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南線戰事·二”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貪圖虛名之人,喜歡把別人對他的溢美之詞歸功於自己的功德;貪圖享樂之人,則喜歡把自我的感覺當成自己的善行;真正理性之人,應該把自己的行為看成自己的真善。
——馬可·奧勒留(西方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
朱古達本人雖然說現在是努米底亞王國的撒哈拉總督,也是祖古塔麾下的一位軍事統帥;但是,祖古塔卻是無法對他做到像對艾哈邁德那樣的信任和倚重。這也是人之常情,朱古達畢竟曾經是撒哈拉王國的國王;一位自己做過國王的將軍又怎麽能夠得到另一位國王的信任呢?
更何況,現在的朱古達仍舊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他在撒哈拉行省的威望依舊如同以前那樣無與倫比;這也就是為什麽朱古達在主動將撒哈拉王國並入努米底亞王國以後,祖古塔隻能繼續讓朱古達擔任撒哈拉行省的總督。
如果祖古塔真的將朱古達當做普通的將領看待,將他和他麾下的軍團隨意抽調到任何一處;那麽撒哈拉行省可能就會在朱古達卸任撒哈拉總督以後立刻就脫離努米底亞王國的統治。這樣的事情是不會被任何一個國王所容忍的,但是祖古塔還是容忍了;因為在針對迦太基的戰爭沒有結束之前,無論是毛裏塔尼亞的阿德赫巴,還是撒哈拉的朱古達,祖古塔都會容忍他們的存在。
不過,這樣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等到這次的迦太基戰爭結束了,祖古塔騰出手來了,那就是解決阿德赫巴和朱古達的好時機了。即便祖古塔心裏是這麽想的,但是祖古塔也不能因此否認朱古達的能力;在祖古塔看來,現在的努米底亞王國將領中,真正的能夠勘稱名將的不過三人:自己麾下的艾哈邁德,阿德赫巴麾下的薩拉赫,撒哈拉的朱古達。
朱古達作為一個將領來說絕對是出色的,但祖古塔又不可能真的重用他;那麽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他高高架起來。卻不給他任何實際權力。即使如此,朱古達自己麾下的軍團也還是一支不容忽視的軍事力量;為了避免這支軍隊無法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也為了不過於浪費朱古達的能力,祖古塔就決定讓朱古達和他麾下的軍隊來充當監視包圍庫賽爾守軍的偏師。
這樣一來。朱古達和他麾下的精銳軍團也可以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努米底亞大軍也不需要在作戰的時候擔心朱古達軍隊有什麽其他的想法,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於是,想明白了一切的祖古塔咳嗽了一聲,將諸將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之後,祖古塔命令道:
“蓋亞將軍等人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是不管維密那在庫賽爾分軍駐守的目的是什麽,我們都不能允許有一支迦太基的軍隊在我們的側翼隨時威脅我們。所以,我的想法是派遣朱古達將軍擔任監視、包圍庫賽爾守軍的偏師統領;其麾下的軍團則充當這支偏師,不知朱古達將軍意下如何?”
“感謝國王陛下的信任,我一定率領麾下軍團死死的盯住庫賽爾守軍,不給他們任何出城的機會!”祖古塔的詢問獲得了朱古達的明確回答;無論朱古達是否是真心實意的服從命令,但是他的姿態讓祖古塔很滿意,這就足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解決完庫賽爾守軍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具體協商對塔普蘇斯的進攻計劃了;庫賽爾守軍畢竟隻是維密那派遣出去的一支偏師。將領也不是什麽耳熟能詳的迦太基大將,塔普蘇斯的進攻才是這場戰爭的核心戰役。塔普蘇斯的守將就是維密那本人了,其麾下現在的兵力大概在兩萬左右;其中最起碼有超過一萬五千軍隊是新兵,比較精銳的最多不過五千人左右。
