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糧草短缺”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卡拉貝斯對第一軍團的整頓,說到底就是利用弗拉維斯新送來的更為精良的武器裝備來提升第一軍團的戰鬥力;原本的第一軍團,擁有三千重步兵和三千森林獵手,以及四千青年軍。
無論是在數次大戰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三千重步兵,還是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四千青年軍,他們使用的都是被羅馬諸勢力所淘汰的羅馬舊式製式武器裝備;雖然這些武器裝備相對於高盧蠻族的軍隊而言還是非常精良的,但是對於羅馬諸勢力的軍隊來說卻是落後了。
卡拉貝斯當初之所以選擇讓自己軍團的輕裝步兵使用青年軍的武器裝備,也是為了更好的發揮這些輕裝步兵的戰鬥力;事實證明,使用青年軍武器裝備的輕裝步兵的確更具有戰鬥力了。
但是,那三千重步兵的武器裝備選擇,就是單純的無奈之舉了;尤利烏斯家族正規軍團所使用的製式武器裝備,都是更為精良的重裝步兵武器裝備,也是卡拉貝斯無法獲得的武器裝備。
而重裝步兵又是戰場上步兵決戰的關鍵性力量,卡拉貝斯總不能讓自己麾下的軍隊連重裝步兵都沒有吧;於是,卡拉貝斯就隻得從尤利烏斯家族淘汰武器裝備的倉庫裏,找到了一些羅馬舊式重步兵的武器裝備,為自己的第一軍團組建了一支三千人規模的重步兵。
現在弗拉維斯終於大方起來了,不僅送來了大批的舊式武器裝備,還送來了一個完整正規軍團的武器裝備,卡拉貝斯自然是要好好利用這些武器裝備來提升第一軍團的戰鬥力了。
為第一軍團的三千重步兵換裝精良的羅馬軍團製式武器裝備隻是第一步而已,那些數量龐大、威力驚人的器械才是卡拉貝斯最為看重的東西;當卡拉貝斯看到那四十八門弩砲和十二門石弩的時候,心裏的驚喜簡直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在卡拉貝斯看來,自己麾下的第一軍團擁有了這些威力巨大的器械以後,整體戰鬥力絕對可以再度提升一個檔次,成為真正的攻防兼備的精銳之師,也是所向披靡的百戰雄獅!
體型過於龐大的石弩,在叢林密布的高盧大地上運輸起來是極為不便的,卡拉貝斯也沒有打算將這些石弩編入自己的第一軍團,而是暫時將石弩全部留在了馬賽城內;剩下的那些弩砲,則是被卡拉貝斯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弩砲大隊,隸屬於第一軍團。
這個弩砲大隊,除了擁有整整四十八門弩砲和這些弩砲的操作將士以外,還設有專門的保護部隊,由兩千新招募的高盧武士組成;此外,卡拉貝斯還為每門弩砲配置了四匹戰馬,用於拖拽這些弩砲前進和運輸弩箭和砲彈。
組建了這個弩砲大隊以後,卡拉貝斯的第一軍團就擁有了一萬三千人的規模,幾乎已經相當於其他軍團的兩倍兵力了;至於戰鬥力方麵,那更是兩個普通軍隊都無法相提並論的!
完成了對第一軍團的整頓以後,卡拉貝斯就將山外高盧的事務全部交給了卡多拉杜和他的第二軍團;之後,卡拉貝斯就親自率領第一軍團前往邊境地區,會合其他三個軍團一起出征裏蒙部落。
此次卡拉貝斯出征裏蒙部落的三個軍團中,第一軍團是多兵種合成軍團,也是戰鬥力最為強大的軍隊;伊丹的第三軍團是純粹的騎兵軍團,由兩千高盧騎兵和五千精銳高盧騎兵組成;布裏戈和馬格洛的第四軍團,則是由七千名來自阿爾卑斯部落的山地步兵組成。
雖然第四軍團的七千名將士名義上都是所謂的山地步兵,聽起來就是專門負責山地作戰的部隊;但是,其自身的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那七千山地步兵也都是有著高盧武士的戰鬥力,隻不過阿爾卑斯部落之前是生活於山地內的,這才稱呼他們為山地步兵的。
最特殊的自然是格雷斯的第五軍團了,也就是組建不久的戰獒軍團;卡拉貝斯讓格雷斯部落利用他們擅長的戰獒訓養方法訓練出來了一支強大的戰獒部隊,整個戰獒軍團一共擁有五個大隊的戰獒,總計六百二十五名戰獒馴養者!
