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公報私仇”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就在奧古斯都家族將全部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北非事務上去以後,羅馬諸勢力與西班牙王國的談判終於進入了實質性的合作階段;查理七世的軍隊,也開始緩緩的行動起來了。
從與羅馬諸勢力開始合作的初期,查理七世的極為果斷的選擇了利益羅馬諸勢力提供的武器裝備進行擴軍備戰;三個嶄新軍團的建立,意味著西班牙王國的主力大軍數量也上升到了五萬五千之眾。
這些使用來自於羅馬諸勢力的武器裝備的將士們,都是查理七世讓自己王國的將軍們精挑細選的戰士,而統帥他們的將領,更是西班牙王國少有的戰場驍將。
其中,西班牙王國第一軍團的軍團長,是成長於西班牙王國與漢尼拔家族戰爭時期的沙場悍將,特科明將軍;第二軍團的軍團長,是當年與特科明將軍並肩作戰的蓋茲卡將軍。
至於剩下的第三軍團的軍團長,他卻是一個讓人褒貶不一的人物了;埃克薩卡將軍,作為一個與特科明將軍和蓋茲卡將軍同時代的傑出戰將,其在戰爭中建立的功勳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
而讓人爭議的關鍵在於,這個埃克薩卡將軍是出身於普通平民階層的將領,他不是傳統的西班牙貴族出身,更不是與貴族有關聯的人物,他是貞德一手提拔起來的將軍!
事實上,埃克薩卡本身就是當年貞德自己招募的軍隊中的普通一員;後來,在埃克薩卡追隨貞德南征北戰的日子裏,表現出來了傑出的戰鬥指揮能力和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這才引起了貞德的注意。
在貞德的關注下,埃克薩卡繼續建立著自己的功勳,並開始漸漸地樹立自己的威望;於是,出於對人才的欣賞,貞德開始重用埃克薩卡,並任命他為自己麾下的將軍。
事實上,從始至終,埃克薩卡在貞德的軍隊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將其稱之為貞德軍隊中的二號人物也毫不為過;甚至,在西班牙人民追捧貞德的時候,埃克薩卡也是名聲大噪!
就是這樣一個被貞德一手提拔起來的將軍,現在竟然會被查理七世任命為新軍團的軍團長,這本身不就是讓人很奇怪的事情嗎?查理七世對貞德的忌憚,那可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要不是查理七世一心想要置貞德於死地,當初又怎麽可能自毀長城的不去救貞德呢?雖然漢尼拔家族是不可能真的放過貞德的,但查理七世的不作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這場針對於貞德的陰謀中,埃克薩卡所扮演的角色卻是很不光鮮;甚至,人們都是用叛徒這個詞語來形容埃克薩卡的,這又是為什麽呢?
原來,在貞德率軍主動出擊漢尼拔家族軍隊的時候,埃克薩卡是負責率軍擔任側翼掩護的;而在己方守軍將士們拒絕打開城門放貞德入城的時候,埃克薩卡的軍隊也選擇了冷眼旁觀。
無論這其中到底生過了什麽事情,都不能讓西班牙的人民們接受埃克薩卡的行徑;在普通的老百姓們看來,埃克薩卡就是貞德軍隊中的叛徒,殺害貞德的凶手之一!
