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有多種多樣,而正確卻隻有一種,這就是為什麽失敗容易成功難脫靶容易中靶難緣故。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凱撒率領的軍隊靠近美因茨城以後,就立即對美因茨城發起了進攻,而防守美因茨城的卻是阿瑞斯親自率領的三百戰士和日耳曼部落的一萬五千名還沒有完成訓練的戰士。


    以美因茨城的木質城牆,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得了尤利烏斯家族軍團的器械進攻;不過可惜的是,凱撒大軍為了加快速度趕路,早就將三個軍團的器械全部就地銷毀了,也就是說凱撒根本就沒有威力巨大的器械對美因茨城進行攻擊。


    事實上,即便是沒有了那些器械,凱撒也可以通過臨時打造一些小的雲梯來攻城,隻不過效果方麵差了一些罷了;兩萬餘眾的大軍是不可能一次性投入戰鬥的,凱撒第一輪投入戰鬥的部隊隻是拉賓努斯第五軍團的數千將士而已。


    看著拉賓努斯指揮著麾下的第五軍團重裝步兵們扛著雲梯向美因茨城發起進攻,凱撒卻是讓身邊的輕裝步兵們做好了衝鋒的準備;一旦拉賓努斯麾下的重裝步兵可以攻上城牆,並打開城門,這些行動迅速的輕裝步兵們就將是率先從城牆攻入的軍隊。


    阿瑞斯為了更好的發揮手中一萬五千名日耳曼戰士的作用,也為了降低這些初次參戰的戰士們的傷亡,就將自己麾下的三百名經驗豐富的悲歌死士全部投入了戰鬥之中;每一名悲歌死士都將是五十名日耳曼戰士的直屬長官,全部大軍也是被阿瑞斯分成了三百個這樣的小隊。


    因為美因茨城隻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城市而已,城牆防守兵力根本就不需要一萬五千大軍全部投入;所以,阿瑞斯就將全部的三百個小隊分成了五支部隊,每支部隊由六十個小隊,三千人組成。


    這五支部隊,其中四支部隊需要在城牆上守衛十二個小時,輪流守衛,剩下的那支部隊則是充當阿瑞斯本人親自指揮的後備部隊;一旦即將到來的敵軍發起進攻,守衛部隊傷亡過重的情況下,就將由後備部隊直接增援,其他部隊隻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拉賓努斯的第五軍團對美因茨城發起進攻的時候,正是第三支部隊守衛城牆的時候;為了應對敵軍的進攻,阿瑞斯本人也是親自坐鎮城牆,指揮這支部隊抵抗敵軍重裝步兵的進攻。


    除了這支部隊要守衛城牆以外,後備部隊的六十個小隊也被阿瑞斯部署到了城牆附近,隨時準備支援城牆上的戰鬥;至於剩下的三支部隊,則都是在城內的軍營中休整,等待著新的命令。


    這些自願應招而來的日耳曼戰士們,都是使用日耳曼部落中最常見的斧頭為兵器;阿瑞斯將他們的訓練方向也是定為了善於近戰的斧頭兵,這也的確是日耳曼人最擅長的攻擊方式。


    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對陣未經沙場的日耳曼斧頭兵,這純粹就是文明世界的訓練有素與蠻族世界的悍勇無畏進行對決;雙方數量相差無幾的對戰,實際上卻是一直由防守的日耳曼蠻族戰士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壓著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在打。


    重裝步兵們的短劍,在狹小空間中能夠發揮的作用遠遠不及日耳曼蠻族戰士們手中的戰斧;那些日耳曼戰士們雖然沒有參與過什麽正規的戰鬥,但是他們對戰斧的使用本能卻是極為驚人的。


    最終,拉賓努斯的第五軍團在付出了將近千人的傷亡代價以後,就黯然結束了這場氣勢洶洶的攻城戰;而城牆上的守軍們不過才付出了數百人的傷亡代價而已,連後備部隊都沒有投入戰鬥。


    撤到凱撒附近的拉賓努斯並沒有向凱撒多解釋什麽,隻是默然重整第五軍團的將士們;看著隻剩下兩千左右的第五軍團,凱撒也沒有多說什麽,就直接命令瓦魯斯率領第六軍團繼續進攻。


    開戰以來幾乎從來沒有參與過大戰的第六軍團,自然也就沒有遭受過什麽重大的損失;進攻波海姆地區各個軍團付出的傷亡代價並不大,並且很快就補充完畢了,後來拿下馬科曼尼地區也是拉賓努斯的第五軍團憑借一己之力完成的。


    第六軍團和第七軍團除了遭遇了哥特部落的騎兵突擊以外,就沒有再經曆過戰鬥了;現在的第六軍團,其主力軍團依舊還有著五千五百左右的重裝步兵,隻損失了十分之一左右的將士而已。


