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微微攥了攥手心。
不管在哪裏,嬴政身邊總是悍將林立。
三個侯、二位五大夫,都是有功高爵的武將。
五人乍聽此言,自然覺得驚訝,一個個麵麵相覷起來。
王綰、王戊、趙高三人聽了,也是眼中閃著驚訝。
秦國人和六國人分等級,聞所未聞。
雖然秦國人在六國人眼中名聲不太好,但是說到低,這七個國家,同出炎黃一脈,皆為中國之民。
事實上,七國的百姓內心也是互相認同的。
隻是如今秦國一家獨大罷了。
但是這分等級,諸將心中雖然覺得好,但是文臣自然不樂意。他們很清楚的看出,一旦以國別為等級劃分對象,天下必有分裂之勢。
而諸將,作為嬴政的真正執行者。
他們最清楚秦國的問題。
所以對於皇帝和太子,他們自然更傾向於太子。因為太子願意保障老秦人的利益,也願意分封。
秦國每次攻打下一個國家,便立刻吸納當地民眾進入軍隊,適應秦國的耕戰體係,同時讓他們熟悉秦國律令。隻是速度太快,囫圇吞棗。秦王軍令在上,下麵的人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去做。至於效果幾何,看看流民和藏入山林的人有多少便可以明白了。
很多事,他們都壓著不敢說。
好在山高皇帝遠,皇帝陛下的耳目,根本不可能達到荊楚齊魯這樣的地方。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對於嬴政來說,有些事情因為沒有被上報,所以也並沒有發生。
荊楚之地的問題,也是其他地方的問題。
六國人即便被吸納入了秦國的耕戰體係,但是戰爭一旦停止,軍隊內部森嚴的等級分化,讓身居低位的士卒們非常不滿。
而老秦人如今自己什麽都沒有撈到。
這從前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加官進爵的老秦人們,如今一沒有被封地、二不能回家,得守著關東六國的百姓、三更是沒有辦法晉升,隻能看著別人吃肉喝酒,而他們則是吃湯就野菜……
老秦人心裏非常不爽。
並非為首的將士們一天到晚想著要謀劃戰事,事實就是,沒有戰爭,秦人內部的矛盾非常嚴重。
眾將士紛紛在心裏捶打起了自己的小鼓,但是他們都對扶蘇投以讚許的目光。
嬴政臉色一黑。
趙高看了看嬴政的臉色,他想起了過去一樁事情。
分封之議被太子重新掀起來的時候,皇帝陛下曾為人進諫,建議皇帝將關東的土地,賞賜給秦人,但是皇帝陛下當時拒絕了這樣的提議。
那個人,不是別人,是秦國的老將軍楊端和。
楊端和原本就在魏地鎮壓,李信被派去鎮壓泗水郡等地,他就以老了為由回鹹陽養老去了。
楊端和老將軍,那可謂是經曆了秦國四位君王。
他早就看不下去嬴政的作風了。
楊端和英年時期,為秦昭襄先王效力。那個時候,老秦人生活多幸福,每次打完仗,人人喜笑顏開的。
後來呂不韋專權,秦國將士們對呂不韋非常不滿。
因為呂不韋廢除了計首爵製。
好不容易嬴政親政了,早期還好,隻是天下一統,秦王原形畢露,竟然沒有對老秦人加以封賞。
就是諸將軍,隻見三侯威儀堂堂,不見眾將戍邊苦寒之地。
天下一統之後,六國人過的怎麽樣,楊端和不想,老秦人生活非常不幸福才是真的。
看到這點的楊端和,自然建議了嬴政,為老秦人封賞。
隻是皇帝陛下當時聽到這個提議,自然否覺了。
“朕為天下之主,而非老秦國一國之主。六國人眾,而我秦國人寡。若保老秦國之利,必定逼六國百姓心滋反意。”
王綰複作揖。
“皇帝陛下所言極是。臣也以為如此。”
王戊開始搖擺不定了。
太子這是革軍功爵製的節奏,瞧著其他將軍的神色,他們是支持太子的。
王賁則曰:
“陛下,臣以為,太子之奏議,未必不可許。陛下心懷天下,願以六國人為秦人,可是黔首愚昧,目光短淺,未能有陛下之胸懷。若是不加以安撫老秦人,再無戰事,軍功爵製,實為秦國之毒。長此以往,老秦人勢必不會再像往常一般擁護秦國。”
這話被王賁說出來,在場諸位,自然心裏皆一陣發涼。
秦國若是不為老秦人擁戴,那還能是秦國嗎。
扶蘇倒是沒想到,王賁竟然在這件事上表現的這樣開明。
“陛下,我秦滅六國,實則為兼並,並非改朝換代。老秦人方為我秦國根基,秦人久居邊地,苦楚極多。而陛下為老秦人效忠之主,若是陛下都不肯為老秦人謀劃利益,還有誰能為老秦人謀利呢。”
扶蘇這話說的,隻給嬴政一個人留了條後路。
王賁聽了,不由得再次側目看扶蘇。
嬴政一時間麵色一青,右手更是微微握拳。
趙高聽著,心頭很是緊張。趙高眼睛咪成兩條細縫,雙手微微絞起,這父子兩剛重逢便上綱上線……
扶蘇的威信,就是在不斷的對抗嬴政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皇權之下,眾人皆為仆。
唯有扶蘇,敢做他們不敢的做的事情。
在場諸位武將,又都是征戰沙場的勇士。對於敢公然反抗嬴政的人,自然尤為佩服。
扶蘇早就成了嬴政的政治生涯之中的對手。
麵對這對手的挑釁,嬴政欣然接了下來。
“朕為天下共主,為天下人謀之。今以天下百姓以國分等級,六國人如何心服。若朕在開國之初,就為日後留下這樣的隱患,我大秦如何萬世!”
