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煙閣之事,事關重大,朕以為,平定天下,首功當推已故王老將軍王翦,朕決定追封他,但是不知要如何追封他?”
申聿俯首,這事他並不擅長。
“陛下,先帝有七十二博士,何不召來一問。”
“那幫儒生。”扶蘇本想重用他們,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很多時候往往是事與願違。“朕聽王戊說,正是他們建議諸臣著兩年素服,以示哀悼先帝,更有甚者,要朕也穿素服,舉國哀悼三月,以向天下臣民彰顯孝義。”
“朕記得,當年先帝於泰山封禪,儒生就諫言先帝以蒲草裹輕車登山。朕知道儒家重禮,但是沒想到,儒家竟然迂腐到這個程度。難道其中沒有人能看出,朕初繼位麵臨的什麽問題嗎,他們隻會在這些事情上做文章。”
申聿安靜的立在角落裏,聽著皇帝陛下說著心裏麵的不快。
“陛下消消氣。”
扶蘇憤怒之餘,想到了一個既可以讓這些儒生閉嘴,又可以彰顯他對先帝的孝心的法子。
“擬詔,朕要七十二博士齊齊於先帝陵前守孝兩個月。朕以為,當因才施任,擅長禮樂之事的人,就應當做這些事。”
朕希望,你可以將朕的原話轉達於諸位博士。
申聿連連稱唯。
但是對王翦追封的問題,扶蘇還沒有定下,不僅如此,其他人的名額,他也需要一一定下。
建淩煙閣,目的是拉攏軍功世家和先帝重臣。
此事看似是小事,但是效果甚為巨大。
扶蘇現在需要扶植利益集團,以幫助他鎮壓天下。
“召丞相來吧。”
謁者令領命便離開了。
扶蘇望著那杯苦茶,目光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朕想拔擢王戊為禦史大夫。”
“陛下,這怕是不妥吧。禦史大夫監察丞相,丞相若有過失,到時便是禦史大夫代為丞相。”
扶蘇這樣的提拔,這就意味著,如今的奉常王戊,將是下一任丞相。
自先相國王綰病逝,王家便一直不被重用。扶蘇需要扶持王家,而且是大力扶持,最好是能和馮家分庭抗禮的那類。
而且,禦史大夫,扶蘇以為,這個官職可以有其他大用處。
給丞相以威懾,隻是其一。
但是以王戊的表現來看,他隻是貪好權位,最近又洋洋得意,顯然不是合適的丞相之選。
扶蘇看著空空如也的棋盤,這時卻忽的有幾片樹葉掉在了棋盤上,但是卻一絲聲音都不曾響起。
四周忽的安靜的可怕,連聲鳥叫也沒有。
扶蘇不由得抬頭,卻見一枝頭青樹葉在自己的頭頂上微微晃動,日光照耀之下,葉子背麵的紋路清晰可見。
一陣微風拂過,入了扶蘇的耳朵,卻覺得像是那個人的歎息。
扶蘇心中忽的一片茫然,他望向四方,到處都是郎衛,還有宦侍。
他此時應該正在丹砂浮海上飄動。
這麽想著,這個人從此之後是徹底消失在了世界上。
扶蘇隻好又低下頭,望著空空如也的棋盤。
從今以後,這盤棋得他自己下了。
扶蘇忽的起身,慢悠悠往章台宮走去。
扶蘇對著那些被篩選出來的重要奏章,挑出來了官吏任免升遷的一類,這些人的名字,他幾乎都不認識。
更加找不到在曆史上留了名字的人。
扶蘇需要幫手,大量的幫手,能幫助他解決政治、軍事、經濟的大才。
這個時候,扶蘇開始渴求管仲這樣的人才了。
不管怎麽樣,先拿下蕭何。
扶蘇的筆在奏簡上揮動了幾下,隨即卻又覺得不妥。
即便是已經四十多歲的蕭何,他也需要成長,貿然提拔到禁中這樣的地方,並不妥當。
於是,扶蘇又換了一道新的帛書。
約莫一個時辰後,馮去疾步履從容的進了殿。
馮去疾遠遠便瞧見堆成小山的奏簡,他便也放心了些。
皇帝陛下起碼要拿出先帝一半的勤勉出來才是。
馮去疾臉上稍有了些歡愉的聲色。
扶蘇聽到馮去疾的腳步聲,抬頭徑直道:
“丞相來了。免禮,坐吧。”
此時的馮去疾得到皇帝如此的禮遇,心中自然樂甚,不說他兄長如何,單說他自己家,那便是一門三傑。
