣。
看到羅馬軍狹窄的正麵擁擠的隊形,漢尼拔立刻就明白了羅馬軍的戰略企圖,一個大膽到幾乎是瘋狂的絕妙戰略在這個年輕的武將的頭腦中迅速結晶。漢尼拔極力抑製著自己的喜悅,假裝漫不經心,拖到上午八、九點鍾方才帶領也是早就準備停當的軍隊渡河列陣。漢尼拔的陣型是這樣的:
中間是5千久經沙場的西班牙重裝雇傭兵和3千凶猛的高盧新兵混編陣,2千驍勇善戰的伊比利亞重裝步兵分列兩邊。左翼是高盧蠻族雇傭騎兵共2千人,由騎兵大將哈士杜巴指揮;右翼是漢尼拔的騎兵精銳:1000努米底亞鐵騎。漢尼拔自己指揮步兵左翼,弟弟瑪哥指揮步兵右翼。漢尼拔軍總數一萬五千,步兵騎兵比例為三比一,不但比例,而且騎兵的絕對數量也多於羅馬軍。
這樣的布局本沒有什麽特色,奇異的是漢尼拔的中軍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中央突起的的弓形陣。這對羅馬人來說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奇怪的東西。當然,漢尼拔軍的士兵和他們的武器裝備就更加多姿多彩,兩翼的伊比利亞步兵從頭到腳清一色是羅馬重裝兵的武器裝備,遠遠看去很難分清他們與羅馬軍的區別,這是漢尼拔最精強的部隊。
高盧雇傭兵則有許多是赤膊上陣,他們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衝鋒陷陣時視死如歸,一頭紅發如烈火般隨風飛舞,手持圓盾揮舞大刀,令人望而生畏;西班牙雇傭兵身穿紫邊白衣,外套連環甲,橢圓盾護身,善使鋒利無比的西班牙短鐵劍和鐵杆鐵頭的細鐵槍,突擊能力和殺傷能力極強。
雙方列陣完畢,羅馬軍總指揮官老西庇阿和迦太基軍統帥漢尼拔都縱馬在自己的陣前往來馳騁,大聲地激勵著自己的將士。鼓勵他們為了祖國、為了妻小父老、為了生存榮耀,為了財富而戰。
戰鬥以羅馬軍輕裝兵的進攻拉開序幕,羅馬軍明顯占上風。老西庇阿於是下令讓羅馬軍重裝兵全線推進,他們首先與突起的漢尼拔軍陣的正中發生激烈的撞擊,超過五萬人的戰場上,雷霆般的戰鬥聲響恐怕創下了西西裏島噪音分貝的最高記錄。
兩軍的交鋒就象行星的撞擊一樣地猛烈而熾熱,在雙方的接觸麵上,士兵的鮮血在迸濺塗抹,武器撞擊所產生的火花在四散飛射,戰鬥的吼叫發出最強悍的轟鳴。在密集堅厚的羅馬重裝兵方陣的猛烈攻擊下,漢尼拔的中軍開始慢慢後退,那情景就象一個鐵質的隕石撞擊在泥土的行星上那樣不可阻擋,而那隕石比行星更加巨大,泥土行星的崩潰是無法抗拒的必然命運。
如果漢尼拔的中軍裏隻有高盧兵的話,那麽他們的命運就會與那行星一樣,早晚會在羅馬大軍的重壓下潰退,就象在特拉比亞河邊那樣。漢尼拔對此早有預料,所以他才將經驗豐富的西班牙兵和高盧兵配在一起,以加強他們的抵抗能力。因此他們雖然在後退,但是依然有條不紊,沒有產生混亂和潰逃。相對中軍的苦戰,漢尼拔兩翼的伊比利亞步兵則穩如磐石,他們整齊地保持著隊形,抵擋羅馬軍的攻擊,卻不主動發動攻擊。
與此同時,當中軍剛一接觸,漢尼拔就命左翼騎兵突擊,哈士杜巴於是率領手下兩千鐵騎從正麵和側麵同時衝入隻有一千二百人的羅馬右翼騎兵陣地,羅馬騎兵在哈士杜巴的猛烈進攻下,很快便被粉碎,少數僥幸突圍的騎兵落荒而逃。
