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配字,還加上拚音……
李二很快意識到這就是一份用來教人識字的讀本!
至於這讀本與尋常識字書本有何不同之處?
其實很明顯,不在別處,就是每個字多出了一副畫,簡單的水墨畫。
為何會多出一幅畫,如果是旁人向李二描述這本冊子,他或許會困惑。
畢竟識字讀本就用來識字就好了,要畫幹什麽?
但親眼見到的瞬間他就明白了。
這幅畫存在的意義不是別的,這不就是讓人看到畫的一瞬間,就能知道含義?
當然,這功能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如果送到不識字的人手中,隻要花上幾天的功夫教他學會認識拚音,那麽接著……
不需要再有任何教學,或快或慢,這人最後,都能學會識字!
而整個教學成本,不過就是教拚音的幾天而已。
而如果換做是派遣飽學先生去教,那情況又不相同。
這樣一教下來,快慢且不說,首先這需要的教學時間就大幅縮減。
用這讀本,隻需要先生教幾天拚音,甚至都不需要什麽飽學鴻儒,懂拚音即可。
一個要職業的教書先生花費好幾年的時光,要舉國識字,得費勁到什麽時候去?
另一個卻不同,隻要幾天的時間。
說起來,有先生帶著,那效率沒準會高一些,而這讀本的字量顯然也不夠。
但如果配上之前的“字典”呢?
這事情不就立刻不一樣了!
有字典輔助,後續的讀書進學,即便沒有數千字的識字量打底,那也可以進行了!
而且……這效率還未必就比教書先生一板一眼,來的低!
這麽看的話,李二頓時明白,李盛所說的舉國識字……
隻怕就是並非空談了。
李盛他是真有把握,讓大唐舉國之民,人人識字!
意識到這一點,李二暗暗驚駭。
驚才絕豔。
驚才絕豔!
不過他在大位上翻閱文牘浮想聯翩,下麵的大臣卻就一個個的懵逼了。
我擦,這是什麽情況,陛下特意把大夥叫過來,就是為了……
讓大夥罰站的?
當然,如果僅僅是罰站,大家最多比較驚詫,猜測陛下最近可能是中年危機了……
但這種領導把一群小兵叫出來罰站,還不說話裝高手的場麵怎麽看都有些像是,好像有人要倒黴了……
因此立政殿中越發安靜,抬眼一望過去就是四個字,萬馬齊喑!
不過就在這緊張的分秒之間,
啪嗒!
李二合上了文牘。
眾大臣心髒一跳,接著李二開口,說話了。
“嗯……諸位都到了,這也不是早朝的時辰,也就別搞什麽繁文縟節了。”
“朕就宣布一件事,今後……朕將大興文教之業。此事定為國策,不容更改!”
……
朝中無數大臣之中,百官行列之內。
雖說裴寂是已經爬的遠遠的了,蕭瑀也是越來越低調,三天兩頭大把大把的時間找借口外調不朝,也是極盡低調之能事。
這兩個巨頭都越發偃旗息鼓,可想而知這朝中,世家大族一係出身的官員,那就更是一聲不吭,一聲也不敢吭了。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大佬都夾起尾巴苟起來了,小兵哪敢冒頭?
但這並不意味著,士族,就真的消失在了朝堂之上。
昔年諸葛亮罵王朗和曹魏,曾言廟堂之上禽獸食祿,殿陛之間朽木為官。
這些人,都是些什麽人?
除了世家大族出身的貴公子們,還有數量遠多於這個基數的依附者。
比如王朗這樣的存在,便是其中之一。
而王朗的人生並不是偶然,依附豪門貴族,從盤剝大業中謀取殘羹剩飯,對於許多讀書人來說依然是個非常香的人生路線。
而這樣的路線,無論在漢末還是如今的唐初,都是存在的。
朝堂之中,依舊有著大量的人,暗地裏實際上是屬於世家大族勢力,乃至於五姓七望的人馬。
因此……
李二這話一說。
這幫人,頓時就紛紛興奮起來。
大興文教,還有這等好事……
如果說之前的科舉,是李二打算從寒門百姓之中發掘人才,對衝世家大族勢力。
那麽這次的“大興文教”,看似是與之前的科舉之策相互配合,但實際上,這裏麵世家大族的操作空間可就大的多了。
有了文教大業,壟斷文教數百年的世家大族,便可重新獲取教化之職。
畢竟,你李二要推行文教,卻要從哪裏尋找這許多教書先生?
