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新的行省”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塞內加(古羅馬時代著名斯多亞學派哲學家)
艾哈邁德的此舉不僅令他自己渾身顫抖,也讓在場的八千努米底亞將士心生悲切;在他們的眼中,艾哈邁德將軍一直就是努米底亞王國不可動搖的擎天巨擘。即使是追隨阿德赫巴王子而去的薩拉赫將軍,也是無法在努米底亞軍中與艾哈邁德相提並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年祖古塔之所以能夠獲得幾乎整個努米底亞軍方的支持,所依靠的正式艾哈邁德對他的絕對支持;艾哈邁德甚至就是努米底亞王國軍方的最後靠山!如今,這座靠山一般的擎天巨擘終於還是倒下了;不是倒在了敵人的劍下,而是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倒下。
無論艾哈邁德的心裏是何種滋味,也無論在場的努米底亞將士心中是什麽感覺;戰爭最終還是結束了。當這八千努米底亞將士被迦太基軍隊押往軍營的時候,這場戰爭就算是正式結束了;至於,還有四千一直在軍營內沒有出戰的長盾騎兵,他們可是艾哈邁德的嫡係軍隊,自然不會生出什麽亂子。
除了安排聖團軍團的一萬將士在軍營內看押努米底亞的一萬兩千俘虜和不足一萬五千反抗軍和兩千迦太基攻城將士在軍營內接受治療以外,其他的迦太基軍隊全部都被漢尼拔命令清理城牆和城內的戰火痕跡;不僅是九千步兵,兩萬騎兵也被命令下馬幹活。
戰爭的殘局總是需要有人來收拾的,作為勝利者的迦太基軍隊收拾大列普提斯的殘局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況且,本來一場慘烈而又持久的攻城戰,被莫名其妙的打成了眼下的這個局麵,漢尼拔等諸將不在心裏偷偷的樂就不錯了。
整個大列普提斯的清理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城內的秩序也被很好的建立起來;所謂的十大反抗組織被輕而易舉的解散了,艱難活下來的一萬五千反抗軍也被漢尼拔下令休整完畢後就地解散。
當然,漢尼拔也不是過河拆橋的人;在解散他們的同時。漢尼拔還向每一個活下來的反抗軍將士賜予了十枚金幣的遣散費。至於那些經曆過戰事,家人都已不在,自己也不願意再回歸原來生活的反抗軍將士;漢尼拔則是將他們編組起來,組建為的黎波裏地區的戍衛軍。
所有進入到大列普提斯城內的迦太基將領和將士都在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原的黎波裏王國的貴族富商們也是紛紛站出來協助迦太基大軍進行各項事務。按照漢尼拔的想法,此役結束之後,的黎波裏地區將會重新恢複的黎波裏王國;他們的國王也將依舊是還在迦太基城避難的國王。
這倒不是說漢尼拔不願意吞並的黎波裏地區,隻是今天的事情給漢尼拔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的黎波裏地區是迦太基王國本土的後花園。也是從北非南部進入迦太基本土的必經之路,這樣的地區掌握在迦太基自己手裏是極有好處的。
但是,的黎波裏地區的老百姓實在不是什麽良民啊!今天的戰事,如果沒有大列普提斯城內的反抗組織暴動,即便是朱古達成功發動了對城牆上守軍的襲擊,努米底亞大軍也不可能短短兩個小時就損失殆盡,失去對大列普提斯的控製權。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漢尼拔自然不願意破壞迦太基王國在的黎波裏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既然吞並的黎波裏地區是有著極大的風險的,那還不如安安分分的在的黎波裏王國扶持一個聽話的傀儡國王;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迦太基王國對的黎波裏地區的控製啊!
可惜,世事總是無常的;福無雙至這句話對於漢尼拔來說。可能並不成立。如果說今天的攻城戰事對於漢尼拔來說是一個驚喜的話,那麽很快漢尼拔又會迎來自己今天的第二個驚喜;而且,這個驚喜對於迦太基王國的意義更加非凡!
經曆了努米底亞與迦太基的戰爭以後,的黎波裏的人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的的黎波裏王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歌舞升平的國度;所謂的和平盛世,也隻不過是強者的施舍罷了。一旦有新的強者出現,國力孱弱的的黎波裏王國便隻能淪為他國鐵蹄下待宰的羔羊!
