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四個方向”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站在高岸上遙看顛簸******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壘中遙看激戰中的戰場也是愉快的,但是沒有能比攀登於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後俯視來路上的層層迷障、煙霧和曲折更愉快了!
——盧克萊修(古羅馬哲學家)
在奧古斯都家族忙於侵占迦太基王國的海外領土,漢尼拔在北非忙於驅逐努米底亞侵略大軍,馬略忙於羅馬本土的政治鬥爭的時候;雄踞於北方的尤利烏斯家族也沒有閑著。+◆,卡拉貝斯對阿爾卑斯部落的征服,並不算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對外擴張;充其量也隻不過是解決後顧之憂罷了。
自從尤利烏斯家族在卡拉貝斯的協助下征服了山內高盧的兩個行省和雷古利亞王國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重心就從原本的軍事建設方麵轉移到了內部治理上麵;經過一段時間的恩威並施,新近被征服的三個行省好歹是穩定了下來,那些高盧蠻族很是順利的接受了尤利烏斯家族的統治。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山內高盧蠻族從本質上來說,與山外高盧蠻族還是有區別的。雖然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兩側的高盧蠻族都是源於同一個祖先,但是雙方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程度早就在數百年以前就開始產生天差地別的差異了。
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高盧蠻族,還是曾經的那個野蠻人民族;他們過著的生活也還是數百年前的生活,甚至連一絲一毫的變化都沒有。而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蠻族,卻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野蠻人民族了;他們過著的生活與文明世界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比真正的蠻族要強了很多了。
羅馬共和國這數百年來的擴張,讓羅馬人與高盧人成為了鄰居;雙方在盧比孔河沿岸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廝殺和爭鬥。但是,戰爭永遠都不是雙方的主旋律;在數百年的時間裏,羅馬人和高盧人之間也不過是爆發了十餘次大戰和七十餘次戰鬥而已,其他的時間裏大家還是和平共處的。
羅馬人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傲自大,高盧人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野蠻無禮;很多在盧比孔河沿岸生活的羅馬人和高盧人之間還是建立起了非常默契的生活習慣。盧比孔河南岸的羅馬人總是用一些鹽鐵來換取北岸高盧人手中的獸皮,雙方各取所需,各有收獲。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人漸漸地開始接受了一些屬於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喝紅酒、吃麵包、種植小麥、勤於洗澡等等。很多高盧人甚至開始做一種他們祖先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那就是經商;高盧人與羅馬人之間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專門的商人來組織貿易了。
推動高盧人文明化進程的不僅是貿易的繁榮,還有戰爭的爆發!侵略成性的高盧人總是會在自己生計艱難的時候越過盧比孔河,前往南岸的羅馬人聚居地掠奪足夠自己生存下去的糧草物資;很多時候,他們掠奪的東西裏麵還會有一些文明世界特有的東西,比如羅馬人洗澡用的按摩用具。
總之,在數百年的潛移默化中,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蠻族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蠻族界定,成為了一種介於文明民族和蠻族之間的存在。雷古利亞王國的誕生就是源於此;要知道,在高盧蠻族的社會構成中是沒有國王貴族概念的,有的隻有部落概念和首領概念。
雷古利亞部落能夠演變成雷古利亞王國本身也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至於羅馬人劃分的山內高盧行省和威尼托行省,他們雖然還沒有擺脫部落觀念的束縛,但好歹也是知道了文明的概念,開始學習羅馬人用行省稱呼自己的家鄉,用總督來稱呼自己部落的首領。
這樣的阿爾卑斯山脈以南高盧蠻族,其實已經算不上是真正的高盧蠻族了;因為他們的生活社會中充斥著文明世界的各種物品,也充滿了學習文明世界的氛圍。相比較而言,那些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高盧蠻族不僅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接觸文明世界的物品,思想上也極為排斥文明世界。
正是因為山內高盧蠻族的思想覺悟已經到了向往文明的時期;所以,他們對於羅馬人的征服也沒有很排斥,反而是充滿著一種既害怕又期待的情緒。害怕是基於高盧與羅馬之間數百年的恩怨情仇而產生的,高盧人擔心羅馬人在征服自己以後會進行報複。
而期待則是基於這些高盧蠻族對於文明世界的向往而產生的,這些高盧人都使用過文明世界的物品,也接觸過文明世界的社會生活;他們深知自己民族的生活與真正的文明生活之間的差距,他們渴望自己也成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變成真正的文明生活!
