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司馬毋懌所說,這支軍隊是皇帝要掌握的。
可是他章邯才打算,要親自同陛下說這件事。因為他打算由他來掌管這支軍隊,這支刑徒大軍在他手裏,將會讓他在朝中的地位直逼蒙恬、李信。
有名無實,若是讓旁人抓到什麽把柄,用不著皇帝動手, 來個嘴碎的大夫你就萬劫不複了。
沒有實際權力,空有名號,就像是花朵一樣,不結果,到最後風一吹就散了。
章邯率先作揖:
“啟稟陛下,臣以為內史所舉第三個法子,最是可行。末將身為護軍都尉,從前為內史, 負責主持督建皇陵, 手下掌管七十萬刑徒,這些刑徒對我最是熟悉。而驪山刑徒削減人數,也是末將一人親自督察放歸年老不適宜繼續修建皇陵的人。”
“還請陛下首肯,讓末將來監管這支軍隊。”
蒙恬見著,這章邯對這二十萬刑徒簡直是求知若渴。
他這個護軍都尉,本身就讓蒙恬很意外。蒙恬昔日料定,日後這護軍都尉的職位,應該是趙佗的。
先帝對趙佗有知遇之恩,給他那麽重的權力,而他這些年來始終忠於職守,荊楚之地所以安穩。
隻是臨了冒出來一個章邯,蒙恬始料未及。二世難道不清楚嗎,章邯過去和馮氏李氏非常親近。
如今做了護軍都尉,卻見他也並不能服眾,反而像是二世同眾將士開了一個玩笑。
二世借著看眾將士對章邯的反應,看列將之中誰是忠於他的人。無論看的明白, 看不明白這層意思,大部分人都已經上當了。
二世不緊不慢的道:
“國之大事, 在祀在戎,這樣的大事,朕少必須要召朝中眾臣商議。軍隊籌備之事,關乎國本,越是調配這樣的小事,越是要訂好才能方便執行。司馬毋懌,朕著你將你今日所述,親自寫奏章,朕到時候要讓群臣都看看。”
“至於驪山刑徒,章邯,朕以為倒也不急在這一時,等陵墓快要完工時再說吧。如今你為護軍都尉,重要是監管天下諸將。”
章邯聽了,不免失落。按道理,他是驪山刑徒改組軍隊的最佳人選。
二世有意壓下驪山刑徒的事,反而讓章邯心中對二世存了其他的心思。習慣執掌大權,呼和眾多人的章邯,對這護軍都尉的職位, 感到非常不適應。
隻是蒙恬卻公然又道:
“可陛下,如今鹹陽城周邊並無調配的軍隊,若是事情緊急,陛下又該從哪裏調軍呢。”
蒙恬從來沒想過,二世會做的這麽絕,十萬人說趕走就趕走,沒有留一點餘地。蒙恬擔心二世未來的命運,所以必須敦促他盡快抽調大軍回來,以鎮壓四方。
蒙恬三番四次催促,二世自然感出蒙恬的擔憂,他思忖再三,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朕決定,任李信為太尉,由他來負責軍事,調其三萬精騎留駐鹹陽城。”
李信不知道怎麽的,當他聽到這個變動,一時間內心竟然沒有起波瀾。李信做太尉,確實是實至名歸。
“另外,朕要讓大柱國愛子蒙忠為司馬欣的裨將。”
蒙恬聽了,自然不願。
“陛下,犬子蒙忠生性好動,讓他打仗出征,他自然敢於爭先,但是如果讓他留駐,他恐怕是耐不住性子。年輕人,血氣方剛,像是匹脫韁的野馬,實在難馴。”
“正是因為年輕氣盛,所以才要加以馴服,就讓他去駐軍,駐個三年五載,磨煉心性,時日既久,也可培養與軍中士卒的感情。朕聽說,好男兒都是要在軍中才能磨煉出血性來的。朕倒是希望,蒙忠可以多在軍中磨煉。”
“陛下,這萬萬不可。蒙氏已經三代為將了,且手握重兵,如今……”
“如今你已經是禦史,應該忙著監察地方各級官員,至於令郎蒙忠,朕很看好他。朕希望他日後能像大柱國一樣,對帝國忠心耿耿。”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一個想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始皇帝和大秦帝國的男人,自然骨子裏也是希望自己的後代可以延續自己的意誌,將這件事做下去。