唯一能夠改變這種局麵的方法就是徹底改變的黎波裏王國的國力;可是,區區的黎波裏王國想要改變自己又是怎麽困難的事情呢?且不說的黎波裏王國能不能有增強國力的辦法,就是重新強大起來的迦太基王國也不會允許一個強盛的的黎波裏王國出現的。
所以,大列普提斯城內的貴族富商以及前反抗組織的首腦們為此就齊聚一處。共同探討的黎波裏地區的出路;至於那個還在迦太基城內避難的國王陛下,早就被的黎波裏人徹底忘記了。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激烈討論,大家總結出來的最後解決辦法就是將的黎波裏地區並入迦太基王國!
之前努米底亞王國的強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但迦太基王國在危難之際爆發出來的實力簡直堪稱恐怖;原本已經幾乎占領整個拜薩西恩行省的努米底亞大軍被迦太基重新組織起來的大軍強勢驅逐了。甚至連努米底亞王國的首都和首都行省都被迦太基人武力占據了。
再加上此役的終結,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強勢崛起的努米底亞王國徹底沒落了;迦太基王國再一次成為了北非地區至高無上的霸主。既然迦太基王國是不可能允許強大的的黎波裏王國出現的,那就讓的黎波裏王國成為迦太基王國的下一個行省吧,這樣也好過任人欺淩吧。
不過,參與這次討論的人畢竟隻是各方的代表罷了;要想真正的實施這樣的大事,最起碼也要獲得大列普提斯城內絕大部分人的同意啊。所以。在確定了最終的方案以後;在場的代表們就開始各自離去,為這件事情的實施而奔走去了。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大列普提斯的清理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至少城牆上的屍體和戰火痕跡已經被清理了。至於城內的大火廢墟和交戰造成的破壞,那就不僅僅是迦太基將士們的事情了;更多的還是大列普提斯城內的百姓在自己清理,迦太基軍隊隻是負責維持秩序罷了。
維密那關於今日戰事的報告整理也是完成了。在晚飯之前便就送到了漢尼拔的手中;根據維密那和諸將的整理:今日一役,迦太基大軍共計戰死五千九百餘人,輕重傷兩千人,兩萬五千騎兵未損一兵一卒。步兵則是剩下一萬四千人,這其中還包括了五千聖團步兵。
朱古達的軍團則是基本損失殆盡了,四千騎兵的朱古達軍團現在也就剩下不到五百人了,準確的來說隻有四百五十人;而且,這四百五十人還是人人帶傷。最終能夠活下來估計絕對不會超過兩百人。最悲慘的還是其軍團內的將領,百夫長以上的將領全部陣亡,僅留下朱古達這個光杆司令。
還有就是城內的反抗軍隊了,因為反抗軍隊的規模難以統計,傷亡也不易整理;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是努米底亞人的武器裝備,實在不容易區分。所以,最終維密那等人隻是統計了願意繼續留下從軍的人,共計有三千五百人!
最後當然就是努米底亞大軍的情報了,根據艾哈邁德的解釋;整個努米底亞軍隊戰前共有三萬六千大軍。其中步兵兩萬,騎兵一萬六千;戰後。兩萬步兵戰死一萬兩千餘人,還剩下大約七千五百人,騎兵則還剩下完好無損的四千長盾騎兵和四散歸營的一千標槍騎兵。
原本隸屬於努米底亞大軍戰鬥序列的兩萬五千的黎波裏青壯則是被艾哈邁德拒絕承認,理由則是這兩萬五千青壯在戰鬥期間全部倒戈成為了反抗軍隊;不僅沒有成為努米底亞大軍的助力,反而成為了後期攻擊努米底亞大軍的主力!
這樣的戰爭結果,無論是對於重獲自由的黎波裏王國來說,還是對於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努米底亞王國來說,都是苦澀不堪的;或許,這場戰爭的唯一勝利者還是迦太基王國。雖然迦太基王國在戰爭的前期喪土失地,但是後期的大戰獲勝卻是直接改變了北非地區的局勢。
本已日漸式微的迦太基王國憑借此役重新成為了北非的霸主國家。算是獲得了新生;從今往後,北非地區又將變成迦太基王國的一言堂。北非地區唯一能夠和迦太基王國抗衡的努米底亞王國,自此以後也算是煙消雲散了!