而努米底亞的五萬兩千軍隊,除去針對庫賽爾的朱古達軍團五千餘兵力,剩下的兵力依舊高達四萬六千餘眾;因為進攻塔普蘇斯的戰鬥是一場純粹的攻城戰,祖古塔親自指揮的一萬兩千標槍騎兵和艾哈邁德麾下的五千長盾騎兵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祖古塔真正能夠投入戰場的也就是艾哈邁德麾下剩餘的八千五百步兵和三個新兵軍團兩萬一千步兵。
如果這麽來看的話,攻守雙方的總兵力差距也就在一萬人左右;不過,以維密那的指揮能力和守軍依托城牆的優勢。這一萬人的兵力差距並不足以讓努米底亞大軍輕易攻陷塔普蘇斯。當然,努米底亞大軍在騎兵上的優勢也可以完全就塔普蘇斯包圍的水泄不通;隻要塔普蘇斯獲得不了來自後方的支援,那麽陷落也將就是遲早的事情。
針對於這樣的情況,艾哈邁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國王陛下。我軍畢竟是進攻方,在沒有至少兩倍以上的兵力優勢進攻維密那防守的塔普蘇斯恐怕即使是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也不能達到我們的既定目標;更為關鍵的是,我們無法短時間內完成對迦太基的戰爭的話,漢尼拔就要回來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首先對塔普蘇斯發動一場試探性的進攻;如果守軍的防守力量不強的話。那我們就以最大的攻擊力度強攻塔普蘇斯。如果守軍的防守非常堅固的話,那我們就暫時放棄對塔普蘇斯的進攻;留下一萬兩千標槍騎兵負責包圍塔普蘇斯,剩下的大軍繼續進攻拜薩西恩其他地區。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派遣傳令兵前往努米底亞行省命令負責與迦太基軍隊的三萬五千大軍從迦太基西麵發動進攻;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迦太基新組建的三個軍團已經有兩個軍團齊集於塔普蘇斯了,再加上維密那麾下的數千精銳,他們能夠用於防守西麵的守軍絕對不可能超過兩萬人!
而且,迦太基在阿非利加的不足兩萬守軍還都是新兵,根本不可能阻擋王國的三萬五千大軍的進攻;畢竟我們的三萬五千大軍中隻有兩萬新兵,剩下的不是五千常備軍精銳,就是一萬戰鬥力不俗的標槍騎兵,我們的進攻將是迦太基人無法抵擋的。
隻要我們能夠在漢尼拔返回迦太基之前,將迦太基的阿非利加行省和拜薩西恩行省占領;僅憑塔普蘇斯和迦太基兩座城市,那麽勝利將是我們的囊中之物。而我們為此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些時間罷了。等到我們的大軍與朱巴爾將軍的大軍在迦太基境內會合了,迦太基也就完了。”
艾哈邁德的話為祖古塔和軍帳內的諸將描述了一個幾近完美的未來;更讓所有人難以平靜下來的是,這個幾近完美的未來並不是很空洞的,而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實現的。隻要西線的朱巴爾將軍可以率領麾下三萬五千大軍擊敗阿非利加的迦太基守軍;那麽勝利也就將指日可待了。
如果真的采取這樣的策略的話。即將爆發的塔普蘇斯攻城戰就顯得無關緊要了;祖古塔親自率領的努米底亞大軍隻需要將維密那和他麾下的守軍牢牢的控製在塔普蘇斯城內,孤立無援的阿非利加就將在努米底亞的鐵蹄下從迦太基王國的首都行省變成努米底亞的第七個行省!
毋庸置疑,還不知道漢尼拔早已經歸來的祖古塔很是輕易的就采納了艾哈邁德的策略;因為在祖古塔以及其麾下諸將看來,即使漢尼拔在努米底亞大軍的戰略沒有完成之前就趕回來了,手中根本沒有足夠兵力的漢尼拔又如何改變已經形成的局勢呢?
不要以為祖古塔在戰爭爆發之前沒有調查漢尼拔及其麾下軍團的情況;雖然漢尼拔名聲在外。但是其麾下軍隊經曆數次大戰後大概也就在一萬左右,這並不算是什麽絕密的情報。就算漢尼拔及時趕回了迦太基,他也不可能將軍隊全部帶回迦太基本土。
因為在撒丁島上虎視眈眈的羅馬大軍和依舊心懷不軌的大西西裏最少將要牽製住漢尼拔麾下的主要兵力,漢尼拔能夠帶回迦太基本土的軍隊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千!不足五千的精銳軍隊又這麽可能改變雙方懸殊的實力差距呢?實力上的絕對優勢,讓努米底亞人選擇了直接無視漢尼拔的威脅。
可惜,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漢尼拔早已經回到了迦太基,帶回來的軍隊也遠遠不足五千,而是隻有可憐的兩千伊比利亞步兵。但是,聖團軍團的存在卻是努米底亞人最大的失策;這個實力異常強勁,規模也堪稱龐大的軍隊將會在漢尼拔的統領下爆發出無與倫比的戰鬥力!