如果說,貞德被漢尼拔家族俘虜以後,西班牙王國的人民對於埃克薩卡已經是一片罵聲了的話;那麽貞德被殺以後,埃克薩卡突然被提拔為博垂科特軍團的軍團副將,這就坐實了他的罪名。
自此以後,埃克薩卡的名字,就變成了西班牙王國人民心中的一道刺;無論他曾經建立了多少功勳,擁有多少戰功,都已經隨著貞德的被殺而煙消雲散了。
相反,在西班牙王國的上層社會中,埃克薩卡卻是擁有了更高的地位;他不僅被查理七世授予了貴族的爵位,還被當作對國王陛下忠心耿耿的典型來宣傳,甚至一度成為忠誠的象征。
如此反差懸殊的評價,足以讓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崩潰了;但是,埃克薩卡卻是沒有因為這些外界的事情而影響自己的生活,他依舊我行我素的將自己的全部時間精力投入到軍隊的建設中。
這次,查理七世一下子擴充三個軍團的龐大軍隊,自然不會忘記對自己忠心耿耿,並幫助自己一起除掉貞德的忠勇之士了;所以,埃克薩卡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第三軍團的軍團長。
至於說,為什麽埃克薩卡沒有做到第一軍團的軍團長之位,而隻是第三軍團的軍團長;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隻不過是查理七世不願意讓埃克薩卡太過於處於風口浪尖罷了。
實際上,這個第三軍團的待遇可比其他的兩個軍團要好的多了;羅馬諸勢力援助過來的武器裝備中,也是優先讓第三軍團先挑選,剩下的才被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瓜分而已。
等到迪努瓦公爵的軍團,被調到高盧蠻族的邊境地區以後,西班牙王國與貝提卡行省的邊境地區,就隻剩下博垂科特率領的軍團和這三個新組建的軍團了。
雖說埃克薩卡等人的軍團都是新組建的,但是這三個軍團的戰鬥力卻也是不弱;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優質的兵員,再加上優秀將領的統帥,這三個軍團的戰鬥力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不過,這四個軍團的軍隊,總兵力高達四萬五千之眾,自然不可能全部集結於一處了;身為大軍統帥的博垂科特,明智的對這四個軍團的龐大兵力進行了分兵。
貝提卡行省與西班牙王國的交接,一共有兩處;按照西班牙王國的地理概念來說的話,就是其南部和西部分別與貝提卡行省接壤。
南部的話,自然就是西班牙王國的正南方了,也就是貝提卡行省的正北方,這裏就是貝提卡行省與西班牙王國的交界處;至於西部,那就是上次盧魁斯率軍進攻貝提卡行省的路線了。
為了穩妥的預防將來有可能爆的戰爭,博垂科特親自率領著自己的軍團和西班牙王國新組建的第一、二軍團共同駐守在了南部邊境地區;這裏,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而埃克薩卡的第三軍團,則是被博垂科特派往了另一個方向的西部邊境地帶;當然,博垂科特也沒有讓薩克斯克僅率領第三軍團就擔負起防禦整個西部邊境的重任。
在博垂科特將埃克薩卡及其第三軍團派往西部邊境的時候,伊比利亞行省的駐軍,由伊克爾將軍率領的四千規模的伊比利亞軍團,也被博垂科特命令歸於埃克薩卡指揮。
事實上,這道命令對埃克薩卡來說,可算不上是什麽好事;要知道,伊克爾將軍的伊比利亞軍團,其中戰鬥力最為強悍的部隊,可是打著民兵旗號的兩千貞德舊部。
讓背負著背叛貞德罵名的埃克薩卡,去指揮擁有兩千貞德舊部的伊比利亞軍團;這道命令,怎麽看都像是博垂科特在為難埃克薩卡啊!
如果再想及博垂科特當年與貞德之間不錯的私交的話,那麽博垂科特的這道命令完全就可以理解為公報私仇了;但是,就算是博垂科特公報私仇,埃克薩卡又能怎麽樣呢?
埃克薩卡,說到底不過是查理七世刻意樹立起來的一個忠誠者的典型罷了;其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進入到查理七世的核心決策層,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
並不是說埃克薩卡的出身太過於低微了,而是埃克薩卡當年可以背叛親手提拔他的貞德,誰又能保證埃克薩卡不會再次背叛查理七世呢?查理七世又不是傻子,又怎麽可能真正的信賴他呢?
而博垂科特就不一樣了,縱使博垂科特與貞德之間有著不錯的私交,那也不能影響博垂科特在查理七世心中的特殊地位啊;這其中,有三點的關鍵性原因。
