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艱難選擇”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肅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動,輕浮的人則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動。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弗爾卡裏斯要解散至少一半左右的軍隊,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畢竟以馬科曼尼地區的貧瘠,想要養活四萬大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兩萬大軍也完全不可能。
在商議組成聯合大軍援助美因茨部落的時候,阿米尼烏斯也是明確的表態,馬科曼尼地區由馬庫伊將軍率領的一萬戰士,他們的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都將由達姆部落提供;甚至,就連弗爾卡裏斯即將率領返回馬科曼尼地區的軍隊,阿米尼烏斯也表示會贈送他們一萬人的武器裝備。
一直致力於整個日耳曼民族富強繁榮的阿米尼烏斯確實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氣度和胸懷,當然達姆部落的富庶也是阿米尼烏斯敢於做出這些承諾的最大底氣;有了阿米尼烏斯承諾的援助以後,弗爾卡裏斯也是感謝萬分的率軍返回了馬科曼尼地區。
阿米尼烏斯之所以派遣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陪同弗爾卡裏斯返回馬科曼尼地區,可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弗爾卡裏斯穩定馬科曼尼地區的局勢;畢竟馬科曼尼地區可全部都是日耳曼人的部落,有什麽需要穩定的,侵略者被趕走以後就繼續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唄。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是所有日耳曼人不得不正視的,那就是尤利烏斯家族這次是先占領了波海姆地區的了洛沃西采部落之後,再從波海姆地區向馬科曼尼地區發起進攻的。
這也就意味著,波海姆地區已經成為了尤利烏斯家族的土地,隻要波海姆地區一天掌握在尤利烏斯家族的手上,就會無時無刻的對馬科曼尼地區的日耳曼部落造成致命的威脅;所以,拔除這個尤利烏斯家族的戰略據點,才是阿米尼烏斯真正的用意所在。
結束了組建聯合大軍的協商以後,阿米尼烏斯就與弗爾卡裏斯進行了一番兩人間的交流;阿米尼烏斯建議弗爾卡裏斯在接收達姆部落援助的武器裝備以後,就為馬科曼尼地區的一萬戰士更換新的武器裝備,然後就組織一支五千人規模的馬科曼尼地區的戰士進攻波海姆地區。
當然,進攻的真正主力還是阿米尼烏斯派遣給弗爾卡裏斯的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而馬科曼尼地區的那五千戰士,則是配合達姆部落的戰士們一起展開進攻。
拿下波海姆地區以後,就先有這一萬五千名戰士駐守在波海姆地區,其他具體的情況等到徹底驅逐了尤利烏斯家族的侵略軍以後再說吧;弗爾卡裏斯對於阿米尼烏斯的這項建議也是極為讚同,畢竟波海姆地區可是對馬科曼尼地區形成的最致命的威脅!
協商好了這些事務以後,弗爾卡裏斯就率領著他的軍隊往馬科曼尼境內撤去,而阿米尼烏斯則是率領著三個部落的三萬聯軍繼續向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深入,追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
就在日耳曼大地上一片混亂的時候,遠在阿奎塔尼地區的卡拉貝斯也是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之中;弗拉維斯的信件再被卡拉貝斯收到以後,卡拉貝斯就不得不麵臨這樣的選擇了。
到底是服從弗拉維斯的安排,率領主力大軍向大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部落進軍,還是堅持自己一開始的計劃,率領大軍先解決納爾榜高盧地區的瑪提厄斯部落;這對於卡拉貝斯來說,真的不是容易做出選擇的難題啊!
雖然弗拉維斯名義上說是建議卡拉貝斯向北進軍,但是這個建議背後所蘊含的深意卻不得不讓卡拉貝斯忌憚;弗拉維斯畢竟是尤利烏斯家族的領袖,而卡拉貝斯名義上也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將領,是需要接收尤利烏斯家族的命令行事的。
弗拉維斯從看重人才的角度,給予了卡拉貝斯更為自由的發展空間;但卡拉貝斯卻不得不承認,正是有了尤利烏斯家族的鼎力支持,才有了自己的快速發展壯大。
如果失去了尤利烏斯家族的支持,且不說山外高盧行省的發展會立即陷入停滯階段,就是阿奎塔尼行省的發展還未開始就會夭折;要想在高盧蠻族大地上發展起來,不借助外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卡拉貝斯所能夠依靠的卻隻有尤利烏斯家族。
當然,隨著未來的擴張,終有一天卡拉貝斯還是可以脫離尤利烏斯家族而自己發展的;但現在卡拉貝斯卻沒有這個實力,隻能暫時依附於尤利烏斯家族的羽翼之下。
從這個角度來說,卡拉貝斯的確應該暫時放下對納爾榜高盧地區的進攻計劃,將大軍的進攻方向轉到北方的大高盧地區;但是,卡拉貝斯卻有著不能為人所知的進攻納爾榜高盧的理由。
因為奧古斯都家族已經完全占據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甚至就連占據著伊比利亞半島坎特伯雷地區的高盧蠻族努曼提亞部落也被奧古斯都家族消滅了;這就意味著,隻要卡拉貝斯攻占了瑪提厄斯部落的納爾榜高盧地區,就可以在土地上與奧古斯都家族連成一片!
