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擴張野望”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智者的目標不是追求幸福,而是盡其可能地避免不幸。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雖然尤利烏斯家族贏得了與美因茨部落戰鬥的勝利,但卻失去了與日耳曼蠻族戰爭的勝利;歐多瓦卡的三萬五千日耳曼大軍,在戰鬥結束以後就隻剩下一萬人了,而凱撒的兩萬將士也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代價,弗拉維斯的軍隊也隻剩下一萬五千餘眾了。
從進攻日耳曼蠻族之前的六個軍團將近六萬大軍,到此時的九個軍團不足兩萬五千大軍,尤利烏斯家族在這片日耳曼人的土地上付出了將近七萬人的傷亡代價;結果卻是什麽也沒有得到。
波海姆地區本來是一個與日耳曼蠻族無關的地區,是尤利烏斯家族擴張的又一個新行省;甚至,凱撒的占領政策還讓這個新占領的行省迅速穩定了下來。
不過,可惜的是,隨著日耳曼蠻族的強勢反擊,波海姆地區已經成為日耳曼蠻族統治下的又一地區了,而與尤利烏斯家族再無任何瓜葛;尤利烏斯家族隻能灰溜溜的撤回到諾裏庫姆地區。
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卻什麽也沒有得到,唯一得到的可能就是對日耳曼蠻族實力的認知了;高盧蠻族之所以一直被日耳曼蠻族壓著打,看來也是有原因的,最起碼能夠擊敗高盧蠻族的尤利烏斯家族,在日耳曼蠻族麵前顯得非常力有不逮。
歐多瓦卡的軍隊遭此重創以後,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次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發起反擊了;但是,一直追擊著凱撒大軍的達姆部落大軍卻隨時都有可能追趕上來。
實在無力再戰的尤利烏斯家族大軍也沒有耽誤時間,撤回戰場以後他們就立即返回了邊境地區的軍營;好好休整了一夜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徹底燒毀了所有速度緩慢的器械,之後弗拉維斯和凱撒就帶著九個軍團的將士們往諾裏庫姆地區撤去了。
在那裏,尤利烏斯家族的九個軍團將士將會快速得到補充和增援;日耳曼蠻族有可能的反攻也會被遏止,尤利烏斯家族會和日耳曼蠻族慢慢的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征服戰爭!
這一次,尤利烏斯家族不會再驕傲自大,也不會輕視日耳曼蠻族的戰鬥力,更不會給日耳曼蠻族任何反擊的機會;隻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去積累罷了。
就在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裏離開軍營往諾裏庫姆地區撤去的第二天,阿米尼烏斯親自率領的三萬大軍就與歐多瓦卡的殘軍會合了;得知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強行擊敗了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並往諾裏庫姆地區逃去以後,阿米尼烏斯就先開始與歐多瓦卡進行了磋商。
根據悲歌死士提供的情報,下日耳曼地區的巴達維部落正在遭受不列顛蠻族的大舉進攻,將近五萬人的不列顛大軍已經殺進了下日耳曼地區,並將巴達維部落的巴達維城團團包圍了。
而上日耳曼地區的特裏爾部落,也在幾乎全殲了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四萬大軍以後,損失了幾乎所有的有生力量;特裏爾部落的首領黎克伯吉斯在戰爭結束以後,隻留下五千特裏爾部落戰士守衛邊境地區,他自己親自率領八千主力戰士增援巴達維部落去了。
現在,尤利烏斯家族已經完全撤出了日耳曼大地,波海姆地區也被達姆部落的一萬大軍和馬科曼尼地區的五千戰士占領著,接下來的主要事務就是對巴達維部落的支援和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反擊了,日耳曼蠻族可不是吃了虧就算了的民族,反擊尤利烏斯家族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對於反擊尤利烏斯家族這件事,阿米尼烏斯覺得還是應該由美因茨部落擔任主力;歐多瓦卡也表示願意率領美因茨部落全部兩萬五千戰士中的兩萬戰士進攻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歐多瓦卡這裏的兩萬五千戰士,不僅包括了其麾下的一萬殘軍,還包括了阿瑞斯率領著守衛在美因茨城的一萬五千大軍;雖說尤利烏斯家族的入侵軍隊已經全部撤離了阿格裏狄古馬特境內,但是歐多瓦卡還是不能一兵一卒都不留守老家。
戰爭總是充滿著意外和變數的,假如尤利烏斯家族突然從哪裏派出一股小部隊偷襲美因茨城怎麽辦?亦或者,不列顛蠻族突破了下日耳曼地區,進入了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怎麽辦?