這就是矛盾所在。
嬴政想要啃下六國人的人心,而扶蘇想要彌補老秦人的利益。
嬴政的出發點本身沒有問題,隻是他被困在時空的局限裏,他的思維認知局限在過去的一千年曆史上,而他本身就是皇帝製度最大受益者,思考問題,也是站在法家的角度上。
扶蘇想了想,嬴政如今,應該已經是察覺到了軍功製度之害。否則他一開始就對王賁的進言加以駁斥了。
“臣以為,此事可兩全。軍功之製既然如今弊端盡顯,自然當革除。到了此時,臣以為,百萬之軍,已經到了不得不裁之時。”
裁軍!?
一年多不見,太子莫不是瘋了?
這個時候,眾臣不會認為扶蘇是明智。
嬴政的心劇烈的跳了一下。
“此言為真?”
嬴政一挑眉,扶蘇自然感到了這件事的壓力。
“我秦國養民,主要為耕戰體係,如今天下數百萬之眾。還是靠軍功晉升,但是眼下沒有戰事,不隻是我老秦人不滿,六國百姓也難以順秦。”
“是故臣以為,如今到了裁百萬之軍,建立常備之師的時候。軍隊內部的等級,隻按照類型給予不同待遇,再以入行伍年限分別給予補貼,備國家之急。”
不管在哪裏,嬴政身邊總是悍將林立。
三個侯、二位五大夫,都是有功高爵的武將。
五人乍聽此言,自然覺得驚訝,一個個麵麵相覷起來。
王綰、王戊、趙高三人聽了,也是眼中閃著驚訝。
秦國人和六國人分等級,聞所未聞。
雖然秦國人在六國人眼中名聲不太好,但是說到低,這七個國家,同出炎黃一脈,皆為中國之民。
事實上,七國的百姓內心也是互相認同的。
隻是如今秦國一家獨大罷了。
但是這分等級,諸將心中雖然覺得好,但是文臣自然不樂意。他們很清楚的看出,一旦以國別為等級劃分對象,天下必有分裂之勢。
而諸將,作為嬴政的真正執行者。
他們最清楚秦國的問題。
所以對於皇帝和太子,他們自然更傾向於太子。因為太子願意保障老秦人的利益,也願意分封。
秦國每次攻打下一個國家,便立刻吸納當地民眾進入軍隊,適應秦國的耕戰體係,同時讓他們熟悉秦國律令。隻是速度太快,囫圇吞棗。秦王軍令在上,下麵的人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去做。至於效果幾何,看看流民和藏入山林的人有多少便可以明白了。
很多事,他們都壓著不敢說。
好在山高皇帝遠,皇帝陛下的耳目,根本不可能達到荊楚齊魯這樣的地方。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對於嬴政來說,有些事情因為沒有被上報,所以也並沒有發生。
荊楚之地的問題,也是其他地方的問題。
六國人即便被吸納入了秦國的耕戰體係,但是戰爭一旦停止,軍隊內部森嚴的等級分化,讓身居低位的士卒們非常不滿。
而老秦人如今自己什麽都沒有撈到。
這從前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加官進爵的老秦人們,如今一沒有被封地、二不能回家,得守著關東六國的百姓、三更是沒有辦法晉升,隻能看著別人吃肉喝酒,而他們則是吃湯就野菜……
老秦人心裏非常不爽。
並非為首的將士們一天到晚想著要謀劃戰事,事實就是,沒有戰爭,秦人內部的矛盾非常嚴重。
眾將士紛紛在心裏捶打起了自己的小鼓,但是他們都對扶蘇投以讚許的目光。
嬴政臉色一黑。
趙高看了看嬴政的臉色,他想起了過去一樁事情。
分封之議被太子重新掀起來的時候,皇帝陛下曾為人進諫,建議皇帝將關東的土地,賞賜給秦人,但是皇帝陛下當時拒絕了這樣的提議。
那個人,不是別人,是秦國的老將軍楊端和。
楊端和原本就在魏地鎮壓,李信被派去鎮壓泗水郡等地,他就以老了為由回鹹陽養老去了。
