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全線崩潰”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不隻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福爾庫斯的森林獵手在格雷斯的步兵保護下,順利的抵近了裏蒙部落防線的一百五十米範圍以內,並開始用他們犀利的齊射向兩百米外的敵人發起攻擊。
戰獒軍團的戰獒部隊還在與防線上的裏蒙部落精銳們在廝殺著,森林獵手的攻擊範圍自然是不能包含己方的戰獒部隊的;於是,他們的攻擊對象就選擇了裏蒙部落防線的中後方。
以森林獵手們的強大攻擊,裏蒙部落防線上的後續戰士們立即就在烏壓壓射過來的箭雨中付出了相當慘重的傷亡;他們甚至不得不利用戰死同伴的屍體來抵擋攻勢逼人的箭雨。
而那些還在與戰獒廝殺的一線戰士們,卻是不用擔心這樣的箭雨攻擊;出於避免誤傷己方戰獒的心理,森林獵手們並沒有對裏蒙部落防線上的前沿交戰部隊進行射擊,好歹是沒有加重那些裏蒙部落與戰獒廝殺的戰士們的負擔。
即便是這樣,那些與戰獒廝殺的裏蒙部落戰士也沒有感到絲毫的輕鬆;森林獵手們的攻擊徹底打亂了防線中後方的部署,也讓那些原本隨時準備增援前沿的戰士們疲於應付。
無法獲得後方有效增援的前沿防線戰士們,隻得憑借自身的實力與前方瘋狂而又殘忍的戰獒進行著搏殺;實際上,裏蒙部落的戰士們在與戰獒搏殺的時候,已然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了。
再瘋狂的戰獒,它也有體力限製的;這些戰獒經過了森林內的搏殺以後,又一路追擊那些潰兵到草地上來了,再到與眼前的裏蒙部落戰士廝殺,它們的體力也消耗的相當嚴重了。
在察覺到身體力量的流失以後,那些戰獒的攻擊速度明顯就放緩了,連攻擊的力度都難以為繼了;而那些裏蒙部落的戰士們,卻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迸發出了更為強大戰鬥力,將戰獒的攻擊徹底給壓製了下去,並牢牢的掌控了戰鬥的主動權!
與此同時,格拉索布林的四千餘騎兵與伊丹的六千餘眾騎兵也是廝殺到了一起;伊丹的騎兵部隊主要還是繼承當初高盧名將盧哥托裏克斯麾下投降的那批騎兵,戰鬥力頗為不俗。
但是,裏蒙部落的精銳騎兵也是非常具有戰鬥力的;雙方之間的戰鬥,一開始就是你來我往的混戰廝殺,處於人數劣勢的裏蒙部落騎兵反而爆發出了讓人震驚的攻擊態勢。
不過,伊丹卻知道,裏蒙部落的騎兵根本就是在做最後的反撲而已;隻要己方的騎兵可以硬生生的抗下裏蒙部落騎兵的衝擊,將戰鬥穩定下來,很快裏蒙部落的騎兵就會失去這種攻擊的態勢。
至於卡普爾努斯率領的步兵,則是在距離森林獵手還有四百餘米的時候,就與衝上來的戰獒軍團的步兵們陷入了混戰廝殺之中;而森林獵手們的攻擊,也開始偏向那些攻擊而來的步兵。
事實上,卡拉貝斯親自主導的進攻部隊已然被裏蒙部落的軍隊死死的擋住了;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卡拉貝斯的進攻部隊終究可以獲得勝利,但就目前來看,戰鬥還是處於焦灼狀態的。
然而這卻隻是正麵上的廝殺而已,卡拉貝斯提前布置的兩翼埋伏部隊卻是開始發揮作用了;屠蘇斯的三千重裝步兵與慕提烏斯的高盧步兵一經交手,就斬獲了巨大的戰果。
慕提烏斯麾下的高盧步兵們,根本就無法阻擋屠蘇斯的重裝步兵的推進;所有敢於衝擊重裝步兵陣型的高盧步兵,都難逃一死的結局,他們甚至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用卡拉貝斯麾下最精銳的百戰雄獅,再給他們裝備上尤利烏斯家族最精良的軍團製式武器裝備;這支重裝步兵的戰鬥力簡直堪稱尤利烏斯家族最強大的戰力,又豈是這些戰鬥意誌薄弱、武器裝備簡陋的高盧步兵們可以對抗的?
