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神秘朋友”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你被水噎住的時時候,你還能喝別的什麽飲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八千特裏爾部落的精銳戰士就這樣被從未見過的戰車部隊碾壓了,對一向以日耳曼戰士的強大戰鬥力而感到自豪的黎克伯吉斯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尤其是那些敵人根本就沒有付出什麽傷亡,就讓特裏爾部落的戰士們死傷慘重,更是讓黎克伯吉斯感到難以接受。
僅僅是第一輪的衝鋒陷陣,敵軍的戰車部隊就給黎克伯吉斯的八千戰士造成了將近一半人的傷亡代價;雖然其中直接陣亡的人並不多,但那些躺在地上痛哭哀嚎的戰士更讓黎克伯吉斯心裏難受。
更為讓黎克伯吉斯無法忍受的事情是,敵人的戰車部隊竟然隻損失了區區不到三十輛戰車,人員傷亡也就隻有一兩百人而已;這樣的反差,實在讓黎克伯吉斯感到羞恥與難堪!
無論敵人有多麽強大,日耳曼的戰士們就應該讓給強大的敵人好好見識見識日耳曼戰士的勇武和強大;於是,黎克伯吉斯就在敵人的戰車部隊衝過己方的戰陣以後,跳下自己的戰馬,拔出自己背後的戰斧,來到了戰士們的最前方,對著所有肝膽俱裂的將士們高喊道:
“日耳曼的戰士們,難道區區三四千同胞的傷亡就讓你們喪失了必勝的信心了嗎?難道你們就這麽被強大的敵人擊敗了嗎?如果你們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麽就由我一個人來證明日耳曼戰士的勇武吧;我們日耳曼人的戰士,從來就是戰場上無畏的象征和強大的存在!
或許,我們並不是無敵的戰士,我們也會遭遇遠比我們強大的敵人;但是,那又如何呢?與弱者為敵,從來就不是我們日耳曼戰士的追求,戰勝強者,才是我們日耳曼戰士應該做的事情!
害怕敵人的人,你們根本配不上日耳曼戰士的稱號,那是隻有真正的勇士才值得擁有的榮耀,你們現在就可以放下手中的戰斧逃離戰場了;願意與我一起讓敵人見識見識什麽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的勇士們,你們就來到我的身後吧,讓敵人的鮮血來洗刷我們剛才的恥辱!”
黎克伯吉斯的話說的並沒有什麽令人震驚的地方,但他的話卻是成功的激起了在場所有日耳曼戰士的榮譽感;什麽樣的戰士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真正的日耳曼戰士可永遠不會畏懼任何人!
所有特裏爾部落的戰士們都不由得為自己剛才的怯弱感到羞恥,他們臉色漲紅的握緊自己手中的戰斧,然後毅然決然的邁著堅定的步伐來到黎克伯吉斯的身後,排列著整齊的陣型,準備再次迎接敵人的戰車衝鋒,並下定決心要讓敵人好好見識一番什麽才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
這次,氣勢洶洶再次殺來的不列顛戰車部隊,依舊是轟隆隆的狂奔而來;站在戰士們最前方的黎克伯吉斯不僅沒有感到任何的恐懼,反而微微顫抖的雙手暴露了他內心的興奮與好戰。
一輛首當其衝的戰車距離黎克伯吉斯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在快要碾壓黎克伯吉斯的時候;黎克伯吉斯突然身子一讓,就從旁邊讓了過去,然後黎克伯吉斯就順勢一躍,跳上了正在高速飛馳的戰車,跳上戰車以後僅僅是一個橫砍,黎克伯吉斯就斬殺了這輛重型戰車上的四名敵人。
有了黎克伯吉斯的榜樣作用以後,其他的日耳曼戰士們也是有樣學樣的開始奪取敵人的戰車;事實證明,沒有黎克伯吉斯的強大武力,奪取戰車的方法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最起碼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戰士們奪取戰車失敗了,並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不過,也有很多沒有采取這個辦法對付敵軍戰車部隊的日耳曼戰士,他們就是死死地站在了原地,等敵人的戰車靠近時,就眼疾手快的揮舞著戰斧砍向了那些拖拽著戰車的戰馬。
那些戰馬又怎麽可能經受的了這樣的劈砍呢?往往隻需要一名戰士的悍不畏死,就可以讓巴萊納斯麾下的一輛戰車轟然側翻;這就是戰車部隊最大的缺陷,隻要擊殺那些拖拽著戰車的戰馬,就可以讓這些看似無敵的戰車立即側翻當場!
