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遠方情報”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界是本書,不從旅行獲得充足,而是為了心靈獲得休息。
——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
在馬克森提烏斯家族的晚宴吃的並不算豐盛,但卻勝在熱鬧;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氛圍格外溫馨。晚上結束晚宴之後,奧斯卡三人還是逗留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返回奧古斯都家族;就連明月都對馬克森提烏斯家族的女眷們倍感親切,可想而知今天大家相處的是多麽愉快了。
回到家族府邸,明月居然還主動提出來今晚想和普裏斯卡一起睡,這讓奧斯卡又一次無奈的選擇了獨守空房;不過,這也正好方便了奧斯卡。因為悲歌死士關於希臘半島的最新情報會在今晚送達,奧斯卡還需要去處理這些事情,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陪普裏斯卡。
將普裏斯卡和明月送回到臥室之後,奧斯卡就來到了書房;此時,書桌上已經擺放了數份羊皮卷,應該就是這次送回來的最新情報。於是,奧斯卡就順手拿起了一份羊皮卷開始看了起來;這份羊皮卷上的情報正是關於伊庇魯斯王國皮魯斯的,與奧古斯都家族關係並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讓奧斯卡頭皮發麻了。
一個小小的伊庇魯斯王國,本來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最弱者;甚至在羅馬共和國的軍事計劃當中,他們的國家壓根就是羅馬軍隊與馬其頓軍隊的交戰地。結果情況現在居然發生了如此大的逆轉,這個原本擁軍不過數千的小國一躍成為了希臘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強國!
雖然其軍隊的將近一半都是雇傭來的,但總數將近六萬的軍隊依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已經是相當於九個羅馬軍團的總兵力了,而且還都是武器裝備遠勝於羅馬軍團的超級軍隊。這樣的變故已經完全改變了希臘地區的力量對比,連強大的馬其頓王國也隻能在伊庇魯斯王國的兵鋒下退避三舍。
當然這也不是說伊庇魯斯王國就真的可以在希臘地區稱王稱霸了,畢竟馬其頓王國和希臘城邦都不是吃素的;他們隻不過是不願意與伊庇魯斯王國硬碰硬罷了,都害怕自己和伊庇魯斯王國兩敗俱傷後被第三方乘虛而入。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怕了伊庇魯斯王國的數萬大軍;假如伊庇魯斯王國的皮魯斯想主動進攻馬其頓王國或者希臘城邦的話,那這兩個國家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將伊庇魯斯王國消滅。
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生存數百年國家的底蘊。連弱小的伊庇魯斯王國都可以在數百年的積累下瞬間拉出六萬大軍,你以為遠比伊庇魯斯王國強大的希臘城邦、馬其頓王國等國家會不如他嗎?就以羅馬共和國為例,漢尼拔三次全殲了羅馬的大軍;而且戰績一次比一次取得的輝煌,殲滅軍隊一次比一次數量多。結果呢?
結果就是羅馬的軍隊越打越多。從最初的五個軍團被漢尼拔打光了,然後羅馬共和國又組建了十個軍團;現在十個軍團打光了,羅馬共和國又組建了十五個軍團,這還不包括五大家族的家族軍團。即使這一次羅馬共和國又失敗了,這十五個軍團又打光了;隻要拉丁行省的根基不動。羅馬共和國還可以拉出更多的軍團,這就是底蘊。
毋庸置疑,這樣的底蘊不僅羅馬共和國有,希臘城邦和馬其頓王國也有,甚至連迦太基王國的底蘊也不容小覷;不過,這些主要體現在文明國度裏,類似於高盧、日耳曼等蠻族則在這方麵遠遠不如文明國度。即便如此,也不要盲目的以為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是孱弱的;因為他們能夠存在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所以,以皮魯斯和皮洛斯兄弟的智慧,他們是不會輕易發動針對任何人的戰爭的;因為無論是羅馬人。還是馬其頓人,亦或者希臘人,都不是伊庇魯斯王國可以匹敵的。但是,如果誰想要第一個進攻伊庇魯斯王國,那就要自己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的住損失了;畢竟現在的伊庇魯斯王國可是一個軍事實力強勁的國家了。
