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兵敗美因茨”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危險之中,常有被疑的朋友成為救星,最被信用的成為賣友的人。
——伊索(希臘寓言家,弗裏吉亞人)
在兩個軍團的將士把艱難占領的城東三分之一地盤又丟了將近一半以後,法裏烏斯也隻得向按兵不動的凱撒求援了;凱撒也明白打巷戰的不易,他沒有責怪法裏烏斯指揮不力,也沒有責怪第四軍團和第十軍團的將士們不拚死作戰,而隻是對身邊的第八軍團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得到了第八軍團的增援以後,法裏烏斯迅速穩定了陣腳,並再次以第八軍團的將士們為核心往城中推進;這次城內的守軍卻再也無法得到意外的增援了,更無法抵擋獲得增援以後的敵軍。
相比於重新組織起攻勢的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美因茨城內的守軍卻是越大越艱難了;且不說日耳曼戰士們的傷亡難以補充,就是那些依舊在射擊的精銳弓箭手們也是戰鬥力銳減。
日耳曼蠻族的弓箭手再精銳,他們也就是弓箭手而已;這些弓箭手們在連續射出了最少三十支以上的箭支以後,胳膊就變得越來越疲軟無力了,甚至連射出去的箭都不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了。
此時,局勢已經對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越來越有利了,法裏烏斯也有一鼓作氣拿下美因茨城的打算;他沉著地指揮著源源不斷的尤利烏斯帝國重裝步兵加入戰鬥,一步步的壓縮著城內守軍們的防守空間,也越來越多的占據著城內的地盤。
麵對尤利烏斯帝國軍隊咄咄逼人的攻勢,阿米尼烏斯這次明確拒絕了身邊親衛要求他提前撤離的建議;上一次達姆部落之戰,阿米尼烏斯無奈的選擇了撤離,今天在美因茨城他就是戰死在這裏也不會後撤一步的,這是阿米尼烏斯對歐多瓦卡的承諾,也是阿米尼烏斯心裏的底線!
整個日耳曼民族已經在與尤利烏斯帝國的數年戰爭中經曆了太多的失敗了,無數日耳曼民族的勇士們在戰場上前赴後繼的死去,但日耳曼民族淪陷的地區卻是越來越多;如果必須要有足夠的鮮血才能讓日耳曼民族重新奮發圖強的話,那就讓自己的鮮血成為日耳曼民族崛起的指引吧!
心存死誌的阿米尼烏斯不僅沒有接受身邊親衛的建議,反而拿起了一柄他很多年沒有拿起來的戰斧率領身邊的親衛們加入了與敵人的搏殺之中;在日耳曼民族中地位崇高的阿米尼烏斯都親自拿起武器加入戰鬥力,那些日耳曼戰士們自然是士氣大振,爆發出了新一輪的反擊。
尤利烏斯帝國的將士們可沒有料到敗局已定的敵人竟然還有這麽強大攻擊力,措手不及之下又一次被硬生生的擊退了五十餘米;這五十餘米的推進可是超過三千尤利烏斯帝國將士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居然被敵人這麽突然爆發的一波反擊給奪回去了,法裏烏斯自然是不會甘心的。
於是,法裏烏斯直接就在戰場上用自己身邊的親衛組織了一支督戰隊;從督戰隊組建的那一刻開始,尤利烏斯帝國三個軍團的將士們就不允許後退一步了,哪怕前方就是敵人的刀山火海,這三個軍團的將士們也必須往前推進,否則督戰隊的短劍可不認人!
法裏烏斯的冷酷逼的三個軍團的將士們隻得死死的擋住了日耳曼守軍的反擊,並又開始了新的進攻;沒有辦法,往前推進就算是戰死了好歹還能給家人換點撫恤,往後撤退不僅會被督戰隊的自己人斬殺當場,家裏人更是什麽都得不到,兩者對比之下大家也就隻能選擇前進了。
這個戰死撫恤製度就是凱撒在凱撒商隊大規模盈利以後,模仿奧古斯都帝國將士戰死撫恤製度搞出來的一個隻有凱撒麾下將士們才有的新製度;按照這個製度,凱撒商隊會從盈利的利潤中抽出一定比例的金幣,為每一名戰死將士的家人一次性補償五十枚金幣。
所有經曆過戰爭的人都知道,戰場上的生死存亡不過就是簡單的數字遊戲而已;每一位擁有赫赫戰功的將軍,都是用無數普通將士的生命和鮮血堆積出來的,這很殘酷也很現實。
很多走上戰場的戰士根本不害怕死亡,但他們卻擔心自己死後家人的生活該怎麽辦;要知道,他們戰死以後他們的家人可就不會再得到他們寄回的軍響了,凱撒商隊的利潤誰又能保證一定可以天長地久呢?