尤利烏斯家族的到來對於普通的高盧蠻族來說,或許真的是一場夢幻般的幸福來臨了;弗拉維斯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睿智是羅馬人都知道的。由他執掌的尤利烏斯家族,不僅沒有打壓當地的高盧人和高盧貴族,反而是盡心盡力的將文明世界的一切傳播至高盧蠻族的世界。
無論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去做的這一切,獲得的成效則是非常顯著的;雷古利亞行省和山內高盧行省以及威尼托行省,這三個行省內的高盧人民和高盧貴族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了尤利烏斯家族的統治,並開始擁護尤利烏斯家族,擁護弗拉維斯領袖。
當然,高盧人也不是傻子;如果不是他們知道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給他們帶來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改變,他們也是不會輕易的接受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的,更不要說擁護了。正是由於雙方的共同努力,才在數月之內將整個尤利烏斯家族治下的三個行省快速穩定了下來。
在自己家族治下新近納入統治的三個高盧行省恢複穩定以後,沒有後顧之憂的尤利烏斯家族就又要開始新的擴張計劃了。現在擺在尤利烏斯家族麵前的擴張渠道一共有四條,分別是向東方的伊利裏亞擴張,向西方的山外高盧擴張,向東北方的諾裏庫姆擴張,向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擴張。
這四個方向孰優孰劣弗拉維斯的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弗拉維斯卻不能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為弗拉維斯用在自己未來的時間裏,好好培養自己最看好的繼承人凱撒,要不然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為了給小凱撒創造機會,弗拉維斯決定召開尤利烏斯家族的最高家族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尤利烏斯家族七個軍團長和家族繼承人以外,就隻有弗拉維斯和他一直帶在身邊的凱撒了。諸將不知道弗拉維斯為什麽要突然展開軍事會議,但還是本能的在出發前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會議召開的時候,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分;或許是羅馬的家族都有在夜晚召開會議的習慣,好像每個羅馬家族召開家族會議的時間都是夜幕降臨的時候。在諸將都已經坐定以後,弗拉維斯才帶著凱撒出現在會議室裏;僅僅數月不見,凱撒的個頭卻是已經有正常孩子十四五歲那麽高了。
簡單的與平時駐紮在各地的諸將寒暄了一番以後,弗拉維斯就在諸將的注目下正式開始了這場家族會議;隻見弗拉維斯躊躇滿誌的對著在座的眾人說道:“諸位,隨著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高盧人的三個行省已經徹底被納入我們尤利烏斯家族的治下了!
既然我們已經整理好了自己的內務,那麽對外的擴張肯定也是要開始了;現在擺在我們尤利烏斯家族麵前的擴張渠道一共有四條,分別是向東方的伊利裏亞擴張,向西方的山外高盧擴張,向東北方的諾裏庫姆擴張,向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擴張。
在這四個方向上,除了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需要我們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暫時不適合我們擴張以外,其他三個方向上的擴張卻都是可以的;今天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看看往哪個方向上擴張才符合我們尤利烏斯家族的最大利益。”
在座的九個人中,凱撒隻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還不能夠在這樣的家族會議上發言;而昆圖斯·尤利烏斯(不是撒丁島那個昆圖斯·西庇阿)又是家族的繼承人,剩下的七人都是各個軍團的軍團長,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自然是滿心期待了。
對於一個將軍來說,唯有戰爭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勝利和榮耀;他們當然對此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了。不過,弗拉維斯可不是簡單的宣布要對誰開戰,而是讓大家一起商量對誰開戰;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也是很有難度的。
諸將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意首先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看法;沒辦法,誰不知道以弗拉維斯的智慧,他肯定早就已經有了決定了,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拋出來,無非就是為了考驗大家罷了。這要是答對了自然皆大歡喜,要是說錯了呢?出頭鳥可不是人人都願意當的!