看完這第一份情報,奧斯卡就拿起了第二份情報;這份情報依舊是希臘地區的。不過,這次可就和奧古斯都家族息息相關了;漢尼拔果然如同大家預料的那樣沒有進攻希臘城邦的大西西裏行省,並且與希臘人重新簽訂了盟約。更為可怕的是,希臘城邦已經在本土抽調戰艦組成了一支實力強勁的艦隊前往西西裏了;這支艦隊甚至還運輸了一個嶄新的希臘軍團前往西西裏。
其實奧斯卡對於所謂的希臘軍團並不是很在意,誠然希臘精銳軍團的戰鬥力確實很強悍。否則希臘城邦也不可能與強大的馬其頓王國相安無事的共處到今天了;但正因為馬其頓王國給予希臘城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所以希臘根本不可能將其精銳的軍團從本土調往大西西裏行省。
而一般的希臘三流軍團則完全就是一群農夫組成的軍隊了,其戰鬥力簡直慘不忍睹;而且武器裝備還非常差勁,在戰場上根本不堪一擊。上一次的利利俾決戰中。希臘軍團的表現已經讓奧斯卡深有體會了,絕對是坑隊友的最佳選擇;但令奧斯卡感到不安的是希臘人這次派出的遠征艦隊。
希臘城邦作為一個和羅馬一樣的半島國家,其海軍實力也是非常強勁的;至少在整個愛琴海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可以與希臘海軍相提並論。即使是強大的塞琉古帝國和馬其頓王國也不敢在海軍方麵和希臘人叫板,再加上愛琴海海上交通要道羅德斯島也是希臘人的地盤;這就更讓希臘海軍如虎添翼,所向披靡了。
而且,希臘海軍一直獨霸愛琴海的戰略優勢還為希臘城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海軍將領;這次率領遠征艦隊前往西西裏的帕拉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奧斯卡雖然對此感到憂慮;但也遠沒有達到焦急不堪的程度。在奧斯卡看來,希臘城邦與漢尼拔的聯合隻不過是雙方的權宜之計罷了。
希臘城邦想要在漢尼拔的鐵蹄下保住自己的大西西裏行省,而漢尼拔則想從希臘人手裏獲取足以擊敗羅馬海軍的希臘艦隊;但雙方真的會精誠合作嗎?肯定不能!而且,希臘人還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漢尼拔與羅馬海軍的艦隊決戰;這倒不是說希臘人就職業拖盟友後腿,而是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
希臘城邦的核心利益是想保住大西西裏,而漢尼拔的需求是進攻羅馬本土;從表麵上來看這兩個國家的利益是沒有衝突的,但從根源上考慮卻是有直接關係的。以前希臘城邦一直是漢尼拔的堅定盟友。因為羅馬共和國的持續強大已經讓希臘半島國家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所以他們選擇支持迦太基來與羅馬交戰。
沒想到漢尼拔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厲害,他不僅成功的遏止了羅馬人的發展勢頭,還將羅馬人打的節節敗退;甚至已經發展到隻要漢尼拔可以登陸羅馬本土,那麽羅馬人就有可能被漢尼拔打的國家覆滅的危險。這對於希臘半島國家來說是好事嗎?當然不是了!
雖然羅馬人讓希臘地區國家感受到了威脅。但其畢竟沒有進攻過希臘地區不是;而漢尼拔表現出來的侵略性實在太強了,他的成功已經越來越讓希臘人感到威脅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希臘人背棄與漢尼拔的盟約,轉頭和羅馬人一起進攻漢尼拔;但是,巨大的數量優勢完全沒有發揮作用,漢尼拔依舊獲得了勝利。
所以。就憑這次勝利,希臘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漢尼拔進攻羅馬本土;否則,唇亡齒寒啊!以漢尼拔的好戰性格以及其麾下軍隊的強大戰鬥力,遲早有一天希臘城邦的本土都會麵臨漢尼拔的進攻;甚至,漢尼拔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和獲得的一場場輝煌勝利已經讓無數人想起了另一個同樣在戰場上近乎無敵的男人,那就是亞曆山大大帝!
