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活著是為了吃與喝,而好人卻是為了活著才吃與喝。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在三千長盾騎兵被派出去以後,博垂科特麾下還剩餘的兵力也就兩萬四千餘眾了;再加上隸屬於博垂科特本人的親衛騎兵的話,滿打滿算也就兩萬五千大軍了。


    但是,博垂科特卻覺得將那三千長盾騎兵派出去阻擊北上增援科爾多巴的奧古斯都家族第四軍團,是對那些長盾騎兵的最好使用方法。


    因為接下來的戰鬥,必然就是己方主力大軍對奧古斯都家族第三軍團殘軍防守的科爾多巴的全力進攻;在正麵廝殺的攻城戰中,騎兵的存在幾乎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當然,如果博垂科特的大軍僅僅是想要封鎖科爾多巴,而不是抓緊時間拿下科爾多巴的話;那麽騎兵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最起碼在機動性方麵就不是步兵可以比擬的。


    可惜的是,博垂科特的既定戰爭計劃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時間的把握;雖然博垂科特認為奧古斯都家族的本土援軍最少也需要兩個月才能抵達,但是那隻不過是博垂科特的最好估計罷了。


    戰爭從來就不是十拿九穩的事情,戰爭的進行本就是充滿各種意外因素的;所以,博垂科特並不敢將全部的希望寄托於奧古斯都家族的緩慢增援所延誤的時間,他必須要盡快完成對貝提卡行省的占領。


    否則,就算是奧古斯都家族的本土增援一時半會兒之間難以抵達,其家族在貝提卡行省的駐軍,也有可能反敗為勝,讓西班牙王國的全盤軍事計劃都化為泡影。


    為了盡快的結束對貝提卡行省的占領,結束這場本不應該爆發的戰爭,迅速將所有的一切都變成既定事實;博垂科特這才不惜一切代價的派出了自己麾下的全部騎兵力量。


    對於博垂科特來說,三千長盾騎兵的損失並不是不可以接受的;隻要他們可以為自己的主力大軍爭取足夠的時間去奪取科爾多巴,那麽他們的犧牲就是有價值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或許,這樣的決定對於那三千長盾騎兵們來說並不公平,但是,戰爭總是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犧牲絕大部分人的利益的,古往今來莫不如是啊!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如果這場由西班牙王國主動挑起的戰爭,在博垂科特的統帥下打贏了,那麽博垂科特自然會成為整個西班牙王國的大英雄、傳世名將。


    但是,其統帥的大軍在戰爭中付出的傷亡代價,又何止所謂的萬骨枯呢?僅是偷襲之戰,博垂科特的大軍就陣亡五千餘眾;接下來更為慘烈的攻城戰呢?對第四、五軍團的圍殲戰呢?


    毫不誇張的說,這次戰爭爆發前,西班牙王國動用了博垂科特自己麾下直屬的一萬五千大軍,又新組建了三萬人的新兵軍團,後又調動了伊比利亞行省的駐軍軍團;這可是將近五萬大軍了!


    而最後能夠活到戰爭結束,享受勝利的喜悅和英雄的榮譽的將士們,又能夠有多少呢?在偷襲之戰開始之前,博垂科特的心裏預期是,完成所有戰略目標需要付出一萬五千傷亡代價。


    而隨著偷襲之戰的結束,博垂科特對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戰鬥力進行了重新評估,對己方軍隊的戰鬥力也進行了重新評估;現在,博垂科特的心裏預期傷亡,已經是三萬將士的傷亡代價了。


    也就是說,在身為西班牙大軍統帥的博垂科特看來,西班牙軍隊要想完全占領貝提卡行省,並逐個擊破奧古斯都家族的三個軍團,最少也需要付出三萬將士傷亡的代價!


    這樣的代價,對於孱弱的西班牙王國來說,實在是太過於慘重了;博垂科特幾乎可以肯定,就算是西班牙王國成功的占據了貝提卡行省,也無力再與其他任何敵人開戰了,必須要休養生息了。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博垂科特的心裏也在後悔支持查理七世發起這場戰爭了;奧古斯都家族的強大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西班牙王國為了一個貝提卡行省,付出三萬人傷亡的代價值得嗎?


    值得也好,不值得也罷,戰爭都已經開始了,也容不得博垂科特去後悔了;所以,博垂科特也隻能竭盡全力的打下去,盡可能的為西班牙王國贏得一個較為體麵的結束來收場!