一勞永逸的戰爭結果讓漢尼拔和維密那等諸將都難免興奮異常,今夜自然也就成為了迦太基大軍大肆慶祝的勝利狂歡之夜;漢尼拔等人在軍營內陪將士們一起喝了半個小時的酒之後。就悄悄的離開軍營返回大列普提斯的王宮了,此時王宮已經是漢尼拔的最高指揮部了。
陪同漢尼拔一起返回王宮的不僅有維密那等七將,還有立下大功的朱古達和今日新降的艾哈邁德;漢尼拔之所以將這些人全部叫到王宮裏來,為的就是今晚將戰後的北非格局定下來。至於迦太基的元老院,漢尼拔有將他們放在眼裏過嗎?
不過,在回到王宮的附近以後卻是發生了一件讓所有迦太基將領都心花怒放的事情;無數大列普提斯的百姓聚集在王宮前方。想要求見漢尼拔將軍,並懇求漢尼拔將軍允許的黎波裏王國並入迦太基王國,這樣的事情對於迦太基的將領們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榮耀啊!
為將者的最大的榮耀是什麽,無非就是為自己的祖國開疆拓土罷了;如果的黎波裏地區能夠在此役結束時被納入迦太基王國的統治範圍,那麽參加此役的所有迦太基將領都會成為迦太基王國曆史上開疆拓土的英雄將領,這難道還不值得所有的將領們興奮嗎?
漢尼拔雖然沒有希米卡等人的喜形於色,卻也是難掩自己內心的喜悅;本來漢尼拔都已經放棄將的黎波裏地區納入迦太基王國的想法了,沒想到卻在這裏峰回路轉了。當即,漢尼拔就帶著諸將站到王宮門前的最高處,向王宮前的所有大列普提斯百姓表麵了自己的身份。
之後,漢尼拔不僅答應了會將的黎波裏王國並入迦太基王國,並且承諾今後會在大列普提斯城內駐紮一支精銳的迦太基軍團,以此來保護的黎波裏行省和大列普提斯的安全。而所有原的黎波裏王國的貴族和爵位以及官員,都將被迦太基王國承認,並在的黎波裏行省繼續任職!
漢尼拔的這兩個承諾直接就將現場的氣氛推到了高潮,原本還心存疑慮的一些人也是徹底放開了心中的疑慮;而那些曾經的的黎波裏王國貴族和官員則是更加對漢尼拔感恩戴德。至於那些普通的百姓,他們隻是單純的為自己將來不用任人欺淩而高興罷了。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未完待續。)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塞內加(古羅馬時代著名斯多亞學派哲學家)
艾哈邁德的此舉不僅令他自己渾身顫抖,也讓在場的八千努米底亞將士心生悲切;在他們的眼中,艾哈邁德將軍一直就是努米底亞王國不可動搖的擎天巨擘。即使是追隨阿德赫巴王子而去的薩拉赫將軍,也是無法在努米底亞軍中與艾哈邁德相提並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年祖古塔之所以能夠獲得幾乎整個努米底亞軍方的支持,所依靠的正式艾哈邁德對他的絕對支持;艾哈邁德甚至就是努米底亞王國軍方的最後靠山!如今,這座靠山一般的擎天巨擘終於還是倒下了;不是倒在了敵人的劍下,而是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倒下。
無論艾哈邁德的心裏是何種滋味,也無論在場的努米底亞將士心中是什麽感覺;戰爭最終還是結束了。當這八千努米底亞將士被迦太基軍隊押往軍營的時候,這場戰爭就算是正式結束了;至於,還有四千一直在軍營內沒有出戰的長盾騎兵,他們可是艾哈邁德的嫡係軍隊,自然不會生出什麽亂子。
除了安排聖團軍團的一萬將士在軍營內看押努米底亞的一萬兩千俘虜和不足一萬五千反抗軍和兩千迦太基攻城將士在軍營內接受治療以外,其他的迦太基軍隊全部都被漢尼拔命令清理城牆和城內的戰火痕跡;不僅是九千步兵,兩萬騎兵也被命令下馬幹活。
戰爭的殘局總是需要有人來收拾的,作為勝利者的迦太基軍隊收拾大列普提斯的殘局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況且,本來一場慘烈而又持久的攻城戰,被莫名其妙的打成了眼下的這個局麵,漢尼拔等諸將不在心裏偷偷的樂就不錯了。
整個大列普提斯的清理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城內的秩序也被很好的建立起來;所謂的十大反抗組織被輕而易舉的解散了,艱難活下來的一萬五千反抗軍也被漢尼拔下令休整完畢後就地解散。
當然,漢尼拔也不是過河拆橋的人;在解散他們的同時。漢尼拔還向每一個活下來的反抗軍將士賜予了十枚金幣的遣散費。至於那些經曆過戰事,家人都已不在,自己也不願意再回歸原來生活的反抗軍將士;漢尼拔則是將他們編組起來,組建為的黎波裏地區的戍衛軍。
所有進入到大列普提斯城內的迦太基將領和將士都在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原的黎波裏王國的貴族富商們也是紛紛站出來協助迦太基大軍進行各項事務。按照漢尼拔的想法,此役結束之後,的黎波裏地區將會重新恢複的黎波裏王國;他們的國王也將依舊是還在迦太基城避難的國王。