——盧克萊修(古羅馬哲學家)
在奧古斯都家族忙於侵占迦太基王國的海外領土,漢尼拔在北非忙於驅逐努米底亞侵略大軍,馬略忙於羅馬本土的政治鬥爭的時候;雄踞於北方的尤利烏斯家族也沒有閑著。+◆,卡拉貝斯對阿爾卑斯部落的征服,並不算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對外擴張;充其量也隻不過是解決後顧之憂罷了。
自從尤利烏斯家族在卡拉貝斯的協助下征服了山內高盧的兩個行省和雷古利亞王國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重心就從原本的軍事建設方麵轉移到了內部治理上麵;經過一段時間的恩威並施,新近被征服的三個行省好歹是穩定了下來,那些高盧蠻族很是順利的接受了尤利烏斯家族的統治。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山內高盧蠻族從本質上來說,與山外高盧蠻族還是有區別的。雖然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兩側的高盧蠻族都是源於同一個祖先,但是雙方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程度早就在數百年以前就開始產生天差地別的差異了。
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高盧蠻族,還是曾經的那個野蠻人民族;他們過著的生活也還是數百年前的生活,甚至連一絲一毫的變化都沒有。而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蠻族,卻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野蠻人民族了;他們過著的生活與文明世界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比真正的蠻族要強了很多了。
羅馬共和國這數百年來的擴張,讓羅馬人與高盧人成為了鄰居;雙方在盧比孔河沿岸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廝殺和爭鬥。但是,戰爭永遠都不是雙方的主旋律;在數百年的時間裏,羅馬人和高盧人之間也不過是爆發了十餘次大戰和七十餘次戰鬥而已,其他的時間裏大家還是和平共處的。
羅馬人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傲自大,高盧人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野蠻無禮;很多在盧比孔河沿岸生活的羅馬人和高盧人之間還是建立起了非常默契的生活習慣。盧比孔河南岸的羅馬人總是用一些鹽鐵來換取北岸高盧人手中的獸皮,雙方各取所需,各有收獲。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人漸漸地開始接受了一些屬於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喝紅酒、吃麵包、種植小麥、勤於洗澡等等。很多高盧人甚至開始做一種他們祖先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那就是經商;高盧人與羅馬人之間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專門的商人來組織貿易了。
推動高盧人文明化進程的不僅是貿易的繁榮,還有戰爭的爆發!侵略成性的高盧人總是會在自己生計艱難的時候越過盧比孔河,前往南岸的羅馬人聚居地掠奪足夠自己生存下去的糧草物資;很多時候,他們掠奪的東西裏麵還會有一些文明世界特有的東西,比如羅馬人洗澡用的按摩用具。
總之,在數百年的潛移默化中,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高盧蠻族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蠻族界定,成為了一種介於文明民族和蠻族之間的存在。雷古利亞王國的誕生就是源於此;要知道,在高盧蠻族的社會構成中是沒有國王貴族概念的,有的隻有部落概念和首領概念。
雷古利亞部落能夠演變成雷古利亞王國本身也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至於羅馬人劃分的山內高盧行省和威尼托行省,他們雖然還沒有擺脫部落觀念的束縛,但好歹也是知道了文明的概念,開始學習羅馬人用行省稱呼自己的家鄉,用總督來稱呼自己部落的首領。
這樣的阿爾卑斯山脈以南高盧蠻族,其實已經算不上是真正的高盧蠻族了;因為他們的生活社會中充斥著文明世界的各種物品,也充滿了學習文明世界的氛圍。相比較而言,那些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高盧蠻族不僅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接觸文明世界的物品,思想上也極為排斥文明世界。
正是因為山內高盧蠻族的思想覺悟已經到了向往文明的時期;所以,他們對於羅馬人的征服也沒有很排斥,反而是充滿著一種既害怕又期待的情緒。害怕是基於高盧與羅馬之間數百年的恩怨情仇而產生的,高盧人擔心羅馬人在征服自己以後會進行報複。
而期待則是基於這些高盧蠻族對於文明世界的向往而產生的,這些高盧人都使用過文明世界的物品,也接觸過文明世界的社會生活;他們深知自己民族的生活與真正的文明生活之間的差距,他們渴望自己也成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變成真正的文明生活!