羅馬的左翼600騎兵與漢尼拔的1000努米底亞騎兵相對抗,人數相當,所以他們在總指揮官老西庇阿的親自帶領下勇敢地向敵人發動了進攻。不過,努米底亞騎兵的戰術與羅馬騎兵完全不一樣,他們根本沒有下馬作戰的意思,在遠距離投出標槍和弓箭後,便迅速脫離戰線。
羅馬騎兵見敵人殺來,就下馬列陣,準備撕殺。可轉眼見,努米底亞的騎兵有都掉頭退了回去。於是又慌忙上馬準備追擊,這時敵人換了一個方向飛奔而來,又是一陣箭雨的襲擊。一時間左來右往,雙方僵持。
漢尼拔的中軍在羅馬軍的猛烈攻擊下,已經漸漸地由突起的弓形陣變成一條直線,進而又向後凹陷下去。那裏的西班牙兵就象防彈玻璃中的高分子材料一樣,吸收緩解衝擊的能量,並將已經破碎的玻璃緊緊地粘合在一起,雖然那玻璃已經在槍彈的猛烈衝擊下已經凹陷,卻不會破裂。
副指揮官鮑魯斯見中軍就要得手而右翼的騎兵已經不支,他作出了可以決定勝負的關鍵決定,不去支援崩潰的騎兵輕裝陣,而是親自帶領一部分側翼將士突入中軍援助,希望能夠在漢尼拔的騎兵取得全麵勝利之前將敵人的中心撕開一個缺口。這時兩軍都在與時間作戰,看誰能夠堅持的住,誰能夠先達到戰略目的。
哈士杜巴在擊破羅馬右翼騎兵後,隻派少數騎兵繼續追擊潰逃的羅馬兵,主力則從羅馬陣後向羅馬軍左翼奔去,從背後向羅馬軍左翼騎兵發動突然襲擊。在哈士杜巴騎兵和努米底亞騎兵的前後夾擊之下,羅馬左翼騎兵徹底崩潰,他們在老西庇阿的指揮下,拚死突圍,狼狽地向西麵退去。哈士杜巴見羅馬騎兵已經完全潰敗,就讓努米底亞騎兵執行追擊任務,自己則帶領麾下騎兵開始從背後進攻羅馬軍。
此時,漢尼拔的中軍已經退成一個巨大的凹字,形同一隻大海碗,兩側的羅馬軍紛紛向中間靠攏,希望擴大戰果,眼看就要支撐不住。這時在兩側一直不動如山的伊比利亞步兵在漢尼拔的號令之下開始前進,同時,等待在陣後的輕裝兵向兩翼分流,加入伊比利亞步兵的戰陣,一同從兩側向中間進攻,將羅馬軍的兩翼趕進“碗”裏去了。
一切的時機都經過漢尼拔的準確計算,幾乎分秒不差,恰恰在這個當口,哈士杜巴的騎兵返回,將“碗”口封閉,於是整個羅馬軍就被漢尼拔裝進了他所設下的完美的包圍圈。四麵受敵的羅馬軍正麵的突擊能力頓時減小,整個戰線被壓縮,漸漸地士兵之間的空隙越來越小,羅馬相繼失去了特有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雖然副指揮官鮑魯斯拚命鼓勵士氣,可是他們哪裏轉動的開?
於是戰鬥的結局已定,雖然羅馬將士個個奮勇異常,在失去隊形沒有機動力的情景下,被漢尼拔軍從外圍一點一點地切割,激烈的拚殺一直持續著。很快,沒有麵對過漢尼拔軍團的,數量已經不足2000的希臘軍團選擇了逃跑。這讓一直在希臘軍團側翼的狼之軍團遭到了漢尼拔軍團中的伊比利亞步兵的毀滅性打擊;而希臘軍團的殘兵也在返回的努米底亞騎兵的追擊下死傷殆盡。
慘烈的戰鬥直到黃昏時分才結束,七個羅馬軍團與一個希臘軍團的聯合大軍被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