以黎克伯吉斯為首的少數戰士們成功奪取了敵人的戰車以後,立即就遭受到了其他戰車的攻擊,但敵軍戰車部隊的整體衝鋒陣型卻是被徹底打亂了,甚至連速度都無奈的降了下來。
這樣一來,又極大的增加了那些攻擊戰馬的戰士們的成功率;一時之間,黎克伯吉斯的特裏爾部落戰士們,就給那些不列顛蠻族最為精銳的戰車部隊也造成了極為有效的重創!
恰好此時,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也是順利的在不列顛蠻族的包圍圈中打開了一個缺口,數千名城內的日耳曼戰士迅速趕到了特裏爾部落戰士與不列顛蠻族戰車部隊廝殺的戰場,從側翼對那些橫衝直撞的不列顛蠻族戰車部隊發起了進攻。
事實上,不列顛蠻族的戰車部隊就是依靠戰車強大的衝擊力進行攻擊的;一旦失去了速度的優勢以後,這些戰車部隊在日耳曼戰士的進攻下,也就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巴萊納斯在察覺到了戰車部隊無法繼續戰鬥下去以後,就立即派遣其他三個城門方向趕回來的不列顛戰士們迅速增援戰車部隊;如果局勢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今天的戰鬥就有可能演變成不列顛蠻族與巴達維部落的生死決戰。
毋庸置疑,現在戰場上占據著局部優勢的還是巴達維部落和特裏爾部落的聯軍;但是,隨著其他三個方向上的不列顛蠻族軍隊迅速回援以後,戰鬥很快就會被占據著優勢的不列顛蠻族掌控。
到了那個時候,巴達維部落和特裏爾部落強強聯合組建起來的聯軍,就會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後果,也是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不能任其發生的結果。
於是,黎克伯吉斯隻能命令自己麾下的戰士們在友軍的增援下,放棄眼前的戰鬥,帶著受傷的戰士們一起撤往巴達維城;連黎克伯吉斯都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了,那些巴達維部落的戰士們就更加不會再無謂的戰鬥下去了,他們也是護衛著特裏爾部落受傷的戰士們,迅速從缺口處撤回去。
在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的合力指揮之下,所有殺出城外的巴達維部落戰士和趕來增援的特裏爾部落戰士,全部都趕在其他三個方向的不列顛蠻族軍隊回來之前撤回了巴達維城;而不列顛蠻族的軍隊也是再次包圍了巴達維城,讓城外的包圍圈再無一絲缺口。
今天的這一戰,黎克伯吉斯親自率領的八千特裏爾部落的精銳戰士,還沒有進城就戰死了四千之眾;而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也因為出城救援特裏爾部落的戰士付出了將近三千人的傷亡代價。
也就是說,黎克伯吉斯率領著八千戰士增援巴達維部落,實際上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為了能夠讓援軍開進巴達維城,就付出了將近八千人的傷亡代價;從數量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增援是沒有價值的,實際上的價值卻是非常巨大的。
且不說日耳曼戰士們在付出了將近八千人傷亡代價的同時,給不列顛蠻族的軍隊也造成了至少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就是從士氣的角度來說,黎克伯吉斯率領的特裏爾部落的援軍抵達,也給了守衛巴達維城的日耳曼戰士們,以繼續堅守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因為一直被不列顛蠻族大軍封鎖的巴達維部落,從黎克伯吉斯的口中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那就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入侵大軍已經徹底退出日耳曼大地了,美因茨部落的首領歐多瓦卡即將率領數個部落的聯合大軍反攻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解除了日耳曼本土的危機以後,達姆部落的首領阿米尼烏斯閣下,正在率領著達姆部落、哥特部落、馬科曼尼地區、博登肖姆部落的三萬五千聯軍迅速往巴達維城趕來。
隻要巴達維部落可以在巴達維城內堅持守衛五天,阿米尼烏斯的三萬五千大軍就會趕到巴達維城;到了那個時候,入侵的不列顛蠻族軍隊就不足畏懼了,下日耳曼地區的局勢也會發生徹底的扭轉,日耳曼人的反擊也要正式開始了!