所以,在凱撒提出這個撫恤製度以後,立即就獲得了十二個軍團所有將士們的一致支持;五十枚金幣並不算很多,但也足夠一個家庭衣食無憂的生活數年時間了,再加上凱撒商隊每個月還在提供的利潤,凱撒麾下的將士們就算是戰死了也可以放心自己的家人了。
為什麽在凱撒發動的針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中,其麾下的十二個軍團無論付出多麽慘重的傷亡都可以為凱撒贏得最後的勝利;就是因為凱撒給了他們死戰到底的動力,也徹底消除了他們所有的後顧之憂,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不過如是而已。
此時,距離法裏烏斯率軍進攻美因茨城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個小時,凱撒投入第八軍團增援法裏烏斯也過去了一個半小時;無奈的是,法裏烏斯指揮的三個軍團大軍還是無法拿下美因茨城。
不過,現在距離法裏烏斯拿下整個美因茨城已經沒有多久了;美因茨城的城東已然全部被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占據了,就連城中的一半也被尤利烏斯帝國軍隊占領了,雙方正在激戰的地點已經是美因茨城的城鎮中心了。
法裏烏斯也給凱撒派遣了一名報捷的騎兵,最多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美因茨城就會成為凱撒大軍第六個拿下的日耳曼大地上的地區首府;凱撒得到這個提前來的報捷以後,其麵無表情的臉上總算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勝利終究還是尤利烏斯帝國的!
還沒有等凱撒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遠處負責包圍美因茨城其他三麵城牆的輕騎兵卻是飛速朝著凱撒的方向策馬狂奔而來;原來,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率領的四萬日耳曼大軍終於趕到了美因茨城,並在美因茨城的西麵對凱撒麾下的巡邏騎兵發起了進攻。
區區三千五百不到的輕騎兵又如何是洶湧而至的四萬日耳曼精銳戰士的對手呢,一經交戰就死傷慘重的輕騎兵們立即就選擇了利用己方的速度優勢逃跑了;當他們將大批日耳曼軍隊出現的情況稟報給凱撒以後,凱撒的臉上也是博然色變。
怪不得美因茨城內的防守力量如此薄弱呢,怪不得這些日耳曼蠻族要分兵進攻兩翼的瓦魯斯大軍和塞西爾大軍呢,原來如此!不出意外的話,這數萬日耳曼大軍應該是來自於日耳曼蠻族的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看來今天的這場戰鬥,終究還是不能拿下美因茨城啊。
凱撒從來就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在明確日耳曼蠻族的數萬增援大軍已經抵達以後,他就知道今天對美因茨城的進攻不會有任何結果了;如果再繼續拖延下去的話,己方大軍進攻美因茨城的三個軍團可就撤不出來了。
確定形式對己方過於不利以後,凱撒立即讓麾下的號手們吹響了全軍撤退的號角;與此同時,凱撒也命令一直按兵不動的第九軍團做好戰鬥的準備,隨時接應撤退出來的法裏烏斯大軍。
當低沉的撤軍號角從城外響起的時候,法裏烏斯並不明白為什麽凱撒要在自己報捷以後吹響全軍撤退的號角;好在法裏烏斯早已經習慣了服從凱撒的命令了,所以在這個號角聲響起來以後,他立即就對三個軍團的將士們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就在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迅速撤離的時候,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率領的四萬大軍也是從美因茨城的西門直接進入了城內;阿米尼烏斯發現了自己後方源源不斷冒出來的增援以後,自然是明白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的四萬援軍已經抵達了。
於是,阿米尼烏斯也是趁機對所有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下達了追擊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的命令;在阿米尼烏斯的命令下,日耳曼大軍對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的反擊也是正式開始了。
