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大舉增兵”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伊索(希臘寓言家,弗裏吉亞人)
阿德赫巴在接連收到那兩個噩耗以後,一個人坐在王宮內整整一夜沒有睡覺;第二天一早,阿德赫巴就帶著侍衛們快馬加鞭往斯巴達克的軍營而去了,就算無法獲得奧古斯都帝國的支持,阿德赫巴也要讓聯合軍團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加入接下來的戰鬥。
在薩拉赫軍團的五萬大軍和近衛軍團的兩萬大軍沒有全軍覆沒以前,阿德赫巴可以不用在意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的這區區兩萬大軍;現在那七萬大軍已經全軍覆沒了,阿德赫巴要想抵擋住迦太基王國的全麵進攻,就必須要這兩萬大軍來加入戰爭了。
經過了上一次的戰鬥以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隻剩下四萬五千之眾了,而迦太基王國維密那麾下的大軍卻足足有五萬六千之眾;這還隻是維密那手中可以用於直接戰鬥的力量而已,要是駐守在迦太基城的軍隊和拜薩西恩的軍團全部都投入戰鬥的話,那麽迦太基王國的軍力將高達十萬!
如果說隻是數量上的差距的話,那還不至於讓阿德赫巴感到焦頭爛額,畢竟奧古斯都帝國曾經與漢尼拔的決戰就說明了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迦太基王國的軍隊在質量上也比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隻強不弱,這才是阿德赫巴最為擔憂的地方。
迦太基王國最精銳的軍隊絕對不是拜薩西恩的軍隊,而是維密那麾下的聖團軍團;這也是整個北非大陸都公認的事實,維密那本人也是現在迦太基王國最能征善戰的將軍,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迦太基王國最精銳的軍隊和最優秀的將軍都在其北方的情況下,南方的迦太基王國軍隊用八萬軍隊全殲了努米底亞王國的七萬精銳之師,付出的代價則是將近五萬將士傷亡;這似乎證明了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在綜合戰鬥力上是弱於迦太基王國軍隊的。
永遠不會有人告訴阿德赫巴,迦太基王國南方的軍隊根本就是奧古斯都帝國為漢諾家族訓練的軍隊;換而言之,迦太基王國南方的軍隊在平均戰鬥力上是淩駕於北方軍隊之上的,隻不過薩卡伯的聖團軍團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而已,他們的數量已經證明了他們的特殊了。
不知道這些的阿德赫巴在來到斯巴達克的軍帳以後,斯巴達克並沒有讓阿德赫巴難堪,也沒有不出兵的意思;屬於聯合軍團編製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斯巴達克全部都交給了阿德赫巴。
至於阿德赫巴提出來的城管軍團,斯巴達克隻是微笑著搖搖頭就拒絕了;斯巴達克沒有說自己為什麽拒絕,阿德赫巴也明智的沒有問,因為問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前來聯合軍團軍營之前,阿德赫巴已經決定了要不惜一切代價帶走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畢竟這兩個軍團可是屬於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斯巴達克隻有指揮權而已。
對於聯合軍團中最精銳的城管軍團,說阿德赫巴不對這個軍團有想法的話,估計阿德赫巴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有想法又能怎麽樣呢?城管軍團是奧古斯都帝國的軍團,聯合軍團的軍營附近還有奧古斯都帝國的另外兩個軍團;現在的努米底亞王國有得罪奧古斯都帝國的資本嗎?
之前阿德赫巴不願意得罪奧古斯都帝國,不是害怕奧古斯都帝國駐紮在自己國土上的三個重裝步兵軍團,而是擔心奧古斯都帝國強大的實力;現在就不一樣了,努米底亞王國不僅沒有得罪奧古斯都帝國的資本,甚至就連得罪眼前這三個奧古斯都帝國軍團的資本都沒有了。
漢諾家族與努米底亞王國打的兩場決戰,不僅讓阿德赫巴和維密那忙碌了起來,也讓奧古斯都帝國忙碌了起來;得到了努米底亞王國與迦太基王國兩敗俱傷的消息以後,奧斯卡知道努米底亞王國與迦太基王國在北方地區的大決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奧古斯都帝國的介入也必須馬上展開了!
