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對曰:


    “此事若是傳出去了,後果不堪設想,諸侯王得悉,必定效仿公子將閭。而我們若是把風聲給走漏了,陛下威嚴必定受損。我雖然身在邯鄲,但是鹹陽的消息我也知道不少。陛下一年之內做了三件違抗先帝遺誌的大事,邊地諸侯對此事頗為不服。”


    “唯一樂見的局勢是,陛下正在逐漸瓦解昔日的叛逆分子的勢力,不僅如此,還爭奪了民心。”


    “而今我們二人雖然有報效陛下之心。但是這件事極其敏感,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對朝中局勢有所影響。這不正是將分封的害處傳回鹹陽,給了先帝的老臣駁斥陛下所為的理由嗎?”


    “別忘了,陛下的大軍,其實多在外。董翳、趙佗、任囂、李信這些悍將,他們雖然遠在邊地,但是可不是真正心服陛下之人。”


    將軍聞言,隻是橫眉冷對:


    “可鹹陽兩曹(指朝臣),也不是好惹的,你我且看著這兩撥人怎麽鬥吧。”


    “隻是此事你今日不報,等到事態更嚴重,到時候流言四起,到時候陛下知道此事原委,必定嚴懲我二人。別忘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既然能傳到邯鄲,我就怕有人的嘴一日千裏,不日就將消息帶到鹹陽城,到時候,可就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至少我們得提醒陛下,這齊地四王恐怕得到了消息有異動。”


    郡守聽了,開始在大室內徘徊走動。


    到底是報呢,還是不報呢。


    卻在這個時候,驛站使者忽的衝了進來。


    “郡守,將軍,鹹陽發來急件——”


    兩人麵麵相覷,駐將徑直拿過密函,然後斥退其他人,兩人湊在一起在燭火低下看。


    這次,他們可不會再留任何人旁聽了。


    郡守看完,身子微微一僵,他隻覺得自己的頭皮處一陣酥麻。


    “陛下動作怎麽這麽快,居然這就已經出發了。不日將要到達上黨郡,而我們二人也要做好迎駕的準備,肅清趙國叛逆及其黨羽。”


    將軍振了振身上的盔甲。


    “自我秦國兼並天下以來,多少人期待先帝的新治,隻是我們見到的不是樂土,而是無止休的爭鬥,亡國宗族盤踞四方,流民四處逃竄,搶奪軍餉府庫,暗殺接連不斷。”


    “如今二世稱帝,許諾天下人要開創一個盛世,既然有此心誌,那麽我等也勢必要善於輔佐,助陛下成事。你我二人蟄伏在此,明知城中危機四伏,叛逆勢力蠢蠢欲動,但是卻想著加以防範,沒有想過肅清這幫勢力,既然如今陛下詔令下達,那你我二人便不能再遲遲不出手了。”


    “趙人這幫手下敗將,妄圖複國,這次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好了。”


    郡守聽了,眼珠瞪得極大。


    他已經五十幾了,每天都想著養護身體的事情,隻想在這裏苟安。


    “你的打算對趙歇他們動手?”


    “那是自然,陛下詔令在此,難道你想抗令不遵?”


    駐將威嚴赫赫,這一問,大有虎嘯山林的氣勢。


    郡守聽了,微星的兩鬢微微顫動起來。


    “此人勢大,除去邯鄲城不說,趙地一半的百姓都聽他的話,你可不要做傻事。”


    “我會請陛下調兵前來鎮壓的,我想趙歇的家宅裏,一定藏著不少武器,這可是謀逆的鐵證。但是在做這件事之前,我們得先從我們內部清理蛀蟲。”


    說著這虎將淩厲的目光落在了大室門口的一個佝僂的影子上。


    郡守看到,也是臉色一陰沉。


    “陛下下詔,我自然會奉詔行事。我這就向陛下上奏,請陛下下令調動兵馬來此地。”


    “善。”


    兩人話音剛落,門口的身影便消失不見了。


    “這趙國餘孽勢力都潛伏在你我身邊了。我去去就回。”