法裏烏斯指揮的三個軍團打進美因茨城很艱難,撤出美因茨城的時候同樣不容易;得到增援的日耳曼戰士們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死死的追擊著想要撤出美因茨城的敵人,並且將那些落單的敵人全部一一擊殺。
尤利烏斯帝國的三個軍團全部撤到城外以後,日耳曼大軍也沒有發起追擊,而是順勢就對凱撒負責接應的第九軍團發起了進攻;第九軍團的將士們也不敢與追擊的日耳曼軍隊多做糾纏以免陷入圍攻,他們也是邊打邊退,迅速往後方撤去。
凱撒的主力大軍對美因茨城的進攻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四個軍團的尤利烏斯帝國大軍成功撤離美因茨城的隻有兩萬左右而已,他們全部的弩砲和石弩也在撤離不及的時候自行摧毀了;而日耳曼蠻族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陣亡八千餘戰士和五千餘青壯。(未完待續。)
——伊索(希臘寓言家,弗裏吉亞人)
在兩個軍團的將士把艱難占領的城東三分之一地盤又丟了將近一半以後,法裏烏斯也隻得向按兵不動的凱撒求援了;凱撒也明白打巷戰的不易,他沒有責怪法裏烏斯指揮不力,也沒有責怪第四軍團和第十軍團的將士們不拚死作戰,而隻是對身邊的第八軍團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得到了第八軍團的增援以後,法裏烏斯迅速穩定了陣腳,並再次以第八軍團的將士們為核心往城中推進;這次城內的守軍卻再也無法得到意外的增援了,更無法抵擋獲得增援以後的敵軍。
相比於重新組織起攻勢的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美因茨城內的守軍卻是越大越艱難了;且不說日耳曼戰士們的傷亡難以補充,就是那些依舊在射擊的精銳弓箭手們也是戰鬥力銳減。
日耳曼蠻族的弓箭手再精銳,他們也就是弓箭手而已;這些弓箭手們在連續射出了最少三十支以上的箭支以後,胳膊就變得越來越疲軟無力了,甚至連射出去的箭都不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了。
此時,局勢已經對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越來越有利了,法裏烏斯也有一鼓作氣拿下美因茨城的打算;他沉著地指揮著源源不斷的尤利烏斯帝國重裝步兵加入戰鬥,一步步的壓縮著城內守軍們的防守空間,也越來越多的占據著城內的地盤。
麵對尤利烏斯帝國軍隊咄咄逼人的攻勢,阿米尼烏斯這次明確拒絕了身邊親衛要求他提前撤離的建議;上一次達姆部落之戰,阿米尼烏斯無奈的選擇了撤離,今天在美因茨城他就是戰死在這裏也不會後撤一步的,這是阿米尼烏斯對歐多瓦卡的承諾,也是阿米尼烏斯心裏的底線!
整個日耳曼民族已經在與尤利烏斯帝國的數年戰爭中經曆了太多的失敗了,無數日耳曼民族的勇士們在戰場上前赴後繼的死去,但日耳曼民族淪陷的地區卻是越來越多;如果必須要有足夠的鮮血才能讓日耳曼民族重新奮發圖強的話,那就讓自己的鮮血成為日耳曼民族崛起的指引吧!
心存死誌的阿米尼烏斯不僅沒有接受身邊親衛的建議,反而拿起了一柄他很多年沒有拿起來的戰斧率領身邊的親衛們加入了與敵人的搏殺之中;在日耳曼民族中地位崇高的阿米尼烏斯都親自拿起武器加入戰鬥力,那些日耳曼戰士們自然是士氣大振,爆發出了新一輪的反擊。
尤利烏斯帝國的將士們可沒有料到敗局已定的敵人竟然還有這麽強大攻擊力,措手不及之下又一次被硬生生的擊退了五十餘米;這五十餘米的推進可是超過三千尤利烏斯帝國將士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居然被敵人這麽突然爆發的一波反擊給奪回去了,法裏烏斯自然是不會甘心的。
於是,法裏烏斯直接就在戰場上用自己身邊的親衛組織了一支督戰隊;從督戰隊組建的那一刻開始,尤利烏斯帝國三個軍團的將士們就不允許後退一步了,哪怕前方就是敵人的刀山火海,這三個軍團的將士們也必須往前推進,否則督戰隊的短劍可不認人!
法裏烏斯的冷酷逼的三個軍團的將士們隻得死死的擋住了日耳曼守軍的反擊,並又開始了新的進攻;沒有辦法,往前推進就算是戰死了好歹還能給家人換點撫恤,往後撤退不僅會被督戰隊的自己人斬殺當場,家裏人更是什麽都得不到,兩者對比之下大家也就隻能選擇前進了。
這個戰死撫恤製度就是凱撒在凱撒商隊大規模盈利以後,模仿奧古斯都帝國將士戰死撫恤製度搞出來的一個隻有凱撒麾下將士們才有的新製度;按照這個製度,凱撒商隊會從盈利的利潤中抽出一定比例的金幣,為每一名戰死將士的家人一次性補償五十枚金幣。
所有經曆過戰爭的人都知道,戰場上的生死存亡不過就是簡單的數字遊戲而已;每一位擁有赫赫戰功的將軍,都是用無數普通將士的生命和鮮血堆積出來的,這很殘酷也很現實。
很多走上戰場的戰士根本不害怕死亡,但他們卻擔心自己死後家人的生活該怎麽辦;要知道,他們戰死以後他們的家人可就不會再得到他們寄回的軍響了,凱撒商隊的利潤誰又能保證一定可以天長地久呢?