身為美因茨部落的首領,這些都是歐多瓦卡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不過,出於日耳曼人有仇必報的性格,歐多瓦卡還是願意拿出幾乎全部力量的兩萬戰士反擊尤利烏斯家族。
阿米尼烏斯在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事情上同意了歐多瓦卡的做法,並願意將波海姆地區的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交由歐多瓦卡統一指揮,一起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除了達姆部落的一萬精銳戰士和歐多瓦卡親自率領的兩萬美因茨部落戰士以外,阿米尼烏斯還讓哥特部落騎兵統領蘭加迪斯,從哥特部落的精銳騎兵中,抽調一半非哥特騎兵的精銳騎兵給歐多瓦卡,以便於他反擊尤利烏斯家族。
有了阿米尼烏斯的大力支持以後,歐多瓦卡可以用於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將達到三萬五千之眾;以尤利烏斯家族撤軍時的兩萬五千兵力,歐多瓦卡已經有信心擊敗尤利烏斯家族了。
抽調了蘭加迪斯麾下的五千騎兵給歐多瓦卡以後,直屬於阿米尼烏斯指揮的大軍就隻剩下一萬達姆部落精銳和一萬馬科曼尼地區戰士,以及五千戰鬥力彪悍的哥特騎兵了;如果再加上博登肖姆部落正在開赴巴達維部落的一萬戰士,那就是整整三萬五千日耳曼戰士。
而不列顛蠻族入侵下日耳曼地區的總兵力也隻不過隻有四萬六千人而已,他們在戰鬥中已經付出了不輕的傷亡代價,現在還擁有的軍隊也就四萬之眾了;悲歌死士之前傳遞回來的情報中,也詳細的說明了目前巴達維部落還擁有的實力。
巴達維部落的首領伊特裏留斯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就與特裏爾部落的首領黎克伯吉斯一起組建了一支兩萬人規模的軍隊,此時這支軍隊正在巴達維城內協助巴達維部落防守;再加上巴達維部落還剩餘的一萬左右戰士,那就是整整三萬大軍了。
更為關鍵的是,巴達維城畢竟是巴達維部落的地盤,是巴達維部落生存了數百年的根基之地;以巴達維部落的實力,就算是局勢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們也可以迅速在城內招募超過兩萬之眾的日耳曼青壯加入戰鬥,那些擅於使用戰斧的日耳曼青壯,其戰鬥力可不容小覷。
事實上,即便是不考慮這些所謂青壯力量的存在,巴達維部落在巴達維城內集結的三萬日耳曼戰士也足夠入侵的不列顛蠻族崩壞牙齒了;再加上增援巴達維部落的特裏爾部落八千戰士,阿米尼烏斯對下日耳曼地區的局勢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在阿米尼烏斯看來,這次的尤利烏斯家族入侵,正好也再次將日耳曼蠻族團結了起來;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全麵反擊,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現在隻能先讓歐多瓦卡率軍反擊一番再說。
等到日耳曼蠻族集中力量消滅不列顛蠻族的入侵大軍以後,阿米尼烏斯就會組織在下日耳曼境內的所有日耳曼蠻族軍隊一起進攻不列顛蠻族占領的比利時地區;再次將那些不列顛蠻族的人從大陸上趕到海裏去!
