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成了?雖說這些天已經算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旦到了這樣的時刻,我仍然忍不住在心裏發出了不可思議的驚歎。
然而這屋內比我激動的也另有人在,而且此人與我們拉開了一段距離,就站在那台階的下方,見孟薑這樣說,又驚又喜地確認了一句:“成了嗎?”之後就快步地邁上台階,向走下來的孟薑迎去!
孟薑的臉色在昏暗的火光照耀下顯得有些憔悴,但仍然露出了笑容,點頭道:“是的,陛下!”
而站在她對麵的,平素一直表現得非常冷靜的嬴政,此時卻激動得不能自已,走到那石棺邊張望著,口中連連叫道:“神跡啊!簡直是神跡!”
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對於多年以來傾盡可用之力,狂熱地追逐長生的這位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上來說,這一刻他已經期待了多久!對於我們幾人來說,又何嚐不是在期待著這一天,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居然也能做到這一步嗎?!
我下意識地望向樸翁,作為親手締造這一奇跡最重要的一員,他此時卻顯得有些發呆,一反平時那佝僂的體態,筆直地站著,被帽簷遮著的眼睛大大地睜著,一瞬不瞬地望著向他走來的孟薑。
一直到孟薑走到他麵前,朝他非常篤定地點了點頭,露出鼓勵一般的笑容,他才像是突然放鬆了下來似的,整個人都是一軟,幸得旁邊的秦期和孟薑一把拉住,才沒有坐到地上去。
雖然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正麵和他提到這一次轉生試驗的對象,正是他的親生兒子樸雲旗,然而現在看到他的反應,我已經確信他是知情的了。這些天以來,他一直都是非常專注非常平靜地進行著人俑的製作,完全沒有看出摻雜了任何個人情緒,現在回想起來,他的心裏所經曆那種糾結、擔憂和巨大的壓力,應該是我們其他這幾人所無法比擬的吧!
“樸翁、秦期公子,果然神乎其技,令人欽佩!”孟薑由衷地說道。
此刻,我們都很想衝到那石棺邊上去,看看這轉世重生的人到底是何模樣,無奈皇上大人一直還站在石棺邊上,不住地向棺內張望著,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一時也實在不方便得意忘形,隻能暫時遠遠地看著,稍安勿躁。
但孟薑既然說成功了,應該也就是成功了,早晚也是會看到的,所以我便強壓好奇,對秦期說道:“真沒想到,你居然還真做成了!”
他卻斜了我一眼,臉上似笑非笑地說道:“那經絡的事,後來你想明白了嗎?”
“啊?”我有些意外,囁嚅道,“這,不是你強項嘛,我幹嘛要去多費腦筋……”
“想不出來就是想不出來,還找借口。”他一臉得意地說。
“好好好,那就請秦期公子為我指點一下迷津好嗎?”眼下這種情境我可不想跟他抬杠。
“就連你估計也是清楚的,經絡明明循行於人體之中,掌握著人體的氣機往複,但卻並不似血脈一般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的,那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位於骨肉之間、筋骨之間的那些空隙,如同作畫的時候所留出的餘白一樣,被人注目到的也許是周圍的景物,而真正的深意卻是處於這些餘白之中的。”秦期解釋道。
“經絡就是人體內的空隙?”我為這種新鮮的說法而倍感詫異,又問道:“那如何能令這些空隙對氣機的循環產生作用哪?”
“很簡單啊!”秦期說著朝我走過來,一抬手就捂到我的嘴上,說道:“將空隙填上,不就行了!”
“唔唔唔”我一時說不出話,趕緊伸手將他的手下一把拉下來,不滿地叫道:“哎呀知道了,以後拿你自己示範啊!”