那支追隨克利奧佩特拉來到西西裏的埃及艦隊,其司令官奧萊斯在克利奧佩特拉親自命令之下將所有的戰艦都暫時交給了奧古斯都帝國指揮,期限則是奧斯卡與克利奧佩特拉約定的一年。
獲得了這支強大艦隊的指揮權以後,奧斯卡就沒有再集結奧古斯都帝國各有任務的艦隊了,而是直接任命納姆斯為這支艦隊的司令部,負責接下來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的介入事宜。
艦隊方麵的事情都隻是小事情而已,以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王國的海軍實力,根本不足以對奧古斯都帝國的海軍艦隊構成威脅,甚至連阻擋奧古斯都帝國艦隊進攻的資格都沒有;真正的重中之重還是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大陸的軍隊增援。
昆圖斯麾下的兩個軍團加上斯巴達克麾下的一個軍團,三個軍團的兵力隻有兩萬七千將士而已(城管軍團沒有輔助軍團);就算努米底亞王國和斯巴達克王國再怎麽兩敗俱傷,也不是區區兩萬七千奧古斯都帝國軍隊可以對付得了的啊!
要是沒有足夠的大軍進行軍事威脅的話,被塔希提控製在手裏的漢諾家族都不一定會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奧古斯都帝國,更何況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王國呢;所以,現在就是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大陸大舉增兵的時機了,這一次也是奧古斯都帝國一勞永逸的解決北非大陸事務的最好時機了。
西西裏島上早已經集結完畢的七個軍團都是隨時可以出征北非的選擇,但是奧古斯都帝國也不需要一場派遣這麽多的軍隊前往北非大陸啊;在北非大陸上已經有了三個軍團的前提下,第一次的增兵規模奧斯卡定為了四個軍團,分別是第一軍團、第九軍團、第七軍團、漢尼拔軍團。
這次之所以奧斯卡會派出漢尼拔軍團,就是為了在進軍迦太基王國的時候,漢尼拔軍團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奧斯卡希望漢尼拔軍團的軍團長瑪哈巴爾和軍團副將西奧法尼斯不會違背自己六年前的承諾,他們要為了奧古斯都帝國而征服迦太基王國!
除了忙於派兵增援北非大陸以後,奧斯卡還不忘讓馬爾庫斯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就地再招募一個嶄新的第十二軍團;最近一段時間,奧古斯都帝國的統治區域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張,進攻埃及王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軍隊,奧古斯都帝國是需要再組建一些新軍團了。
這個由馬爾庫斯的政務係統負責招募的第十二軍團,在組建完畢以後會由現在正在奧古斯都軍校擔任軍事教官的烏奈將軍和安騰將軍分別擔任軍團長和軍團副將;這兩名原本屬於西班牙王國的將領,已經在奧古斯都軍校執教五年了,他們表現獲得了奧斯卡的認可自然可以得到重用了。
至於這個第十二軍團組建完畢以後的歸屬問題,奧斯卡則是讓擔任奧古斯都帝國伊比利亞半島駐軍統帥的盧魁斯接管第十二軍團的指揮權;自從上次調走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軍團以後,盧魁斯麾下的軍隊就減少到了三個軍團,這個新組建的軍團就是專門用於補充盧魁斯麾下的大軍的。
奧古斯都帝國的四個軍團剛剛登上運輸船,北非大陸上的大決戰已經是正式爆發了;維密那統帥的五萬六千大軍對艾哈邁德的四萬五千大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甚至就連薩卡伯麾下最精銳的聖團軍團都被維密那投入了戰鬥,用於進攻艾哈邁德的軍隊。
死傷慘重的艾哈邁德大軍在維密那大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硬生生的消滅了兩萬將士;而維密那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一萬三千將士的傷亡代價而已;就在維密那準備一鼓作氣消滅艾哈邁德大軍的時候,阿德赫巴找來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終於趕到了戰場。
聯合軍團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在斯巴達克的精心訓練之下,早就是戰鬥力非同一般的存在了;他們的及時加入戰鬥,不僅穩住了艾哈邁德軍團的陣型,還給維密那的軍隊造成了極為慘重的傷亡,甚至連薩卡伯的聖團軍團將士們都在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的配合攻擊下占不到任何便宜。
慘烈的廝殺成為了戰場上唯一的主旋律,無論是維密那麾下的迦太基王國軍隊,還是全部歸屬於艾哈邁德指揮的努米底亞王國軍隊,他們都在為了爭奪北非霸主的戰爭中進行著生死搏殺。
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維密那麾下的軍隊就從最初的五萬六千之眾銳減至兩萬左右,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就算是加上增援而來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總兵力也不足兩萬五千了;維密那為了死戰到底,就連他自己留守在迦太基城的一萬步兵也被抽調到了戰場上。
當奧古斯都帝國的四個軍團大軍在迦太基港口登陸時,維密那正在籌備著對艾哈邁德軍隊進行最後的殲滅戰鬥;此時,維密那的麾下已經再次集結了三萬大軍,其中最精銳的聖團軍團將士也還有三千之眾,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卻隻有兩萬五千將士,傷員更是有四千之眾。(未完待續。)
——伊索(希臘寓言家,弗裏吉亞人)
阿德赫巴在接連收到那兩個噩耗以後,一個人坐在王宮內整整一夜沒有睡覺;第二天一早,阿德赫巴就帶著侍衛們快馬加鞭往斯巴達克的軍營而去了,就算無法獲得奧古斯都帝國的支持,阿德赫巴也要讓聯合軍團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加入接下來的戰鬥。
在薩拉赫軍團的五萬大軍和近衛軍團的兩萬大軍沒有全軍覆沒以前,阿德赫巴可以不用在意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的這區區兩萬大軍;現在那七萬大軍已經全軍覆沒了,阿德赫巴要想抵擋住迦太基王國的全麵進攻,就必須要這兩萬大軍來加入戰爭了。
經過了上一次的戰鬥以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隻剩下四萬五千之眾了,而迦太基王國維密那麾下的大軍卻足足有五萬六千之眾;這還隻是維密那手中可以用於直接戰鬥的力量而已,要是駐守在迦太基城的軍隊和拜薩西恩的軍團全部都投入戰鬥的話,那麽迦太基王國的軍力將高達十萬!