可是從前他也恐懼,害怕陛下對他們蒙氏一族又懷疑,這讓蒙恬非常上心。可是今日二世這番話,卻打消了他內心的恐懼。這個時候他才明白,二世不是不明白對他的忠心,而是二世是天下人的皇帝。
皇帝容不得臣子駕在他的頭上的。
隻那麽一瞬間,蒙恬想通了這事情,心胸頓時開闊,拜謝道:
“臣代犬子謝陛下。”
今日在場的,倒也沒有什麽心思狹隘的人,蒙恬這樣高風亮節的人,是忠臣的楷模,司馬毋懌自然一臉佩服的看向蒙恬。
蒙氏,四代盡忠秦國,這個氏族,日後要在秦國的曆史上流傳下去了。
二世坐定,忽的又道:
“既然大柱國方才提起了趙佗將軍,朕決定召他回鹹陽,宴請他多年勞苦之功。”
“陛下,早當如此。”
“天下諸地諸將,也都該回來。朕要在十一月好好見見這些將領。司馬欣、董翳、楊繆從、衛通。”
蒙恬趁機進言道:
“皇帝陛下敕封諸侯,也已經將要兩年了,雖有朝貢,可是老臣以為,雖然設立郡國,但陛下也不可放任讓諸郡王自行管轄。”
“大柱國有話盡可直說。”
“臣希望陛下可以召幾位郡王回鹹陽城,聽聽他們的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是皇帝,郡王不過是一郡之主,隻管轄自己的彈丸之地。朕為了解決封國的隱患,已經是將封國分的小之又小。十六個郡國,數量比昔日郡縣還要多,就是為了分化他們的實力。朕屆時又會頒布推恩令,是故王國越分越小,但總的隻歸嬴氏一家,百年之內無患。”
“可是陛下,禦史台中禦史丞前些時日,前往陳郡,卻聽說了泗水郡王諸多不雅之事。其聲名狼藉,不僅侮辱陛下尊嚴,更玷汙皇室之名。臣以為這等事,不可不察。”
可是他章邯才打算,要親自同陛下說這件事。因為他打算由他來掌管這支軍隊,這支刑徒大軍在他手裏,將會讓他在朝中的地位直逼蒙恬、李信。
有名無實,若是讓旁人抓到什麽把柄,用不著皇帝動手, 來個嘴碎的大夫你就萬劫不複了。
沒有實際權力,空有名號,就像是花朵一樣,不結果,到最後風一吹就散了。
章邯率先作揖:
“啟稟陛下,臣以為內史所舉第三個法子,最是可行。末將身為護軍都尉,從前為內史, 負責主持督建皇陵, 手下掌管七十萬刑徒,這些刑徒對我最是熟悉。而驪山刑徒削減人數,也是末將一人親自督察放歸年老不適宜繼續修建皇陵的人。”
“還請陛下首肯,讓末將來監管這支軍隊。”
蒙恬見著,這章邯對這二十萬刑徒簡直是求知若渴。
他這個護軍都尉,本身就讓蒙恬很意外。蒙恬昔日料定,日後這護軍都尉的職位,應該是趙佗的。
先帝對趙佗有知遇之恩,給他那麽重的權力,而他這些年來始終忠於職守,荊楚之地所以安穩。
隻是臨了冒出來一個章邯,蒙恬始料未及。二世難道不清楚嗎,章邯過去和馮氏李氏非常親近。
如今做了護軍都尉,卻見他也並不能服眾,反而像是二世同眾將士開了一個玩笑。
二世借著看眾將士對章邯的反應,看列將之中誰是忠於他的人。無論看的明白, 看不明白這層意思,大部分人都已經上當了。
二世不緊不慢的道:
“國之大事, 在祀在戎,這樣的大事,朕少必須要召朝中眾臣商議。軍隊籌備之事,關乎國本,越是調配這樣的小事,越是要訂好才能方便執行。司馬毋懌,朕著你將你今日所述,親自寫奏章,朕到時候要讓群臣都看看。”
“至於驪山刑徒,章邯,朕以為倒也不急在這一時,等陵墓快要完工時再說吧。如今你為護軍都尉,重要是監管天下諸將。”
章邯聽了,不免失落。按道理,他是驪山刑徒改組軍隊的最佳人選。