就在祖古塔等人商量接下來戰略的時候。維密那也在塔普蘇斯總督府內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隨著波希米科的歸來,漢尼拔麾下的大將瑪哈巴爾也率領著兩千精銳無比的伊比利亞步兵到來了。之後,阿比多斯及其麾下的五千迦太基精銳也趕到了塔普蘇斯;此時,維密那手中的兵力已經達到兩萬六千了,其中精銳力量達到一萬一千!
希米科在帶回來七千精銳援軍的同時,也將漢尼拔的命令傳達給了維密那;不同於希米科的難以置信,維密那卻對漢尼拔的命令不可置否的接受了,並親自派遣傳令兵返回迦太基向漢尼拔傳達自己的意思。維密那的傳達的內容是:塔普蘇斯城內物資可供軍民使用半年;六個月之內,努米底亞南線大軍不可能攻占塔普蘇斯,六個月後。人亡城毀!
其實維密那也知道漢尼拔的戰略是什麽,無非就是利用塔普蘇斯守軍來死死地拖著努米底亞精銳大軍;然後漢尼拔徹底解決西線的努米底亞軍隊以後就會順勢攻占努米底亞的首都行省,漢尼拔想要的根本不是抵禦努米底亞軍隊的進攻,他真正想要的是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努米底亞王國!
能夠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相出這麽瘋狂的計劃的人也就隻有漢尼拔了;不過。維密那卻是對漢尼拔的這個計劃鼎力支持。因為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之間的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了兩者之間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一方強大必將壓縮另一方的生存空間;為了迦太基的強大,維密那可以付出所有。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在拜薩西恩一直堅守到漢尼拔的援軍來到,那麽原定的計劃就要改變了;而新增援來的七千精銳也給了維密那改變計劃的底氣。原本維密那是派遣希米卡率領四千精銳駐守在庫賽爾分散努米底亞大軍的兵力;但隨著援軍的到來,現在維密那已經不需要庫賽爾分散敵軍兵力了,維密那決定將庫賽爾的作用進一步擴大!
首先。維密那命令希米科率領新兵軍團中的五千伊比利亞步兵在努米底亞大軍沒有發動進攻之前前往庫賽爾增援他的哥哥希米卡;這樣庫賽爾的守軍就是四千精銳和五千新兵的組合了,總兵力也達到了九千之眾。而維密那給他們的命令就是:死守庫賽爾,如有機會主動進攻!(未完待續。)
——馬可·奧勒留(西方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
朱古達本人雖然說現在是努米底亞王國的撒哈拉總督,也是祖古塔麾下的一位軍事統帥;但是,祖古塔卻是無法對他做到像對艾哈邁德那樣的信任和倚重。這也是人之常情,朱古達畢竟曾經是撒哈拉王國的國王;一位自己做過國王的將軍又怎麽能夠得到另一位國王的信任呢?
更何況,現在的朱古達仍舊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他在撒哈拉行省的威望依舊如同以前那樣無與倫比;這也就是為什麽朱古達在主動將撒哈拉王國並入努米底亞王國以後,祖古塔隻能繼續讓朱古達擔任撒哈拉行省的總督。
如果祖古塔真的將朱古達當做普通的將領看待,將他和他麾下的軍團隨意抽調到任何一處;那麽撒哈拉行省可能就會在朱古達卸任撒哈拉總督以後立刻就脫離努米底亞王國的統治。這樣的事情是不會被任何一個國王所容忍的,但是祖古塔還是容忍了;因為在針對迦太基的戰爭沒有結束之前,無論是毛裏塔尼亞的阿德赫巴,還是撒哈拉的朱古達,祖古塔都會容忍他們的存在。
不過,這樣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等到這次的迦太基戰爭結束了,祖古塔騰出手來了,那就是解決阿德赫巴和朱古達的好時機了。即便祖古塔心裏是這麽想的,但是祖古塔也不能因此否認朱古達的能力;在祖古塔看來,現在的努米底亞王國將領中,真正的能夠勘稱名將的不過三人:自己麾下的艾哈邁德,阿德赫巴麾下的薩拉赫,撒哈拉的朱古達。
朱古達作為一個將領來說絕對是出色的,但祖古塔又不可能真的重用他;那麽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他高高架起來。卻不給他任何實際權力。即使如此,朱古達自己麾下的軍團也還是一支不容忽視的軍事力量;為了避免這支軍隊無法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也為了不過於浪費朱古達的能力,祖古塔就決定讓朱古達和他麾下的軍隊來充當監視包圍庫賽爾守軍的偏師。
這樣一來。朱古達和他麾下的精銳軍團也可以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努米底亞大軍也不需要在作戰的時候擔心朱古達軍隊有什麽其他的想法,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於是,想明白了一切的祖古塔咳嗽了一聲,將諸將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之後,祖古塔命令道:
“蓋亞將軍等人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是不管維密那在庫賽爾分軍駐守的目的是什麽,我們都不能允許有一支迦太基的軍隊在我們的側翼隨時威脅我們。所以,我的想法是派遣朱古達將軍擔任監視、包圍庫賽爾守軍的偏師統領;其麾下的軍團則充當這支偏師,不知朱古達將軍意下如何?”