雙方的戰鬥,從始至終都是屠蘇斯的重裝步兵在壓著慕提烏斯的高盧步兵在打;不甘心就此失敗的慕提烏斯甚至還親自率領親衛們進行攻擊,想要扭轉高盧步兵進攻不利的態勢。
衝鋒在前的慕提烏斯碰上了更為驍勇善戰的屠蘇斯,兩人之間的戰鬥可不是你來我往的單打獨鬥,而是在雙方戰士互相配合之下的拚死攻擊;毋庸置疑,在這方麵屠蘇斯的重裝步兵還是更為強大的,慕提烏斯用自己的鮮血來證明了敵人的強大。
當屠蘇斯高舉起自己的短劍,一劍斬下慕提烏斯的頭顱時,原本就被屠蘇斯的重裝步兵壓製的高盧步兵們就徹底崩潰了;他們紛紛四散逃跑,放棄了與這股強大敵人的交鋒。
屠蘇斯麾下的重裝步兵隻適合決戰,而不適合追擊;他根本就沒有管那些崩潰散去的高盧步兵們,而是將進攻的矛頭直指還在與阿拉的青年軍廝殺的瓦克提薩所部。
雖然屠蘇斯並不認識瓦克提薩本人,但是裏蒙部落的首領旗幟他還是知道的;既然瓦克提薩的身邊一直高掛裏蒙部落的首領旗幟,那他的身份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正在指揮軍隊與阿拉的青年軍死戰的瓦克提薩也是不好受啊,阿拉的青年軍在戰鬥力上遠遠不如屠蘇斯的重裝步兵;但是,那也是與屠蘇斯的重裝步兵相比而已,與裏蒙部落的高盧武士和步兵們相比,阿拉的青年軍可絲毫不弱。
更為關鍵的是,瓦克提薩的麾下隻有兩千高盧武士還可堪一戰而已;剩下的那些剛剛潰散回來的高盧步兵們,他們很多人在逃跑的時候連武器都扔掉了,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瓦克提薩之所以把這些高盧步兵也帶上,純屬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為的隻是增添己方的人數優勢,給敵人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事實證明,這樣的辦法根本就是可笑的。
養精蓄銳的兩千高盧武士勇往無前的殺向了阿拉的青年軍,而那些重新被組織起來的高盧步兵們卻是畏畏縮縮的不敢上前,氣的瓦克提薩恨不得拔劍殺人,卻也無可奈何。
在瓦克提薩好說歹命之下,那些重新組織起來的高盧步兵們最終有將近一半的人終於選擇了站出來,與前方的敵軍進行廝殺,以換回他們失去的榮耀;而剩下的另一半人,則是繼續逃避著。
毋庸置疑,那些願意站出來繼續戰鬥的高盧步兵們,幾乎都是來自於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他們在自己首領的嚴厲命令下隻得硬著頭皮繼續戰鬥下去,否則後果也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
高盧蠻族是一個敬畏勇士、鄙夷懦夫的民族,生在裏蒙部落這樣的霸主部落裏,勇士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同樣,懦夫也將遭受更為嚴酷的懲罰和無情的驅逐。
這些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們,如果因為畏懼而死活不敢去戰鬥的話,那麽回到裏蒙部落以後,他們就會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被驅逐出裏蒙部落,而成為山野凶獸的獵物。
當然,這隻是針對於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而言具有威脅的命令;對於那些其他部落的高盧步兵們來說,裏蒙部落的首領可管不到他們,他們也實在不願意再戰鬥下去了,他們是真的害怕了。
強忍著畏懼頂上去的裏蒙部落高盧步兵們,好歹是幫助那兩千高盧武士穩定了陣型,阿拉的青年軍可沒有屠蘇斯的重裝步兵那麽強勢的進攻能力;在六千餘眾的敵軍阻擋之下,阿拉的青年軍很快就陷入了混戰之中,一時半會兒甚至連優勢都無法占據。
有瓦克提薩這個部落首領的親自指揮,那兩千高盧武士的戰鬥力自然爆發的更為強大;再以這兩千士氣如虹的高盧武士為核心,整個瓦克提薩麾下的六千餘將士都表現出了不錯的戰鬥力。
可惜的是,慕提烏斯的身亡及其麾下將士們的崩潰,讓瓦克提薩的後方完全陷入了毫無防備力量之中;而屠蘇斯的重裝步兵,也是氣勢洶洶的殺向瓦克提薩背後。
就在瓦克提薩察覺到了將近三千敵軍即將殺過來的時候,他立即從手中正在廝殺的軍隊中抽調了兩千戰士,再配合已經沒有必要督戰的一千高盧貴族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擋住殺來的敵軍!