考慮到這些因素,隻要希臘人的腦子沒壞,那他們就不可能真的協助漢尼拔展開與羅馬艦隊的作戰;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希臘人真的真心實意的和漢尼拔合作,那他們就完全沒有必要派遣帕拉斯去指揮這支艦隊了。要知道。漢尼拔麾下的艦隊司令西奧普羅匹德斯也是迦太基少有的優秀海軍將領了;憑他的才華完全可以指揮希臘與漢尼拔的聯合艦隊,為什麽希臘城邦還要派遣帕拉斯去呢?還不是為了依靠帕拉斯的能力拖漢尼拔的後腿。
綜合這些信息,奧斯卡對於希臘遠征艦隊的憂慮並不是很大;但讓奧斯卡感覺到憂慮的還是伊庇魯斯王國。一旦布魯圖斯家族進攻伊庇魯斯王國作戰失敗,那麽共和國南方就會成為不設防的地區;伊庇魯斯王國不必多說,希臘城邦就絕對不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他們一定會順勢利用自己的優勢海軍進攻共和國南方。
不要以為希臘城邦不願意幫助漢尼拔對付共和國就意味著希臘人對羅馬就沒有野心了,希臘人與羅馬人之間還有很多帳沒有算清楚呢!羅馬人的起源地隻是羅馬城而已,北方的伊特魯利亞和烏布裏亞是王國時期與蠻族戰爭獲得的;那南方的阿普裏亞和布魯提恩是怎麽來的?難道是去宇宙聯邦充話費送的?
當然不是了,那都是以前的希臘城邦的一部分;隻不過當時的希臘城邦還是非常鬆散的城邦聯盟而已,自己內部之間就經常爆發戰爭。各個城邦都是以自己的城市為中心,根本不管自己城邦以外的事情。正好羅馬人乘虛而入,采用各個擊破的方式將亞平寧半島南部的所有希臘城邦全部吞並了;這才有了共和國現在的疆域。
所以說,希臘城邦與羅馬之間是有淵源比較深遠的恩怨的;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希臘城邦還是應該感謝羅馬人。如果不是羅馬人當初在亞平寧半島吞並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希臘小城,希臘人的各個城邦能夠齊心協力聯合起來組成現在的希臘城邦嗎?還有一點值得提一下,那就是現在的希臘城邦是以斯巴達城邦為首的希臘諸邦的聯盟;其中並不包括久負盛名的雅典城邦,雅典城邦依舊是一個獨立於希臘城邦和馬其頓王國之間的國家。
(未完待續。)
ps: 羅馬生活即將正式結束了,這幾章是接下來發展的情報鋪墊;不算精彩。但也不乏味。回到撒丁島之後的節奏就會變得快起來,希望書友們可以繼續支持追風,繼續支持《帝國》,謝謝了!
——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
在馬克森提烏斯家族的晚宴吃的並不算豐盛,但卻勝在熱鬧;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氛圍格外溫馨。晚上結束晚宴之後,奧斯卡三人還是逗留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返回奧古斯都家族;就連明月都對馬克森提烏斯家族的女眷們倍感親切,可想而知今天大家相處的是多麽愉快了。
回到家族府邸,明月居然還主動提出來今晚想和普裏斯卡一起睡,這讓奧斯卡又一次無奈的選擇了獨守空房;不過,這也正好方便了奧斯卡。因為悲歌死士關於希臘半島的最新情報會在今晚送達,奧斯卡還需要去處理這些事情,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陪普裏斯卡。
將普裏斯卡和明月送回到臥室之後,奧斯卡就來到了書房;此時,書桌上已經擺放了數份羊皮卷,應該就是這次送回來的最新情報。於是,奧斯卡就順手拿起了一份羊皮卷開始看了起來;這份羊皮卷上的情報正是關於伊庇魯斯王國皮魯斯的,與奧古斯都家族關係並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讓奧斯卡頭皮發麻了。
一個小小的伊庇魯斯王國,本來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最弱者;甚至在羅馬共和國的軍事計劃當中,他們的國家壓根就是羅馬軍隊與馬其頓軍隊的交戰地。結果情況現在居然發生了如此大的逆轉,這個原本擁軍不過數千的小國一躍成為了希臘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強國!
雖然其軍隊的將近一半都是雇傭來的,但總數將近六萬的軍隊依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已經是相當於九個羅馬軍團的總兵力了,而且還都是武器裝備遠勝於羅馬軍團的超級軍隊。這樣的變故已經完全改變了希臘地區的力量對比,連強大的馬其頓王國也隻能在伊庇魯斯王國的兵鋒下退避三舍。
當然這也不是說伊庇魯斯王國就真的可以在希臘地區稱王稱霸了,畢竟馬其頓王國和希臘城邦都不是吃素的;他們隻不過是不願意與伊庇魯斯王國硬碰硬罷了,都害怕自己和伊庇魯斯王國兩敗俱傷後被第三方乘虛而入。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怕了伊庇魯斯王國的數萬大軍;假如伊庇魯斯王國的皮魯斯想主動進攻馬其頓王國或者希臘城邦的話,那這兩個國家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將伊庇魯斯王國消滅。
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生存數百年國家的底蘊。連弱小的伊庇魯斯王國都可以在數百年的積累下瞬間拉出六萬大軍,你以為遠比伊庇魯斯王國強大的希臘城邦、馬其頓王國等國家會不如他嗎?就以羅馬共和國為例,漢尼拔三次全殲了羅馬的大軍;而且戰績一次比一次取得的輝煌,殲滅軍隊一次比一次數量多。結果呢?