不過有一點也是卡拉貝斯必須正視的,那就是即便是他占領了納爾榜高盧地區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到奧古斯都家族的幫助;一方麵是奧古斯都家族與卡拉貝斯的聯係不能為外人所知,另外一方麵則是奧古斯都家族剛剛占據伊比利亞半島,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根本就無暇顧及到高盧地區。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卡拉貝斯都應該聽從服從弗拉維斯的建議,率領主力大軍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進軍;但出於對整體戰略布局的考慮,卡拉貝斯還是傾向於向納爾榜高盧進軍。
畢竟,在與奧古斯都家族的伊比利亞半島連成一片以後,卡拉貝斯本人就可以在戰略上擁有更大的回旋餘地;就算是發生了什麽意外的情況,卡拉貝斯也可以隨時脫離尤利烏斯家族,回歸奧古斯都家族的懷抱,這才是卡拉貝斯真正看重的。
陷入兩難選擇的卡拉貝斯並沒有在此事上糾結太久,在西西裏島一直密切注意尤利烏斯家族與日耳曼蠻族之間戰爭的奧斯卡,在得知弗拉維斯率領的大軍遭遇重挫以後,立刻就意識到弗拉維斯
很有可能會向大軍在握的卡拉貝斯求援,尤其是卡拉貝斯在已經拿下了阿奎塔尼地區的前提下。
於是,奧斯卡就通過悲歌死士向卡拉貝斯傳達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率領大軍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進軍,配合弗拉維斯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以換取弗拉維斯的信任和尤利烏斯家族的支持。
在奧斯卡看來,奧古斯都家族三年五載之內,都不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卡拉貝斯在高盧大地上發展壯大;根據維普撒尼和納特等人的商議,拿下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以後,奧古斯都家族最少需要五年的時間才可以將這些地方發展起來。
這就意味著,在這發展的五年時間內,奧古斯都家族不僅會盡可能的避免與其他任何勢力發生戰爭,也無法向卡拉貝斯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哪怕就是卡拉貝斯占領了納爾榜高盧地區,這個現狀也是無法改變的。
奧斯卡的建議對於卡拉貝斯來說是非常及時的,不過由於傳遞信件的過程中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奧斯卡的信件是在弗拉維斯的信件到達之後的第三天才被悲歌死士送到卡拉貝斯的手裏。
有了奧斯卡的直接建議以後,卡拉貝斯也就放心大膽的抽調大軍準備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發起進攻了;最新組建的第六軍團和第一軍團、第三軍團都將參與此次的大戰,而第四軍團和第五軍團則將留守阿奎塔尼地區,防備任何敵人有可能的進攻。
卡多拉杜的第二軍團一直駐守在山外高盧地區,在納爾榜高盧沒有被征服之前,第二軍團是不能輕易調動的;除了第二軍團以外,新組建的第六軍團卡拉貝斯也不可能放心將他們留在阿奎塔尼地區,第六軍團是必須要隨軍出征的軍團。
至於直屬於卡拉貝斯的第一軍團那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卡拉貝斯麾下最精銳的主力軍團自然是要出征的;還剩下的軍團也就伊丹的第三軍團和布裏戈的第四軍團,以及格雷斯的第五軍團。
其中,格雷斯的第五軍團在損失了所有的戰獒部隊以後,也算是暫時失去了最重要的戰鬥力了,卡拉貝斯給他們的任務就是留守阿奎塔尼地區,並盡快訓練出來足夠的戰獒。
而伊丹的第三軍團又是純粹的騎兵軍團,根本就不適合防守本土;這樣一來,能夠擔任起防守阿奎塔尼地區重任的就隻有布裏戈的第四軍團了,卡拉貝斯別無選擇。
第一軍團擁有一萬三千將士,第三軍團擁有七千騎兵,第六軍團也擁有七千高盧武士;兩萬七千將士的出征,這就是卡拉貝斯能夠抽調出來的最大兵力了,而大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部落,卻是在卡拉貝斯占領阿奎塔尼地區以後,將自身的軍隊擴充到了整整五萬之眾!(未完待續。)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弗爾卡裏斯要解散至少一半左右的軍隊,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畢竟以馬科曼尼地區的貧瘠,想要養活四萬大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兩萬大軍也完全不可能。