第一,博垂科特本身就是出身於西班牙王國傳統的大貴族家族,血統上就是高貴的,甚至與王室之間還有著血緣關係存在。
第二,博垂科特是當年幫助查理七世登上王位的主要支持者之一,這方麵的功勞,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更是被查理七世牢記在心中。
第三,博垂科特在查理七世決定對貞德下手以後,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與貞德的私交,而站到了查理七世的身邊幫助查理七世一起對付貞德。
僅此三點,就足以讓博垂科特在西班牙王國擁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並獲得查理七世最為牢固的信任,這是其他任何人所無法複製的。
埃克薩卡對於這些東西,自然是知之甚詳;無論博垂科特是不是故意為難他,他都沒有選擇反抗博垂科特的命令,而是默默的接受了博垂科特的命令,並率軍趕往了西部邊境地區。
伊克爾將軍率領的伊比利亞軍團更是不可能違抗博垂科特的命令了,他也率領著自己麾下的四千將士,來到了埃克薩卡的第三軍團軍營,並表示聽從埃克薩卡的指揮。
不過,伊克爾的這個聽從指揮,可就不能代表整個伊比利亞軍團了;因為在伊比利亞軍團的兩千貞德舊部,一進入第三軍團的軍營,就與第三軍團的將士們生了肢體衝突,並造成人員受傷。(未完待續。)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就在奧古斯都家族將全部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北非事務上去以後,羅馬諸勢力與西班牙王國的談判終於進入了實質性的合作階段;查理七世的軍隊,也開始緩緩的行動起來了。
從與羅馬諸勢力開始合作的初期,查理七世的極為果斷的選擇了利益羅馬諸勢力提供的武器裝備進行擴軍備戰;三個嶄新軍團的建立,意味著西班牙王國的主力大軍數量也上升到了五萬五千之眾。
這些使用來自於羅馬諸勢力的武器裝備的將士們,都是查理七世讓自己王國的將軍們精挑細選的戰士,而統帥他們的將領,更是西班牙王國少有的戰場驍將。
其中,西班牙王國第一軍團的軍團長,是成長於西班牙王國與漢尼拔家族戰爭時期的沙場悍將,特科明將軍;第二軍團的軍團長,是當年與特科明將軍並肩作戰的蓋茲卡將軍。
至於剩下的第三軍團的軍團長,他卻是一個讓人褒貶不一的人物了;埃克薩卡將軍,作為一個與特科明將軍和蓋茲卡將軍同時代的傑出戰將,其在戰爭中建立的功勳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
而讓人爭議的關鍵在於,這個埃克薩卡將軍是出身於普通平民階層的將領,他不是傳統的西班牙貴族出身,更不是與貴族有關聯的人物,他是貞德一手提拔起來的將軍!
事實上,埃克薩卡本身就是當年貞德自己招募的軍隊中的普通一員;後來,在埃克薩卡追隨貞德南征北戰的日子裏,表現出來了傑出的戰鬥指揮能力和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這才引起了貞德的注意。
在貞德的關注下,埃克薩卡繼續建立著自己的功勳,並開始漸漸地樹立自己的威望;於是,出於對人才的欣賞,貞德開始重用埃克薩卡,並任命他為自己麾下的將軍。
事實上,從始至終,埃克薩卡在貞德的軍隊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將其稱之為貞德軍隊中的二號人物也毫不為過;甚至,在西班牙人民追捧貞德的時候,埃克薩卡也是名聲大噪!
就是這樣一個被貞德一手提拔起來的將軍,現在竟然會被查理七世任命為新軍團的軍團長,這本身不就是讓人很奇怪的事情嗎?查理七世對貞德的忌憚,那可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要不是查理七世一心想要置貞德於死地,當初又怎麽可能自毀長城的不去救貞德呢?雖然漢尼拔家族是不可能真的放過貞德的,但查理七世的不作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這場針對於貞德的陰謀中,埃克薩卡所扮演的角色卻是很不光鮮;甚至,人們都是用叛徒這個詞語來形容埃克薩卡的,這又是為什麽呢?
原來,在貞德率軍主動出擊漢尼拔家族軍隊的時候,埃克薩卡是負責率軍擔任側翼掩護的;而在己方守軍將士們拒絕打開城門放貞德入城的時候,埃克薩卡的軍隊也選擇了冷眼旁觀。
無論這其中到底生過了什麽事情,都不能讓西班牙的人民們接受埃克薩卡的行徑;在普通的老百姓們看來,埃克薩卡就是貞德軍隊中的叛徒,殺害貞德的凶手之一!