這倒不是說漢尼拔不願意吞並的黎波裏地區,隻是今天的事情給漢尼拔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的黎波裏地區是迦太基王國本土的後花園。也是從北非南部進入迦太基本土的必經之路,這樣的地區掌握在迦太基自己手裏是極有好處的。
但是,的黎波裏地區的老百姓實在不是什麽良民啊!今天的戰事,如果沒有大列普提斯城內的反抗組織暴動,即便是朱古達成功發動了對城牆上守軍的襲擊,努米底亞大軍也不可能短短兩個小時就損失殆盡,失去對大列普提斯的控製權。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漢尼拔自然不願意破壞迦太基王國在的黎波裏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既然吞並的黎波裏地區是有著極大的風險的,那還不如安安分分的在的黎波裏王國扶持一個聽話的傀儡國王;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迦太基王國對的黎波裏地區的控製啊!
可惜,世事總是無常的;福無雙至這句話對於漢尼拔來說。可能並不成立。如果說今天的攻城戰事對於漢尼拔來說是一個驚喜的話,那麽很快漢尼拔又會迎來自己今天的第二個驚喜;而且,這個驚喜對於迦太基王國的意義更加非凡!
經曆了努米底亞與迦太基的戰爭以後,的黎波裏的人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的的黎波裏王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歌舞升平的國度;所謂的和平盛世,也隻不過是強者的施舍罷了。一旦有新的強者出現,國力孱弱的的黎波裏王國便隻能淪為他國鐵蹄下待宰的羔羊!
唯一能夠改變這種局麵的方法就是徹底改變的黎波裏王國的國力;可是,區區的黎波裏王國想要改變自己又是怎麽困難的事情呢?且不說的黎波裏王國能不能有增強國力的辦法,就是重新強大起來的迦太基王國也不會允許一個強盛的的黎波裏王國出現的。
所以,大列普提斯城內的貴族富商以及前反抗組織的首腦們為此就齊聚一處。共同探討的黎波裏地區的出路;至於那個還在迦太基城內避難的國王陛下,早就被的黎波裏人徹底忘記了。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激烈討論,大家總結出來的最後解決辦法就是將的黎波裏地區並入迦太基王國!
之前努米底亞王國的強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但迦太基王國在危難之際爆發出來的實力簡直堪稱恐怖;原本已經幾乎占領整個拜薩西恩行省的努米底亞大軍被迦太基重新組織起來的大軍強勢驅逐了。甚至連努米底亞王國的首都和首都行省都被迦太基人武力占據了。
再加上此役的終結,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強勢崛起的努米底亞王國徹底沒落了;迦太基王國再一次成為了北非地區至高無上的霸主。既然迦太基王國是不可能允許強大的的黎波裏王國出現的,那就讓的黎波裏王國成為迦太基王國的下一個行省吧,這樣也好過任人欺淩吧。
不過,參與這次討論的人畢竟隻是各方的代表罷了;要想真正的實施這樣的大事,最起碼也要獲得大列普提斯城內絕大部分人的同意啊。所以。在確定了最終的方案以後;在場的代表們就開始各自離去,為這件事情的實施而奔走去了。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大列普提斯的清理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至少城牆上的屍體和戰火痕跡已經被清理了。至於城內的大火廢墟和交戰造成的破壞,那就不僅僅是迦太基將士們的事情了;更多的還是大列普提斯城內的百姓在自己清理,迦太基軍隊隻是負責維持秩序罷了。
維密那關於今日戰事的報告整理也是完成了。在晚飯之前便就送到了漢尼拔的手中;根據維密那和諸將的整理:今日一役,迦太基大軍共計戰死五千九百餘人,輕重傷兩千人,兩萬五千騎兵未損一兵一卒。步兵則是剩下一萬四千人,這其中還包括了五千聖團步兵。
朱古達的軍團則是基本損失殆盡了,四千騎兵的朱古達軍團現在也就剩下不到五百人了,準確的來說隻有四百五十人;而且,這四百五十人還是人人帶傷。最終能夠活下來估計絕對不會超過兩百人。最悲慘的還是其軍團內的將領,百夫長以上的將領全部陣亡,僅留下朱古達這個光杆司令。
還有就是城內的反抗軍隊了,因為反抗軍隊的規模難以統計,傷亡也不易整理;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是努米底亞人的武器裝備,實在不容易區分。所以,最終維密那等人隻是統計了願意繼續留下從軍的人,共計有三千五百人!