楊端和老將軍,那可謂是經曆了秦國四位君王。
他早就看不下去嬴政的作風了。
楊端和英年時期,為秦昭襄先王效力。那個時候,老秦人生活多幸福,每次打完仗,人人喜笑顏開的。
後來呂不韋專權,秦國將士們對呂不韋非常不滿。
因為呂不韋廢除了計首爵製。
好不容易嬴政親政了,早期還好,隻是天下一統,秦王原形畢露,竟然沒有對老秦人加以封賞。
就是諸將軍,隻見三侯威儀堂堂,不見眾將戍邊苦寒之地。
天下一統之後,六國人過的怎麽樣,楊端和不想,老秦人生活非常不幸福才是真的。
看到這點的楊端和,自然建議了嬴政,為老秦人封賞。
隻是皇帝陛下當時聽到這個提議,自然否覺了。
“朕為天下之主,而非老秦國一國之主。六國人眾,而我秦國人寡。若保老秦國之利,必定逼六國百姓心滋反意。”
王綰複作揖。
“皇帝陛下所言極是。臣也以為如此。”
王戊開始搖擺不定了。
太子這是革軍功爵製的節奏,瞧著其他將軍的神色,他們是支持太子的。
王賁則曰:
“陛下,臣以為,太子之奏議,未必不可許。陛下心懷天下,願以六國人為秦人,可是黔首愚昧,目光短淺,未能有陛下之胸懷。若是不加以安撫老秦人,再無戰事,軍功爵製,實為秦國之毒。長此以往,老秦人勢必不會再像往常一般擁護秦國。”
這話被王賁說出來,在場諸位,自然心裏皆一陣發涼。
秦國若是不為老秦人擁戴,那還能是秦國嗎。
扶蘇倒是沒想到,王賁竟然在這件事上表現的這樣開明。
“陛下,我秦滅六國,實則為兼並,並非改朝換代。老秦人方為我秦國根基,秦人久居邊地,苦楚極多。而陛下為老秦人效忠之主,若是陛下都不肯為老秦人謀劃利益,還有誰能為老秦人謀利呢。”
扶蘇這話說的,隻給嬴政一個人留了條後路。
王賁聽了,不由得再次側目看扶蘇。
嬴政一時間麵色一青,右手更是微微握拳。
趙高聽著,心頭很是緊張。趙高眼睛咪成兩條細縫,雙手微微絞起,這父子兩剛重逢便上綱上線……
扶蘇的威信,就是在不斷的對抗嬴政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皇權之下,眾人皆為仆。
唯有扶蘇,敢做他們不敢的做的事情。
在場諸位武將,又都是征戰沙場的勇士。對於敢公然反抗嬴政的人,自然尤為佩服。
扶蘇早就成了嬴政的政治生涯之中的對手。
麵對這對手的挑釁,嬴政欣然接了下來。
“朕為天下共主,為天下人謀之。今以天下百姓以國分等級,六國人如何心服。若朕在開國之初,就為日後留下這樣的隱患,我大秦如何萬世!”
這就是矛盾所在。
嬴政想要啃下六國人的人心,而扶蘇想要彌補老秦人的利益。
嬴政的出發點本身沒有問題,隻是他被困在時空的局限裏,他的思維認知局限在過去的一千年曆史上,而他本身就是皇帝製度最大受益者,思考問題,也是站在法家的角度上。
扶蘇想了想,嬴政如今,應該已經是察覺到了軍功製度之害。否則他一開始就對王賁的進言加以駁斥了。
“臣以為,此事可兩全。軍功之製既然如今弊端盡顯,自然當革除。到了此時,臣以為,百萬之軍,已經到了不得不裁之時。”
裁軍!?
一年多不見,太子莫不是瘋了?
這個時候,眾臣不會認為扶蘇是明智。
嬴政的心劇烈的跳了一下。
“此言為真?”
嬴政一挑眉,扶蘇自然感到了這件事的壓力。
“我秦國養民,主要為耕戰體係,如今天下數百萬之眾。還是靠軍功晉升,但是眼下沒有戰事,不隻是我老秦人不滿,六國百姓也難以順秦。”
“是故臣以為,如今到了裁百萬之軍,建立常備之師的時候。軍隊內部的等級,隻按照類型給予不同待遇,再以入行伍年限分別給予補貼,備國家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