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波知道,光靠幾十名錦衣衛或者特戰隊員,想要救出查理難度確實很大陳輝與議會軍的斡旋不知道效果如何朱顯波正準備乘戚宏亮的旗艦戰艦回廣州時,鄭泰從印度帶回來消息
原來鄭泰等人經過數次的沿南亞次大陸航行之後最終選定錫蘭島為大明進軍印度洋的跳板,並迅攻占了錫蘭島西部港口科倫波
從地理位置上看是個熱帶島國,形如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麵上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
經過了解僧伽羅族占七成多,泰米爾族占兩成,摩爾族和其他民族不到一成僧伽羅語、泰米爾語同為官方語言和,上層社會通用漢語、英語居民約七成信奉佛教,一成信奉印度教,一成信奉基督教,一成信奉伊斯蘭教
不得不多說鄭泰的選擇是英明的,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信仰上,錫蘭島居民對於大明的歡迎程度遠大於莫臥兒和西方列強有了這樣一個立腳點,向北可以聯絡馬德拉斯和戈達瓦裏河的入海口城市馬斯利巴丹,甚至直達恒河入海口向西可以和歐洲列強們瓜分卡利亥、哥亞甚至卡拉奇
如果收不住,退回阿鎮、馬六甲不難符合朱顯波一向穩健的風格尤其是島上居民七成信奉佛教,比七成印度教或者伊斯蘭要還好得多
“戚宏亮,即刻分兵協助鄭泰駐守科倫波將來孟加拉也可能需要水師支持”
“皇上,微臣請命前往科倫波”穆有前一聽說需要水師支援,第一個站了出來朱顯波不響,抬頭看著戚宏亮
戚宏亮有點為難,因為不清楚鄭泰那邊的情況,如果是要準備海戰,那需要帶至少一半的軍艦去,如果隻是巡邏,則全部二級戰艦即可
“皇上鄭大人的商隊中已經有四艘戰艦護航,微臣不知當派多少水師增援為妙”
“令袁承誌領兩千步槍兵進駐錫蘭島”朱顯波也意識到了,單純的海上巡邏是不夠的,鄭泰的目標是在印度大陸站穩腳跟,必須有人替他守好錫蘭這個大後方
“皇上”穆有前一聽點了袁承誌,心裏有點急了
“袁將軍守島上,你守海上從即日起,你領艦隊巡邏於科倫波、安曼、阿裏三城之間,為大明商船進入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護航”
“謝皇上”穆有前一聽說有任務,高興的完全不像一個進士和多年漂泊於*大海上的艦隊總指揮
“去到科倫波之後,所麵對的敵人就不止一兩個了遇事要冷靜,能外交解決的就盡量避免起刀兵當然也要做好打海戰的準備,尤其是葡萄牙和荷蘭的軍艦的動向要密切關注
朕已命樊以君等人去向奧朗則布請求在孟加拉恒河的入海口興建城市如果能夠成功,將來城市的海防還是要靠馬六甲的水師力量
所以朕以為,馬六甲先派遣四艘二級戰艦協防科倫波,袁承誌則負責城市治安和防止島上居民攻擊然後穆大人領馬六甲剩餘的水師一半力量進行日常巡邏”
“皇上,既然大明準備進軍印度,要想控製這塊大陸,大明的水師就必須早日控製安達曼海、孟加拉王、阿拉比海和小西洋如此一來,大明水師還不如直接進攻卡裏亥利?”一旁不說話的戚宏亮終於開腔了
“是啊皇上,穆大人雖然統兵有方,但是如果西洋人趁我大明水師返回安曼或者馬六甲時進行偷襲,兩千步槍兵又如何能抵擋得住?”第一個被點將的袁承誌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說得沒錯,但是如果大明水師現在貿然進攻,勝負不說,一定會招致莫臥兒帝國反感,甚至南部的印度教徒也會倒向西方如果奧朗則布再寬厚點,聯合印度教徒來擠壓我大明那麽就算第一次讓我們僥幸占領了幾個海港,我們能守得住嗎?守住了還有利可圖嗎?”