雖然是說笑,但是秦期的意思我確實已經領會了。既然經絡是人體內的留白,說明它所處的位置,都是在筋與骨之間,骨與肉之間,肉與肉之間,平時並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但一旦有外力介入,比如,受力(敲擊)、受刺(下針)、受熱(艾灸)時,通過筋骨肉之間的傳動關係,它就會開始發揮威力,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規律,將調節氣機的作用發揮出來。
原來這就是經絡“不在而在”的藝術,就是人體中深藏千年的秘密啊!無怪乎近代學者紛紛自“有”之處去尋,卻始終不可得了吧。我頓時對眼前這位吊兒郎當的針醫佩服得五體投地!
但接下來問題又來了,我馬上問道:“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麽把它做到人偶之中去呢?畢竟活人的肌肉筋骨是柔軟的,可以起到傳導的作用,在泥人身上又怎麽能做到?”
“這個嘛,”秦期卻轉身望向孟薑,笑道,“就得問孟薑姑娘了。”
孟薑正扶著樸翁,像是在安撫著他的情緒,聽到我們這麽說起,也就解釋道:“肌肉筋骨由死而生,由柔而剛,是人的意識力量造化的結果。”
“啊,我明白了,就像你之前舉的那個燈火的例子一樣。”我恍然大悟。
她默默點頭,又輕輕拍了拍樸翁的手背,轉身向石階上的嬴政走了去。走到近前,施禮說道:“陛下,這些天您也操勞了,如果沒有什麽疑問的話,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孟薑吧,稍後向您詳細回稟。”
嬴政聽到她這樣說,“哦”了一聲,卻像是有些不舍似的,不斷回頭向那棺中望著,半晌才調頭走下了石階,讚賞地對孟薑道:“你立了如此大功,讓聯該如何賞賜你為好?”
孟薑知道他隻是感慨,並不是真的在問,笑了笑,沒有說話。
嬴政卻已經舉步開始向門前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頭道:“聯想到了,稍後你過來一下,聯再宣告封賞!哈哈!”說罷徑直離去,一路大笑,顯是心情極好。
他這一走,章邯也不得不跟出去,看他也不斷地向石棺那邊看的樣子,估計也是很好奇,但君臣之禮哪能怠慢,再好奇也隻能忍了,最後隻好對我們匆匆地低聲說了句“稍後我再過來”,就趕緊追上去了。
眼見他二人的身影消失在石室的出入口,我們剩下的這一眾人,再也無所顧忌,直接就向那石棺飛快地聚攏了過去。
但其他人也都明白此時心情最迫切的是哪位,自然默契地閃避,讓樸翁先行登上石階,撲到了石棺跟前。而我們則是圍在他四周,將脖子盡可能地伸長,眼睛盡可能地瞪大,向那棺內看去。
“哦”……這一看,一陣來自心底的驚訝之聲頓時從眾人口中發了出來。
這第一具人俑我也不是頭次見了,但先前見到時,它們還是分別塑成的數個部件,形成完整的人俑後送入地窟陰幹燒製後就沒再見過了。雖然如此,泥塑之類的是什麽樣態,怎麽著也是有個概念的。
但我現在所看到的這具人俑,卻完全和我想象的不同,如此生動鮮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隻見“他”不僅擁有與人類完全相同的體態,而且刻畫極其細膩,那張臉,眉目、口唇、鼻耳,就連頭上的發絲,都纖毫畢現,不止如此,還塗上了非常接近人體自然顏色的油彩,在這樣的火光下看來,真如酣睡中的真人一般!
難怪孟薑用“神乎其技”來對樸翁和秦期表示讚歎,這樣的作品,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鬼斧神工!
但我心裏也非常清楚,此時的重頭戲還不止在於這具人俑本身,而是那其中所蘊含的生機,那將死者喚回陽間,令其轉世重生的逆天之舉!