不過,這裏還有另外一個悲歌死士提供的特殊情報;根據悲歌死士對黎克伯吉斯的說法,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已經被覆滅,不列顛蠻族的後方比利時地區也很快就會被其他勢力占領,而這個神秘的勢力卻是悲歌死士的朋友,也是日耳曼人的朋友。
黎克伯吉斯並不怎麽理解悲歌死士們的說法,但是,出於對悲歌死士的信任,黎克伯吉斯還是將他們提供的這一情況告知了伊特裏留斯;同樣的,伊特裏留斯也對此表示不解,他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神秘勢力到底是什麽樣的勢力,更不知道為什麽他們也會是日耳曼人的朋友。(未完待續。)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八千特裏爾部落的精銳戰士就這樣被從未見過的戰車部隊碾壓了,對一向以日耳曼戰士的強大戰鬥力而感到自豪的黎克伯吉斯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尤其是那些敵人根本就沒有付出什麽傷亡,就讓特裏爾部落的戰士們死傷慘重,更是讓黎克伯吉斯感到難以接受。
僅僅是第一輪的衝鋒陷陣,敵軍的戰車部隊就給黎克伯吉斯的八千戰士造成了將近一半人的傷亡代價;雖然其中直接陣亡的人並不多,但那些躺在地上痛哭哀嚎的戰士更讓黎克伯吉斯心裏難受。
更為讓黎克伯吉斯無法忍受的事情是,敵人的戰車部隊竟然隻損失了區區不到三十輛戰車,人員傷亡也就隻有一兩百人而已;這樣的反差,實在讓黎克伯吉斯感到羞恥與難堪!
無論敵人有多麽強大,日耳曼的戰士們就應該讓給強大的敵人好好見識見識日耳曼戰士的勇武和強大;於是,黎克伯吉斯就在敵人的戰車部隊衝過己方的戰陣以後,跳下自己的戰馬,拔出自己背後的戰斧,來到了戰士們的最前方,對著所有肝膽俱裂的將士們高喊道:
“日耳曼的戰士們,難道區區三四千同胞的傷亡就讓你們喪失了必勝的信心了嗎?難道你們就這麽被強大的敵人擊敗了嗎?如果你們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麽就由我一個人來證明日耳曼戰士的勇武吧;我們日耳曼人的戰士,從來就是戰場上無畏的象征和強大的存在!
或許,我們並不是無敵的戰士,我們也會遭遇遠比我們強大的敵人;但是,那又如何呢?與弱者為敵,從來就不是我們日耳曼戰士的追求,戰勝強者,才是我們日耳曼戰士應該做的事情!
害怕敵人的人,你們根本配不上日耳曼戰士的稱號,那是隻有真正的勇士才值得擁有的榮耀,你們現在就可以放下手中的戰斧逃離戰場了;願意與我一起讓敵人見識見識什麽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的勇士們,你們就來到我的身後吧,讓敵人的鮮血來洗刷我們剛才的恥辱!”
黎克伯吉斯的話說的並沒有什麽令人震驚的地方,但他的話卻是成功的激起了在場所有日耳曼戰士的榮譽感;什麽樣的戰士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真正的日耳曼戰士可永遠不會畏懼任何人!
所有特裏爾部落的戰士們都不由得為自己剛才的怯弱感到羞恥,他們臉色漲紅的握緊自己手中的戰斧,然後毅然決然的邁著堅定的步伐來到黎克伯吉斯的身後,排列著整齊的陣型,準備再次迎接敵人的戰車衝鋒,並下定決心要讓敵人好好見識一番什麽才是真正的日耳曼戰士。
這次,氣勢洶洶再次殺來的不列顛戰車部隊,依舊是轟隆隆的狂奔而來;站在戰士們最前方的黎克伯吉斯不僅沒有感到任何的恐懼,反而微微顫抖的雙手暴露了他內心的興奮與好戰。
一輛首當其衝的戰車距離黎克伯吉斯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在快要碾壓黎克伯吉斯的時候;黎克伯吉斯突然身子一讓,就從旁邊讓了過去,然後黎克伯吉斯就順勢一躍,跳上了正在高速飛馳的戰車,跳上戰車以後僅僅是一個橫砍,黎克伯吉斯就斬殺了這輛重型戰車上的四名敵人。
有了黎克伯吉斯的榜樣作用以後,其他的日耳曼戰士們也是有樣學樣的開始奪取敵人的戰車;事實證明,沒有黎克伯吉斯的強大武力,奪取戰車的方法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最起碼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戰士們奪取戰車失敗了,並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不過,也有很多沒有采取這個辦法對付敵軍戰車部隊的日耳曼戰士,他們就是死死地站在了原地,等敵人的戰車靠近時,就眼疾手快的揮舞著戰斧砍向了那些拖拽著戰車的戰馬。
那些戰馬又怎麽可能經受的了這樣的劈砍呢?往往隻需要一名戰士的悍不畏死,就可以讓巴萊納斯麾下的一輛戰車轟然側翻;這就是戰車部隊最大的缺陷,隻要擊殺那些拖拽著戰車的戰馬,就可以讓這些看似無敵的戰車立即側翻當場!
