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幸福在於肉體的快感,那麽就應當說,牛找到草料吃的時候是幸福的。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傳奇色彩的哲學家,是愛菲斯學派的代表人物)


    兩天前決戰的時候,卡拉貝斯與不列顛蠻族投入的總兵力還高達二十萬,這次的決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卻是下降到了十萬出頭;不出意外的話,今天的這場戰鬥就將決定兩軍的勝負了。


    在卡拉貝斯的命令下,第一軍團的將士們用他們最昂揚的姿態對不列顛蠻族的敵人發起了進攻;而不列顛蠻族的中央大軍,也是針鋒相對的發起了衝鋒,他們要用敵人的鮮血證明自己的勇武。


    第一軍團的將士們雖然在數量上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中,但是他們的質量卻遠遠高於那些不列顛蠻族的軍隊;數萬大軍的混戰根本不可能在一瞬間就將所有的將士投入戰鬥,真正的處於廝殺的最前沿的永遠就那麽一萬多人而已,這還是敵我雙方共同投入實際廝殺的人數。


    其他的將士們都是在最前沿的戰士倒下以後才衝上最前方繼續戰鬥的,這樣的形勢對於第一軍團的將士們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比較他們在數量上的劣勢實在是太大了;當然,不列顛蠻族大軍過於密集的擁擠在一起,也為森林獵手們的箭雨提供了更多的靶子,讓他們得以更有效的殺傷敵軍。


    中央戰場上雙方的將士們一經交戰,就陷入了極為激烈的廝殺之中,而左右兩翼的戰鬥則是更顯白熱化;這次倫敦部落的首領沒有再將他的戰車部隊藏著掖著,而是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就直接將其麾下的戰車部隊投入到了戰鬥之中,幫助其側翼大軍對卡拉貝斯的左翼大軍發起夾擊。


    開戰伊始就有了戰車部隊的援助,不列顛蠻族的側翼大軍直接就將卡拉貝斯的左翼大軍給壓製了下去;但是,倫敦部落的戰車部隊也僅僅隻有一支而已,沒有戰車部隊增援的不列顛蠻族另一支側翼大軍可就沒有這麽好的形勢了,因為他們在數量上也是處於劣勢之中。


    卡拉貝斯麾下的高盧蠻族將士們,根本就沒有在武器裝備上脫離曾經的高盧蠻族,簡陋的防具和單一的武器還是他們的主要特征;但是,他們這個單一的武器可都是尤利烏斯帝國的工匠們打造的比高盧蠻族精銳武士們用的武器隻強不弱的精良武器。


    或許這些卡拉貝斯麾下的高盧戰士們並沒有高盧精銳武士的戰鬥力,但他們的武器可是超越高盧精銳武士的;毫不誇張的說,在蠻族的世界中,這樣的武器已經是最為精良的武器了,不列顛蠻族在這方麵可就差點不是一星半點兒了。


    不列顛蠻族大軍在武器裝備方麵的劣勢和數量上的劣勢,直接就導致了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在戰鬥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勢;從戰鬥一開始,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就將不列顛蠻族的側翼大軍壓製住了,之後卡拉貝斯右翼的三個軍團更是對敵軍發起了極為猛烈的進攻。


    就算是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占盡了優勢,但也無法以一萬六千之師迅速擊敗敵軍的一萬之眾;戰場上的總體狀況還是處於膠著狀態,卡拉貝斯的大軍和不列顛蠻族的大軍又一次陷入了慘烈的搏殺之中,隻不過這次擁有王牌武器的可是卡拉貝斯了。


    在戰鬥進行了三個多小時以後,第一軍團一直沒有使用的器械大隊突然從不列顛蠻族的側翼大軍的側麵冒了出來;這個時候,正在與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廝殺的不列顛蠻族側翼大軍根本就騰不出手來應對器械部隊的進攻,直到四十八門弩砲射出的弩箭和砲彈降臨到他們的身上。


    四十八門弩砲的齊射威力還是非常恐怖的,僅僅是四輪齊射以後,不列顛蠻族的側翼大軍就成片成片的倒下了;死傷慘重的不列顛蠻族側翼大軍終於堅持不下去了,他們在弩砲部隊的第五輪攻擊之前就徹底崩潰了,一萬之眾的不列顛蠻族側翼大軍隻剩下不到三千將士潰散而去。


    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在器械部隊的配合之下徹底擊敗不列顛蠻族的一路側翼大軍以後,並沒有立即增援距離他們最近的卡拉貝斯主力大軍,而是按照預定的計劃向卡拉貝斯的左翼大軍迅速增援而去,這場戰鬥終於要到分出勝負的時候了!