屆時教化萬民的任務,這不還是我等世家大族的?
到那個時候,嘿嘿……
昔年漢末之時,袁紹母喪,三萬多追隨者參加葬禮給他捧場。
現在有這好事,我等世家大族要培植羽翼,可就輕鬆太多了啊。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這可是培植羽翼,為政變鋪墊的絕好機會。
而對於依附於這些世家大族的寒門讀書人來說,事情的利弊也很明顯。
現在自己跟別人混,別人是大儒,自己是跟大儒混的“壯士”。
但有了大興文教這事,日後那自己不也就有機會當大儒了?
這波穩贏!
殿中大臣有不察其變者,更有這許多滿肚子騷操作的大儒,
共同之處是聽完李二宣布此國策,還加了一句“必推行之休得反朕”,都愣了一下。
不過緊接著……
激動的蕭瑀,頓時帶頭高呼起來。
“陛下文成武德,皇恩浩蕩!陛下萬歲,萬萬歲!”
蕭瑀這激動的一聲出來,頓時之間其他世家一係的廷臣,也都紛紛開始稱頌。
還有這種好事?這波必須稱頌啊!
而其他官員之中……既不屬於世家大族,可想而知出身都不高,眼界也窄,於是李二說完之後,第一反應這都是個好事,於是也紛紛稱頌。
隻有魏征等幾人露出驚疑之色。
陛下這是什麽情況,大興文教這事看似有利,但現在這個情況,並無多少可靠的讀書人可用。到時候五姓七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大唐豈不是要出事?
一瞬間,朝堂之中氣氛十分詭異。
但李二仿若視而不見,並且緊接著,就拋出了一個更加詭異的,方案……
李二很快意識到這就是一份用來教人識字的讀本!
至於這讀本與尋常識字書本有何不同之處?
其實很明顯,不在別處,就是每個字多出了一副畫,簡單的水墨畫。
為何會多出一幅畫,如果是旁人向李二描述這本冊子,他或許會困惑。
畢竟識字讀本就用來識字就好了,要畫幹什麽?
但親眼見到的瞬間他就明白了。
這幅畫存在的意義不是別的,這不就是讓人看到畫的一瞬間,就能知道含義?
當然,這功能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如果送到不識字的人手中,隻要花上幾天的功夫教他學會認識拚音,那麽接著……
不需要再有任何教學,或快或慢,這人最後,都能學會識字!
而整個教學成本,不過就是教拚音的幾天而已。
而如果換做是派遣飽學先生去教,那情況又不相同。
這樣一教下來,快慢且不說,首先這需要的教學時間就大幅縮減。
用這讀本,隻需要先生教幾天拚音,甚至都不需要什麽飽學鴻儒,懂拚音即可。
一個要職業的教書先生花費好幾年的時光,要舉國識字,得費勁到什麽時候去?
另一個卻不同,隻要幾天的時間。
說起來,有先生帶著,那效率沒準會高一些,而這讀本的字量顯然也不夠。
但如果配上之前的“字典”呢?
這事情不就立刻不一樣了!
有字典輔助,後續的讀書進學,即便沒有數千字的識字量打底,那也可以進行了!
而且……這效率還未必就比教書先生一板一眼,來的低!
這麽看的話,李二頓時明白,李盛所說的舉國識字……
隻怕就是並非空談了。
李盛他是真有把握,讓大唐舉國之民,人人識字!
意識到這一點,李二暗暗驚駭。
驚才絕豔。
驚才絕豔!
不過他在大位上翻閱文牘浮想聯翩,下麵的大臣卻就一個個的懵逼了。
我擦,這是什麽情況,陛下特意把大夥叫過來,就是為了……
讓大夥罰站的?