完成了這一目標以後,阿米尼烏斯還會率領大軍幫助上日耳曼地區的特裏爾部落反擊高盧蠻族;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竟然敢於主動進攻特裏爾部落,正好趁此機會將阿萊西亞部落占據的大高盧地區,納入日耳曼蠻族的統治範圍也不錯。
做好這兩件事情以後,阿米尼烏斯就會帶著達姆部落、博登肖姆部落、馬科曼尼地區、哥特部落、特裏爾部落、巴達維部落的軍隊,一起前往諾裏庫姆地區增援歐多瓦卡的大軍;那個時候,才是整個日耳曼蠻族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全麵反擊!
既然尤利烏斯家族主動發動了這場戰爭,阿米尼烏斯就要好好利用因為這場戰爭而團結起來的日耳曼民族諸部落,一舉征服與日耳曼民族相連的波海姆地區、比利時地區、大高盧地區;讓日耳曼民族的統治範圍再次向外擴張,以奠定日耳曼民族未來的新統治範圍。
至於與尤利烏斯家族的戰爭,阿米尼烏斯不會放棄對尤利烏斯家族的複仇;隻不過在複仇之前,阿米尼烏斯要先將整個日耳曼民族難得的擴張好時機把握好,不能白白浪費這樣的機會。
波海姆地區已經被己方日耳曼大軍占領了,失去了幾乎全部主力大軍的阿萊西亞部落,也就失去了抵達己方大軍征服他們的資本了;唯一還能夠堅持的也就是大軍還在下日耳曼地區的不列顛蠻族了,等解決了不列顛蠻族的四萬大軍以後,局勢就會真正的明朗了。
高盧蠻族阿萊西亞部落的大高盧地區,會成為日耳曼民族新的西方屏障;不列顛蠻族的比利時地區,也會成為日耳曼民族的又一肥沃富饒之地。至於波海姆地區,那裏已經是日耳曼人民族的土地了,不是嗎?(未完待續。)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雖然尤利烏斯家族贏得了與美因茨部落戰鬥的勝利,但卻失去了與日耳曼蠻族戰爭的勝利;歐多瓦卡的三萬五千日耳曼大軍,在戰鬥結束以後就隻剩下一萬人了,而凱撒的兩萬將士也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代價,弗拉維斯的軍隊也隻剩下一萬五千餘眾了。
從進攻日耳曼蠻族之前的六個軍團將近六萬大軍,到此時的九個軍團不足兩萬五千大軍,尤利烏斯家族在這片日耳曼人的土地上付出了將近七萬人的傷亡代價;結果卻是什麽也沒有得到。
波海姆地區本來是一個與日耳曼蠻族無關的地區,是尤利烏斯家族擴張的又一個新行省;甚至,凱撒的占領政策還讓這個新占領的行省迅速穩定了下來。
不過,可惜的是,隨著日耳曼蠻族的強勢反擊,波海姆地區已經成為日耳曼蠻族統治下的又一地區了,而與尤利烏斯家族再無任何瓜葛;尤利烏斯家族隻能灰溜溜的撤回到諾裏庫姆地區。
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卻什麽也沒有得到,唯一得到的可能就是對日耳曼蠻族實力的認知了;高盧蠻族之所以一直被日耳曼蠻族壓著打,看來也是有原因的,最起碼能夠擊敗高盧蠻族的尤利烏斯家族,在日耳曼蠻族麵前顯得非常力有不逮。
歐多瓦卡的軍隊遭此重創以後,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次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發起反擊了;但是,一直追擊著凱撒大軍的達姆部落大軍卻隨時都有可能追趕上來。
實在無力再戰的尤利烏斯家族大軍也沒有耽誤時間,撤回戰場以後他們就立即返回了邊境地區的軍營;好好休整了一夜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徹底燒毀了所有速度緩慢的器械,之後弗拉維斯和凱撒就帶著九個軍團的將士們往諾裏庫姆地區撤去了。
在那裏,尤利烏斯家族的九個軍團將士將會快速得到補充和增援;日耳曼蠻族有可能的反攻也會被遏止,尤利烏斯家族會和日耳曼蠻族慢慢的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征服戰爭!