    郡守點了點頭,而後坐定,親自寫奏疏。


    近日,邯鄲城裏將起血光之災。


    ……


    ……


    ……


    上黨郡。


    堤岸上楊柳依依,蒙恬立在壩上,他一語不發望著這一望無際的綠野。


    綠野深處,是一大片黑幕營帳,營帳多的就像是天幕上的星星。


    等到夜晚,這些營帳亮起燈,像是朵朵黃花開在大地上,連成一片。


    號角聲總是在日暮時分響起,隨後將士們紛紛湧入營帳內,吃飯休息。


    蒙恬一臉愁容。


    精兵,可不容許閑置,否則骨頭便散了架,見到敵人,也會生怯。這一怯,就會成為敵人的劍下亡魂。


    營帳裏架著大鍋,大鍋裏燒著湯水,湯水沸騰不止,熱氣蒸騰,時不時還有葉子掉在其中。


    馬廄裏,一匹匹高頭駿馬被養的膘肥體壯,皮毛油光發亮,鬃毛在風裏飄灑著,流動著燦爛的光輝。


    駿馬的肚子渾圓渾圓的,一匹匹小馬駒在馬廄裏跪臥著學習走路。


    扶蘇手裏拿著馬鞭,他看著這些高大健壯的馬屁,心情十分舒暢。


    “騎兵……朕需要大批量的騎兵。對抗匈奴,非得以騎兵不可。”


    董翳剛想問,他們還要駐軍到什麽時候,這待在上黨,對他們這樣的戰將來說可是一種折磨。


    沒想到皇帝一出口便是要去對抗匈奴,這就讓他安心了許多。


    “董翳,你可知道李信在九原是如何操練兵馬的嗎?”


    “略有耳聞。李信將軍素來喜好率領輕騎作戰,此番大量訓練騎兵,畜養駿馬,放棄了尋常使用的戰車和陣法。”


    “你以為李信可以戰勝匈奴嗎?”


    當著諸將士的麵,董翳搖了搖頭。


    “我秦國向來以戰車堅固,弩箭精良,甲兵悍勇為優勢,而李信一向習慣於輕騎作戰。李信對抗匈奴,放棄了我秦國大軍的優勢,反而去模仿遊牧民族,因小失大。若是小戰,李信還能取勝;可一旦深入腹地,李信的輕騎部隊沒有補給,一定會被匈奴回擊。”


    董翳說這話,自然是否定了扶蘇當初派李信去當對抗匈奴主帥的決策。


    扶蘇自然略略臉色一沉。


    “朕素來聽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信作為主帥,自然有行事的道理。而且,朕如今也確實需要騎兵。”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董翳作揖,而後便退到了一側。


    “諸位認為,我秦國可以踏平匈奴嗎?”


    凡是炎黃子孫都知道,這匈奴就是自己國家的敵人。


    燕、齊、秦、趙都曾修建長城抵禦匈奴,可見也是深受匈奴侵擾,但是都因為敵不過匈奴,所以隻能被動修建長城作為防禦工事。


    這些人自然一個個你看看我看看你。


    司馬欣看到皇帝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自然站出來道:


    “陛下,據臣所知,這匈奴王庭,廣袤千裏,腹地縱深,絕非我等可以一舉拿下的。這些遊牧民族實力強悍,習慣於馬上作戰,他們每次都會在秋收之日前來搶奪我們的土地,想來他們也是對我們的生活習性很為熟悉。”


    “隻是,臣近來得知,匈奴內部還有諸多民族,如今正是互相攻伐搶奪放牧之地的時候。臣倒是以為,不若運用昔日攻伐六國之時運用的戰略,收買匈奴之人,一來我等可以了解熟悉匈奴人的習性,找到他們的弱點,選擇發兵的時間,再者,可以運用這些間諜行離間之事,以阻止匈奴內部達成一統。”


    二世聞言自然要讚歎司馬欣。


    “善。”


    蒙恬則以為,此事不可急於一時。


    “陛下,臣以為,攻取匈奴一事,或可暫緩。陛下何不待國中局勢穩定,糧草積多,到時再騎兵一舉攻下呢。”


    扶蘇自然也知道,最好要等到國中局勢穩定,到時候再對匈奴一舉拿下,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扶蘇知道,匈奴人現在內部還沒有完成統一,簡而言之,匈奴此時還在內亂,若不趁著這個時候把他們一舉滅掉,到時候事情怕是更為難。


    “這匈奴人,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牛羊奶,他們整日騎在馬上,以射殺獵物為生。但是他們有個致命的缺陷,必須逐水草而居,否則沒了糧食便會餓死。所以,匈奴人不停的侵略我華夏之地,為的是搶奪糧食。”


    “匈奴人將他們的眼光放在我大秦,為的就是我秦國的土地。他們想在這裏占地為王,繁衍生息。我秦國和匈奴,終將會有一場大戰,不是此歲,便是明年。”


    “朕今日不滅了匈奴,他日匈奴便會大肆南下,略取我大河之地。匈奴為禍,若是不能盡早除掉,到時候降臨在我等頭上的,便是要投入更多兵力去戰鬥。”


    “倒不如如今發大兵,主動出擊,打匈奴人一個搓手不及,把匈奴之地變成大秦的牧場。”