從他到他的孫兒,都是在皇帝陛下身邊的重臣或親近之臣。
這麽想著,馮去疾便對新帝有了十二分的好感。
馮去疾於是便真的不作禮,堂而皇之的坐了下來,坐定之後,拱手笑道:
“謝陛下賞賜。”
扶蘇看著這丞相,心中自然感慨。
果然是人無完人,不過這樣也好。
沒有一點缺漏的臣子,那他反而握不住把柄。
此時此刻,在殿內簾幕兩側的左右言官史臣便提筆記起了兩人的言行。
丞相不僅對二世有了十足的好感,還對自己有了十分的自信,自認為他是天下第二的存在。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卻不料,扶蘇開口即道:
“朕處理政務不過幾日,便覺得事務繁多,非得以他人輔佐,否則便不能盡早批閱完。是故朕打算重組尚書台,挑選朕信任的人為侍郎侍中,入職尚書台,以後便為禁中,進出的人都必須要嚴格接受搜查,每隔三日前來當值一次。”
那是蒙恬反對的事情,之前的事情都已經傳開了。
而看皇帝的意思,如今是要他對此事表態。
他若是認可了此事,那不就是公然反對蒙恬麽。馮去疾一向為人持重,做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政務能力倒在其次。
關鍵是,在待人接物上,他也毫無任何可以挑剔的。
他又是軍功世家出身的人,自然在朝中更是說得上話。
他和朝中諸臣的關係,都一向穩妥。
一言以概之,馮去疾和朝中任何大族的關係都很好,蒙氏兄弟更是不例外。
所以皇帝這不是為難他嗎。
但是若是在這件事上不順皇帝的意思。
皇帝方才說了那麽多,連諸多細節都說的井井有條,顯然是已經把尚書台重組的一切細節都已經說定了,這就說明,皇帝對此事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於是乎,馮去疾臉上的喜色瞬間化作虛無,麵龐上滲透出來的是蒼白。
申聿俯首,這事他並不擅長。
“陛下,先帝有七十二博士,何不召來一問。”
“那幫儒生。”扶蘇本想重用他們,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很多時候往往是事與願違。“朕聽王戊說,正是他們建議諸臣著兩年素服,以示哀悼先帝,更有甚者,要朕也穿素服,舉國哀悼三月,以向天下臣民彰顯孝義。”
“朕記得,當年先帝於泰山封禪,儒生就諫言先帝以蒲草裹輕車登山。朕知道儒家重禮,但是沒想到,儒家竟然迂腐到這個程度。難道其中沒有人能看出,朕初繼位麵臨的什麽問題嗎,他們隻會在這些事情上做文章。”
申聿安靜的立在角落裏,聽著皇帝陛下說著心裏麵的不快。
“陛下消消氣。”
扶蘇憤怒之餘,想到了一個既可以讓這些儒生閉嘴,又可以彰顯他對先帝的孝心的法子。
“擬詔,朕要七十二博士齊齊於先帝陵前守孝兩個月。朕以為,當因才施任,擅長禮樂之事的人,就應當做這些事。”
朕希望,你可以將朕的原話轉達於諸位博士。
申聿連連稱唯。
但是對王翦追封的問題,扶蘇還沒有定下,不僅如此,其他人的名額,他也需要一一定下。
建淩煙閣,目的是拉攏軍功世家和先帝重臣。
此事看似是小事,但是效果甚為巨大。
扶蘇現在需要扶植利益集團,以幫助他鎮壓天下。
“召丞相來吧。”
謁者令領命便離開了。
扶蘇望著那杯苦茶,目光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朕想拔擢王戊為禦史大夫。”
“陛下,這怕是不妥吧。禦史大夫監察丞相,丞相若有過失,到時便是禦史大夫代為丞相。”
扶蘇這樣的提拔,這就意味著,如今的奉常王戊,將是下一任丞相。
自先相國王綰病逝,王家便一直不被重用。扶蘇需要扶持王家,而且是大力扶持,最好是能和馮家分庭抗禮的那類。