還沒有等這三千人撲向屠蘇斯的重裝步兵,裏蒙部落大軍的正後方,七千呐喊著衝鋒口號的第四軍團將士們,在布裏戈和馬格洛的率領下終於趕到了!
原本就整體士氣低迷的裏蒙部落聯軍,在七千大軍突出殺出來以後,終於再次發生了大軍崩潰的局麵;發覺己方大軍深陷四麵包圍以後,那些重新鼓起勇氣戰鬥的潰兵們便立即崩潰了。
緊接著,還在與伊丹的騎兵部隊誓死力搏的格拉索布林所部,也在格拉索布林失神被斬於馬下以後,迅速全麵崩潰了;解決了對手的第三軍團,立即就在伊丹的率領下,對卡普爾努斯率領的步兵發起了進攻,並成功的擊潰了卡普爾努斯所部的步兵戰鬥群。
就連卡普爾努斯本人,都在伊丹的騎兵們的側翼突擊之下直接被踐踏至死;連續陣亡三名大將以後,再加上紛紛崩潰的各路大軍,裏蒙部落的軍隊已經是徹底的敗了!(未完待續。)
——蘇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福爾庫斯的森林獵手在格雷斯的步兵保護下,順利的抵近了裏蒙部落防線的一百五十米範圍以內,並開始用他們犀利的齊射向兩百米外的敵人發起攻擊。
戰獒軍團的戰獒部隊還在與防線上的裏蒙部落精銳們在廝殺著,森林獵手的攻擊範圍自然是不能包含己方的戰獒部隊的;於是,他們的攻擊對象就選擇了裏蒙部落防線的中後方。
以森林獵手們的強大攻擊,裏蒙部落防線上的後續戰士們立即就在烏壓壓射過來的箭雨中付出了相當慘重的傷亡;他們甚至不得不利用戰死同伴的屍體來抵擋攻勢逼人的箭雨。
而那些還在與戰獒廝殺的一線戰士們,卻是不用擔心這樣的箭雨攻擊;出於避免誤傷己方戰獒的心理,森林獵手們並沒有對裏蒙部落防線上的前沿交戰部隊進行射擊,好歹是沒有加重那些裏蒙部落與戰獒廝殺的戰士們的負擔。
即便是這樣,那些與戰獒廝殺的裏蒙部落戰士也沒有感到絲毫的輕鬆;森林獵手們的攻擊徹底打亂了防線中後方的部署,也讓那些原本隨時準備增援前沿的戰士們疲於應付。
無法獲得後方有效增援的前沿防線戰士們,隻得憑借自身的實力與前方瘋狂而又殘忍的戰獒進行著搏殺;實際上,裏蒙部落的戰士們在與戰獒搏殺的時候,已然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了。
再瘋狂的戰獒,它也有體力限製的;這些戰獒經過了森林內的搏殺以後,又一路追擊那些潰兵到草地上來了,再到與眼前的裏蒙部落戰士廝殺,它們的體力也消耗的相當嚴重了。
在察覺到身體力量的流失以後,那些戰獒的攻擊速度明顯就放緩了,連攻擊的力度都難以為繼了;而那些裏蒙部落的戰士們,卻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迸發出了更為強大戰鬥力,將戰獒的攻擊徹底給壓製了下去,並牢牢的掌控了戰鬥的主動權!