不要小看這區區六百二十五名戰獒馴養者,他們可是能夠一次性控製相當數量戰獒的熟練馴養者;毫不誇張的說,戰獒軍團的兩千高盧武士和兩千高盧狂熱戰士隻是保護這些戰獒馴養者的衛隊而已,這些馴養者才是整個戰獒軍團的核心所在!
格雷斯部落與裏蒙部落之間的恩怨情仇就不需要多贅述了,這次的出征裏蒙部落對於格雷斯的戰獒軍團來說,更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複仇之戰,他們的積極性自然是極為爆棚的。
除了特殊存在的戰獒以外,戰獒軍團的戰鬥力量是四千人,加上第一軍團的一萬三千人、第三軍團的七千人、第四軍團的七千人;卡拉貝斯的出征總兵力,是三萬一千之眾,而正在舉辦篝火宴會的裏蒙部落則是擁有五萬大軍,且人數還在緩慢的增長當中!
從表麵上看卡拉貝斯的軍隊是處於絕對的數量劣勢的,畢竟那可是兩萬將士的懸殊差距,而不是可以輕易彌補的兩千人差距;但是,卡拉貝斯的軍隊在質量上卻有著更為絕對的優勢!
卡拉貝斯麾下的三萬一千大軍中,騎兵部隊和戰獒部隊暫時不計,就單純的步兵而言,一萬三千高盧武士和兩千高盧狂熱戰士,以及三千高盧精銳武士,再加上更為精銳的四千青年軍、三千重裝步兵、三千森林獵手;這股力量,可不是任何一個高盧蠻族部落可以拿得出來的。
相比較而言的話,裏蒙部落的五萬大軍中,最精銳的不過就是兩千高盧精銳武士和一千高盧貴族騎兵而已;就算是戰鬥力不錯的高盧武士,總數量也不到一萬之眾,剩下的都是那些臨時拚湊起來的高盧步兵而已,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都是比較差勁的。
綜合來說,卡拉貝斯的軍隊與裏蒙部落的軍隊總體實力也是大致相當的;甚至還是卡拉貝斯的軍隊更為厲害一點,畢竟精銳部隊的作用可比數量更多的普通部隊更為有價值,尤其是在雙方的數量差距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前,精銳部隊以少勝多的可能性更高。
這還隻是一般程度而言的,如果再加上卡拉貝斯的指揮和戰獒部隊的特殊作用的話,勝利的天平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傾斜於卡拉貝斯大軍了;而此時,裏蒙部落的大軍還沉浸在他們無休無止的篝火宴會當中呢,就連裏蒙部落的首領瓦克提薩也不例外。
高盧蠻族的傳統就是部落首領率軍作戰,勇武好鬥也是每一個高盧蠻族首領所必備的;無論是高盧大地最強大的七大部落的首領,還是那些人口不過千人的小部落首領,他們都必須要是部落公認的勇士,也是部落最為強大的勇士之一,這就是高盧蠻族的生存法則。
或許,就算是在文明程度地下、科技發展水平落後的高盧大地上,有些時候智慧也會比武力更為重要;但是,高盧蠻族的生存法則決定了隻有武力才能確保一個部落的強大,也隻有武力才能延續一個部落的生存,這也成為了每一個部落首領必須擁有的能力。
這次裏蒙部落在整個阿奎塔尼地區大肆征召各個大小附屬部落的戰士,絕大部分部落的戰士都是在他們各自首領的率領下前來聽命於裏蒙部落的;對於那些人口不過萬、戰士不過千的中小部落,裏蒙部落首領瓦克提薩自然可以交給那些長老們去接待。
但是,對於那些人口過萬、戰士過千的大部落,身為裏蒙部落的瓦克提薩怎麽能夠不親自接待呢?這可不僅僅是所謂的禮節問題,更是維係裏蒙部落與阿奎塔尼地區其他主要部落關係的一種手段;在高盧蠻族的世界中,為了這樣的麵子問題而開戰的例子可不在少數。