“如果沒有利益可圖,我們大明來去印度洋幹什麽?”朱顯波看著幾個躍躍欲試的將領問道,低著頭幾個人不說話
“孟加拉必須建立起一個中轉站,在這個中轉站沒有成型之前,大明的水師絕對不你能輕舉妄動就算偶爾遭遇偷襲也要忍我們要給樊以君等人充足的時間去說服莫臥兒的當政者要讓無論是伊斯蘭還是印度教徒都慢慢的接受大明
朕派袁將軍去科倫波,不單純是防範西洋人的同時也要在錫蘭島廣施仁政,讓當地的百姓支持大明當然,如果西洋人識相不來騷擾科倫波,那我大明就可以順利的修建孟加拉的城,到時候無論水路、陸路都能很快給予補給,就算莫臥兒想趕走我大明也不可能
隻要我們穩定了孟加拉灣,再逐步推進,如果西洋人不管,我們就向莫臥兒帝國要卡拉奇的貿易權,向南部印度教徒政權爭取卡裏亥特和哥亞的經營權隻要我們占了道義上的主動,就不怕西洋人偷襲,就算他們能夠打贏一次兩次,我大明駐紮在馬六甲的水師一旦會合,一定能控製整個小西洋海域
所以你們要耐得住性子,等待大明的整個印度方略逐步實施”
“臣等謹遵教誨”
“目前看來,印度大陸和錫蘭島各民族的分歧比較大,你們在平常要注意尊崇各民族的教義,盡量不要激怒他們當然,這一切以不損害大明在這些地方的利益為底限”
等待各將軍散去,朱顯波留下戚宏亮詳盡的介紹了自己的印度方略,而這個方略的總樞紐就是馬六甲戚宏亮是當仁不讓的總指揮,所以必須說服戚宏亮
“皇上,奧朗則布真得會同意大明在孟加拉修建港口嗎?”
“一定會的”朱顯波的自信來自曆史,奧朗則布能同意英國人,就一定會同意大明無論是國力還是貿易利潤,大明的潛力都比英國大上號幾倍
“如果是那樣,那麽大明北有孟加拉城,南有科倫波,就像從馬六甲伸出兩個爪子以往握住了印度大陸這塊土地早晚是我大明的”戚宏亮的自信表明他也十分支持朱顯波
“是的,如果能繼續占駐科佛裏河與戈達瓦裏河的入海口,那麽整個大陸的東部就是大明的但是這些不是那麽容易辦到的,所以朕回京師後會調多的錦衣衛來,希望你們能配合好一切以大明的利益為重”
“微臣明白”
“還有今後你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整個地域的管理上,朕可能會在某個安定的時候抽調南海艦隊前往東邊探尋那裏有荷蘭人發現的心荷蘭,有廣袤的美洲大陸所以今後大明的水師會有越來越多的任務,朕想考慮將在馬六甲辦造船廠,一來適應這一海域的商船和旅行船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二來戰時補給也會大大縮短距離”
“皇上要在馬六甲開辦船廠?”
“是的,我們不能光在當地長期統治而不給原居民一點好處除了軍艦,那些民用的商船甚至可以雇傭當地百姓參與建造,木料都在本地買讓老百姓也從大明的航海政策中分享部分好處”
“吾皇英明”
“你這段時間好好籌辦下,費用預算造好後就直接送工部另外,對於馬六甲周圍一直到安曼的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修建小型軍事港口將來也有利於大明直接從雲南投送兵力”
“皇上這是打算?”
“大明的疆域逐漸擴大,雖然大明君臣同心,但隨著離京城的距離越來越遠,治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朕打算將來再有臣屬的土地都實行分封製度,除了朝廷負責海防外,各地的治安和管理完全交由分封的各王比如大明將來占領了印度部分土地,荷蘭,大陸等等”
“皇上,萬萬不可,裂土封王,自古以來結局就是分裂,甚至威脅朝廷請皇上三思”
“朕思量過很多次了,但有些地方與其荒廢著還不如讓大明的有功之臣去治理隻要他們願意臣屬大明,大明就可以允許他們有部分陸地軍隊你也是朕的封王人選之一”
“微臣寧願永遠跟隨皇上,效忠大明”
“朕不是來搞測試,也不是需要你表忠心大明現有的土地,朕肯定舍不得也絕不會分封但是將來如果能源源不斷的發現一些大陸,那些地方本來就落後而且人口稀少,大明就可以利用航海優勢進行占據,並在派員在當地實行統治,將大明的而一些耕作辦法和手工業傳授到當地
這樣一來,大明又等於有了一個屬國,而不需要耗費大量的銀兩而治理者如果被封王,那他就是那片大陸的至高統治者,他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區管理”
“可是如果讓一些有野心者竊得王位,然後宣布脫離大明,皇上該當如何?”
