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於應付對外麵敵人的恐懼的是盡量交友;對於不能交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們結怨;要是連這個也辦不到,就要盡可能地避免和他們往來,為自己的利益疏遠他們。


    ——伊壁鳩魯(阿瑞斯提普斯的享樂主義代表)


    當卡拉貝斯還在整頓自己麾下的各個軍團,為自己麾下的各個軍團補充兵力的時候,來自於弗拉維斯派出的官員卻是抵達了上不列顛地區的倫敦城;這個官員可不僅為卡拉貝斯帶來了弗拉維斯的新命令,還帶來了尤利烏斯帝國進攻伊比利亞半島的詳細作戰計劃。


    在這樣的一份作戰計劃中,卡拉貝斯將會成為尤利烏斯帝國與羅馬帝國進攻伊比利亞半島聯軍的軍事統帥;而雙方用於進攻伊比利亞半島的軍隊也將高達二十個軍團的龐大兵力。


    事先卡拉貝斯並沒有從悲歌死士那裏得到任何有關於這個進攻計劃的情報,這也就說明奧古斯都帝國對於這個情報並不知曉;一想及此以後,卡拉貝斯就利用自己即將擔任統帥的身份向這位官員詳細的詢問了尤利烏斯帝國在戰爭方麵的準備。


    這名由弗拉維斯親自指派的官員自然是尤利烏斯帝國內部值得信賴的官員,他不僅對於尤利烏斯帝國戰爭準備方麵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就連那次的最高帝國會議他也是參與其中;而卡拉貝斯又是弗拉維斯任命的大軍統帥,他當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全部告訴了卡拉貝斯他所知道的一切。


    尤利烏斯帝國在召開最高帝國會議的時候,弗拉維斯也在會上詳細的說了四大帝國在進攻奧古斯都帝國時的責任分擔和兵力部署;這一切最終都被這個官員告知了卡拉貝斯,表麵上風平浪靜的卡拉貝斯在聽到了這些東西以後,心裏也是卷起了驚濤駭浪,甚至感到難以置信。


    一直以來互有矛盾的羅馬三大帝國竟然為了對付奧古斯都帝國而再次聯合到了一起,就連東方大陸的塞琉古帝國居然也都加入到了這個聯盟之中;更為關鍵的是,奧古斯都帝國很有可能對此還一無所知,這件事情的後果簡直令卡拉貝斯背後冷汗直冒。


    將這件聯盟的事情搞清楚了以後,卡拉貝斯就向這名官員承諾會在三個月內結束不列顛島上的戰事,然後重返高盧大地進行擴軍備戰;這名官員滿意的帶著卡拉貝斯的答複,就離開了倫敦城。


    送走尤利烏斯帝國的官員以後,卡拉貝斯立即就將剛才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部拿羊皮卷給寫了下來;包括四大帝國之間的出兵協議和尤利烏斯帝國的具體擴軍計劃,卡拉貝斯都完完整整的寫了下來,並交給了悲歌死士留在第一軍團中的情報人員。


    解決了這件事情以後,卡拉貝斯就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轉移到了對不列顛島的征服上;時間緊迫,卡拉貝斯是不可能再有時間去提升自己麾下軍團的戰鬥力了,甚至連向愛爾蘭島進軍的時間也是不夠了,唯一能讓卡拉貝斯完成的就是盡可能的完成對不列顛島的占領了。


    上次的倫敦決戰,不僅讓卡拉貝斯的大軍徹底消滅了不列顛蠻族中最為強大的倫敦部落,也讓下不列顛地區的約克部落和西盧裏地區的迪瓦部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這兩個部落各自派給倫敦部落的三萬援軍,全部被消滅在了倫敦決戰中。


    卡拉貝斯的八個軍團雖然在對倫敦部落的戰爭中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傷亡最重的第七軍團甚至在戰鬥中戰死了四千將士,餘下的六千將士也幾乎人人帶傷;但是在戰後休整兩三個月的時間裏,第七軍團的規模再次恢複到了一萬人規模,這還不算倫敦城外還沒有恢複好的傷員們。


    為了應付接下來的戰鬥,卡拉貝斯給自己麾下的每個軍團都在刨除了兩三千左右的傷員以後,又將他們軍團的兵員補充到了萬人之眾;這也就是說,在每個軍團的傷員全部都恢複戰鬥力以後,他們軍團的總兵力將到達一萬兩千到一萬三千規模。


    這樣一來的話,每個軍團的老兵和新兵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一比一的比例;即便是在未來的戰鬥中再次付出數千人陣亡的代價,也可以確保每個軍團的規模和老兵數量,這也是卡拉貝斯想出來的新辦法,完全就是為了提升各個軍團的戰鬥力而已。


    無奈的是,現在卡拉貝斯可沒有時間來實施這個新辦法了;四大帝國的聯盟即將與奧古斯都帝國爆發全麵戰爭,卡拉貝斯本人又是弗拉維斯親自任命的二十個軍團的聯軍統帥,很快卡拉貝斯就要投身激烈而又浩大的戰爭中去了,根本沒有機會在不列顛島上浪費時間了。