如果說隻是數量上的差距的話,那還不至於讓阿德赫巴感到焦頭爛額,畢竟奧古斯都帝國曾經與漢尼拔的決戰就說明了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迦太基王國的軍隊在質量上也比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隻強不弱,這才是阿德赫巴最為擔憂的地方。
迦太基王國最精銳的軍隊絕對不是拜薩西恩的軍隊,而是維密那麾下的聖團軍團;這也是整個北非大陸都公認的事實,維密那本人也是現在迦太基王國最能征善戰的將軍,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迦太基王國最精銳的軍隊和最優秀的將軍都在其北方的情況下,南方的迦太基王國軍隊用八萬軍隊全殲了努米底亞王國的七萬精銳之師,付出的代價則是將近五萬將士傷亡;這似乎證明了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在綜合戰鬥力上是弱於迦太基王國軍隊的。
永遠不會有人告訴阿德赫巴,迦太基王國南方的軍隊根本就是奧古斯都帝國為漢諾家族訓練的軍隊;換而言之,迦太基王國南方的軍隊在平均戰鬥力上是淩駕於北方軍隊之上的,隻不過薩卡伯的聖團軍團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而已,他們的數量已經證明了他們的特殊了。
不知道這些的阿德赫巴在來到斯巴達克的軍帳以後,斯巴達克並沒有讓阿德赫巴難堪,也沒有不出兵的意思;屬於聯合軍團編製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斯巴達克全部都交給了阿德赫巴。
至於阿德赫巴提出來的城管軍團,斯巴達克隻是微笑著搖搖頭就拒絕了;斯巴達克沒有說自己為什麽拒絕,阿德赫巴也明智的沒有問,因為問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前來聯合軍團軍營之前,阿德赫巴已經決定了要不惜一切代價帶走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畢竟這兩個軍團可是屬於努米底亞王國的軍隊,斯巴達克隻有指揮權而已。
對於聯合軍團中最精銳的城管軍團,說阿德赫巴不對這個軍團有想法的話,估計阿德赫巴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有想法又能怎麽樣呢?城管軍團是奧古斯都帝國的軍團,聯合軍團的軍營附近還有奧古斯都帝國的另外兩個軍團;現在的努米底亞王國有得罪奧古斯都帝國的資本嗎?
之前阿德赫巴不願意得罪奧古斯都帝國,不是害怕奧古斯都帝國駐紮在自己國土上的三個重裝步兵軍團,而是擔心奧古斯都帝國強大的實力;現在就不一樣了,努米底亞王國不僅沒有得罪奧古斯都帝國的資本,甚至就連得罪眼前這三個奧古斯都帝國軍團的資本都沒有了。
漢諾家族與努米底亞王國打的兩場決戰,不僅讓阿德赫巴和維密那忙碌了起來,也讓奧古斯都帝國忙碌了起來;得到了努米底亞王國與迦太基王國兩敗俱傷的消息以後,奧斯卡知道努米底亞王國與迦太基王國在北方地區的大決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奧古斯都帝國的介入也必須馬上展開了!