尤利烏斯家族的到來對於普通的高盧蠻族來說,或許真的是一場夢幻般的幸福來臨了;弗拉維斯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睿智是羅馬人都知道的。由他執掌的尤利烏斯家族,不僅沒有打壓當地的高盧人和高盧貴族,反而是盡心盡力的將文明世界的一切傳播至高盧蠻族的世界。
無論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去做的這一切,獲得的成效則是非常顯著的;雷古利亞行省和山內高盧行省以及威尼托行省,這三個行省內的高盧人民和高盧貴族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了尤利烏斯家族的統治,並開始擁護尤利烏斯家族,擁護弗拉維斯領袖。
當然,高盧人也不是傻子;如果不是他們知道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給他們帶來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改變,他們也是不會輕易的接受弗拉維斯和尤利烏斯家族的,更不要說擁護了。正是由於雙方的共同努力,才在數月之內將整個尤利烏斯家族治下的三個行省快速穩定了下來。
在自己家族治下新近納入統治的三個高盧行省恢複穩定以後,沒有後顧之憂的尤利烏斯家族就又要開始新的擴張計劃了。現在擺在尤利烏斯家族麵前的擴張渠道一共有四條,分別是向東方的伊利裏亞擴張,向西方的山外高盧擴張,向東北方的諾裏庫姆擴張,向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擴張。
這四個方向孰優孰劣弗拉維斯的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弗拉維斯卻不能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為弗拉維斯用在自己未來的時間裏,好好培養自己最看好的繼承人凱撒,要不然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為了給小凱撒創造機會,弗拉維斯決定召開尤利烏斯家族的最高家族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尤利烏斯家族七個軍團長和家族繼承人以外,就隻有弗拉維斯和他一直帶在身邊的凱撒了。諸將不知道弗拉維斯為什麽要突然展開軍事會議,但還是本能的在出發前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會議召開的時候,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分;或許是羅馬的家族都有在夜晚召開會議的習慣,好像每個羅馬家族召開家族會議的時間都是夜幕降臨的時候。在諸將都已經坐定以後,弗拉維斯才帶著凱撒出現在會議室裏;僅僅數月不見,凱撒的個頭卻是已經有正常孩子十四五歲那麽高了。
簡單的與平時駐紮在各地的諸將寒暄了一番以後,弗拉維斯就在諸將的注目下正式開始了這場家族會議;隻見弗拉維斯躊躇滿誌的對著在座的眾人說道:“諸位,隨著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高盧人的三個行省已經徹底被納入我們尤利烏斯家族的治下了!
既然我們已經整理好了自己的內務,那麽對外的擴張肯定也是要開始了;現在擺在我們尤利烏斯家族麵前的擴張渠道一共有四條,分別是向東方的伊利裏亞擴張,向西方的山外高盧擴張,向東北方的諾裏庫姆擴張,向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擴張。
在這四個方向上,除了西北方的盧格杜南西斯需要我們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暫時不適合我們擴張以外,其他三個方向上的擴張卻都是可以的;今天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看看往哪個方向上擴張才符合我們尤利烏斯家族的最大利益。”
在座的九個人中,凱撒隻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還不能夠在這樣的家族會議上發言;而昆圖斯·尤利烏斯(不是撒丁島那個昆圖斯·西庇阿)又是家族的繼承人,剩下的七人都是各個軍團的軍團長,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自然是滿心期待了。
對於一個將軍來說,唯有戰爭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勝利和榮耀;他們當然對此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了。不過,弗拉維斯可不是簡單的宣布要對誰開戰,而是讓大家一起商量對誰開戰;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也是很有難度的。
諸將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意首先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看法;沒辦法,誰不知道以弗拉維斯的智慧,他肯定早就已經有了決定了,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拋出來,無非就是為了考驗大家罷了。這要是答對了自然皆大歡喜,要是說錯了呢?出頭鳥可不是人人都願意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