    扶蘇一席話說的在場幾位將軍心中湧起一股豪壯的勇氣。


    司馬欣上前道:


    “陛下既然有這樣的大誌,我等必定厲兵秣馬,以備踏平匈奴。”


    隻是蒙恬卻在此時一言不發。


    他此來重來這秦國藍田精銳之地,這才發現,他之前在軍中的部下已經多有被調換,如今大家都以董翳和司馬欣為主帥,他在軍中聲威降了下去。


    再這麽下去,他就隻剩下大柱國這一個虛名了。


    蒙恬這才看清皇帝的意圖,猛然間覺出,他該做第二個王翦了。


    若是他再不急流勇退,皇帝陛下怕是要先出手了。


    秦國悍將如雲,董翳也是其中之一,之所以這次選擇他來代替蒙恬,一來是因為他本就是蒙恬的副將,在軍中聲威極高;二來,他的年紀和功勳都是可以服眾的,藍田精銳可不是誰都能統領的,沒有剽悍的戰績,秦國的將士們豈會心服你。


    但凡是靠著軍功升上來的大將,無一不對是皇帝的話奉為圭臬,而秦國素來重****,軍功爵製下,全民皆兵,全民為戰。


    整個帝國的軍人都對是皇帝的命令誓死服從,以為始皇帝的命令而死為榮耀。


    這董翳也是如此。


    一心一意為始皇帝陛下效忠。


    但是如今先帝突然間駕崩了,他這個將領卻連奔喪的機會也沒有,隻能留駐上黨郡。


    隻是皇帝陛下忽然間將三十萬藍田精銳交給了他,他自然而然覺得受到了重用。


    一麵是新帝的器重和給予的恩賜,但一麵又是幾十年來刻在骨子裏的對先帝的敬重,董翳也很疑惑。


    二世一年內接連做了三件大事,分封重劃關中、立儒學為國術、允許天下百姓通商,這可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做完這三件事,秦國好似不再是秦國了。


    不服皇帝的諸多舉措,但是董翳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雖然隻是一年,但是皇帝治國的成效擺在麵前,這一年裏,天下流民數量大肆減少,戶籍人數增加,田畝也豐收增產。


    天下已經稍稍安定下來了。


    這麽一來,就是新帝在動搖從前先帝的統治了。


    這先帝十年來的鐵血鎮壓,居然和二世一年的安撫懷柔之策比起來,後者成效更為卓著。


    “治國,不外乎安內攘外。天下需要安定,但是攻打匈奴對於我秦國來說,則是大事。一則,此為先帝之願;二則,此舉是為我國人之後生計著想。”


    “我華夏正統血脈,豈能為匈奴人所踐踏?諸卿以為呢?”


    司馬欣附議:


    “陛下所言極是,既然決定要打,那就應該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董翳隻覺得這司馬欣小人也,好話都讓他說盡了。


    董翳也道:


    “陛下,臣以為,若非要進攻匈奴,也確實宜早不宜遲。且我秦國已經許久未對外發動戰事了。”


    說到這,董翳的聲音微弱下來。


    一旦開戰,軍功爵製,那可就是複起的好機會。


    “朕此番前來上黨之地,正是要與諸位將軍商議此事。朕希望,隻是,在攻打匈奴之前,朕想要取下西北之地。”


    “朕想要打通河西走廊,連通西域。匈奴雖然難以對抗,但是攻取河西之地,卻是輕而易舉。”


    打西域?


    蒙恬知道皇帝陛下素來會想出許多新點子,但是沒想到他在軍政大事上也會做出這樣新奇卻又明智的主意。


    “據傳西域之地,有不少寶藏。”


    “朕就是要先得了西域的寶藏,隨後再攻打匈奴。”


    “拿輿圖來。”


    二世一聲令下,陪侍下臣立刻把地圖拿了出來。


    (秦國當時的戰區排布很有意思,尤其是蒙恬的大軍,駐守在九原,整整兩年之久,這樣龐大的兵力,這不像是防禦的意思,更像是要厲兵秣馬猛地一口氣吃掉匈奴。


    而且這像是始皇帝的作風,真男人就是要做大事。


    而且始皇帝當初修長城沒有耗費多少民力,長城是之前幾個國家修好的,始皇帝隻是連起來罷了,真正耗費的是打通馳道,這個九原馳道修起來比較困難。


    始皇帝當初主要就是地方管理有問題。秦吏不夠,國家政策又不積極改動,軍功爵製就是個大拖油瓶,隻能橫征暴斂養兵,惡性循環,最後天下大亂。)


    但後世黑始皇帝黑的太慘了。長城的事情,真的不應該黑始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有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皎皎秦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皎皎秦時月並收藏大秦有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