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鬥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


    ——荷馬(荷馬,古希臘盲詩人)


    布魯圖斯帝國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任何一個帝國都無法比擬的,希臘半島可是當初亞曆山大大帝幾乎統一世界的根基之地;通過占領希臘半島,馬其頓王國獲得了向外擴張最重要的人口和資金,也正是希臘半島的存在奠基了榮耀一時的亞曆山大帝國的誕生。


    到底布魯圖斯帝國能否在得到希臘半島以後建立一個不迅速於亞曆山大帝國的偉大帝國,那就隻能看布魯圖斯帝國自己的表現了;偉大帝國的根基他們已經擁有了,所缺少的就是布魯圖斯帝國自身的努力了,未來的世界隻會有一個毋庸置疑的霸主。


    相比於布魯圖斯帝國在希臘半島上的穩定發展,尤利烏斯帝國的發展就顯得艱難多了;日耳曼蠻族的大舉入侵,對於兵力損失慘重的尤利烏斯帝國來說,實在是帝國不能承受之重啊!


    但是,尤利烏斯帝國終究還是尤利烏斯帝國,其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實力是身為蠻族的日耳曼人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九個軍團的兵力被尤利烏斯帝國迅速補充完畢,哪怕就是日耳曼蠻族一次又一次的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尤利烏斯帝國也沒有後退一步的打算。


    在弗拉維斯趕回亞雷提恩主持尤利烏斯帝國的建國大業的時候,凱撒就成為了諾裏庫姆地區所有尤利烏斯家族軍隊的最高指揮官;諾裏庫姆地區的戰鬥可不是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在日耳曼大地上的戰鬥了,在這裏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隨時可以獲得來自後方的補給和增援。


    而日耳曼蠻族的軍隊卻需要通過漫長的補給線來給前方的軍隊提供後勤補給,日耳曼蠻族的生產力本就低下,自然是經受不住這樣的拖延的;在日耳曼蠻族的速戰速決計劃徹底落空以後,率軍感到諾裏庫姆地區的阿米尼烏斯就企圖通過決戰的方式來消滅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


    凱撒麾下的軍隊雖然在戰鬥力上根本不是日耳曼蠻族的對手,但是在數量上卻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無論日耳曼蠻族大軍發起了多麽猛烈的進攻,凱撒都會讓自己麾下的軍隊用比敵人更多的數量去迎戰,就算打不過敵人也要拖死敵人!


    弗拉維斯在正式建立了羅馬尤利烏斯帝國以後,就開始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尤利烏斯帝國內部的實力恢複上;諾裏庫姆地區的戰鬥,弗拉維斯相信凱撒可以做的很好,關鍵是尤利烏斯帝國後方能不能一直堅持增援前方慘烈的戰鬥和承受住巨大的傷亡。


    僅憑弗拉維斯的兩個兒子是無法完成這個重任的,所以弗拉維斯就自己親自坐鎮後方,統籌尤利烏斯帝國內部的實力去增援凱撒在諾裏庫姆地區的戰鬥;此外,大力發展尤利烏斯帝國在高盧大地上的領土也是弗拉維斯的重點施政方針。


    隨著卡拉貝斯在高盧大地上接連獲得的勝利,整個高盧大地的一半都已經是尤利烏斯帝國的地盤了,弗拉維斯自然不能讓這麽龐大的領土就這麽還處於落後的發展水平;弗拉維斯相信,隻要尤利烏斯帝國將高盧大地上的領土發展起來了,那就是不輸於希臘半島的萬世帝國根基之地!


    可惜的是,高盧大地上的發展實在是太過於困難了;就是把大量的物資越過阿爾卑斯山脈運送到山外高盧地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何談其他具體的發展措施呢。


    尤利烏斯帝國重點發展高盧大地的措施很快就被證明是徒勞無功的,因為那些高盧蠻族人在很多方麵都不願意接受尤利烏斯帝國的發展政策,甚至就連尤利烏斯帝國派遣的官員都被他們齊心協力趕走了,對此卡拉貝斯也表示無可奈何,畢竟他隻是一個單純的軍事統帥而已。


    最終尤利烏斯帝國還是放棄了對高盧大地的開發和發展,而將自己帝國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對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五個行省的治理發展當中去了;刨除諾裏庫姆地區一直沒有停止下來的戰事不說,整個尤利烏斯帝國的後方發展還是比較順利的。


    帝國整體實力的提升,自然會給前方作戰的軍隊帶來更多的好處;凱撒的軍隊在每次出現重大傷亡以後都可以獲得快速的補充,很多時候補充兵員的素質甚至都超過了原有大軍的素質。


    一次又一次的戰鬥,讓凱撒麾下的軍隊不斷的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同時凱撒大軍的戰鬥力也是在不斷的提升;誰也不能否認,殘酷的戰爭才是一支精銳之師最好的成長良藥。