“嗬嗬,他和他的臣屬畢竟是大明百姓,隻要他們不與大明為敵,不傷害大明百姓,朕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上,萬萬不可此例一開,大明水師辛苦奮鬥的成果將會很快被瓜分完畢”
“你再想想,朕當然需要你這樣一個水師總督,但朕也不能把所有的人永遠困在京師很多人本來就有淩雲之誌,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原來鄭泰等人經過數次的沿南亞次大陸航行之後最終選定錫蘭島為大明進軍印度洋的跳板,並迅攻占了錫蘭島西部港口科倫波
從地理位置上看是個熱帶島國,形如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麵上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
經過了解僧伽羅族占七成多,泰米爾族占兩成,摩爾族和其他民族不到一成僧伽羅語、泰米爾語同為官方語言和,上層社會通用漢語、英語居民約七成信奉佛教,一成信奉印度教,一成信奉基督教,一成信奉伊斯蘭教
不得不多說鄭泰的選擇是英明的,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信仰上,錫蘭島居民對於大明的歡迎程度遠大於莫臥兒和西方列強有了這樣一個立腳點,向北可以聯絡馬德拉斯和戈達瓦裏河的入海口城市馬斯利巴丹,甚至直達恒河入海口向西可以和歐洲列強們瓜分卡利亥、哥亞甚至卡拉奇
如果收不住,退回阿鎮、馬六甲不難符合朱顯波一向穩健的風格尤其是島上居民七成信奉佛教,比七成印度教或者伊斯蘭要還好得多
“戚宏亮,即刻分兵協助鄭泰駐守科倫波將來孟加拉也可能需要水師支持”
“皇上,微臣請命前往科倫波”穆有前一聽說需要水師支援,第一個站了出來朱顯波不響,抬頭看著戚宏亮
戚宏亮有點為難,因為不清楚鄭泰那邊的情況,如果是要準備海戰,那需要帶至少一半的軍艦去,如果隻是巡邏,則全部二級戰艦即可
“皇上鄭大人的商隊中已經有四艘戰艦護航,微臣不知當派多少水師增援為妙”
“令袁承誌領兩千步槍兵進駐錫蘭島”朱顯波也意識到了,單純的海上巡邏是不夠的,鄭泰的目標是在印度大陸站穩腳跟,必須有人替他守好錫蘭這個大後方
“皇上”穆有前一聽點了袁承誌,心裏有點急了
“袁將軍守島上,你守海上從即日起,你領艦隊巡邏於科倫波、安曼、阿裏三城之間,為大明商船進入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護航”
“謝皇上”穆有前一聽說有任務,高興的完全不像一個進士和多年漂泊於*大海上的艦隊總指揮
“去到科倫波之後,所麵對的敵人就不止一兩個了遇事要冷靜,能外交解決的就盡量避免起刀兵當然也要做好打海戰的準備,尤其是葡萄牙和荷蘭的軍艦的動向要密切關注
朕已命樊以君等人去向奧朗則布請求在孟加拉恒河的入海口興建城市如果能夠成功,將來城市的海防還是要靠馬六甲的水師力量
所以朕以為,馬六甲先派遣四艘二級戰艦協防科倫波,袁承誌則負責城市治安和防止島上居民攻擊然後穆大人領馬六甲剩餘的水師一半力量進行日常巡邏”
“皇上,既然大明準備進軍印度,要想控製這塊大陸,大明的水師就必須早日控製安達曼海、孟加拉王、阿拉比海和小西洋如此一來,大明水師還不如直接進攻卡裏亥利?”一旁不說話的戚宏亮終於開腔了
“是啊皇上,穆大人雖然統兵有方,但是如果西洋人趁我大明水師返回安曼或者馬六甲時進行偷襲,兩千步槍兵又如何能抵擋得住?”第一個被點將的袁承誌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說得沒錯,但是如果大明水師現在貿然進攻,勝負不說,一定會招致莫臥兒帝國反感,甚至南部的印度教徒也會倒向西方如果奧朗則布再寬厚點,聯合印度教徒來擠壓我大明那麽就算第一次讓我們僥幸占領了幾個海港,我們能守得住嗎?守住了還有利可圖嗎?”
