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


    ——柏拉圖(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西班牙王國作為伊比利亞半島最為曆史悠久的主人,也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毋庸置疑的主人;其曆史的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的西班牙部落時期,那個時候,西班牙人就已經是伊比利亞半島的主人了。


    後來,隨著伊比利亞半島局勢的發展,以及外部勢力的入侵,西班牙王國逐漸失去了對全部伊比利亞半島的掌控;這才有了漢尼拔家族占據貝提卡行省的局麵。


    事實上,高盧蠻族七大部落中的努曼提亞部落,就是高盧蠻族的一支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占據著西班牙王國的坎特伯雷行省,進而演變而來的高盧大部落。


    也就是說,西班牙王國作為伊比利亞半島的主人,卻在自己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行省;這也算是西班牙王國的某種悲哀吧。


    即便是如此,西班牙王國統治的領土依舊高達四個行省,這也是一般的勢力所無法企及的優勢,亦是西班牙王國賴以繼續生存的實力基礎。


    雖然西班牙王國在與漢尼拔家族的戰爭中表現的頗為不盡如人意,但聖女貞德及其麾下一批猛將的湧現,似乎也證明了西班牙王國的實力絕對不如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不堪一擊。


    除了聖女貞德以外,迪努瓦公爵和博垂科特的能力也具是不俗;再加上聖女貞德留下來的兩員大將,讓·德梅斯和貝爾特朗·德普朗吉,西班牙王國的綜合實力還是非常不弱的。


    在國家的常備軍方麵,西班牙王國也絲毫不弱於其他的任何勢力;整個西班牙王國,在沒有任何戰事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高達兩萬五千的正規軍和一萬九千的守備軍。


    這樣一來的話,整個西班牙王國的常備兵力就保持在了四萬三千左右;不要小看這四萬三千大軍,要知道強大羅馬共和國在和平時期,也不過隻保持了兩萬人左右的常備軍而已。


    當然,這種數量上的直接對比也不能代表什麽;畢竟,西班牙王國的常備軍在武器裝備方麵,與羅馬共和國的軍隊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再加上將領方麵的差距和戰術思想上的差距,西班牙王國軍隊的戰鬥力與羅馬共和國軍隊的戰鬥還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毫不誇張的說,兩萬羅馬大軍擊敗四萬西班牙大軍,可算不上什麽難事。


    值得慶幸的是,西班牙王國之前遇到的敵人,不是來自於高盧蠻族的部落大軍,就是來自於迦太基王國的漢尼拔家族;這兩方的武器裝備都算不上先進,差距自然也就不明顯了。


    尤其是前者,高盧蠻族大軍的武器裝備甚至還不如西班牙王國的軍隊;但高盧蠻族的軍隊憑借著自身的悍不畏死,還是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至於漢尼拔家族的話,要不是西班牙王國橫空出世了一個聖女貞德,再輔以迪努瓦公爵和博垂科特等大將的幫助;西班牙王國恐怕就變成了漢尼拔家族的獨立王國了。


    不得不承認,西班牙王國的統治階級也不算是徹徹底底的昏聵無能;他們之所以一直保持著大規模的常備軍隊,就是為了預防漢尼拔家族和高盧蠻族的再次入侵。


    無論最終的戰爭結果怎麽樣,漢尼拔家族和高盧蠻族都給西班牙王國留下了記憶深刻的教訓;在這兩個大敵還在的情況下,西班牙王國又怎麽可能放鬆警惕呢?


    在西班牙王國的一萬九千守備軍中,作為首都行省的盧西塔尼亞自然是實力最為雄厚的;整個盧西塔尼亞行省,擁有整整六千守備軍,其中有兩千精銳的圓盾騎兵和四千標槍兵。


    作為緊鄰高盧七大部落之一的努曼提亞部落的塔拉戈南尼斯行省和加利西亞行省,則分別有四千守備軍和五千守備軍;其中,塔拉戈南尼斯的四千常備軍是由一千精銳的圓盾騎兵和一千標槍兵,以及兩千西班牙民兵組成的。


    而加利西亞行省的五千守備軍則是精銳的多了,是由兩千精銳的圓盾騎兵和兩千盾牌兵,以及一千標槍兵組成的;這也是僅次於盧西塔尼亞行省的強悍守備軍。


    造成這樣局麵的關鍵,還是在於加利西亞行省的特殊地理位置;要知道,加利西亞行省可不僅僅是與高盧七大部落的努曼提亞部落相鄰,它還與漢尼拔家族占領的貝提卡行省相鄰。


    有了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西班牙王國自然要加強加利西亞行省的守備軍力量了;否則,一旦發生戰事的話,加利西亞行省又如何有自保的能力呢?