最後當然就是努米底亞大軍的情報了,根據艾哈邁德的解釋;整個努米底亞軍隊戰前共有三萬六千大軍。其中步兵兩萬,騎兵一萬六千;戰後。兩萬步兵戰死一萬兩千餘人,還剩下大約七千五百人,騎兵則還剩下完好無損的四千長盾騎兵和四散歸營的一千標槍騎兵。
原本隸屬於努米底亞大軍戰鬥序列的兩萬五千的黎波裏青壯則是被艾哈邁德拒絕承認,理由則是這兩萬五千青壯在戰鬥期間全部倒戈成為了反抗軍隊;不僅沒有成為努米底亞大軍的助力,反而成為了後期攻擊努米底亞大軍的主力!
這樣的戰爭結果,無論是對於重獲自由的黎波裏王國來說,還是對於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努米底亞王國來說,都是苦澀不堪的;或許,這場戰爭的唯一勝利者還是迦太基王國。雖然迦太基王國在戰爭的前期喪土失地,但是後期的大戰獲勝卻是直接改變了北非地區的局勢。
本已日漸式微的迦太基王國憑借此役重新成為了北非的霸主國家。算是獲得了新生;從今往後,北非地區又將變成迦太基王國的一言堂。北非地區唯一能夠和迦太基王國抗衡的努米底亞王國,自此以後也算是煙消雲散了!
一勞永逸的戰爭結果讓漢尼拔和維密那等諸將都難免興奮異常,今夜自然也就成為了迦太基大軍大肆慶祝的勝利狂歡之夜;漢尼拔等人在軍營內陪將士們一起喝了半個小時的酒之後。就悄悄的離開軍營返回大列普提斯的王宮了,此時王宮已經是漢尼拔的最高指揮部了。
陪同漢尼拔一起返回王宮的不僅有維密那等七將,還有立下大功的朱古達和今日新降的艾哈邁德;漢尼拔之所以將這些人全部叫到王宮裏來,為的就是今晚將戰後的北非格局定下來。至於迦太基的元老院,漢尼拔有將他們放在眼裏過嗎?
不過,在回到王宮的附近以後卻是發生了一件讓所有迦太基將領都心花怒放的事情;無數大列普提斯的百姓聚集在王宮前方。想要求見漢尼拔將軍,並懇求漢尼拔將軍允許的黎波裏王國並入迦太基王國,這樣的事情對於迦太基的將領們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榮耀啊!
為將者的最大的榮耀是什麽,無非就是為自己的祖國開疆拓土罷了;如果的黎波裏地區能夠在此役結束時被納入迦太基王國的統治範圍,那麽參加此役的所有迦太基將領都會成為迦太基王國曆史上開疆拓土的英雄將領,這難道還不值得所有的將領們興奮嗎?
漢尼拔雖然沒有希米卡等人的喜形於色,卻也是難掩自己內心的喜悅;本來漢尼拔都已經放棄將的黎波裏地區納入迦太基王國的想法了,沒想到卻在這裏峰回路轉了。當即,漢尼拔就帶著諸將站到王宮門前的最高處,向王宮前的所有大列普提斯百姓表麵了自己的身份。
之後,漢尼拔不僅答應了會將的黎波裏王國並入迦太基王國,並且承諾今後會在大列普提斯城內駐紮一支精銳的迦太基軍團,以此來保護的黎波裏行省和大列普提斯的安全。而所有原的黎波裏王國的貴族和爵位以及官員,都將被迦太基王國承認,並在的黎波裏行省繼續任職!
漢尼拔的這兩個承諾直接就將現場的氣氛推到了高潮,原本還心存疑慮的一些人也是徹底放開了心中的疑慮;而那些曾經的的黎波裏王國貴族和官員則是更加對漢尼拔感恩戴德。至於那些普通的百姓,他們隻是單純的為自己將來不用任人欺淩而高興罷了。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