即便是那些大部落名義上都是裏蒙部落的附屬部落,但是他們各自的實力也都不弱;裏蒙部落要想坐穩自己的霸主地位,除了增強自身的實力以外,籠絡這些部落也是必須的方式。
所以,在這些部落的首領們浩浩蕩蕩的率領著上千戰士來到裏蒙部落以後,瓦克提薩作為裏蒙部落的首領自然是要親自設宴款待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了;隨著來到裏蒙部落的首領和戰士越來越多,整個裏蒙部落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歡樂的海洋了。
不過,在這樣的表麵歡樂融洽之下,卻也是蘊藏著各種各樣的危機;高盧蠻族最大的弱點是什麽?就是效率低下的耕作方式和極為有限的打獵收獲,嚴重限製了整個高盧蠻族的發展;食物短缺的問題,或者說溫飽問題,才是高盧蠻族每一個部落都需要麵對的天敵!
這次是強大的裏蒙部落征召阿奎塔尼地區各個部落的戰士們參與進攻山外高盧,前來增援的各個部落戰士們自然是不可能自己攜帶糧草物資的,這也是高盧蠻族的傳統,必須由裏蒙部落來提供這些增援戰士們所需要的糧草物資;那麽問題來了,裏蒙部落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的糧草物資!(未完待續。)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卡拉貝斯對第一軍團的整頓,說到底就是利用弗拉維斯新送來的更為精良的武器裝備來提升第一軍團的戰鬥力;原本的第一軍團,擁有三千重步兵和三千森林獵手,以及四千青年軍。
無論是在數次大戰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三千重步兵,還是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四千青年軍,他們使用的都是被羅馬諸勢力所淘汰的羅馬舊式製式武器裝備;雖然這些武器裝備相對於高盧蠻族的軍隊而言還是非常精良的,但是對於羅馬諸勢力的軍隊來說卻是落後了。
卡拉貝斯當初之所以選擇讓自己軍團的輕裝步兵使用青年軍的武器裝備,也是為了更好的發揮這些輕裝步兵的戰鬥力;事實證明,使用青年軍武器裝備的輕裝步兵的確更具有戰鬥力了。
但是,那三千重步兵的武器裝備選擇,就是單純的無奈之舉了;尤利烏斯家族正規軍團所使用的製式武器裝備,都是更為精良的重裝步兵武器裝備,也是卡拉貝斯無法獲得的武器裝備。
而重裝步兵又是戰場上步兵決戰的關鍵性力量,卡拉貝斯總不能讓自己麾下的軍隊連重裝步兵都沒有吧;於是,卡拉貝斯就隻得從尤利烏斯家族淘汰武器裝備的倉庫裏,找到了一些羅馬舊式重步兵的武器裝備,為自己的第一軍團組建了一支三千人規模的重步兵。
現在弗拉維斯終於大方起來了,不僅送來了大批的舊式武器裝備,還送來了一個完整正規軍團的武器裝備,卡拉貝斯自然是要好好利用這些武器裝備來提升第一軍團的戰鬥力了。
為第一軍團的三千重步兵換裝精良的羅馬軍團製式武器裝備隻是第一步而已,那些數量龐大、威力驚人的器械才是卡拉貝斯最為看重的東西;當卡拉貝斯看到那四十八門弩砲和十二門石弩的時候,心裏的驚喜簡直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在卡拉貝斯看來,自己麾下的第一軍團擁有了這些威力巨大的器械以後,整體戰鬥力絕對可以再度提升一個檔次,成為真正的攻防兼備的精銳之師,也是所向披靡的百戰雄獅!