二世有意壓下驪山刑徒的事,反而讓章邯心中對二世存了其他的心思。習慣執掌大權,呼和眾多人的章邯,對這護軍都尉的職位, 感到非常不適應。
隻是蒙恬卻公然又道:
“可陛下,如今鹹陽城周邊並無調配的軍隊,若是事情緊急,陛下又該從哪裏調軍呢。”
蒙恬從來沒想過,二世會做的這麽絕,十萬人說趕走就趕走,沒有留一點餘地。蒙恬擔心二世未來的命運,所以必須敦促他盡快抽調大軍回來,以鎮壓四方。
蒙恬三番四次催促,二世自然感出蒙恬的擔憂,他思忖再三,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朕決定,任李信為太尉,由他來負責軍事,調其三萬精騎留駐鹹陽城。”
李信不知道怎麽的,當他聽到這個變動,一時間內心竟然沒有起波瀾。李信做太尉,確實是實至名歸。
“另外,朕要讓大柱國愛子蒙忠為司馬欣的裨將。”
蒙恬聽了,自然不願。
“陛下,犬子蒙忠生性好動,讓他打仗出征,他自然敢於爭先,但是如果讓他留駐,他恐怕是耐不住性子。年輕人,血氣方剛,像是匹脫韁的野馬,實在難馴。”
“正是因為年輕氣盛,所以才要加以馴服,就讓他去駐軍,駐個三年五載,磨煉心性,時日既久,也可培養與軍中士卒的感情。朕聽說,好男兒都是要在軍中才能磨煉出血性來的。朕倒是希望,蒙忠可以多在軍中磨煉。”
“陛下,這萬萬不可。蒙氏已經三代為將了,且手握重兵,如今……”
“如今你已經是禦史,應該忙著監察地方各級官員,至於令郎蒙忠,朕很看好他。朕希望他日後能像大柱國一樣,對帝國忠心耿耿。”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一個想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始皇帝和大秦帝國的男人,自然骨子裏也是希望自己的後代可以延續自己的意誌,將這件事做下去。
可是從前他也恐懼,害怕陛下對他們蒙氏一族又懷疑,這讓蒙恬非常上心。可是今日二世這番話,卻打消了他內心的恐懼。這個時候他才明白,二世不是不明白對他的忠心,而是二世是天下人的皇帝。
皇帝容不得臣子駕在他的頭上的。
隻那麽一瞬間,蒙恬想通了這事情,心胸頓時開闊,拜謝道:
“臣代犬子謝陛下。”
今日在場的,倒也沒有什麽心思狹隘的人,蒙恬這樣高風亮節的人,是忠臣的楷模,司馬毋懌自然一臉佩服的看向蒙恬。
蒙氏,四代盡忠秦國,這個氏族,日後要在秦國的曆史上流傳下去了。
二世坐定,忽的又道:
“既然大柱國方才提起了趙佗將軍,朕決定召他回鹹陽,宴請他多年勞苦之功。”
“陛下,早當如此。”
“天下諸地諸將,也都該回來。朕要在十一月好好見見這些將領。司馬欣、董翳、楊繆從、衛通。”
蒙恬趁機進言道:
“皇帝陛下敕封諸侯,也已經將要兩年了,雖有朝貢,可是老臣以為,雖然設立郡國,但陛下也不可放任讓諸郡王自行管轄。”
“大柱國有話盡可直說。”
“臣希望陛下可以召幾位郡王回鹹陽城,聽聽他們的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是皇帝,郡王不過是一郡之主,隻管轄自己的彈丸之地。朕為了解決封國的隱患,已經是將封國分的小之又小。十六個郡國,數量比昔日郡縣還要多,就是為了分化他們的實力。朕屆時又會頒布推恩令,是故王國越分越小,但總的隻歸嬴氏一家,百年之內無患。”
“可是陛下,禦史台中禦史丞前些時日,前往陳郡,卻聽說了泗水郡王諸多不雅之事。其聲名狼藉,不僅侮辱陛下尊嚴,更玷汙皇室之名。臣以為這等事,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