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
鹹陽宮、大政殿。
朝會。
卯時之初,天際微微露出一點魚肚白,伴隨著幾聲小鍾鐺鐺作響,鹹陽宮人們紛紛起床,每個人端著盛放清水的金盆來到大政殿中,灑掃擦拭大政殿前台階,擦拭大政殿中每一塊磚石,每個宮人都是手腳並用。
金色的光芒最先灑落覆蓋在鹹陽宮的宮簷之上,琉璃屋瓦被反襯的熠熠閃光,和青綠碧葉交相輝映,別有一番金碧輝煌,耀眼奪目。
辰時既過,巳時初到。
暑氣冒了上來。
“鐺——”
“鐺——”
“鐺——”
大鍾被五個宮人重重敲了三下。
群臣已經全部依次入了大政殿。
朝拜過後,殿中響起一道蒼勁有力的聲音。
“陛下——”
“如今燕喜、趙嘉自請為臣,免了兵戈,此舉實屬順應大王天下一統之心,亦然為天下萬民之福。”
“臣請陛下盡快封燕喜、趙嘉為臣,使其繼續在燕地、代地安撫百姓,如此亦可向四海彰顯大王善天下萬民之心。”
“百姓聞之,必感大王恩德。”
王綰此話一出,朝中立刻便起了私語。
朝堂之上,一向森嚴肅穆,人人臉上都是沉靜莊重。
左麵悍將如雲,右麵文臣林立。
雖有武將文臣之分,但諸臣大多文武兼備,個個氣勢不凡。
這些身居鹹陽,能每隔三五日便入鹹陽宮麵見嬴政的臣子們,個個滿腹學識,氣質不凡。
身為秦王嬴政的朝臣,他們一向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
如今王綰隻是說了幾句,就在朝中引起可議論,足見王綰其人在朝中的威望。
李斯聽了,又看看大王。
大王此時沉默不語,想必是對王綰之策感到不滿。
王綰蒼勁有力的聲音,回蕩在大政殿內的每一個角落。
嬴政坐在王座上,額前垂旒微微晃動,諸臣難以看清嬴政的麵部表情。
見大王一語不發,諸位大臣互相說了幾句,很快就住了口。
朝中一恢複了之前的悄寂和莊嚴。
李斯上前。
“臣廷尉李斯有奏。”
嬴政明顯向前挺了挺身。
“陛下,今中國之地,皆是大王之土。”
朝堂之上,一字一句,皆藏有機鋒。
更何況是博采眾長口才好,文章寫的更好的李斯。
王綰聽到李斯說的這一句,就大概知道李斯後麵要說什麽了。
大王的成就,豈止高過曆代先王,就是周天子當年分封天下,也沒有如今這樣大的疆域。
李斯明顯是在吹捧大王。
李斯繼續道:
“如今中國,獨剩燕、代兩國,故燕王、代王自請為臣,此舉實屬為大局所迫。君上若留其命,讓其二人繼續居留其地,時日漸多,難保燕王、代王不生反叛之心。”
“李斯,依汝之見,寡人該當如何?”
李斯神色坦然。
年近六十,雙眼還是鋒利無比。
“燕王、代王既然有歸降之心,大王不若召其二人前來鹹陽,在鹹陽侍奉大王。”
嬴政聽了,隻問諸臣:
“諸位以為廷尉所言如何?”
李斯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能繼續讓那些燕王和代王繼續留在燕、代二地。
這話說的,有道理,但是很蠢。
王綰聽了,不免笑笑:
“陛下,王綰以為,將燕喜、趙嘉留在代地,反而他們會迫於大王威壓,不敢妄動,可若是大王要召其回鹹陽。臣以為,此舉怕是會適得其反。”
嬴政自然問:
“右相此言何意?”
“臣恐大王詔其二人來鹹陽,反倒讓燕喜、趙嘉心生二意。燕地以北,本就縱深數千裏。臣以為,燕王喜至少做好了兩手準備,若是大王不肯承認其燕地之主的位子,那麽燕王勢必會繼續向北開拓。”
嬴政聽了,果然眯起狹長的雙眼。
“而大王命其二人來鹹陽,用意幾何,二位勢必不會往好處作想,如此一來,隻有繼續負隅反抗。如此一來,大王的統一大業,又要耽擱。”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嬴政聽了,自然開始重新思考這件事。
王綰說的沒錯,燕王喜和代王嘉可不是傻子。
如何會乖乖來秦國。
而且燕王喜和代王嘉明顯是商量過了的,他們表示願意臣服秦國,但是那降書之上,言外之意開出的條件是要寡人讓他們繼續留在燕代。
但李斯篤信,封燕王喜和代王嘉在原地為臣,大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李斯了解嬴政。
嬴政是心胸寬廣。
但是,心胸再寬大的人,眼中也會容不得沙子。
為什麽?