那支追隨克利奧佩特拉來到西西裏的埃及艦隊,其司令官奧萊斯在克利奧佩特拉親自命令之下將所有的戰艦都暫時交給了奧古斯都帝國指揮,期限則是奧斯卡與克利奧佩特拉約定的一年。
獲得了這支強大艦隊的指揮權以後,奧斯卡就沒有再集結奧古斯都帝國各有任務的艦隊了,而是直接任命納姆斯為這支艦隊的司令部,負責接下來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的介入事宜。
艦隊方麵的事情都隻是小事情而已,以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王國的海軍實力,根本不足以對奧古斯都帝國的海軍艦隊構成威脅,甚至連阻擋奧古斯都帝國艦隊進攻的資格都沒有;真正的重中之重還是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大陸的軍隊增援。
昆圖斯麾下的兩個軍團加上斯巴達克麾下的一個軍團,三個軍團的兵力隻有兩萬七千將士而已(城管軍團沒有輔助軍團);就算努米底亞王國和斯巴達克王國再怎麽兩敗俱傷,也不是區區兩萬七千奧古斯都帝國軍隊可以對付得了的啊!
要是沒有足夠的大軍進行軍事威脅的話,被塔希提控製在手裏的漢諾家族都不一定會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奧古斯都帝國,更何況努米底亞王國和迦太基王國呢;所以,現在就是奧古斯都帝國對北非大陸大舉增兵的時機了,這一次也是奧古斯都帝國一勞永逸的解決北非大陸事務的最好時機了。
西西裏島上早已經集結完畢的七個軍團都是隨時可以出征北非的選擇,但是奧古斯都帝國也不需要一場派遣這麽多的軍隊前往北非大陸啊;在北非大陸上已經有了三個軍團的前提下,第一次的增兵規模奧斯卡定為了四個軍團,分別是第一軍團、第九軍團、第七軍團、漢尼拔軍團。
這次之所以奧斯卡會派出漢尼拔軍團,就是為了在進軍迦太基王國的時候,漢尼拔軍團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奧斯卡希望漢尼拔軍團的軍團長瑪哈巴爾和軍團副將西奧法尼斯不會違背自己六年前的承諾,他們要為了奧古斯都帝國而征服迦太基王國!
除了忙於派兵增援北非大陸以後,奧斯卡還不忘讓馬爾庫斯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就地再招募一個嶄新的第十二軍團;最近一段時間,奧古斯都帝國的統治區域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張,進攻埃及王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軍隊,奧古斯都帝國是需要再組建一些新軍團了。
這個由馬爾庫斯的政務係統負責招募的第十二軍團,在組建完畢以後會由現在正在奧古斯都軍校擔任軍事教官的烏奈將軍和安騰將軍分別擔任軍團長和軍團副將;這兩名原本屬於西班牙王國的將領,已經在奧古斯都軍校執教五年了,他們表現獲得了奧斯卡的認可自然可以得到重用了。
至於這個第十二軍團組建完畢以後的歸屬問題,奧斯卡則是讓擔任奧古斯都帝國伊比利亞半島駐軍統帥的盧魁斯接管第十二軍團的指揮權;自從上次調走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軍團以後,盧魁斯麾下的軍隊就減少到了三個軍團,這個新組建的軍團就是專門用於補充盧魁斯麾下的大軍的。
奧古斯都帝國的四個軍團剛剛登上運輸船,北非大陸上的大決戰已經是正式爆發了;維密那統帥的五萬六千大軍對艾哈邁德的四萬五千大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甚至就連薩卡伯麾下最精銳的聖團軍團都被維密那投入了戰鬥,用於進攻艾哈邁德的軍隊。
死傷慘重的艾哈邁德大軍在維密那大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硬生生的消滅了兩萬將士;而維密那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一萬三千將士的傷亡代價而已;就在維密那準備一鼓作氣消滅艾哈邁德大軍的時候,阿德赫巴找來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終於趕到了戰場。
聯合軍團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在斯巴達克的精心訓練之下,早就是戰鬥力非同一般的存在了;他們的及時加入戰鬥,不僅穩住了艾哈邁德軍團的陣型,還給維密那的軍隊造成了極為慘重的傷亡,甚至連薩卡伯的聖團軍團將士們都在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的配合攻擊下占不到任何便宜。
慘烈的廝殺成為了戰場上唯一的主旋律,無論是維密那麾下的迦太基王國軍隊,還是全部歸屬於艾哈邁德指揮的努米底亞王國軍隊,他們都在為了爭奪北非霸主的戰爭中進行著生死搏殺。
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維密那麾下的軍隊就從最初的五萬六千之眾銳減至兩萬左右,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就算是加上增援而來的騎兵軍團和沙漠軍團,總兵力也不足兩萬五千了;維密那為了死戰到底,就連他自己留守在迦太基城的一萬步兵也被抽調到了戰場上。
當奧古斯都帝國的四個軍團大軍在迦太基港口登陸時,維密那正在籌備著對艾哈邁德軍隊進行最後的殲滅戰鬥;此時,維密那的麾下已經再次集結了三萬大軍,其中最精銳的聖團軍團將士也還有三千之眾,而艾哈邁德麾下的軍隊卻隻有兩萬五千將士,傷員更是有四千之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