結果就是羅馬的軍隊越打越多。從最初的五個軍團被漢尼拔打光了,然後羅馬共和國又組建了十個軍團;現在十個軍團打光了,羅馬共和國又組建了十五個軍團,這還不包括五大家族的家族軍團。即使這一次羅馬共和國又失敗了,這十五個軍團又打光了;隻要拉丁行省的根基不動。羅馬共和國還可以拉出更多的軍團,這就是底蘊。
毋庸置疑,這樣的底蘊不僅羅馬共和國有,希臘城邦和馬其頓王國也有,甚至連迦太基王國的底蘊也不容小覷;不過,這些主要體現在文明國度裏,類似於高盧、日耳曼等蠻族則在這方麵遠遠不如文明國度。即便如此,也不要盲目的以為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是孱弱的;因為他們能夠存在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所以,以皮魯斯和皮洛斯兄弟的智慧,他們是不會輕易發動針對任何人的戰爭的;因為無論是羅馬人。還是馬其頓人,亦或者希臘人,都不是伊庇魯斯王國可以匹敵的。但是,如果誰想要第一個進攻伊庇魯斯王國,那就要自己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的住損失了;畢竟現在的伊庇魯斯王國可是一個軍事實力強勁的國家了。
看完這第一份情報,奧斯卡就拿起了第二份情報;這份情報依舊是希臘地區的。不過,這次可就和奧古斯都家族息息相關了;漢尼拔果然如同大家預料的那樣沒有進攻希臘城邦的大西西裏行省,並且與希臘人重新簽訂了盟約。更為可怕的是,希臘城邦已經在本土抽調戰艦組成了一支實力強勁的艦隊前往西西裏了;這支艦隊甚至還運輸了一個嶄新的希臘軍團前往西西裏。
其實奧斯卡對於所謂的希臘軍團並不是很在意,誠然希臘精銳軍團的戰鬥力確實很強悍。否則希臘城邦也不可能與強大的馬其頓王國相安無事的共處到今天了;但正因為馬其頓王國給予希臘城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所以希臘根本不可能將其精銳的軍團從本土調往大西西裏行省。
而一般的希臘三流軍團則完全就是一群農夫組成的軍隊了,其戰鬥力簡直慘不忍睹;而且武器裝備還非常差勁,在戰場上根本不堪一擊。上一次的利利俾決戰中。希臘軍團的表現已經讓奧斯卡深有體會了,絕對是坑隊友的最佳選擇;但令奧斯卡感到不安的是希臘人這次派出的遠征艦隊。
希臘城邦作為一個和羅馬一樣的半島國家,其海軍實力也是非常強勁的;至少在整個愛琴海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可以與希臘海軍相提並論。即使是強大的塞琉古帝國和馬其頓王國也不敢在海軍方麵和希臘人叫板,再加上愛琴海海上交通要道羅德斯島也是希臘人的地盤;這就更讓希臘海軍如虎添翼,所向披靡了。
而且,希臘海軍一直獨霸愛琴海的戰略優勢還為希臘城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海軍將領;這次率領遠征艦隊前往西西裏的帕拉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奧斯卡雖然對此感到憂慮;但也遠沒有達到焦急不堪的程度。在奧斯卡看來,希臘城邦與漢尼拔的聯合隻不過是雙方的權宜之計罷了。
希臘城邦想要在漢尼拔的鐵蹄下保住自己的大西西裏行省,而漢尼拔則想從希臘人手裏獲取足以擊敗羅馬海軍的希臘艦隊;但雙方真的會精誠合作嗎?肯定不能!而且,希臘人還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漢尼拔與羅馬海軍的艦隊決戰;這倒不是說希臘人就職業拖盟友後腿,而是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
希臘城邦的核心利益是想保住大西西裏,而漢尼拔的需求是進攻羅馬本土;從表麵上來看這兩個國家的利益是沒有衝突的,但從根源上考慮卻是有直接關係的。以前希臘城邦一直是漢尼拔的堅定盟友。因為羅馬共和國的持續強大已經讓希臘半島國家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所以他們選擇支持迦太基來與羅馬交戰。
沒想到漢尼拔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厲害,他不僅成功的遏止了羅馬人的發展勢頭,還將羅馬人打的節節敗退;甚至已經發展到隻要漢尼拔可以登陸羅馬本土,那麽羅馬人就有可能被漢尼拔打的國家覆滅的危險。這對於希臘半島國家來說是好事嗎?當然不是了!