這一次,尤利烏斯家族不會再驕傲自大,也不會輕視日耳曼蠻族的戰鬥力,更不會給日耳曼蠻族任何反擊的機會;隻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去積累罷了。
就在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裏離開軍營往諾裏庫姆地區撤去的第二天,阿米尼烏斯親自率領的三萬大軍就與歐多瓦卡的殘軍會合了;得知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強行擊敗了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並往諾裏庫姆地區逃去以後,阿米尼烏斯就先開始與歐多瓦卡進行了磋商。
根據悲歌死士提供的情報,下日耳曼地區的巴達維部落正在遭受不列顛蠻族的大舉進攻,將近五萬人的不列顛大軍已經殺進了下日耳曼地區,並將巴達維部落的巴達維城團團包圍了。
而上日耳曼地區的特裏爾部落,也在幾乎全殲了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四萬大軍以後,損失了幾乎所有的有生力量;特裏爾部落的首領黎克伯吉斯在戰爭結束以後,隻留下五千特裏爾部落戰士守衛邊境地區,他自己親自率領八千主力戰士增援巴達維部落去了。
現在,尤利烏斯家族已經完全撤出了日耳曼大地,波海姆地區也被達姆部落的一萬大軍和馬科曼尼地區的五千戰士占領著,接下來的主要事務就是對巴達維部落的支援和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反擊了,日耳曼蠻族可不是吃了虧就算了的民族,反擊尤利烏斯家族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對於反擊尤利烏斯家族這件事,阿米尼烏斯覺得還是應該由美因茨部落擔任主力;歐多瓦卡也表示願意率領美因茨部落全部兩萬五千戰士中的兩萬戰士進攻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歐多瓦卡這裏的兩萬五千戰士,不僅包括了其麾下的一萬殘軍,還包括了阿瑞斯率領著守衛在美因茨城的一萬五千大軍;雖說尤利烏斯家族的入侵軍隊已經全部撤離了阿格裏狄古馬特境內,但是歐多瓦卡還是不能一兵一卒都不留守老家。
戰爭總是充滿著意外和變數的,假如尤利烏斯家族突然從哪裏派出一股小部隊偷襲美因茨城怎麽辦?亦或者,不列顛蠻族突破了下日耳曼地區,進入了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怎麽辦?
身為美因茨部落的首領,這些都是歐多瓦卡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不過,出於日耳曼人有仇必報的性格,歐多瓦卡還是願意拿出幾乎全部力量的兩萬戰士反擊尤利烏斯家族。
阿米尼烏斯在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事情上同意了歐多瓦卡的做法,並願意將波海姆地區的一萬達姆部落的精銳戰士交由歐多瓦卡統一指揮,一起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除了達姆部落的一萬精銳戰士和歐多瓦卡親自率領的兩萬美因茨部落戰士以外,阿米尼烏斯還讓哥特部落騎兵統領蘭加迪斯,從哥特部落的精銳騎兵中,抽調一半非哥特騎兵的精銳騎兵給歐多瓦卡,以便於他反擊尤利烏斯家族。
有了阿米尼烏斯的大力支持以後,歐多瓦卡可以用於反擊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將達到三萬五千之眾;以尤利烏斯家族撤軍時的兩萬五千兵力,歐多瓦卡已經有信心擊敗尤利烏斯家族了。