在商議組成聯合大軍援助美因茨部落的時候,阿米尼烏斯也是明確的表態,馬科曼尼地區由馬庫伊將軍率領的一萬戰士,他們的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都將由達姆部落提供;甚至,就連弗爾卡裏斯即將率領返回馬科曼尼地區的軍隊,阿米尼烏斯也表示會贈送他們一萬人的武器裝備。
一直致力於整個日耳曼民族富強繁榮的阿米尼烏斯確實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氣度和胸懷,當然達姆部落的富庶也是阿米尼烏斯敢於做出這些承諾的最大底氣;有了阿米尼烏斯承諾的援助以後,弗爾卡裏斯也是感謝萬分的率軍返回了馬科曼尼地區。
阿米尼烏斯之所以派遣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陪同弗爾卡裏斯返回馬科曼尼地區,可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弗爾卡裏斯穩定馬科曼尼地區的局勢;畢竟馬科曼尼地區可全部都是日耳曼人的部落,有什麽需要穩定的,侵略者被趕走以後就繼續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唄。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是所有日耳曼人不得不正視的,那就是尤利烏斯家族這次是先占領了波海姆地區的了洛沃西采部落之後,再從波海姆地區向馬科曼尼地區發起進攻的。
這也就意味著,波海姆地區已經成為了尤利烏斯家族的土地,隻要波海姆地區一天掌握在尤利烏斯家族的手上,就會無時無刻的對馬科曼尼地區的日耳曼部落造成致命的威脅;所以,拔除這個尤利烏斯家族的戰略據點,才是阿米尼烏斯真正的用意所在。
結束了組建聯合大軍的協商以後,阿米尼烏斯就與弗爾卡裏斯進行了一番兩人間的交流;阿米尼烏斯建議弗爾卡裏斯在接收達姆部落援助的武器裝備以後,就為馬科曼尼地區的一萬戰士更換新的武器裝備,然後就組織一支五千人規模的馬科曼尼地區的戰士進攻波海姆地區。
當然,進攻的真正主力還是阿米尼烏斯派遣給弗爾卡裏斯的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而馬科曼尼地區的那五千戰士,則是配合達姆部落的戰士們一起展開進攻。
拿下波海姆地區以後,就先有這一萬五千名戰士駐守在波海姆地區,其他具體的情況等到徹底驅逐了尤利烏斯家族的侵略軍以後再說吧;弗爾卡裏斯對於阿米尼烏斯的這項建議也是極為讚同,畢竟波海姆地區可是對馬科曼尼地區形成的最致命的威脅!
協商好了這些事務以後,弗爾卡裏斯就率領著他的軍隊往馬科曼尼境內撤去,而阿米尼烏斯則是率領著三個部落的三萬聯軍繼續向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深入,追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
就在日耳曼大地上一片混亂的時候,遠在阿奎塔尼地區的卡拉貝斯也是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之中;弗拉維斯的信件再被卡拉貝斯收到以後,卡拉貝斯就不得不麵臨這樣的選擇了。
到底是服從弗拉維斯的安排,率領主力大軍向大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部落進軍,還是堅持自己一開始的計劃,率領大軍先解決納爾榜高盧地區的瑪提厄斯部落;這對於卡拉貝斯來說,真的不是容易做出選擇的難題啊!
雖然弗拉維斯名義上說是建議卡拉貝斯向北進軍,但是這個建議背後所蘊含的深意卻不得不讓卡拉貝斯忌憚;弗拉維斯畢竟是尤利烏斯家族的領袖,而卡拉貝斯名義上也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將領,是需要接收尤利烏斯家族的命令行事的。
弗拉維斯從看重人才的角度,給予了卡拉貝斯更為自由的發展空間;但卡拉貝斯卻不得不承認,正是有了尤利烏斯家族的鼎力支持,才有了自己的快速發展壯大。
如果失去了尤利烏斯家族的支持,且不說山外高盧行省的發展會立即陷入停滯階段,就是阿奎塔尼行省的發展還未開始就會夭折;要想在高盧蠻族大地上發展起來,不借助外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卡拉貝斯所能夠依靠的卻隻有尤利烏斯家族。
當然,隨著未來的擴張,終有一天卡拉貝斯還是可以脫離尤利烏斯家族而自己發展的;但現在卡拉貝斯卻沒有這個實力,隻能暫時依附於尤利烏斯家族的羽翼之下。
從這個角度來說,卡拉貝斯的確應該暫時放下對納爾榜高盧地區的進攻計劃,將大軍的進攻方向轉到北方的大高盧地區;但是,卡拉貝斯卻有著不能為人所知的進攻納爾榜高盧的理由。
因為奧古斯都家族已經完全占據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甚至就連占據著伊比利亞半島坎特伯雷地區的高盧蠻族努曼提亞部落也被奧古斯都家族消滅了;這就意味著,隻要卡拉貝斯攻占了瑪提厄斯部落的納爾榜高盧地區,就可以在土地上與奧古斯都家族連成一片!