    隨著凱撒的命令下達以後,瓦魯斯就帶著第六軍團的五千餘重裝步兵們拾起第五軍團將士們的攻城雲梯,對美因茨城開始了新的進攻;這次的進攻,可就比第五軍團的進攻犀利多了。


    士氣高昂的第六軍團將士們,對美因茨城的進攻是極為猛烈的,甚至一度都打上了城牆;但是,在阿瑞斯的沉著指揮之下,再加上後備部隊三千名戰士的投入戰鬥,第六軍團的進攻也還是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其付出的傷亡代價卻比第五軍團更為慘重。


    擁有五千五百名重裝步兵的第六軍團,在無奈撤出戰鬥以後,剩下的完好無損的重裝步兵數量卻是不足三千五百名了;也就是說,在激烈的攻城戰鬥中,瓦魯斯的第六軍團也是付出了兩千人的傷亡代價,幾乎是第六軍團的兩倍。


    而城牆上的守軍戰士,總計傷亡代價卻不過隻有一千五百人左右而已;雖然說今天的戰鬥讓城牆上的守軍戰士們付出了四分之一的傷亡代價,但是剩下的四千五百名戰士卻是有了豐富的戰鬥經驗,戰鬥力也是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連續兩次進攻都以失敗而告終以後,凱撒並沒有讓塞西爾的第七軍團繼續進攻,而是放棄了今天的進攻,暫時在美因茨城外駐紮了下來;其實,今天的戰鬥已經讓凱撒確定城內有著數量充足的守衛部隊,他已經不打算繼續進攻美因茨城了。


    對於凱撒來說,進攻美因茨城就是一錘子買賣,能一次性就占領美因茨城就盡可能的占領,不能的話就要迅速撤離;否則,一旦身後的追軍趕到了,那己方大軍可就陷入前後夾擊之中了。


    至於為什麽要暫時駐紮在美因茨城外,那也不過是凱撒的策略罷了;為的就是迷惑城內的守軍,讓他們誤以為己方大軍會包圍美因茨城一直進攻下去。等到夜幕降臨以後,凱撒就會率領全部大軍立即南撤,前往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的南部,與弗拉維斯的主力大軍會合。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城內的守軍就算是察覺到了城外軍隊的撤離,想要追擊也是為時已晚了;不得不承認,凱撒的策略還是非常成功的,最起碼阿瑞斯就真的以外城外的尤利烏斯家族大軍是真的打算先暫緩進攻,明天再繼續發動進攻。


    阿瑞斯不僅沒有懷疑城外敵軍會放棄攻城,甚至還在城內積極的備戰,準備迎接敵軍明天更為激烈的進攻;就在凱撒大軍與阿瑞斯進行戰鬥的時候,歐多瓦卡再次集結的大軍與弗拉維斯集結就緒的大軍也開始了新一輪的交鋒。


    擁有四萬兩千大軍的歐多瓦卡,已經有了再次對尤利烏斯家族侵略軍發起全麵反攻的資本;而得到了後方三個新兵軍團支援的弗拉維斯,其更是擁有了四萬五千大軍,數量更占優勢。


    尤其是那三個軍團器械大隊的到來,更是讓弗拉維斯擁有了與美因茨部落大軍野戰的信心;雙方都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了,戰鬥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開始了。


    這次,率先發起進攻的依舊還是弗拉維斯麾下的大軍;以法裏烏斯的第四軍團三千五百名重裝步兵為絕對核心,新組建的第十軍團和第十一軍團則分別組成兩翼,這就是尤利烏斯家族的主力進攻部隊,弗拉維斯本人則是帶著第八軍團和第九軍團,以及第十二軍團跟在後方。


    其中,第十二軍團是齊裝滿員的一萬高盧戰士組成的軍團,而第八軍團能夠投入戰鬥的重裝步兵是四千人,第九軍團能夠投入戰鬥的重裝步兵則是三千人;這一萬七千大軍,就是弗拉維斯親自指揮的後備部隊,位於主力進攻部隊和後備部隊之間的是三千人規模的器械部隊。


    上次的戰鬥,尤利烏斯家族在美因茨部落的日耳曼戰士麵前吃了一個大虧,這次弗拉維斯要用尤利烏斯家族的器械部隊來讓日耳曼蠻族的人好好見識見識文明人的戰爭是什麽樣的!


    歐多瓦卡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他隻是一個勇猛有餘的戰士而已;他所會的指揮大軍的方法無非就是阿瑞斯教他的那幾招而已,這次他還是使用上次戰鬥時所用的大軍進攻方法。


    即便是尤利烏斯家族有了器械部隊的輔助以後,日耳曼蠻族戰士們的悍不畏死還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些高盧蠻族的戰士們,與日耳曼蠻族的戰士相比還是差了不止一籌,再加上他們的武器裝備簡陋,甚至連最基本的訓練都沒有,在戰場上的表現還不如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們呢!


    整整一天的戰鬥,歐多瓦卡的四萬兩千大軍全部投入了戰鬥,最終撤出戰鬥的還有整整三萬五千戰士;而弗拉維斯的尤利烏斯家族四萬五千大軍,卻是付出了一萬五千人的傷亡代價,沒有辦法,誰讓那些高盧蠻族戰士們的表現實在是太差勁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