以黎克伯吉斯為首的少數戰士們成功奪取了敵人的戰車以後,立即就遭受到了其他戰車的攻擊,但敵軍戰車部隊的整體衝鋒陣型卻是被徹底打亂了,甚至連速度都無奈的降了下來。
這樣一來,又極大的增加了那些攻擊戰馬的戰士們的成功率;一時之間,黎克伯吉斯的特裏爾部落戰士們,就給那些不列顛蠻族最為精銳的戰車部隊也造成了極為有效的重創!
恰好此時,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也是順利的在不列顛蠻族的包圍圈中打開了一個缺口,數千名城內的日耳曼戰士迅速趕到了特裏爾部落戰士與不列顛蠻族戰車部隊廝殺的戰場,從側翼對那些橫衝直撞的不列顛蠻族戰車部隊發起了進攻。
事實上,不列顛蠻族的戰車部隊就是依靠戰車強大的衝擊力進行攻擊的;一旦失去了速度的優勢以後,這些戰車部隊在日耳曼戰士的進攻下,也就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巴萊納斯在察覺到了戰車部隊無法繼續戰鬥下去以後,就立即派遣其他三個城門方向趕回來的不列顛戰士們迅速增援戰車部隊;如果局勢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今天的戰鬥就有可能演變成不列顛蠻族與巴達維部落的生死決戰。
毋庸置疑,現在戰場上占據著局部優勢的還是巴達維部落和特裏爾部落的聯軍;但是,隨著其他三個方向上的不列顛蠻族軍隊迅速回援以後,戰鬥很快就會被占據著優勢的不列顛蠻族掌控。
到了那個時候,巴達維部落和特裏爾部落強強聯合組建起來的聯軍,就會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後果,也是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不能任其發生的結果。
於是,黎克伯吉斯隻能命令自己麾下的戰士們在友軍的增援下,放棄眼前的戰鬥,帶著受傷的戰士們一起撤往巴達維城;連黎克伯吉斯都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了,那些巴達維部落的戰士們就更加不會再無謂的戰鬥下去了,他們也是護衛著特裏爾部落受傷的戰士們,迅速從缺口處撤回去。
在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的合力指揮之下,所有殺出城外的巴達維部落戰士和趕來增援的特裏爾部落戰士,全部都趕在其他三個方向的不列顛蠻族軍隊回來之前撤回了巴達維城;而不列顛蠻族的軍隊也是再次包圍了巴達維城,讓城外的包圍圈再無一絲缺口。
今天的這一戰,黎克伯吉斯親自率領的八千特裏爾部落的精銳戰士,還沒有進城就戰死了四千之眾;而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也因為出城救援特裏爾部落的戰士付出了將近三千人的傷亡代價。
也就是說,黎克伯吉斯率領著八千戰士增援巴達維部落,實際上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為了能夠讓援軍開進巴達維城,就付出了將近八千人的傷亡代價;從數量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增援是沒有價值的,實際上的價值卻是非常巨大的。
且不說日耳曼戰士們在付出了將近八千人傷亡代價的同時,給不列顛蠻族的軍隊也造成了至少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就是從士氣的角度來說,黎克伯吉斯率領的特裏爾部落的援軍抵達,也給了守衛巴達維城的日耳曼戰士們,以繼續堅守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因為一直被不列顛蠻族大軍封鎖的巴達維部落,從黎克伯吉斯的口中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那就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入侵大軍已經徹底退出日耳曼大地了,美因茨部落的首領歐多瓦卡即將率領數個部落的聯合大軍反攻尤利烏斯家族的諾裏庫姆地區。
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解除了日耳曼本土的危機以後,達姆部落的首領阿米尼烏斯閣下,正在率領著達姆部落、哥特部落、馬科曼尼地區、博登肖姆部落的三萬五千聯軍迅速往巴達維城趕來。
隻要巴達維部落可以在巴達維城內堅持守衛五天,阿米尼烏斯的三萬五千大軍就會趕到巴達維城;到了那個時候,入侵的不列顛蠻族軍隊就不足畏懼了,下日耳曼地區的局勢也會發生徹底的扭轉,日耳曼人的反擊也要正式開始了!
不過,這裏還有另外一個悲歌死士提供的特殊情報;根據悲歌死士對黎克伯吉斯的說法,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已經被覆滅,不列顛蠻族的後方比利時地區也很快就會被其他勢力占領,而這個神秘的勢力卻是悲歌死士的朋友,也是日耳曼人的朋友。
黎克伯吉斯並不怎麽理解悲歌死士們的說法,但是,出於對悲歌死士的信任,黎克伯吉斯還是將他們提供的這一情況告知了伊特裏留斯;同樣的,伊特裏留斯也對此表示不解,他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神秘勢力到底是什麽樣的勢力,更不知道為什麽他們也會是日耳曼人的朋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