    原本的戰鬥計劃被卡拉貝斯直接放棄了,所有還沒有恢複戰鬥力的傷員也都被卡拉貝斯留在了倫敦城外的軍營中,剩下的八個軍團則是全部被卡拉貝斯發動了起來;不列顛島上的戰火也再一次燃燒了起來,卡拉貝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不列顛島的征服之戰。


    重新被補充完畢的八個軍團被卡拉貝斯劃分成了三路大軍,戰鬥力恢複的相當不錯的第七軍團和第八軍團將會自成一路大軍,負責留守上不列顛地區,倫敦城和上不列顛港口將是重點駐守地。


    以第一軍團為主力的一路大軍,將會包括戰鬥力相對而言最差的第九軍團和第十軍團;這一路大軍的進攻目標將是上不列顛地區西北部的西盧裏地區的迪瓦部落,此時的迪瓦部落最多也就隻能集結三萬左右的軍隊而已,而卡拉貝斯的這路大軍卻擁有四萬餘眾大軍。


    以第四軍團為主力的一路大軍,將會包括戰鬥力大致相似的第五軍團和第六軍團;這一路大軍的進攻目標將是上不列顛地區正北方的下不列顛地區的約克部落,約克部落一直就是不列顛蠻族中實力最為孱弱的部落,現在可以集結的軍隊更是不可能超過兩萬人。


    卡拉貝斯自己親自統帥四萬三千大軍向迪瓦部落隻有三萬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發起進攻,另外一路的三萬高盧大軍也將向隻有不到約克部落兩萬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發起進攻;這次卡拉貝斯已經不再想著如何提升自己軍團的戰鬥力了,他隻是希望越快結束這場戰爭越好。


    從上不列顛地區的倫敦城出發,到西盧裏的迪瓦部落核心區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在卡拉貝斯的督促下三個軍團的將士們用了二十天的時間就抵達了迪瓦部落;甚至迪瓦部落都沒有想到敵人的軍隊會來的這麽迅速,而卡拉貝斯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選擇了向迪瓦部落發起進攻。


    迪瓦部落此時集結起來的軍隊根本還沒有三萬,還有超過八千左右西盧裏地區的其他不列顛蠻族部落的軍隊正在往迪瓦城集結呢;這也就是說,迪瓦部落可以用於抵抗卡拉貝斯大軍進攻的軍隊隻有兩萬五千不到而已,這樣的兵力可阻擋不了卡拉貝斯優勢大軍的進攻。


    兵臨迪瓦城下三天之後,卡拉貝斯的大軍就攻陷了迪瓦部落的迪瓦城,整個迪瓦部落辛辛苦苦集結起來的兩萬五千大軍中有一萬八千餘眾都淪為了卡拉貝斯的俘虜;至於那些還在往迪瓦城趕的八千餘眾西盧裏地區的其他部落軍隊,更是直接被卡拉貝斯的大軍守株待兔的挨個全部俘虜了。


    率軍占領迪瓦城以後,卡拉貝斯又派遣大軍將西盧裏地區所有的大小部落全部征服了;之後卡拉貝斯就留下第九軍團的將士駐守西盧裏地區,卡拉貝斯則是帶著兩萬五千俘虜和兩個軍團的大軍重新返回了倫敦城,等待另一路大軍的凱旋而歸。


    在卡拉貝斯率軍返回倫敦城的一個月以後,成功占領下不列顛地區的軍隊也返回了倫敦城;出征的三個軍團也是隻返回了兩個軍團,阿內林的第六軍團則暫時留在了下不列顛地區。


    此時時間才剛剛過去八十天而已,距離卡拉貝斯承諾的三月之期還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但是卡拉貝斯已經不需要再在不列顛島上耽誤時間了,除了留下阿內林的第六軍團和亞蘭的第九軍團以及拉西尼的第十軍團駐守不列顛島以外,其他的五個軍團和六萬不列顛蠻族俘虜將全部返回大陸。


    卡拉貝斯之所以會選擇將不列顛蠻族的六萬俘虜全部帶回高盧大地,可不僅僅是為了降低不列顛島上的動亂,更是為了充分利用這六萬不列顛蠻族的俘虜;很快卡拉貝斯就要率軍離開大高盧地區和比利時地區,到時候日耳曼蠻族要想應付尤利烏斯帝國的東西夾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前的這六萬不列顛蠻族俘虜,就是卡拉貝斯臨走前為日耳曼朋友們留下的禮物之一;隻要發揮得當的話,這六萬不列顛蠻族的俘虜未必就不能成為挽救日耳曼人命運的關鍵所在,一切都隻看日耳曼人願不願意聽取卡拉貝斯的建議了。


    最後任命第六軍團的軍團長阿內林擔任留守不列顛島的三個軍團的指揮官以後,卡拉貝斯就直接率領著自己麾下的五個軍團和六萬俘虜分為四個批次乘船返回高盧大地了;此時原本屬於不列顛蠻族三大部落的艦隊,也都屬於卡拉貝斯了,卡拉貝斯手中的海軍實力也算是大增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