不過有一點也是卡拉貝斯必須正視的,那就是即便是他占領了納爾榜高盧地區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到奧古斯都家族的幫助;一方麵是奧古斯都家族與卡拉貝斯的聯係不能為外人所知,另外一方麵則是奧古斯都家族剛剛占據伊比利亞半島,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根本就無暇顧及到高盧地區。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卡拉貝斯都應該聽從服從弗拉維斯的建議,率領主力大軍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進軍;但出於對整體戰略布局的考慮,卡拉貝斯還是傾向於向納爾榜高盧進軍。
畢竟,在與奧古斯都家族的伊比利亞半島連成一片以後,卡拉貝斯本人就可以在戰略上擁有更大的回旋餘地;就算是發生了什麽意外的情況,卡拉貝斯也可以隨時脫離尤利烏斯家族,回歸奧古斯都家族的懷抱,這才是卡拉貝斯真正看重的。
陷入兩難選擇的卡拉貝斯並沒有在此事上糾結太久,在西西裏島一直密切注意尤利烏斯家族與日耳曼蠻族之間戰爭的奧斯卡,在得知弗拉維斯率領的大軍遭遇重挫以後,立刻就意識到弗拉維斯
很有可能會向大軍在握的卡拉貝斯求援,尤其是卡拉貝斯在已經拿下了阿奎塔尼地區的前提下。
於是,奧斯卡就通過悲歌死士向卡拉貝斯傳達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率領大軍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進軍,配合弗拉維斯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以換取弗拉維斯的信任和尤利烏斯家族的支持。
在奧斯卡看來,奧古斯都家族三年五載之內,都不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卡拉貝斯在高盧大地上發展壯大;根據維普撒尼和納特等人的商議,拿下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以後,奧古斯都家族最少需要五年的時間才可以將這些地方發展起來。
這就意味著,在這發展的五年時間內,奧古斯都家族不僅會盡可能的避免與其他任何勢力發生戰爭,也無法向卡拉貝斯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哪怕就是卡拉貝斯占領了納爾榜高盧地區,這個現狀也是無法改變的。
奧斯卡的建議對於卡拉貝斯來說是非常及時的,不過由於傳遞信件的過程中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奧斯卡的信件是在弗拉維斯的信件到達之後的第三天才被悲歌死士送到卡拉貝斯的手裏。
有了奧斯卡的直接建議以後,卡拉貝斯也就放心大膽的抽調大軍準備向北方的大高盧地區發起進攻了;最新組建的第六軍團和第一軍團、第三軍團都將參與此次的大戰,而第四軍團和第五軍團則將留守阿奎塔尼地區,防備任何敵人有可能的進攻。
卡多拉杜的第二軍團一直駐守在山外高盧地區,在納爾榜高盧沒有被征服之前,第二軍團是不能輕易調動的;除了第二軍團以外,新組建的第六軍團卡拉貝斯也不可能放心將他們留在阿奎塔尼地區,第六軍團是必須要隨軍出征的軍團。
至於直屬於卡拉貝斯的第一軍團那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卡拉貝斯麾下最精銳的主力軍團自然是要出征的;還剩下的軍團也就伊丹的第三軍團和布裏戈的第四軍團,以及格雷斯的第五軍團。
其中,格雷斯的第五軍團在損失了所有的戰獒部隊以後,也算是暫時失去了最重要的戰鬥力了,卡拉貝斯給他們的任務就是留守阿奎塔尼地區,並盡快訓練出來足夠的戰獒。
而伊丹的第三軍團又是純粹的騎兵軍團,根本就不適合防守本土;這樣一來,能夠擔任起防守阿奎塔尼地區重任的就隻有布裏戈的第四軍團了,卡拉貝斯別無選擇。
第一軍團擁有一萬三千將士,第三軍團擁有七千騎兵,第六軍團也擁有七千高盧武士;兩萬七千將士的出征,這就是卡拉貝斯能夠抽調出來的最大兵力了,而大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部落,卻是在卡拉貝斯占領阿奎塔尼地區以後,將自身的軍隊擴充到了整整五萬之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