我們都親眼看到孟薑已經將那靈動的死魂放進這具人俑中了,但此刻離得有段距離,卻似乎看不出到底有啥效果,直到,我分明看到,這人俑的胸口居然在輕輕的起伏,幅度很小,但這起伏卻一而再再而三有韻律地出現,令我頓時確信我不是在作夢:這具泥胎居然在呼吸,它居然真的,活了!(未完待續。)
然而這屋內比我激動的也另有人在,而且此人與我們拉開了一段距離,就站在那台階的下方,見孟薑這樣說,又驚又喜地確認了一句:“成了嗎?”之後就快步地邁上台階,向走下來的孟薑迎去!
孟薑的臉色在昏暗的火光照耀下顯得有些憔悴,但仍然露出了笑容,點頭道:“是的,陛下!”
而站在她對麵的,平素一直表現得非常冷靜的嬴政,此時卻激動得不能自已,走到那石棺邊張望著,口中連連叫道:“神跡啊!簡直是神跡!”
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對於多年以來傾盡可用之力,狂熱地追逐長生的這位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上來說,這一刻他已經期待了多久!對於我們幾人來說,又何嚐不是在期待著這一天,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居然也能做到這一步嗎?!
我下意識地望向樸翁,作為親手締造這一奇跡最重要的一員,他此時卻顯得有些發呆,一反平時那佝僂的體態,筆直地站著,被帽簷遮著的眼睛大大地睜著,一瞬不瞬地望著向他走來的孟薑。
一直到孟薑走到他麵前,朝他非常篤定地點了點頭,露出鼓勵一般的笑容,他才像是突然放鬆了下來似的,整個人都是一軟,幸得旁邊的秦期和孟薑一把拉住,才沒有坐到地上去。
雖然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正麵和他提到這一次轉生試驗的對象,正是他的親生兒子樸雲旗,然而現在看到他的反應,我已經確信他是知情的了。這些天以來,他一直都是非常專注非常平靜地進行著人俑的製作,完全沒有看出摻雜了任何個人情緒,現在回想起來,他的心裏所經曆那種糾結、擔憂和巨大的壓力,應該是我們其他這幾人所無法比擬的吧!
“樸翁、秦期公子,果然神乎其技,令人欽佩!”孟薑由衷地說道。
此刻,我們都很想衝到那石棺邊上去,看看這轉世重生的人到底是何模樣,無奈皇上大人一直還站在石棺邊上,不住地向棺內張望著,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一時也實在不方便得意忘形,隻能暫時遠遠地看著,稍安勿躁。
但孟薑既然說成功了,應該也就是成功了,早晚也是會看到的,所以我便強壓好奇,對秦期說道:“真沒想到,你居然還真做成了!”
他卻斜了我一眼,臉上似笑非笑地說道:“那經絡的事,後來你想明白了嗎?”
“啊?”我有些意外,囁嚅道,“這,不是你強項嘛,我幹嘛要去多費腦筋……”
“想不出來就是想不出來,還找借口。”他一臉得意地說。
“好好好,那就請秦期公子為我指點一下迷津好嗎?”眼下這種情境我可不想跟他抬杠。
“就連你估計也是清楚的,經絡明明循行於人體之中,掌握著人體的氣機往複,但卻並不似血脈一般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的,那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位於骨肉之間、筋骨之間的那些空隙,如同作畫的時候所留出的餘白一樣,被人注目到的也許是周圍的景物,而真正的深意卻是處於這些餘白之中的。”秦期解釋道。
“經絡就是人體內的空隙?”我為這種新鮮的說法而倍感詫異,又問道:“那如何能令這些空隙對氣機的循環產生作用哪?”
“很簡單啊!”秦期說著朝我走過來,一抬手就捂到我的嘴上,說道:“將空隙填上,不就行了!”
“唔唔唔”我一時說不出話,趕緊伸手將他的手下一把拉下來,不滿地叫道:“哎呀知道了,以後拿你自己示範啊!”