因為沙子在眼睛裏硌啊!
而燕王喜和代王嘉就是嬴政眼中的沙子。
“陛下,臣以為,將燕王喜和代王嘉留在原地,實在是對大王的威脅。陛下為一統天下,殫精竭慮十餘載,而今天下即將歸一,可是燕代之地,卻留其舊主。”
“這不是告訴天下人,大王的國土上,尚有兩塊地方,和其他郡縣,如此如何體現天下一也?”
上卿馮去疾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為,李廷尉所言極是。今陛下統一四海,自當在四海之境內全部統一施行秦策,否則,齊楚之地黔首如何服也?”
“更何況,意圖反抗君上統治的韓趙舊族,尚且在作亂。”
“臣聽聞,東宮當年就曾在臨淄城中遇刺。幾經調查,作亂之人,不僅有韓趙流亡之徒,更有燕地墨者。”
“燕趙之地,多出俠客。而墨門之輩,如今多出於燕地。”
“陛下常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這話一出,淳於越等仆射聽了,自然臉色一黑。
要知道,當初說了這話的人,是法家韓非。
而今這話在朝堂上被重提,一眾來自齊魯之地的大臣自然臉上無光。
但是朝堂之上,本就是明爭暗諷。
馮去疾敢說這話,不僅僅因為他是相國,更重要的是,秦朝朝堂上,本就沒有什麽儒生發話的地方。
“陛下若是容許燕王和代王留在原地,豈不是養虎為患?”
馮去疾字字鏗鏘,朝野上下聽了,一時間無人可辯駁。
燕國,本就和秦國之間瓜葛頗多。
當然,六國之中,哪個國家都和秦國之間有很多瓜葛。
如今五國更是與秦結下了滅國之仇。
但是,他們如今的大王,可是和燕國人有過‘親密接觸’。
前有燕丹,後有荊軻。
果不其然,馮去疾舊事重提,帶起了嬴政對舊事的回憶。
“燕國——”
嬴政忽的喊了這個地方,而後騰的一下坐起身來。
嬴政仗著長劍,在台階上慢步。
嬴政手中雖有天下第一名劍太阿,但是不過是他所持有的名劍之一而已。
後來,他命令工匠用最好的材質,為他打造最好的秦劍。
七尺秦劍,才是嬴政的配劍。
鹹陽宮、大政殿。
朝會。
卯時之初,天際微微露出一點魚肚白,伴隨著幾聲小鍾鐺鐺作響,鹹陽宮人們紛紛起床,每個人端著盛放清水的金盆來到大政殿中,灑掃擦拭大政殿前台階,擦拭大政殿中每一塊磚石,每個宮人都是手腳並用。
金色的光芒最先灑落覆蓋在鹹陽宮的宮簷之上,琉璃屋瓦被反襯的熠熠閃光,和青綠碧葉交相輝映,別有一番金碧輝煌,耀眼奪目。
辰時既過,巳時初到。
暑氣冒了上來。
“鐺——”
“鐺——”
“鐺——”
大鍾被五個宮人重重敲了三下。
群臣已經全部依次入了大政殿。
朝拜過後,殿中響起一道蒼勁有力的聲音。
“陛下——”
“如今燕喜、趙嘉自請為臣,免了兵戈,此舉實屬順應大王天下一統之心,亦然為天下萬民之福。”
“臣請陛下盡快封燕喜、趙嘉為臣,使其繼續在燕地、代地安撫百姓,如此亦可向四海彰顯大王善天下萬民之心。”
“百姓聞之,必感大王恩德。”
王綰此話一出,朝中立刻便起了私語。
朝堂之上,一向森嚴肅穆,人人臉上都是沉靜莊重。
左麵悍將如雲,右麵文臣林立。
雖有武將文臣之分,但諸臣大多文武兼備,個個氣勢不凡。
這些身居鹹陽,能每隔三五日便入鹹陽宮麵見嬴政的臣子們,個個滿腹學識,氣質不凡。
身為秦王嬴政的朝臣,他們一向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
如今王綰隻是說了幾句,就在朝中引起可議論,足見王綰其人在朝中的威望。
李斯聽了,又看看大王。
大王此時沉默不語,想必是對王綰之策感到不滿。
王綰蒼勁有力的聲音,回蕩在大政殿內的每一個角落。
嬴政坐在王座上,額前垂旒微微晃動,諸臣難以看清嬴政的麵部表情。
見大王一語不發,諸位大臣互相說了幾句,很快就住了口。
朝中一恢複了之前的悄寂和莊嚴。
李斯上前。
“臣廷尉李斯有奏。”
嬴政明顯向前挺了挺身。
“陛下,今中國之地,皆是大王之土。”
朝堂之上,一字一句,皆藏有機鋒。
更何況是博采眾長口才好,文章寫的更好的李斯。
王綰聽到李斯說的這一句,就大概知道李斯後麵要說什麽了。
大王的成就,豈止高過曆代先王,就是周天子當年分封天下,也沒有如今這樣大的疆域。
李斯明顯是在吹捧大王。
李斯繼續道:
“如今中國,獨剩燕、代兩國,故燕王、代王自請為臣,此舉實屬為大局所迫。君上若留其命,讓其二人繼續居留其地,時日漸多,難保燕王、代王不生反叛之心。”
“李斯,依汝之見,寡人該當如何?”