與此同時,格拉索布林的四千餘騎兵與伊丹的六千餘眾騎兵也是廝殺到了一起;伊丹的騎兵部隊主要還是繼承當初高盧名將盧哥托裏克斯麾下投降的那批騎兵,戰鬥力頗為不俗。
但是,裏蒙部落的精銳騎兵也是非常具有戰鬥力的;雙方之間的戰鬥,一開始就是你來我往的混戰廝殺,處於人數劣勢的裏蒙部落騎兵反而爆發出了讓人震驚的攻擊態勢。
不過,伊丹卻知道,裏蒙部落的騎兵根本就是在做最後的反撲而已;隻要己方的騎兵可以硬生生的抗下裏蒙部落騎兵的衝擊,將戰鬥穩定下來,很快裏蒙部落的騎兵就會失去這種攻擊的態勢。
至於卡普爾努斯率領的步兵,則是在距離森林獵手還有四百餘米的時候,就與衝上來的戰獒軍團的步兵們陷入了混戰廝殺之中;而森林獵手們的攻擊,也開始偏向那些攻擊而來的步兵。
事實上,卡拉貝斯親自主導的進攻部隊已然被裏蒙部落的軍隊死死的擋住了;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卡拉貝斯的進攻部隊終究可以獲得勝利,但就目前來看,戰鬥還是處於焦灼狀態的。
然而這卻隻是正麵上的廝殺而已,卡拉貝斯提前布置的兩翼埋伏部隊卻是開始發揮作用了;屠蘇斯的三千重裝步兵與慕提烏斯的高盧步兵一經交手,就斬獲了巨大的戰果。
慕提烏斯麾下的高盧步兵們,根本就無法阻擋屠蘇斯的重裝步兵的推進;所有敢於衝擊重裝步兵陣型的高盧步兵,都難逃一死的結局,他們甚至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用卡拉貝斯麾下最精銳的百戰雄獅,再給他們裝備上尤利烏斯家族最精良的軍團製式武器裝備;這支重裝步兵的戰鬥力簡直堪稱尤利烏斯家族最強大的戰力,又豈是這些戰鬥意誌薄弱、武器裝備簡陋的高盧步兵們可以對抗的?
雙方的戰鬥,從始至終都是屠蘇斯的重裝步兵在壓著慕提烏斯的高盧步兵在打;不甘心就此失敗的慕提烏斯甚至還親自率領親衛們進行攻擊,想要扭轉高盧步兵進攻不利的態勢。
衝鋒在前的慕提烏斯碰上了更為驍勇善戰的屠蘇斯,兩人之間的戰鬥可不是你來我往的單打獨鬥,而是在雙方戰士互相配合之下的拚死攻擊;毋庸置疑,在這方麵屠蘇斯的重裝步兵還是更為強大的,慕提烏斯用自己的鮮血來證明了敵人的強大。
當屠蘇斯高舉起自己的短劍,一劍斬下慕提烏斯的頭顱時,原本就被屠蘇斯的重裝步兵壓製的高盧步兵們就徹底崩潰了;他們紛紛四散逃跑,放棄了與這股強大敵人的交鋒。
屠蘇斯麾下的重裝步兵隻適合決戰,而不適合追擊;他根本就沒有管那些崩潰散去的高盧步兵們,而是將進攻的矛頭直指還在與阿拉的青年軍廝殺的瓦克提薩所部。
雖然屠蘇斯並不認識瓦克提薩本人,但是裏蒙部落的首領旗幟他還是知道的;既然瓦克提薩的身邊一直高掛裏蒙部落的首領旗幟,那他的身份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正在指揮軍隊與阿拉的青年軍死戰的瓦克提薩也是不好受啊,阿拉的青年軍在戰鬥力上遠遠不如屠蘇斯的重裝步兵;但是,那也是與屠蘇斯的重裝步兵相比而已,與裏蒙部落的高盧武士和步兵們相比,阿拉的青年軍可絲毫不弱。
更為關鍵的是,瓦克提薩的麾下隻有兩千高盧武士還可堪一戰而已;剩下的那些剛剛潰散回來的高盧步兵們,他們很多人在逃跑的時候連武器都扔掉了,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瓦克提薩之所以把這些高盧步兵也帶上,純屬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為的隻是增添己方的人數優勢,給敵人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事實證明,這樣的辦法根本就是可笑的。