    這三個行省的守備軍數量已然高達一萬五千了,剩下的伊比利亞行省,也就隻有四千守備軍了;這四千守備軍卻是由一千盾牌兵和一千標槍兵,以及兩千民兵組成的。


    僅從兵力的分布和兵種的劃分上來看,伊比利亞行省的守備軍明顯弱於其他三個行省的駐軍;但是,各省守備軍的戰鬥力卻恰恰相反,伊比利亞行省的守備軍才是戰鬥力最強的守備軍!


    雖然伊比利亞行省守備軍隻有四千之眾,其組成中也沒有騎兵編製;但是,這四千守備軍的戰鬥力卻是極為強悍的,這一點還是要感謝昔日的西班牙王國救星——聖女貞德。


    當年聖女貞德縱橫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時候,手下自然有一支對其本人忠心耿耿的大軍;縱然這支大軍的規模一直不是很大,但實際的戰鬥力卻異常強悍,完全不遜色於漢尼拔家族的精銳。


    再加上聖女貞德麾下還有著一些出生平民、但驍勇善戰的戰將追隨,其麾下大軍的戰鬥力又怎麽可能不強呢?隻是,這支軍隊的特殊地位,還是讓其武器裝備極其簡陋,甚至連守備軍都不如。


    後來,隨著聖女貞德遭人陷害被俘,西班牙王國與漢尼拔家族的停戰,這支對貞德忠心耿耿的軍隊也就變成了查理七世所代表的統治階級的眼中釘肉中刺。


    不管怎麽說,這支軍隊也算是為西班牙王國無畏戰鬥的驍勇之師,查理七世也不可能真的將這支軍隊取締;為了收買人心,查理七世最終將這支軍隊一分為二了。


    其中,較為精銳的五千大軍,被發放了嶄新的武器裝備,並劃歸迪努瓦公爵的麾下聽從指揮;剩下的兩千大軍,則是被編入伊比利亞行省的守備軍序列,並被打壓劃分成民兵。


    雄獅終究是雄獅,即便是其生活在羊群之眾,其也是雄獅而不是綿羊;這些屈就於伊比利亞行省守備軍的貞德舊部,以民兵的身份卻是闖出了精銳的名頭,這才是真正的戰士!


    除了這分布在西班牙王國四個行省的守備軍以外,西班牙王國的兩萬五千正規軍則是分別被迪努瓦公爵和博垂科特率領;其中,博垂科特率領的大軍人數反而更多。


    從編製角度來看,博垂科特麾下的一萬五千大軍,是由兩千公牛戰士、三千長盾騎兵、四千西班牙狂熱戰士、六千盾牌兵組成的;戰鬥力勘稱西班牙王國之最!


    而迪努瓦公爵的一萬大軍,則是由三千伊比利亞步兵、兩千盾牌兵、兩千西班牙狂熱戰士、三千圓盾騎兵組成的;戰鬥力強悍至極,但武器裝備卻遜色博垂科特軍團不止一籌。


    造成迪努瓦軍團和博垂科特軍團這種區別對待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迪努瓦公爵的特殊身份,決定了西班牙王國國王查理七世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放權於迪努瓦公爵。


    迪努瓦公爵,本身也是西班牙王國王室的成員;這也就是說,迪努瓦公爵本身也是具有王位繼承的可能性的,這對於查理七世來說,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威脅,不容忽視。


    除此以外,迪努瓦公爵昔日與聖女貞德之間的關係還是太密切了;在明麵上的聖女貞德被殺以後,要不是迪努瓦公爵出麵,那些追隨貞德的大軍甚至都有可能叛變。


    這就是當時為什麽查理七世要把貞德舊部中最精銳的五千大軍,劃歸迪努瓦公爵指揮的關鍵所在;同時,這也是查理七世不可接受的現實,這就注定了迪努瓦公爵是不可能受到真正的重用的。


    西班牙王國的實力大體上也就是這樣了,以西班牙王國的國力根本就不足以發動針對貝提卡行省的戰爭;但有了羅馬諸勢力的支持以後,查理七世立即就開始了西班牙王國的擴軍備戰。


    那來自於尤利烏斯家族的三萬人的武器裝備,被查理七世用來組建了三個嶄新的軍團,每個軍團都是齊裝滿員的一萬人規模,將領也都是之前戰爭中磨練出來的西班牙王國戰將。


    組建好了新的軍團以後,查理七世也就開始著手準備針對於奧古斯都家族貝提卡行省的進攻了;除了最新組建的三個軍團以外,博垂科特的軍團也被調往了貝提卡行省附近,而反對向奧古斯都家族進攻的迪努瓦公爵則是被派往與努曼提亞部落相鄰的邊境地區駐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