    從最初的殲滅一千日耳曼蠻族戰士,尤利烏斯帝國軍隊需要付出最少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到現在殲滅一千日耳曼蠻族戰士,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隻需要付出最多一千五百人的傷亡代價,戰爭讓凱撒麾下的軍隊在戰鬥力方麵也是獲得了飛躍式的進步。


    更為重要的是,凱撒的賞罰分明和英勇果決,讓所有諾裏庫姆地區的軍隊都對凱撒充滿了個人崇拜的心理;尤其是凱撒在金錢上的慷慨大方,更是讓所有其麾下的將士們,都心甘情願的願意為凱撒奉獻出一切,這也正是弗拉維斯想要看到的。


    日耳曼蠻族七個部落的聯軍對諾裏庫姆地區發動了一場整整持續三年的入侵戰爭,凱撒的大軍就在諾裏庫姆地區整整防守了三年;三年以後,入侵的日耳曼蠻族大軍早已經死傷超過五萬了,而凱撒的大軍卻是依舊保持著九個軍團的滿編軍隊。


    不是凱撒的軍隊沒有傷亡,而是無論凱撒的軍隊付出了多麽慘重的傷亡,都可以在一個月之內迅速補充完整,這是日耳曼蠻族的聯軍所望塵莫及的;此時,日耳曼蠻族還堅持在繼續戰鬥的隻剩下不到三萬之眾,而尤利烏斯帝國新組建的三個軍團正在增援凱撒的途中。


    三年的戰鬥讓凱撒的麾下擁有了一支真正的百戰雄獅,既然尤利烏斯帝國都擁有了這麽強大的軍隊了,而對麵的日耳曼蠻族軍隊又是越打越少,為什麽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不開始來一場針對於日耳曼蠻族的大規模反攻呢?


    凱撒決定再次集結大軍發動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戰爭,身為尤利烏斯帝國皇帝的弗拉維斯讚同了凱撒的建議,並給凱撒派來了三個齊裝滿員的新兵軍團和兩萬可以隨時補充傷亡的新兵。


    得到了來自於帝國後方的這五萬軍隊的支援以後,凱撒麾下的大軍立即發動了對還在諾裏庫姆地區的日耳曼蠻族大軍的反攻;不到三萬之眾的日耳曼蠻族戰士,又怎麽可能抵達得了十四萬尤利烏斯帝國大軍的進攻呢,更何況這其中還有九萬三年戰鬥中打出來的精銳之師!


    僅僅是三天的時間,日耳曼蠻族的三萬大軍就被凱撒麾下的大軍消滅了超過三分之二的部隊,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是全軍崩潰的往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撤去了;這次,凱撒沒有選擇分兵進攻日耳曼大地,而是集結自己手中全部兵力中的十個軍團進攻日耳曼蠻族占領的波海姆地區。


    除了留在諾裏庫姆地區駐守在兩個軍團以外,剩下的十個軍團和上萬後備補充將士們全部被凱撒帶著發動了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在波海姆地區,隻有馬科曼尼地區的五千日耳曼大軍防守而已根本就不是尤利烏斯帝國大軍的對手,半個月以後,波海姆地區就再次成為了凱撒大軍的占領地。


    解決了波海姆地區的日耳曼大軍以後,凱撒又一鼓作氣的率軍發動了對馬科曼尼地區的進攻;這次馬科曼尼地區迎戰尤利烏斯帝國大軍的可不是昔日的馬科曼尼部落了,而是手腕更加強硬的弗爾卡裏斯及其數萬臨時組織起來的馬科曼尼大軍。


    麵對尤利烏斯帝國的入侵大軍,馬科曼尼地區北方的達姆部落也是迅速派來了兩萬援軍,而馬科曼尼地區西麵的美因茨部落卻是根本沒有實力來增援馬科曼尼大軍了;在於尤利烏斯帝國的三年戰爭中,美因茨部落被消耗了幾乎全部的實力,現在還在無奈的恢複當中呢。


    吃一塹長一智的尤利烏斯帝國大軍這次沒有再驕傲自大了更沒有輕敵妄進,這些精銳的尤利烏斯帝國軍隊在凱撒的率領下穩紮穩打的往前推進,一點一點的將日耳曼蠻族大軍的實力消耗掉。


    經過一年多艱苦卓絕的戰鬥以後,整個馬科曼尼地區終於被尤利烏斯帝國的優勢大軍全部攻陷了;就連馬科曼尼地區的弗爾卡裏斯,也隻能率領著殘餘大軍逃往了達姆部落的卡狄地區。


    拿下了馬科曼尼地區以後,凱撒並沒有立即繼續進攻,而是源源不斷的從後方要求增援;在將十個軍團的大軍全部補充到滿員狀態以後,凱撒才開始了新的進攻。


    這次,凱撒沒有再集結全部的實力去進攻卡狄地區的達姆部落,而是隻率領五個軍團的兵力繼續向卡狄地區進軍;另外有三個軍團的將士則是被拉賓努斯率領著,從馬科曼尼地區的東北方向出發,直接進攻達姆部落東方的哥特部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