體型過於龐大的石弩,在叢林密布的高盧大地上運輸起來是極為不便的,卡拉貝斯也沒有打算將這些石弩編入自己的第一軍團,而是暫時將石弩全部留在了馬賽城內;剩下的那些弩砲,則是被卡拉貝斯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弩砲大隊,隸屬於第一軍團。
這個弩砲大隊,除了擁有整整四十八門弩砲和這些弩砲的操作將士以外,還設有專門的保護部隊,由兩千新招募的高盧武士組成;此外,卡拉貝斯還為每門弩砲配置了四匹戰馬,用於拖拽這些弩砲前進和運輸弩箭和砲彈。
組建了這個弩砲大隊以後,卡拉貝斯的第一軍團就擁有了一萬三千人的規模,幾乎已經相當於其他軍團的兩倍兵力了;至於戰鬥力方麵,那更是兩個普通軍隊都無法相提並論的!
完成了對第一軍團的整頓以後,卡拉貝斯就將山外高盧的事務全部交給了卡多拉杜和他的第二軍團;之後,卡拉貝斯就親自率領第一軍團前往邊境地區,會合其他三個軍團一起出征裏蒙部落。
此次卡拉貝斯出征裏蒙部落的三個軍團中,第一軍團是多兵種合成軍團,也是戰鬥力最為強大的軍隊;伊丹的第三軍團是純粹的騎兵軍團,由兩千高盧騎兵和五千精銳高盧騎兵組成;布裏戈和馬格洛的第四軍團,則是由七千名來自阿爾卑斯部落的山地步兵組成。
雖然第四軍團的七千名將士名義上都是所謂的山地步兵,聽起來就是專門負責山地作戰的部隊;但是,其自身的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那七千山地步兵也都是有著高盧武士的戰鬥力,隻不過阿爾卑斯部落之前是生活於山地內的,這才稱呼他們為山地步兵的。
最特殊的自然是格雷斯的第五軍團了,也就是組建不久的戰獒軍團;卡拉貝斯讓格雷斯部落利用他們擅長的戰獒訓養方法訓練出來了一支強大的戰獒部隊,整個戰獒軍團一共擁有五個大隊的戰獒,總計六百二十五名戰獒馴養者!
不要小看這區區六百二十五名戰獒馴養者,他們可是能夠一次性控製相當數量戰獒的熟練馴養者;毫不誇張的說,戰獒軍團的兩千高盧武士和兩千高盧狂熱戰士隻是保護這些戰獒馴養者的衛隊而已,這些馴養者才是整個戰獒軍團的核心所在!
格雷斯部落與裏蒙部落之間的恩怨情仇就不需要多贅述了,這次的出征裏蒙部落對於格雷斯的戰獒軍團來說,更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複仇之戰,他們的積極性自然是極為爆棚的。
除了特殊存在的戰獒以外,戰獒軍團的戰鬥力量是四千人,加上第一軍團的一萬三千人、第三軍團的七千人、第四軍團的七千人;卡拉貝斯的出征總兵力,是三萬一千之眾,而正在舉辦篝火宴會的裏蒙部落則是擁有五萬大軍,且人數還在緩慢的增長當中!
從表麵上看卡拉貝斯的軍隊是處於絕對的數量劣勢的,畢竟那可是兩萬將士的懸殊差距,而不是可以輕易彌補的兩千人差距;但是,卡拉貝斯的軍隊在質量上卻有著更為絕對的優勢!