“如果沒有利益可圖,我們大明來去印度洋幹什麽?”朱顯波看著幾個躍躍欲試的將領問道,低著頭幾個人不說話
“孟加拉必須建立起一個中轉站,在這個中轉站沒有成型之前,大明的水師絕對不你能輕舉妄動就算偶爾遭遇偷襲也要忍我們要給樊以君等人充足的時間去說服莫臥兒的當政者要讓無論是伊斯蘭還是印度教徒都慢慢的接受大明
朕派袁將軍去科倫波,不單純是防範西洋人的同時也要在錫蘭島廣施仁政,讓當地的百姓支持大明當然,如果西洋人識相不來騷擾科倫波,那我大明就可以順利的修建孟加拉的城,到時候無論水路、陸路都能很快給予補給,就算莫臥兒想趕走我大明也不可能
隻要我們穩定了孟加拉灣,再逐步推進,如果西洋人不管,我們就向莫臥兒帝國要卡拉奇的貿易權,向南部印度教徒政權爭取卡裏亥特和哥亞的經營權隻要我們占了道義上的主動,就不怕西洋人偷襲,就算他們能夠打贏一次兩次,我大明駐紮在馬六甲的水師一旦會合,一定能控製整個小西洋海域
所以你們要耐得住性子,等待大明的整個印度方略逐步實施”
“臣等謹遵教誨”
“目前看來,印度大陸和錫蘭島各民族的分歧比較大,你們在平常要注意尊崇各民族的教義,盡量不要激怒他們當然,這一切以不損害大明在這些地方的利益為底限”
等待各將軍散去,朱顯波留下戚宏亮詳盡的介紹了自己的印度方略,而這個方略的總樞紐就是馬六甲戚宏亮是當仁不讓的總指揮,所以必須說服戚宏亮
“皇上,奧朗則布真得會同意大明在孟加拉修建港口嗎?”
“一定會的”朱顯波的自信來自曆史,奧朗則布能同意英國人,就一定會同意大明無論是國力還是貿易利潤,大明的潛力都比英國大上號幾倍
“如果是那樣,那麽大明北有孟加拉城,南有科倫波,就像從馬六甲伸出兩個爪子以往握住了印度大陸這塊土地早晚是我大明的”戚宏亮的自信表明他也十分支持朱顯波
“是的,如果能繼續占駐科佛裏河與戈達瓦裏河的入海口,那麽整個大陸的東部就是大明的但是這些不是那麽容易辦到的,所以朕回京師後會調多的錦衣衛來,希望你們能配合好一切以大明的利益為重”
“微臣明白”
“還有今後你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整個地域的管理上,朕可能會在某個安定的時候抽調南海艦隊前往東邊探尋那裏有荷蘭人發現的心荷蘭,有廣袤的美洲大陸所以今後大明的水師會有越來越多的任務,朕想考慮將在馬六甲辦造船廠,一來適應這一海域的商船和旅行船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二來戰時補給也會大大縮短距離”
“皇上要在馬六甲開辦船廠?”
“是的,我們不能光在當地長期統治而不給原居民一點好處除了軍艦,那些民用的商船甚至可以雇傭當地百姓參與建造,木料都在本地買讓老百姓也從大明的航海政策中分享部分好處”
“吾皇英明”
“你這段時間好好籌辦下,費用預算造好後就直接送工部另外,對於馬六甲周圍一直到安曼的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修建小型軍事港口將來也有利於大明直接從雲南投送兵力”
“皇上這是打算?”
“大明的疆域逐漸擴大,雖然大明君臣同心,但隨著離京城的距離越來越遠,治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朕打算將來再有臣屬的土地都實行分封製度,除了朝廷負責海防外,各地的治安和管理完全交由分封的各王比如大明將來占領了印度部分土地,荷蘭,大陸等等”
“皇上,萬萬不可,裂土封王,自古以來結局就是分裂,甚至威脅朝廷請皇上三思”
“朕思量過很多次了,但有些地方與其荒廢著還不如讓大明的有功之臣去治理隻要他們願意臣屬大明,大明就可以允許他們有部分陸地軍隊你也是朕的封王人選之一”
“微臣寧願永遠跟隨皇上,效忠大明”
“朕不是來搞測試,也不是需要你表忠心大明現有的土地,朕肯定舍不得也絕不會分封但是將來如果能源源不斷的發現一些大陸,那些地方本來就落後而且人口稀少,大明就可以利用航海優勢進行占據,並在派員在當地實行統治,將大明的而一些耕作辦法和手工業傳授到當地
這樣一來,大明又等於有了一個屬國,而不需要耗費大量的銀兩而治理者如果被封王,那他就是那片大陸的至高統治者,他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區管理”
“可是如果讓一些有野心者竊得王位,然後宣布脫離大明,皇上該當如何?”
“嗬嗬,他和他的臣屬畢竟是大明百姓,隻要他們不與大明為敵,不傷害大明百姓,朕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上,萬萬不可此例一開,大明水師辛苦奮鬥的成果將會很快被瓜分完畢”
“你再想想,朕當然需要你這樣一個水師總督,但朕也不能把所有的人永遠困在京師很多人本來就有淩雲之誌,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未嚐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