如果說,貞德被漢尼拔家族俘虜以後,西班牙王國的人民對於埃克薩卡已經是一片罵聲了的話;那麽貞德被殺以後,埃克薩卡突然被提拔為博垂科特軍團的軍團副將,這就坐實了他的罪名。
自此以後,埃克薩卡的名字,就變成了西班牙王國人民心中的一道刺;無論他曾經建立了多少功勳,擁有多少戰功,都已經隨著貞德的被殺而煙消雲散了。
相反,在西班牙王國的上層社會中,埃克薩卡卻是擁有了更高的地位;他不僅被查理七世授予了貴族的爵位,還被當作對國王陛下忠心耿耿的典型來宣傳,甚至一度成為忠誠的象征。
如此反差懸殊的評價,足以讓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崩潰了;但是,埃克薩卡卻是沒有因為這些外界的事情而影響自己的生活,他依舊我行我素的將自己的全部時間精力投入到軍隊的建設中。
這次,查理七世一下子擴充三個軍團的龐大軍隊,自然不會忘記對自己忠心耿耿,並幫助自己一起除掉貞德的忠勇之士了;所以,埃克薩卡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第三軍團的軍團長。
至於說,為什麽埃克薩卡沒有做到第一軍團的軍團長之位,而隻是第三軍團的軍團長;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隻不過是查理七世不願意讓埃克薩卡太過於處於風口浪尖罷了。
實際上,這個第三軍團的待遇可比其他的兩個軍團要好的多了;羅馬諸勢力援助過來的武器裝備中,也是優先讓第三軍團先挑選,剩下的才被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瓜分而已。
等到迪努瓦公爵的軍團,被調到高盧蠻族的邊境地區以後,西班牙王國與貝提卡行省的邊境地區,就隻剩下博垂科特率領的軍團和這三個新組建的軍團了。
雖說埃克薩卡等人的軍團都是新組建的,但是這三個軍團的戰鬥力卻也是不弱;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優質的兵員,再加上優秀將領的統帥,這三個軍團的戰鬥力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不過,這四個軍團的軍隊,總兵力高達四萬五千之眾,自然不可能全部集結於一處了;身為大軍統帥的博垂科特,明智的對這四個軍團的龐大兵力進行了分兵。
貝提卡行省與西班牙王國的交接,一共有兩處;按照西班牙王國的地理概念來說的話,就是其南部和西部分別與貝提卡行省接壤。
南部的話,自然就是西班牙王國的正南方了,也就是貝提卡行省的正北方,這裏就是貝提卡行省與西班牙王國的交界處;至於西部,那就是上次盧魁斯率軍進攻貝提卡行省的路線了。
為了穩妥的預防將來有可能爆的戰爭,博垂科特親自率領著自己的軍團和西班牙王國新組建的第一、二軍團共同駐守在了南部邊境地區;這裏,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而埃克薩卡的第三軍團,則是被博垂科特派往了另一個方向的西部邊境地帶;當然,博垂科特也沒有讓薩克斯克僅率領第三軍團就擔負起防禦整個西部邊境的重任。
在博垂科特將埃克薩卡及其第三軍團派往西部邊境的時候,伊比利亞行省的駐軍,由伊克爾將軍率領的四千規模的伊比利亞軍團,也被博垂科特命令歸於埃克薩卡指揮。
事實上,這道命令對埃克薩卡來說,可算不上是什麽好事;要知道,伊克爾將軍的伊比利亞軍團,其中戰鬥力最為強悍的部隊,可是打著民兵旗號的兩千貞德舊部。
讓背負著背叛貞德罵名的埃克薩卡,去指揮擁有兩千貞德舊部的伊比利亞軍團;這道命令,怎麽看都像是博垂科特在為難埃克薩卡啊!
如果再想及博垂科特當年與貞德之間不錯的私交的話,那麽博垂科特的這道命令完全就可以理解為公報私仇了;但是,就算是博垂科特公報私仇,埃克薩卡又能怎麽樣呢?
埃克薩卡,說到底不過是查理七世刻意樹立起來的一個忠誠者的典型罷了;其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進入到查理七世的核心決策層,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
並不是說埃克薩卡的出身太過於低微了,而是埃克薩卡當年可以背叛親手提拔他的貞德,誰又能保證埃克薩卡不會再次背叛查理七世呢?查理七世又不是傻子,又怎麽可能真正的信賴他呢?
而博垂科特就不一樣了,縱使博垂科特與貞德之間有著不錯的私交,那也不能影響博垂科特在查理七世心中的特殊地位啊;這其中,有三點的關鍵性原因。
第一,博垂科特本身就是出身於西班牙王國傳統的大貴族家族,血統上就是高貴的,甚至與王室之間還有著血緣關係存在。
第二,博垂科特是當年幫助查理七世登上王位的主要支持者之一,這方麵的功勞,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更是被查理七世牢記在心中。
第三,博垂科特在查理七世決定對貞德下手以後,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與貞德的私交,而站到了查理七世的身邊幫助查理七世一起對付貞德。
僅此三點,就足以讓博垂科特在西班牙王國擁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並獲得查理七世最為牢固的信任,這是其他任何人所無法複製的。
埃克薩卡對於這些東西,自然是知之甚詳;無論博垂科特是不是故意為難他,他都沒有選擇反抗博垂科特的命令,而是默默的接受了博垂科特的命令,並率軍趕往了西部邊境地區。
伊克爾將軍率領的伊比利亞軍團更是不可能違抗博垂科特的命令了,他也率領著自己麾下的四千將士,來到了埃克薩卡的第三軍團軍營,並表示聽從埃克薩卡的指揮。
不過,伊克爾的這個聽從指揮,可就不能代表整個伊比利亞軍團了;因為在伊比利亞軍團的兩千貞德舊部,一進入第三軍團的軍營,就與第三軍團的將士們生了肢體衝突,並造成人員受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