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


    僅僅隻是一個月,人與人的注冊用戶數就超過了一百萬。就這還是因為前期軟件名聲不顯,用戶基數太少的緣故。


    而隨著人與人的推廣效果漸漸顯現出來,特別是狗歌那邊,佩奇和布林很給麵子地便宜給了幾個不錯的推薦,人與人每天的用戶幾乎是按照十萬計的量級在增長,而且速度越漲越快。


    甚至於,讓人都猜不到它的極限在哪裏!


    王澤雲甚至興奮到每天在跟秦林匯報用戶增長數量的時候,都要帶上幾個語氣助詞,嗯,就是你想像的那種。


    難得,一個死宅悶葫蘆,之前一天不一定能說十句話的人,竟然還懂得如此多的語氣詞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學來的……


    而據王澤雲判斷,若是按照這種增長速度來看,哪怕是保守估計,不出一年,人與人的注冊用戶也能達到五千萬,甚至連活躍用戶的數量都能保證在一千萬以上。


    注意,這可是活躍用戶!!


    這種擴張速度,比之曆史上臉對臉的效率可是要強多了。


    畢竟實力不同,小紮童鞋在剽竊了學長的創意之後,雖然推出了臉對臉,但那會兒就連他本人也想不到臉對臉到底有多受歡迎,更何況是其他人?


    臉對臉前期純粹就是靠口碑傳播的,一直到半年之後,小紮童鞋才拿到了第一筆五十萬美刀的融資,之前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緊巴巴,就差住車庫了。


    哪能跟現在的人與人比?


    秦林上次去鷹醬家可是換了整整三百萬美刀過去的,前期投入到人與人那邊的一百萬美刀都已經被王澤雲燒了大半,剩下的兩百萬秦林也已經開始準備陸續投入進去了。


    按照這種燒錢的速度,不出意外,人與人頂多也就還能撐三個月就要麵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所以最多年後,秦林就得考慮是繼續投資還是接受融資這個問題。


    真是快樂並痛苦著啊!


    好吧,實際上現在就已經有矽穀的風投機構開始聯係王澤雲了,當然出麵接待的人是葉知秋。


    這女人雖然奇葩了點,但能力毫無疑問是有的,麵對這些風投機構絲毫不落下風,按照秦林的要求,既沒拒絕,也沒讚同,就是拖著這些人。


    現在的人與人,用戶數每天都在迅速增長,估值方麵自然也是一天一個數字,拖著這些風投機構,不僅能夠借此機會讓人與人的名氣更大,收到的關注程度更高,同時還能讓公司的價值更高,何樂而不為?


    這就跟青樓裏一向有兩種女人一樣,一種是賣藝不賣身的,一種是賣身不賣藝的,後者再怎麽出色,價格也遠遠比不上前者。


    嗯,秦林現在讓葉知秋幹的就是這種事,欲拒還迎。


    說白了,就是為了漲價的。


    秦林很清楚一點,人與人要想在鷹醬家不被排擠,必須要接受一部分本地資本的,否則等到人與人名氣大了之後,光是來自各個方麵的歧視和打壓,都能讓人與人受不了。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現在這種行為,隻不過是在讓人與人對方釋放一個信號罷了,我們是懂得分享的,所以哪怕為了大家將來的利益,親們也別搞一些小動作。


    這種行為怎麽說呢,至少現在來看,作用還是有的,反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聲音傳出來。


    三個月,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隻要人與人三個月內不出現大的挫折,那麽哪怕出現後來者競爭,人與人也已經站穩了腳跟,甚至誇張點說,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了。


    而秦林,拖的就是這三個月。


    先扯皮個一兩個月,然後……然後東方新年了啊!


    這種時候,你好意思跟我談工作?


    磨磨蹭蹭再拖上一個月,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三月份,到那時候,人與人的資金也用得差不多了,正好就可以考慮跟那些風投機構談談融資的問題。


    當然,那時候人與人沒了新生夭折的風險,轉圜的餘地就要大得多了,談得攏就接受融資,談不攏大不了秦林自己再投資一部分嘛!


    反正有沈思琪在港島那邊幫忙,他手上的資金還是很容易轉換成外匯出去的。


    看看,這就是人帥的好處了。


    好吧,其實秦林讓葉知秋拖著那些風投機構的原因還有一點,這群混蛋給的報價太低了!最高一個才五百萬,甚至還有兩百萬三百萬的!


    麻袋,五百萬美刀的估值,看不起誰呢!


    老紙光是注冊資本就超過三百萬,再加上王澤雲那八十萬美刀的技術入股,你就給我報這點價格?


    我秦林一個軟件的創意才值一百來萬?知不知道狗歌因為一個創意送了我八千萬?


    至於說那些兩三百萬的估值,秦林一聽就知道,這些純粹就是那些雖然明麵上說是混跡風投圈,實際上更多的就是一群撞大運忽悠人的騙子。


    哦,倒也不能說是騙子,隻能說他們實力實在是差了點,大概也就是那種全部身家加起來可能都沒幾百萬美刀的那種。


    別看這錢好像不少了,但在風投界,這點錢夠幹嘛的?


    這些人眼光很刁鑽,就是欺負那些不懂得矽穀規矩的新人。


    看到一個項目吸引人之後,二話不說,先自吹一波,然後再貶低你一波,最後再強調有我們幫助之後,你會怎樣怎樣,爭取搶在那些大風投機構反應過來之前就忽悠你簽約。


    當然,前提是你得低價。


    實際上,這群人就是廣撒網那種,對於到底能不能成,壓根也沒抱多大期望。


    計算真讓他們拿下股份,這些人也不會持有多久,而是大多看到收益之後,轉手就賣掉。


    對於有誌於做大做強的公司而言,這類人對他們根本沒有多大幫助,反而會因為選擇錯誤,而喪失一些發展的助力。


    別以為公司融資的目的就隻有獲得資金,實際上很多時候,更重要的目的是獲得哪些風投機構的各類資源,以幫助公司能夠更快的發展。


    有時候資金方麵的支持甚至還在其次。


    所以對於這類人,葉知秋匯報的時候,秦林甚至連聽都不想聽。


    直接跟她說,下次再碰到這種人,你就直接把印有公司注冊資本的文件砸到他們臉上,然後問他們一句——


    “你們公司需要投資嗎?”


    嗯,對於這種行為,葉知秋表示自己十分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流十八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緣22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緣222並收藏逆流十八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