    卡拉貝斯的右翼大軍往左翼大軍的方向趕去了,那些器械部隊的將士們也是再次讓戰馬拖拽著弩砲往中央主力大軍廝殺的戰場而去了;進入中央戰場一百五十米範圍以後,器械部隊的將士們就迅速裝填弩砲的弩箭和砲彈,準備對不列顛蠻族的主力大軍發起進攻。


    倫敦部落的首領是親眼看著自己的側翼大軍在死傷慘重之下全線崩潰的,他自然知道敵軍突然出現的器械部隊的厲害;所以,在這支器械部隊想要靠近他的主力大軍的時候,他也是立即派出了一支三千餘眾的小部隊朝著敵軍的器械部隊衝了過去。


    不列顛蠻族的中央主力大軍能夠投入交戰最前沿作戰的軍隊已經擴大到了將近七千人,但其中後方還是有著七八千人的部隊一時之間難以投入戰鬥;正好此時第一軍團的器械部隊又靠近了中央戰場一百五十米範圍內,倫敦部落的首領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抽調了三千將士去進攻敵軍器械部隊。


    第一軍團的器械部隊可不是其他羅馬勢力的軍團附屬器械大隊,正常的羅馬軍團器械大隊隻有不到千人的規模而已,而卡拉貝斯的第一軍團所擁有的器械大隊卻擁有整整三千將士;除了那數百真正的器械兵以外,其他的可都是用於保護器械部隊的高盧戰士。


    正是因為第一軍團的器械部隊也兩千之眾的高盧戰士進行保護,所以卡拉貝斯才放心大膽的在這種戰鬥中單獨使用這個器械大隊;當不列顛蠻族的三千多將士衝向器械大隊的時候,首先迎上去的卻是隸屬於器械大隊的兩千多高盧武士。


    就在器械大隊的隸屬步兵與衝過來的不列顛蠻族將士廝殺到一起的時候,器械大隊的四十八門弩砲也是開始了它們的‘怒吼’;正在與卡拉貝斯大軍廝殺的不列顛蠻族將士們立即就遭受到了弩箭和砲彈的攻擊,他們的傷亡自然也就無可避免的迅速上升了。


    不列顛蠻族的另一支側翼大軍現在也是處境不妙了,卡拉貝斯的左翼大軍在獲得了右翼大軍的增援以後,其總兵力直接就達到了兩萬五千之眾;而不列顛蠻族的側翼大軍卻隻有不到六千將士,即便是加上還有將近四千的戰車部隊,也不可能扭轉戰局了。


    至於中央戰場上的戰鬥,自從第一軍團的器械大隊正式投入到對不列顛蠻族的攻擊當中以後,不列顛蠻族的主力大軍就在傷亡數字上迅速上升,整場戰鬥都已經慢慢地被卡拉貝斯的大軍所掌控了,戰鬥的勝利也不再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左翼的戰鬥又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以後,不列顛蠻族的最後一路側翼大軍終於也是堅持不下去而崩潰了;獲得勝利的卡拉貝斯大軍並沒有對潰逃的敵軍進行追擊,而是直接加入到了中央戰場的戰鬥中,協助第一軍團的將士們對不列顛蠻族的主力大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半個小時之後,不列顛蠻族的主力大軍也是在戰場上被卡拉貝斯的大軍擊潰了;這次卡拉貝斯麾下的將士們可沒有敵軍需要擊敗了,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全力追擊那些潰逃的敵軍!


    這場卡拉貝斯與不列顛蠻族之間的戰爭,是卡拉貝斯有史以來打的最為艱難的一場戰爭;不是卡拉貝斯想要付出這麽慘重的傷亡來獲得戰爭的勝利,隻是卡拉貝斯必須要讓自己麾下的各個軍團重新恢複他們應有的戰鬥力,為了強大而付代價也是必須的。


    要是卡拉貝斯隻是想要獲得勝利的話,那他就不可能帶著重新組建的第九軍團和第十軍團出征不列顛島,而將戰鬥力強悍的第二軍團和第三軍團留在比利時地區;相比於齊裝滿員卻戰鬥力差勁的十萬大軍,卡拉貝斯更願意要戰鬥力彪悍的三萬大軍,這就是卡拉貝斯的選擇。


    倫敦部落辛辛苦苦集結起來的大軍全線崩潰以後,卡拉貝斯的大軍就在追擊敵軍潰兵的過程中順便攻陷了倫敦部落的倫敦城;至此,不列顛蠻族中最強大的倫敦部落算是正式覆滅了,而損失慘重的卡拉貝斯大軍也是暫時無力向不列顛島上的其他地區進軍了。


    從浩浩蕩蕩的十萬零三千將士出征不列顛島,到現在隻剩下三萬五千將士,卡拉貝斯付出了六萬八千將士的傷亡代價才攻占了不列顛蠻族的上不列顛地區;但是,卡拉貝斯得到的卻不僅僅是一個上不列顛地區,還有戰後餘生的三萬五千精銳戰士。


    另外,那六萬八千將士隻是傷亡數字而已又不是陣亡數字;大量的受傷將士是可以在恢複戰鬥力以後重新回歸軍隊的,到時候他們又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了,又會提升他們所在軍團的戰鬥力。


    不過,這些畢竟都是之後的事情了,卡拉貝斯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從本土招募更多的新兵來補充各個軍團的損失,不列顛蠻族還有三個部落等著卡拉貝斯前去征服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