“感謝國王陛下的信任,我一定率領麾下軍團死死的盯住庫賽爾守軍,不給他們任何出城的機會!”祖古塔的詢問獲得了朱古達的明確回答;無論朱古達是否是真心實意的服從命令,但是他的姿態讓祖古塔很滿意,這就足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解決完庫賽爾守軍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具體協商對塔普蘇斯的進攻計劃了;庫賽爾守軍畢竟隻是維密那派遣出去的一支偏師。將領也不是什麽耳熟能詳的迦太基大將,塔普蘇斯的進攻才是這場戰爭的核心戰役。塔普蘇斯的守將就是維密那本人了,其麾下現在的兵力大概在兩萬左右;其中最起碼有超過一萬五千軍隊是新兵,比較精銳的最多不過五千人左右。
而努米底亞的五萬兩千軍隊,除去針對庫賽爾的朱古達軍團五千餘兵力,剩下的兵力依舊高達四萬六千餘眾;因為進攻塔普蘇斯的戰鬥是一場純粹的攻城戰,祖古塔親自指揮的一萬兩千標槍騎兵和艾哈邁德麾下的五千長盾騎兵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祖古塔真正能夠投入戰場的也就是艾哈邁德麾下剩餘的八千五百步兵和三個新兵軍團兩萬一千步兵。
如果這麽來看的話,攻守雙方的總兵力差距也就在一萬人左右;不過,以維密那的指揮能力和守軍依托城牆的優勢。這一萬人的兵力差距並不足以讓努米底亞大軍輕易攻陷塔普蘇斯。當然,努米底亞大軍在騎兵上的優勢也可以完全就塔普蘇斯包圍的水泄不通;隻要塔普蘇斯獲得不了來自後方的支援,那麽陷落也將就是遲早的事情。
針對於這樣的情況,艾哈邁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國王陛下。我軍畢竟是進攻方,在沒有至少兩倍以上的兵力優勢進攻維密那防守的塔普蘇斯恐怕即使是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也不能達到我們的既定目標;更為關鍵的是,我們無法短時間內完成對迦太基的戰爭的話,漢尼拔就要回來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首先對塔普蘇斯發動一場試探性的進攻;如果守軍的防守力量不強的話。那我們就以最大的攻擊力度強攻塔普蘇斯。如果守軍的防守非常堅固的話,那我們就暫時放棄對塔普蘇斯的進攻;留下一萬兩千標槍騎兵負責包圍塔普蘇斯,剩下的大軍繼續進攻拜薩西恩其他地區。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派遣傳令兵前往努米底亞行省命令負責與迦太基軍隊的三萬五千大軍從迦太基西麵發動進攻;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迦太基新組建的三個軍團已經有兩個軍團齊集於塔普蘇斯了,再加上維密那麾下的數千精銳,他們能夠用於防守西麵的守軍絕對不可能超過兩萬人!
而且,迦太基在阿非利加的不足兩萬守軍還都是新兵,根本不可能阻擋王國的三萬五千大軍的進攻;畢竟我們的三萬五千大軍中隻有兩萬新兵,剩下的不是五千常備軍精銳,就是一萬戰鬥力不俗的標槍騎兵,我們的進攻將是迦太基人無法抵擋的。
隻要我們能夠在漢尼拔返回迦太基之前,將迦太基的阿非利加行省和拜薩西恩行省占領;僅憑塔普蘇斯和迦太基兩座城市,那麽勝利將是我們的囊中之物。而我們為此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些時間罷了。等到我們的大軍與朱巴爾將軍的大軍在迦太基境內會合了,迦太基也就完了。”
艾哈邁德的話為祖古塔和軍帳內的諸將描述了一個幾近完美的未來;更讓所有人難以平靜下來的是,這個幾近完美的未來並不是很空洞的,而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實現的。隻要西線的朱巴爾將軍可以率領麾下三萬五千大軍擊敗阿非利加的迦太基守軍;那麽勝利也就將指日可待了。
如果真的采取這樣的策略的話。即將爆發的塔普蘇斯攻城戰就顯得無關緊要了;祖古塔親自率領的努米底亞大軍隻需要將維密那和他麾下的守軍牢牢的控製在塔普蘇斯城內,孤立無援的阿非利加就將在努米底亞的鐵蹄下從迦太基王國的首都行省變成努米底亞的第七個行省!