當然,如果僅僅是罰站,大家最多比較驚詫,猜測陛下最近可能是中年危機了……
但這種領導把一群小兵叫出來罰站,還不說話裝高手的場麵怎麽看都有些像是,好像有人要倒黴了……
因此立政殿中越發安靜,抬眼一望過去就是四個字,萬馬齊喑!
不過就在這緊張的分秒之間,
啪嗒!
李二合上了文牘。
眾大臣心髒一跳,接著李二開口,說話了。
“嗯……諸位都到了,這也不是早朝的時辰,也就別搞什麽繁文縟節了。”
“朕就宣布一件事,今後……朕將大興文教之業。此事定為國策,不容更改!”
……
朝中無數大臣之中,百官行列之內。
雖說裴寂是已經爬的遠遠的了,蕭瑀也是越來越低調,三天兩頭大把大把的時間找借口外調不朝,也是極盡低調之能事。
這兩個巨頭都越發偃旗息鼓,可想而知這朝中,世家大族一係出身的官員,那就更是一聲不吭,一聲也不敢吭了。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大佬都夾起尾巴苟起來了,小兵哪敢冒頭?
但這並不意味著,士族,就真的消失在了朝堂之上。
昔年諸葛亮罵王朗和曹魏,曾言廟堂之上禽獸食祿,殿陛之間朽木為官。
這些人,都是些什麽人?
除了世家大族出身的貴公子們,還有數量遠多於這個基數的依附者。
比如王朗這樣的存在,便是其中之一。
而王朗的人生並不是偶然,依附豪門貴族,從盤剝大業中謀取殘羹剩飯,對於許多讀書人來說依然是個非常香的人生路線。
而這樣的路線,無論在漢末還是如今的唐初,都是存在的。
朝堂之中,依舊有著大量的人,暗地裏實際上是屬於世家大族勢力,乃至於五姓七望的人馬。
因此……
李二這話一說。
這幫人,頓時就紛紛興奮起來。
大興文教,還有這等好事……
如果說之前的科舉,是李二打算從寒門百姓之中發掘人才,對衝世家大族勢力。
那麽這次的“大興文教”,看似是與之前的科舉之策相互配合,但實際上,這裏麵世家大族的操作空間可就大的多了。
有了文教大業,壟斷文教數百年的世家大族,便可重新獲取教化之職。
畢竟,你李二要推行文教,卻要從哪裏尋找這許多教書先生?
屆時教化萬民的任務,這不還是我等世家大族的?
到那個時候,嘿嘿……
昔年漢末之時,袁紹母喪,三萬多追隨者參加葬禮給他捧場。
現在有這好事,我等世家大族要培植羽翼,可就輕鬆太多了啊。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這可是培植羽翼,為政變鋪墊的絕好機會。
而對於依附於這些世家大族的寒門讀書人來說,事情的利弊也很明顯。
現在自己跟別人混,別人是大儒,自己是跟大儒混的“壯士”。
但有了大興文教這事,日後那自己不也就有機會當大儒了?
這波穩贏!
殿中大臣有不察其變者,更有這許多滿肚子騷操作的大儒,
共同之處是聽完李二宣布此國策,還加了一句“必推行之休得反朕”,都愣了一下。
不過緊接著……
激動的蕭瑀,頓時帶頭高呼起來。
“陛下文成武德,皇恩浩蕩!陛下萬歲,萬萬歲!”
蕭瑀這激動的一聲出來,頓時之間其他世家一係的廷臣,也都紛紛開始稱頌。
還有這種好事?這波必須稱頌啊!
而其他官員之中……既不屬於世家大族,可想而知出身都不高,眼界也窄,於是李二說完之後,第一反應這都是個好事,於是也紛紛稱頌。
隻有魏征等幾人露出驚疑之色。
陛下這是什麽情況,大興文教這事看似有利,但現在這個情況,並無多少可靠的讀書人可用。到時候五姓七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大唐豈不是要出事?
一瞬間,朝堂之中氣氛十分詭異。
但李二仿若視而不見,並且緊接著,就拋出了一個更加詭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