雖然羅馬人讓希臘地區國家感受到了威脅。但其畢竟沒有進攻過希臘地區不是;而漢尼拔表現出來的侵略性實在太強了,他的成功已經越來越讓希臘人感到威脅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希臘人背棄與漢尼拔的盟約,轉頭和羅馬人一起進攻漢尼拔;但是,巨大的數量優勢完全沒有發揮作用,漢尼拔依舊獲得了勝利。
所以。就憑這次勝利,希臘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漢尼拔進攻羅馬本土;否則,唇亡齒寒啊!以漢尼拔的好戰性格以及其麾下軍隊的強大戰鬥力,遲早有一天希臘城邦的本土都會麵臨漢尼拔的進攻;甚至,漢尼拔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和獲得的一場場輝煌勝利已經讓無數人想起了另一個同樣在戰場上近乎無敵的男人,那就是亞曆山大大帝!
考慮到這些因素,隻要希臘人的腦子沒壞,那他們就不可能真的協助漢尼拔展開與羅馬艦隊的作戰;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希臘人真的真心實意的和漢尼拔合作,那他們就完全沒有必要派遣帕拉斯去指揮這支艦隊了。要知道。漢尼拔麾下的艦隊司令西奧普羅匹德斯也是迦太基少有的優秀海軍將領了;憑他的才華完全可以指揮希臘與漢尼拔的聯合艦隊,為什麽希臘城邦還要派遣帕拉斯去呢?還不是為了依靠帕拉斯的能力拖漢尼拔的後腿。
綜合這些信息,奧斯卡對於希臘遠征艦隊的憂慮並不是很大;但讓奧斯卡感覺到憂慮的還是伊庇魯斯王國。一旦布魯圖斯家族進攻伊庇魯斯王國作戰失敗,那麽共和國南方就會成為不設防的地區;伊庇魯斯王國不必多說,希臘城邦就絕對不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他們一定會順勢利用自己的優勢海軍進攻共和國南方。
不要以為希臘城邦不願意幫助漢尼拔對付共和國就意味著希臘人對羅馬就沒有野心了,希臘人與羅馬人之間還有很多帳沒有算清楚呢!羅馬人的起源地隻是羅馬城而已,北方的伊特魯利亞和烏布裏亞是王國時期與蠻族戰爭獲得的;那南方的阿普裏亞和布魯提恩是怎麽來的?難道是去宇宙聯邦充話費送的?
當然不是了,那都是以前的希臘城邦的一部分;隻不過當時的希臘城邦還是非常鬆散的城邦聯盟而已,自己內部之間就經常爆發戰爭。各個城邦都是以自己的城市為中心,根本不管自己城邦以外的事情。正好羅馬人乘虛而入,采用各個擊破的方式將亞平寧半島南部的所有希臘城邦全部吞並了;這才有了共和國現在的疆域。
所以說,希臘城邦與羅馬之間是有淵源比較深遠的恩怨的;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希臘城邦還是應該感謝羅馬人。如果不是羅馬人當初在亞平寧半島吞並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希臘小城,希臘人的各個城邦能夠齊心協力聯合起來組成現在的希臘城邦嗎?還有一點值得提一下,那就是現在的希臘城邦是以斯巴達城邦為首的希臘諸邦的聯盟;其中並不包括久負盛名的雅典城邦,雅典城邦依舊是一個獨立於希臘城邦和馬其頓王國之間的國家。
(未完待續。)
ps: 羅馬生活即將正式結束了,這幾章是接下來發展的情報鋪墊;不算精彩。但也不乏味。回到撒丁島之後的節奏就會變得快起來,希望書友們可以繼續支持追風,繼續支持《帝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