所以,在凱撒提出這個撫恤製度以後,立即就獲得了十二個軍團所有將士們的一致支持;五十枚金幣並不算很多,但也足夠一個家庭衣食無憂的生活數年時間了,再加上凱撒商隊每個月還在提供的利潤,凱撒麾下的將士們就算是戰死了也可以放心自己的家人了。
為什麽在凱撒發動的針對日耳曼蠻族的進攻中,其麾下的十二個軍團無論付出多麽慘重的傷亡都可以為凱撒贏得最後的勝利;就是因為凱撒給了他們死戰到底的動力,也徹底消除了他們所有的後顧之憂,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不過如是而已。
此時,距離法裏烏斯率軍進攻美因茨城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個小時,凱撒投入第八軍團增援法裏烏斯也過去了一個半小時;無奈的是,法裏烏斯指揮的三個軍團大軍還是無法拿下美因茨城。
不過,現在距離法裏烏斯拿下整個美因茨城已經沒有多久了;美因茨城的城東已然全部被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占據了,就連城中的一半也被尤利烏斯帝國軍隊占領了,雙方正在激戰的地點已經是美因茨城的城鎮中心了。
法裏烏斯也給凱撒派遣了一名報捷的騎兵,最多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美因茨城就會成為凱撒大軍第六個拿下的日耳曼大地上的地區首府;凱撒得到這個提前來的報捷以後,其麵無表情的臉上總算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勝利終究還是尤利烏斯帝國的!
還沒有等凱撒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遠處負責包圍美因茨城其他三麵城牆的輕騎兵卻是飛速朝著凱撒的方向策馬狂奔而來;原來,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率領的四萬日耳曼大軍終於趕到了美因茨城,並在美因茨城的西麵對凱撒麾下的巡邏騎兵發起了進攻。
區區三千五百不到的輕騎兵又如何是洶湧而至的四萬日耳曼精銳戰士的對手呢,一經交戰就死傷慘重的輕騎兵們立即就選擇了利用己方的速度優勢逃跑了;當他們將大批日耳曼軍隊出現的情況稟報給凱撒以後,凱撒的臉上也是博然色變。
怪不得美因茨城內的防守力量如此薄弱呢,怪不得這些日耳曼蠻族要分兵進攻兩翼的瓦魯斯大軍和塞西爾大軍呢,原來如此!不出意外的話,這數萬日耳曼大軍應該是來自於日耳曼蠻族的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看來今天的這場戰鬥,終究還是不能拿下美因茨城啊。
凱撒從來就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在明確日耳曼蠻族的數萬增援大軍已經抵達以後,他就知道今天對美因茨城的進攻不會有任何結果了;如果再繼續拖延下去的話,己方大軍進攻美因茨城的三個軍團可就撤不出來了。
確定形式對己方過於不利以後,凱撒立即讓麾下的號手們吹響了全軍撤退的號角;與此同時,凱撒也命令一直按兵不動的第九軍團做好戰鬥的準備,隨時接應撤退出來的法裏烏斯大軍。
當低沉的撤軍號角從城外響起的時候,法裏烏斯並不明白為什麽凱撒要在自己報捷以後吹響全軍撤退的號角;好在法裏烏斯早已經習慣了服從凱撒的命令了,所以在這個號角聲響起來以後,他立即就對三個軍團的將士們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就在尤利烏斯帝國的軍隊迅速撤離的時候,黎克伯吉斯和伊特裏留斯率領的四萬大軍也是從美因茨城的西門直接進入了城內;阿米尼烏斯發現了自己後方源源不斷冒出來的增援以後,自然是明白特裏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的四萬援軍已經抵達了。
於是,阿米尼烏斯也是趁機對所有城內的日耳曼戰士們下達了追擊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的命令;在阿米尼烏斯的命令下,日耳曼大軍對尤利烏斯帝國軍隊的反擊也是正式開始了。
法裏烏斯指揮的三個軍團打進美因茨城很艱難,撤出美因茨城的時候同樣不容易;得到增援的日耳曼戰士們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死死的追擊著想要撤出美因茨城的敵人,並且將那些落單的敵人全部一一擊殺。
尤利烏斯帝國的三個軍團全部撤到城外以後,日耳曼大軍也沒有發起追擊,而是順勢就對凱撒負責接應的第九軍團發起了進攻;第九軍團的將士們也不敢與追擊的日耳曼軍隊多做糾纏以免陷入圍攻,他們也是邊打邊退,迅速往後方撤去。
凱撒的主力大軍對美因茨城的進攻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四個軍團的尤利烏斯帝國大軍成功撤離美因茨城的隻有兩萬左右而已,他們全部的弩砲和石弩也在撤離不及的時候自行摧毀了;而日耳曼蠻族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陣亡八千餘戰士和五千餘青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