李斯神色坦然。
年近六十,雙眼還是鋒利無比。
“燕王、代王既然有歸降之心,大王不若召其二人前來鹹陽,在鹹陽侍奉大王。”
嬴政聽了,隻問諸臣:
“諸位以為廷尉所言如何?”
李斯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能繼續讓那些燕王和代王繼續留在燕、代二地。
這話說的,有道理,但是很蠢。
王綰聽了,不免笑笑:
“陛下,王綰以為,將燕喜、趙嘉留在代地,反而他們會迫於大王威壓,不敢妄動,可若是大王要召其回鹹陽。臣以為,此舉怕是會適得其反。”
嬴政自然問:
“右相此言何意?”
“臣恐大王詔其二人來鹹陽,反倒讓燕喜、趙嘉心生二意。燕地以北,本就縱深數千裏。臣以為,燕王喜至少做好了兩手準備,若是大王不肯承認其燕地之主的位子,那麽燕王勢必會繼續向北開拓。”
嬴政聽了,果然眯起狹長的雙眼。
“而大王命其二人來鹹陽,用意幾何,二位勢必不會往好處作想,如此一來,隻有繼續負隅反抗。如此一來,大王的統一大業,又要耽擱。”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嬴政聽了,自然開始重新思考這件事。
王綰說的沒錯,燕王喜和代王嘉可不是傻子。
如何會乖乖來秦國。
而且燕王喜和代王嘉明顯是商量過了的,他們表示願意臣服秦國,但是那降書之上,言外之意開出的條件是要寡人讓他們繼續留在燕代。
但李斯篤信,封燕王喜和代王嘉在原地為臣,大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李斯了解嬴政。
嬴政是心胸寬廣。
但是,心胸再寬大的人,眼中也會容不得沙子。
為什麽?
因為沙子在眼睛裏硌啊!
而燕王喜和代王嘉就是嬴政眼中的沙子。
“陛下,臣以為,將燕王喜和代王嘉留在原地,實在是對大王的威脅。陛下為一統天下,殫精竭慮十餘載,而今天下即將歸一,可是燕代之地,卻留其舊主。”
“這不是告訴天下人,大王的國土上,尚有兩塊地方,和其他郡縣,如此如何體現天下一也?”
上卿馮去疾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為,李廷尉所言極是。今陛下統一四海,自當在四海之境內全部統一施行秦策,否則,齊楚之地黔首如何服也?”
“更何況,意圖反抗君上統治的韓趙舊族,尚且在作亂。”
“臣聽聞,東宮當年就曾在臨淄城中遇刺。幾經調查,作亂之人,不僅有韓趙流亡之徒,更有燕地墨者。”
“燕趙之地,多出俠客。而墨門之輩,如今多出於燕地。”
“陛下常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這話一出,淳於越等仆射聽了,自然臉色一黑。
要知道,當初說了這話的人,是法家韓非。
而今這話在朝堂上被重提,一眾來自齊魯之地的大臣自然臉上無光。
但是朝堂之上,本就是明爭暗諷。
馮去疾敢說這話,不僅僅因為他是相國,更重要的是,秦朝朝堂上,本就沒有什麽儒生發話的地方。
“陛下若是容許燕王和代王留在原地,豈不是養虎為患?”
馮去疾字字鏗鏘,朝野上下聽了,一時間無人可辯駁。
燕國,本就和秦國之間瓜葛頗多。
當然,六國之中,哪個國家都和秦國之間有很多瓜葛。
如今五國更是與秦結下了滅國之仇。
但是,他們如今的大王,可是和燕國人有過‘親密接觸’。
前有燕丹,後有荊軻。
果不其然,馮去疾舊事重提,帶起了嬴政對舊事的回憶。
“燕國——”
嬴政忽的喊了這個地方,而後騰的一下坐起身來。
嬴政仗著長劍,在台階上慢步。
嬴政手中雖有天下第一名劍太阿,但是不過是他所持有的名劍之一而已。
後來,他命令工匠用最好的材質,為他打造最好的秦劍。
七尺秦劍,才是嬴政的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