而且,禦史大夫,扶蘇以為,這個官職可以有其他大用處。
給丞相以威懾,隻是其一。
但是以王戊的表現來看,他隻是貪好權位,最近又洋洋得意,顯然不是合適的丞相之選。
扶蘇看著空空如也的棋盤,這時卻忽的有幾片樹葉掉在了棋盤上,但是卻一絲聲音都不曾響起。
四周忽的安靜的可怕,連聲鳥叫也沒有。
扶蘇不由得抬頭,卻見一枝頭青樹葉在自己的頭頂上微微晃動,日光照耀之下,葉子背麵的紋路清晰可見。
一陣微風拂過,入了扶蘇的耳朵,卻覺得像是那個人的歎息。
扶蘇心中忽的一片茫然,他望向四方,到處都是郎衛,還有宦侍。
他此時應該正在丹砂浮海上飄動。
這麽想著,這個人從此之後是徹底消失在了世界上。
扶蘇隻好又低下頭,望著空空如也的棋盤。
從今以後,這盤棋得他自己下了。
扶蘇忽的起身,慢悠悠往章台宮走去。
扶蘇對著那些被篩選出來的重要奏章,挑出來了官吏任免升遷的一類,這些人的名字,他幾乎都不認識。
更加找不到在曆史上留了名字的人。
扶蘇需要幫手,大量的幫手,能幫助他解決政治、軍事、經濟的大才。
這個時候,扶蘇開始渴求管仲這樣的人才了。
不管怎麽樣,先拿下蕭何。
扶蘇的筆在奏簡上揮動了幾下,隨即卻又覺得不妥。
即便是已經四十多歲的蕭何,他也需要成長,貿然提拔到禁中這樣的地方,並不妥當。
於是,扶蘇又換了一道新的帛書。
約莫一個時辰後,馮去疾步履從容的進了殿。
馮去疾遠遠便瞧見堆成小山的奏簡,他便也放心了些。
皇帝陛下起碼要拿出先帝一半的勤勉出來才是。
馮去疾臉上稍有了些歡愉的聲色。
扶蘇聽到馮去疾的腳步聲,抬頭徑直道:
“丞相來了。免禮,坐吧。”
此時的馮去疾得到皇帝如此的禮遇,心中自然樂甚,不說他兄長如何,單說他自己家,那便是一門三傑。
從他到他的孫兒,都是在皇帝陛下身邊的重臣或親近之臣。
這麽想著,馮去疾便對新帝有了十二分的好感。
馮去疾於是便真的不作禮,堂而皇之的坐了下來,坐定之後,拱手笑道:
“謝陛下賞賜。”
扶蘇看著這丞相,心中自然感慨。
果然是人無完人,不過這樣也好。
沒有一點缺漏的臣子,那他反而握不住把柄。
此時此刻,在殿內簾幕兩側的左右言官史臣便提筆記起了兩人的言行。
丞相不僅對二世有了十足的好感,還對自己有了十分的自信,自認為他是天下第二的存在。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卻不料,扶蘇開口即道:
“朕處理政務不過幾日,便覺得事務繁多,非得以他人輔佐,否則便不能盡早批閱完。是故朕打算重組尚書台,挑選朕信任的人為侍郎侍中,入職尚書台,以後便為禁中,進出的人都必須要嚴格接受搜查,每隔三日前來當值一次。”
那是蒙恬反對的事情,之前的事情都已經傳開了。
而看皇帝的意思,如今是要他對此事表態。
他若是認可了此事,那不就是公然反對蒙恬麽。馮去疾一向為人持重,做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政務能力倒在其次。
關鍵是,在待人接物上,他也毫無任何可以挑剔的。
他又是軍功世家出身的人,自然在朝中更是說得上話。
他和朝中諸臣的關係,都一向穩妥。
一言以概之,馮去疾和朝中任何大族的關係都很好,蒙氏兄弟更是不例外。
所以皇帝這不是為難他嗎。
但是若是在這件事上不順皇帝的意思。
皇帝方才說了那麽多,連諸多細節都說的井井有條,顯然是已經把尚書台重組的一切細節都已經說定了,這就說明,皇帝對此事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於是乎,馮去疾臉上的喜色瞬間化作虛無,麵龐上滲透出來的是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