毋庸置疑,還不知道漢尼拔早已經歸來的祖古塔很是輕易的就采納了艾哈邁德的策略;因為在祖古塔以及其麾下諸將看來,即使漢尼拔在努米底亞大軍的戰略沒有完成之前就趕回來了,手中根本沒有足夠兵力的漢尼拔又如何改變已經形成的局勢呢?
不要以為祖古塔在戰爭爆發之前沒有調查漢尼拔及其麾下軍團的情況;雖然漢尼拔名聲在外。但是其麾下軍隊經曆數次大戰後大概也就在一萬左右,這並不算是什麽絕密的情報。就算漢尼拔及時趕回了迦太基,他也不可能將軍隊全部帶回迦太基本土。
因為在撒丁島上虎視眈眈的羅馬大軍和依舊心懷不軌的大西西裏最少將要牽製住漢尼拔麾下的主要兵力,漢尼拔能夠帶回迦太基本土的軍隊絕對不可能超過五千!不足五千的精銳軍隊又這麽可能改變雙方懸殊的實力差距呢?實力上的絕對優勢,讓努米底亞人選擇了直接無視漢尼拔的威脅。
可惜,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漢尼拔早已經回到了迦太基,帶回來的軍隊也遠遠不足五千,而是隻有可憐的兩千伊比利亞步兵。但是,聖團軍團的存在卻是努米底亞人最大的失策;這個實力異常強勁,規模也堪稱龐大的軍隊將會在漢尼拔的統領下爆發出無與倫比的戰鬥力!
就在祖古塔等人商量接下來戰略的時候。維密那也在塔普蘇斯總督府內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隨著波希米科的歸來,漢尼拔麾下的大將瑪哈巴爾也率領著兩千精銳無比的伊比利亞步兵到來了。之後,阿比多斯及其麾下的五千迦太基精銳也趕到了塔普蘇斯;此時,維密那手中的兵力已經達到兩萬六千了,其中精銳力量達到一萬一千!
希米科在帶回來七千精銳援軍的同時,也將漢尼拔的命令傳達給了維密那;不同於希米科的難以置信,維密那卻對漢尼拔的命令不可置否的接受了,並親自派遣傳令兵返回迦太基向漢尼拔傳達自己的意思。維密那的傳達的內容是:塔普蘇斯城內物資可供軍民使用半年;六個月之內,努米底亞南線大軍不可能攻占塔普蘇斯,六個月後。人亡城毀!
其實維密那也知道漢尼拔的戰略是什麽,無非就是利用塔普蘇斯守軍來死死地拖著努米底亞精銳大軍;然後漢尼拔徹底解決西線的努米底亞軍隊以後就會順勢攻占努米底亞的首都行省,漢尼拔想要的根本不是抵禦努米底亞軍隊的進攻,他真正想要的是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努米底亞王國!
能夠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相出這麽瘋狂的計劃的人也就隻有漢尼拔了;不過。維密那卻是對漢尼拔的這個計劃鼎力支持。因為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之間的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了兩者之間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一方強大必將壓縮另一方的生存空間;為了迦太基的強大,維密那可以付出所有。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在拜薩西恩一直堅守到漢尼拔的援軍來到,那麽原定的計劃就要改變了;而新增援來的七千精銳也給了維密那改變計劃的底氣。原本維密那是派遣希米卡率領四千精銳駐守在庫賽爾分散努米底亞大軍的兵力;但隨著援軍的到來,現在維密那已經不需要庫賽爾分散敵軍兵力了,維密那決定將庫賽爾的作用進一步擴大!
首先。維密那命令希米科率領新兵軍團中的五千伊比利亞步兵在努米底亞大軍沒有發動進攻之前前往庫賽爾增援他的哥哥希米卡;這樣庫賽爾的守軍就是四千精銳和五千新兵的組合了,總兵力也達到了九千之眾。而維密那給他們的命令就是:死守庫賽爾,如有機會主動進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