雖然是說笑,但是秦期的意思我確實已經領會了。既然經絡是人體內的留白,說明它所處的位置,都是在筋與骨之間,骨與肉之間,肉與肉之間,平時並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但一旦有外力介入,比如,受力(敲擊)、受刺(下針)、受熱(艾灸)時,通過筋骨肉之間的傳動關係,它就會開始發揮威力,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規律,將調節氣機的作用發揮出來。
原來這就是經絡“不在而在”的藝術,就是人體中深藏千年的秘密啊!無怪乎近代學者紛紛自“有”之處去尋,卻始終不可得了吧。我頓時對眼前這位吊兒郎當的針醫佩服得五體投地!
但接下來問題又來了,我馬上問道:“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麽把它做到人偶之中去呢?畢竟活人的肌肉筋骨是柔軟的,可以起到傳導的作用,在泥人身上又怎麽能做到?”
“這個嘛,”秦期卻轉身望向孟薑,笑道,“就得問孟薑姑娘了。”
孟薑正扶著樸翁,像是在安撫著他的情緒,聽到我們這麽說起,也就解釋道:“肌肉筋骨由死而生,由柔而剛,是人的意識力量造化的結果。”
“啊,我明白了,就像你之前舉的那個燈火的例子一樣。”我恍然大悟。
她默默點頭,又輕輕拍了拍樸翁的手背,轉身向石階上的嬴政走了去。走到近前,施禮說道:“陛下,這些天您也操勞了,如果沒有什麽疑問的話,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孟薑吧,稍後向您詳細回稟。”
嬴政聽到她這樣說,“哦”了一聲,卻像是有些不舍似的,不斷回頭向那棺中望著,半晌才調頭走下了石階,讚賞地對孟薑道:“你立了如此大功,讓聯該如何賞賜你為好?”
孟薑知道他隻是感慨,並不是真的在問,笑了笑,沒有說話。
嬴政卻已經舉步開始向門前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頭道:“聯想到了,稍後你過來一下,聯再宣告封賞!哈哈!”說罷徑直離去,一路大笑,顯是心情極好。
他這一走,章邯也不得不跟出去,看他也不斷地向石棺那邊看的樣子,估計也是很好奇,但君臣之禮哪能怠慢,再好奇也隻能忍了,最後隻好對我們匆匆地低聲說了句“稍後我再過來”,就趕緊追上去了。
眼見他二人的身影消失在石室的出入口,我們剩下的這一眾人,再也無所顧忌,直接就向那石棺飛快地聚攏了過去。
但其他人也都明白此時心情最迫切的是哪位,自然默契地閃避,讓樸翁先行登上石階,撲到了石棺跟前。而我們則是圍在他四周,將脖子盡可能地伸長,眼睛盡可能地瞪大,向那棺內看去。
“哦”……這一看,一陣來自心底的驚訝之聲頓時從眾人口中發了出來。
這第一具人俑我也不是頭次見了,但先前見到時,它們還是分別塑成的數個部件,形成完整的人俑後送入地窟陰幹燒製後就沒再見過了。雖然如此,泥塑之類的是什麽樣態,怎麽著也是有個概念的。
但我現在所看到的這具人俑,卻完全和我想象的不同,如此生動鮮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隻見“他”不僅擁有與人類完全相同的體態,而且刻畫極其細膩,那張臉,眉目、口唇、鼻耳,就連頭上的發絲,都纖毫畢現,不止如此,還塗上了非常接近人體自然顏色的油彩,在這樣的火光下看來,真如酣睡中的真人一般!
難怪孟薑用“神乎其技”來對樸翁和秦期表示讚歎,這樣的作品,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鬼斧神工!
但我心裏也非常清楚,此時的重頭戲還不止在於這具人俑本身,而是那其中所蘊含的生機,那將死者喚回陽間,令其轉世重生的逆天之舉!
我們都親眼看到孟薑已經將那靈動的死魂放進這具人俑中了,但此刻離得有段距離,卻似乎看不出到底有啥效果,直到,我分明看到,這人俑的胸口居然在輕輕的起伏,幅度很小,但這起伏卻一而再再而三有韻律地出現,令我頓時確信我不是在作夢:這具泥胎居然在呼吸,它居然真的,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