養精蓄銳的兩千高盧武士勇往無前的殺向了阿拉的青年軍,而那些重新被組織起來的高盧步兵們卻是畏畏縮縮的不敢上前,氣的瓦克提薩恨不得拔劍殺人,卻也無可奈何。
在瓦克提薩好說歹命之下,那些重新組織起來的高盧步兵們最終有將近一半的人終於選擇了站出來,與前方的敵軍進行廝殺,以換回他們失去的榮耀;而剩下的另一半人,則是繼續逃避著。
毋庸置疑,那些願意站出來繼續戰鬥的高盧步兵們,幾乎都是來自於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他們在自己首領的嚴厲命令下隻得硬著頭皮繼續戰鬥下去,否則後果也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
高盧蠻族是一個敬畏勇士、鄙夷懦夫的民族,生在裏蒙部落這樣的霸主部落裏,勇士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同樣,懦夫也將遭受更為嚴酷的懲罰和無情的驅逐。
這些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們,如果因為畏懼而死活不敢去戰鬥的話,那麽回到裏蒙部落以後,他們就會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被驅逐出裏蒙部落,而成為山野凶獸的獵物。
當然,這隻是針對於裏蒙部落的高盧步兵而言具有威脅的命令;對於那些其他部落的高盧步兵們來說,裏蒙部落的首領可管不到他們,他們也實在不願意再戰鬥下去了,他們是真的害怕了。
強忍著畏懼頂上去的裏蒙部落高盧步兵們,好歹是幫助那兩千高盧武士穩定了陣型,阿拉的青年軍可沒有屠蘇斯的重裝步兵那麽強勢的進攻能力;在六千餘眾的敵軍阻擋之下,阿拉的青年軍很快就陷入了混戰之中,一時半會兒甚至連優勢都無法占據。
有瓦克提薩這個部落首領的親自指揮,那兩千高盧武士的戰鬥力自然爆發的更為強大;再以這兩千士氣如虹的高盧武士為核心,整個瓦克提薩麾下的六千餘將士都表現出了不錯的戰鬥力。
可惜的是,慕提烏斯的身亡及其麾下將士們的崩潰,讓瓦克提薩的後方完全陷入了毫無防備力量之中;而屠蘇斯的重裝步兵,也是氣勢洶洶的殺向瓦克提薩背後。
就在瓦克提薩察覺到了將近三千敵軍即將殺過來的時候,他立即從手中正在廝殺的軍隊中抽調了兩千戰士,再配合已經沒有必要督戰的一千高盧貴族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擋住殺來的敵軍!
還沒有等這三千人撲向屠蘇斯的重裝步兵,裏蒙部落大軍的正後方,七千呐喊著衝鋒口號的第四軍團將士們,在布裏戈和馬格洛的率領下終於趕到了!
原本就整體士氣低迷的裏蒙部落聯軍,在七千大軍突出殺出來以後,終於再次發生了大軍崩潰的局麵;發覺己方大軍深陷四麵包圍以後,那些重新鼓起勇氣戰鬥的潰兵們便立即崩潰了。
緊接著,還在與伊丹的騎兵部隊誓死力搏的格拉索布林所部,也在格拉索布林失神被斬於馬下以後,迅速全麵崩潰了;解決了對手的第三軍團,立即就在伊丹的率領下,對卡普爾努斯率領的步兵發起了進攻,並成功的擊潰了卡普爾努斯所部的步兵戰鬥群。
就連卡普爾努斯本人,都在伊丹的騎兵們的側翼突擊之下直接被踐踏至死;連續陣亡三名大將以後,再加上紛紛崩潰的各路大軍,裏蒙部落的軍隊已經是徹底的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