卡拉貝斯麾下的三萬一千大軍中,騎兵部隊和戰獒部隊暫時不計,就單純的步兵而言,一萬三千高盧武士和兩千高盧狂熱戰士,以及三千高盧精銳武士,再加上更為精銳的四千青年軍、三千重裝步兵、三千森林獵手;這股力量,可不是任何一個高盧蠻族部落可以拿得出來的。
相比較而言的話,裏蒙部落的五萬大軍中,最精銳的不過就是兩千高盧精銳武士和一千高盧貴族騎兵而已;就算是戰鬥力不錯的高盧武士,總數量也不到一萬之眾,剩下的都是那些臨時拚湊起來的高盧步兵而已,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都是比較差勁的。
綜合來說,卡拉貝斯的軍隊與裏蒙部落的軍隊總體實力也是大致相當的;甚至還是卡拉貝斯的軍隊更為厲害一點,畢竟精銳部隊的作用可比數量更多的普通部隊更為有價值,尤其是在雙方的數量差距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前,精銳部隊以少勝多的可能性更高。
這還隻是一般程度而言的,如果再加上卡拉貝斯的指揮和戰獒部隊的特殊作用的話,勝利的天平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傾斜於卡拉貝斯大軍了;而此時,裏蒙部落的大軍還沉浸在他們無休無止的篝火宴會當中呢,就連裏蒙部落的首領瓦克提薩也不例外。
高盧蠻族的傳統就是部落首領率軍作戰,勇武好鬥也是每一個高盧蠻族首領所必備的;無論是高盧大地最強大的七大部落的首領,還是那些人口不過千人的小部落首領,他們都必須要是部落公認的勇士,也是部落最為強大的勇士之一,這就是高盧蠻族的生存法則。
或許,就算是在文明程度地下、科技發展水平落後的高盧大地上,有些時候智慧也會比武力更為重要;但是,高盧蠻族的生存法則決定了隻有武力才能確保一個部落的強大,也隻有武力才能延續一個部落的生存,這也成為了每一個部落首領必須擁有的能力。
這次裏蒙部落在整個阿奎塔尼地區大肆征召各個大小附屬部落的戰士,絕大部分部落的戰士都是在他們各自首領的率領下前來聽命於裏蒙部落的;對於那些人口不過萬、戰士不過千的中小部落,裏蒙部落首領瓦克提薩自然可以交給那些長老們去接待。
但是,對於那些人口過萬、戰士過千的大部落,身為裏蒙部落的瓦克提薩怎麽能夠不親自接待呢?這可不僅僅是所謂的禮節問題,更是維係裏蒙部落與阿奎塔尼地區其他主要部落關係的一種手段;在高盧蠻族的世界中,為了這樣的麵子問題而開戰的例子可不在少數。
即便是那些大部落名義上都是裏蒙部落的附屬部落,但是他們各自的實力也都不弱;裏蒙部落要想坐穩自己的霸主地位,除了增強自身的實力以外,籠絡這些部落也是必須的方式。
所以,在這些部落的首領們浩浩蕩蕩的率領著上千戰士來到裏蒙部落以後,瓦克提薩作為裏蒙部落的首領自然是要親自設宴款待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了;隨著來到裏蒙部落的首領和戰士越來越多,整個裏蒙部落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歡樂的海洋了。
不過,在這樣的表麵歡樂融洽之下,卻也是蘊藏著各種各樣的危機;高盧蠻族最大的弱點是什麽?就是效率低下的耕作方式和極為有限的打獵收獲,嚴重限製了整個高盧蠻族的發展;食物短缺的問題,或者說溫飽問題,才是高盧蠻族每一個部落都需要麵對的天敵!
這次是強大的裏蒙部落征召阿奎塔尼地區各個部落的戰士們參與進攻山外高盧,前來增援的各個部落戰士們自然是不可能自己攜帶糧草物資的,這也是高盧蠻族的傳統,必須由裏蒙部落來提供這些增援戰士們所需要的糧草物資;那麽問題來了,裏蒙部落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的糧草物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