抽調了蘭加迪斯麾下的五千騎兵給歐多瓦卡以後,直屬於阿米尼烏斯指揮的大軍就隻剩下一萬達姆部落精銳和一萬馬科曼尼地區戰士,以及五千戰鬥力彪悍的哥特騎兵了;如果再加上博登肖姆部落正在開赴巴達維部落的一萬戰士,那就是整整三萬五千日耳曼戰士。
而不列顛蠻族入侵下日耳曼地區的總兵力也隻不過隻有四萬六千人而已,他們在戰鬥中已經付出了不輕的傷亡代價,現在還擁有的軍隊也就四萬之眾了;悲歌死士之前傳遞回來的情報中,也詳細的說明了目前巴達維部落還擁有的實力。
巴達維部落的首領伊特裏留斯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就與特裏爾部落的首領黎克伯吉斯一起組建了一支兩萬人規模的軍隊,此時這支軍隊正在巴達維城內協助巴達維部落防守;再加上巴達維部落還剩餘的一萬左右戰士,那就是整整三萬大軍了。
更為關鍵的是,巴達維城畢竟是巴達維部落的地盤,是巴達維部落生存了數百年的根基之地;以巴達維部落的實力,就算是局勢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們也可以迅速在城內招募超過兩萬之眾的日耳曼青壯加入戰鬥,那些擅於使用戰斧的日耳曼青壯,其戰鬥力可不容小覷。
事實上,即便是不考慮這些所謂青壯力量的存在,巴達維部落在巴達維城內集結的三萬日耳曼戰士也足夠入侵的不列顛蠻族崩壞牙齒了;再加上增援巴達維部落的特裏爾部落八千戰士,阿米尼烏斯對下日耳曼地區的局勢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在阿米尼烏斯看來,這次的尤利烏斯家族入侵,正好也再次將日耳曼蠻族團結了起來;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全麵反擊,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現在隻能先讓歐多瓦卡率軍反擊一番再說。
等到日耳曼蠻族集中力量消滅不列顛蠻族的入侵大軍以後,阿米尼烏斯就會組織在下日耳曼境內的所有日耳曼蠻族軍隊一起進攻不列顛蠻族占領的比利時地區;再次將那些不列顛蠻族的人從大陸上趕到海裏去!
完成了這一目標以後,阿米尼烏斯還會率領大軍幫助上日耳曼地區的特裏爾部落反擊高盧蠻族;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竟然敢於主動進攻特裏爾部落,正好趁此機會將阿萊西亞部落占據的大高盧地區,納入日耳曼蠻族的統治範圍也不錯。
做好這兩件事情以後,阿米尼烏斯就會帶著達姆部落、博登肖姆部落、馬科曼尼地區、哥特部落、特裏爾部落、巴達維部落的軍隊,一起前往諾裏庫姆地區增援歐多瓦卡的大軍;那個時候,才是整個日耳曼蠻族對尤利烏斯家族的全麵反擊!
既然尤利烏斯家族主動發動了這場戰爭,阿米尼烏斯就要好好利用因為這場戰爭而團結起來的日耳曼民族諸部落,一舉征服與日耳曼民族相連的波海姆地區、比利時地區、大高盧地區;讓日耳曼民族的統治範圍再次向外擴張,以奠定日耳曼民族未來的新統治範圍。
至於與尤利烏斯家族的戰爭,阿米尼烏斯不會放棄對尤利烏斯家族的複仇;隻不過在複仇之前,阿米尼烏斯要先將整個日耳曼民族難得的擴張好時機把握好,不能白白浪費這樣的機會。
波海姆地區已經被己方日耳曼大軍占領了,失去了幾乎全部主力大軍的阿萊西亞部落,也就失去了抵達己方大軍征服他們的資本了;唯一還能夠堅持的也就是大軍還在下日耳曼地區的不列顛蠻族了,等解決了不列顛蠻族的四萬大軍以後,局勢就會真正的明朗了。
高盧蠻族阿萊西亞部落的大高盧地區,會成為日耳曼民族新的西方屏障;不列顛蠻族的比利時地區,也會成為日耳曼民族的又一肥沃富饒之地。至於波海姆地區,那裏已經是日耳曼人民族的土地了,不是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