    在三千長盾騎兵派出去兩天以後,博垂科特的大軍就緩緩出現在了科爾多巴的城外;城牆上的守軍,看著城外密密麻麻的西班牙軍隊,卻是露出了兩種反差極大的表情。


    那些隸屬於第三軍團的將士們,在看到西班牙軍隊以後,立即就露出了極為仇恨的表情;他們再次回憶起了那天晚上的偷襲,也想起了無數袍澤弟兄的戰死和最後斷後傷員們的悲壯。


    在他們的心裏,沒有任何對於西班牙大軍龐大兵力的恐懼,有的隻是對無恥敵人產生的刻骨銘心的仇恨而已;他們隻是緊緊的握緊手中的短劍,準備隨時與西班牙的進攻軍隊死戰到底!


    相比較於第三軍團將士們的同仇敵愾,那一千多貝提卡行省的衛隊將士們,則顯得懦弱多了;除了少數由奧古斯都家族老兵充當的百夫長以外,其他的普通將士們露出的卻是畏懼的表情。


    他們的畏懼,被身為守軍最高指揮官的馬庫斯看在眼裏,但馬庫斯卻什麽也沒有說;畢竟,那些衛隊將士們都是剛剛拿起武器不久的平民而已,他們連訓練都不足,又怎麽可能不畏懼呢?


    戰爭對於一個戰士的成長所能起到的作用,根本就不是語言可以描繪的;馬庫斯知道,隻要那些衛隊將士們經曆一天的生死搏殺,從太陽升起的第二天開始,他們也會變得毫無畏懼的。


    嚴陣以待的守軍們,總共也隻有一千三百人而已;其中有一千人是第三軍團將士,他們的任務就是擔當主力防守的任務,剩下的三百衛隊將士,則是負責搬起城牆上的圓柱和石頭砸敵人。


    為了保持城牆上守軍的戰鬥力,馬庫斯將所有的守軍劃分成了四組;前三組,每一組由一千第三軍團將士和三百衛隊將士組成,每天分為三班輪流防守城牆。


    至於最後由戰鬥力相對不錯的六百衛隊將士組成的後備組,則是由馬庫斯親自率領,負責城牆防守的支援;一旦哪一組的防守出現不支的情況,這六百人就是直接支援的後援。


    當西班牙的大軍緩緩出現在科爾多巴城外以後,馬庫斯依舊隻是讓城牆上的第一組將士們準備好戰鬥;剩下的第二組和第三組,以及後備組的將士們仍然還在城牆附近休息,等待輪班!


    博垂科特在靠近科爾多巴以後,並沒有立即對嚴防死守的科爾多巴發起進攻,而是繼續率領軍隊往前推進,直到距離科爾多巴城五百米左右以後,博垂科特才命令大軍停止進軍。


    之後,博垂科特也沒有讓自己麾下的將士們準備進攻;博垂科特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將士們經過一天的行軍以後,一時半會兒之間也沒有什麽精力去攻城,還不如先好好休整一番呢。


    更為重要的是,博垂科特的大軍還沒有打造攻城器械呢,就連最基本的攻城雲梯,博垂科特的大軍內也沒有一架,而科爾多巴的城牆又那麽高大,沒有攻城器械怎麽進攻?


    所以,博垂科特一邊讓自己麾下最精銳的直屬軍團將士們嚴防城內守軍主動出擊,另外一邊則是讓特科明將軍的第一軍團立即開始就地伐木構建臨時軍營。


    蓋茲卡將軍的第二軍團則是另有重任,那就是為全部大軍打造必需的攻城器械;當然,蓋茲卡的第二軍團可不是全部打造簡陋的攻城雲梯,他們的打造任務是另有其他。


    事實上,早在羅馬諸勢力派遣使者與西班牙王國洽談聯盟對付奧古斯都家族的時候,那些羅馬諸勢力的領導者們就已經開始為西班牙軍隊進攻貝提卡行省準備援助了。


    那些足夠三萬人使用的武器裝備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準備,就是派遣一些經驗豐富的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匠,幫助西班牙軍隊打造更為強大的攻城器械。


    毋庸置疑,羅馬諸勢力派來的這些工匠,此時正在指揮蓋茲卡將軍的第二軍團將士們打造攻城器械呢;除了最原始的攻城雲梯以外,他們還將打造強大的攻城塔和攻城錐!


    僅有攻城雲梯的攻城戰,與擁有攻城塔和攻城錐的攻城戰,那可就真正的屬於兩個級別的攻城了;要想防禦前者的攻城,並不是很難,要想防禦後者的攻城,卻不是很容易。


    而這,就是屬於博垂科特的秘密武器!博垂科特相信,隻要自己麾下的大軍擁有了數量足夠的攻城梯和攻城錐;那麽,科爾多巴的城防,很快就會被己方大軍攻破!


    為了讓自己麾下的軍隊能夠一次性投入足夠多的力量進行攻城,博垂科特給第二軍團下達的命令是打造五十架雲梯和四座攻城梯,以及兩個攻城錐;這些才是博垂科特進攻科爾多巴的底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