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從想通了以後,我就一直向往寧靜安樂的生活,但畢竟城市裏呆慣了,剛來時還有些擔心會不適應,但很快就被這裏淳樸的風土鄉情感染了,而且這地方雖小,但勝在周圍自然風光絢麗,石橋流水,群山綿延,道不出的有股熟悉的親切感。怪不得外婆當初會選擇這裏,隻是還是那個問題,這地方雖好,但中國這麽大,怎麽偏偏就選擇了這裏。
有一天,外婆坐在院子裏乘涼,我忍不住問了。
外婆和藹地笑了笑,卻隻說,因為這裏,有家的感覺。
我聽不懂這意思,心想著難道外婆從前來過,隻是沒等我細問,就被一群孩子的嬉笑引開注意。
外婆對人很好,到這沒多久就跟這裏人關係處的不錯,有時別家孩子來這玩,她會分些點心給他們吃,一來二去,院子裏來玩的孩子就越來越多,恰好也填補了老人這些年寂寞的心。
對於孩子這方麵,我一直以來都有個遺憾,就是讓城城太過早熟,失去了很多這年紀兒童應有的天真和快樂。但我沒想到,來這裏後,城城竟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這讓我感到一種意外的驚喜和滿足。
外婆很喜歡城城,掏心掏肺地寶貝這個外曾孫,背地裏我跟她說過城城其實並非是我親生的,可外婆卻不以為然,告訴我說:“可諾,城城是你的孩子,我認得出來,他是上天注定賜給你的孩子。”
雖然不明白外婆說這句話時為何一副語重心長,但我笑笑沒說什麽,城城在我心底本來就是老天恩賜的兒子。
總之,這裏一切都好,除了偶爾——
淩晨,我再度被夢魘驚醒,心跳飛快,額頭滲汗。
我真不明白,明明在這裏我一切過得安逸舒適,為什麽夢魘的次數卻越來越平常,而且晚晚做的都還是那個從有意識起就一直困擾的夢。[]
這幾年睡眠一直都是我的難題,經常服安眠導致做夢次數減少,到這裏後我為了不讓外婆擔心,就沒把安眠藥帶身上,現在晚晚都要做起那個夢,夢境還比以往仍何時候更加清晰深刻,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從夢中醒來,可等一覺睡醒,夢裏哪怕再深刻的印象都隻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
一覺驚醒,是再也睡不著,我披了件薄針織衫推門出去,漫步在村裏的石板路上,山裏的溫度會比外麵冷一些。晨曦初露,微風拂過,我有些冷地抱緊雙肩,頭一抬,又看到了獨自坐在村頭發呆的阿月婆婆。
她似乎每天都起這麽早,身上依舊穿著那件半舊不新的苗族女人常穿的服飾,頭上脖子上也掛著許多銀片裝飾,她皮膚蠟黃,身上的首飾就像她人一樣有種被歲月深深加重的粗糙和暗沉,來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這個有些奇怪的老婆婆。
容媽對我說,這個阿月婆婆都快百來歲了,早許多年就得到了癡呆症,精神時好時壞,大多時候都處在迷糊狀態,有時隔了三五個月,突然間又能清醒過來,但不管清醒還是迷糊,她都是全村最愛講故事的那個人。但她的故事隻有一個,故事的內容又神乎其神,起初還有人好奇,久而久之村裏已經沒人會聽她講故事了,前幾年她兒子也病死了,幸虧有個孫子時常回老家看看她。
有一次,迷迷糊糊的阿月婆婆也跟我講了一遍那個故事,故事跟這個村子有關,但內容的確匪夷所思,大致說的是,這村子的後山有其實有個神秘的入口,在很久很久以前,入口的另一邊是一片汪洋似的桃林,桃林裏住著一對恩愛的神仙,他們經常救助入口外受難的村民,但極少在人前現身,那個進出的入口被他們施了法,設了結界,常人不能進去。
然而有一天,男神仙消失了,女神仙被迫出來找他,可是怎麽也找不到,她等許多年,等到後來她有些怕了,她怕時間鬥轉,萬物變化,哪一天即便男神仙回來,他也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忘了她,她就出來把她等他的消息告訴村外邊救助過的人們,還給了他們一份進去的地圖,希望他們世世代代都傳下去,尤其把這消息告訴給那些外來的人們,從那以後,女神仙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許多年後,聽說入口的結界消失了,有人拿著地圖進去過,說親眼見到了十裏桃林,隻可惜半年不到全沒了,神仙的影子是根本無處可尋。以後再進去的人是看不到桃林了,但還能看到些許樹墩的痕跡,但依舊沒瞧見女神仙的影子。
之後又過了許多許多年,還是不斷有人拿著地圖去找過,但那時已經沒有任何蹤跡了,人間早就滄海桑田,所謂的路口都被石頭堵死了。時至眼下,那所謂的故事,不過是違背科學的無稽之談,隻是我自己都沒留意到的是,我的夢魘,就是那日聽完阿月婆婆的故事之後才頻繁出現,逐漸清晰的。
.
自從想通了以後,我就一直向往寧靜安樂的生活,但畢竟城市裏呆慣了,剛來時還有些擔心會不適應,但很快就被這裏淳樸的風土鄉情感染了,而且這地方雖小,但勝在周圍自然風光絢麗,石橋流水,群山綿延,道不出的有股熟悉的親切感。怪不得外婆當初會選擇這裏,隻是還是那個問題,這地方雖好,但中國這麽大,怎麽偏偏就選擇了這裏。
有一天,外婆坐在院子裏乘涼,我忍不住問了。
外婆和藹地笑了笑,卻隻說,因為這裏,有家的感覺。
我聽不懂這意思,心想著難道外婆從前來過,隻是沒等我細問,就被一群孩子的嬉笑引開注意。
外婆對人很好,到這沒多久就跟這裏人關係處的不錯,有時別家孩子來這玩,她會分些點心給他們吃,一來二去,院子裏來玩的孩子就越來越多,恰好也填補了老人這些年寂寞的心。
對於孩子這方麵,我一直以來都有個遺憾,就是讓城城太過早熟,失去了很多這年紀兒童應有的天真和快樂。但我沒想到,來這裏後,城城竟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這讓我感到一種意外的驚喜和滿足。
外婆很喜歡城城,掏心掏肺地寶貝這個外曾孫,背地裏我跟她說過城城其實並非是我親生的,可外婆卻不以為然,告訴我說:“可諾,城城是你的孩子,我認得出來,他是上天注定賜給你的孩子。”
雖然不明白外婆說這句話時為何一副語重心長,但我笑笑沒說什麽,城城在我心底本來就是老天恩賜的兒子。
總之,這裏一切都好,除了偶爾——
淩晨,我再度被夢魘驚醒,心跳飛快,額頭滲汗。
我真不明白,明明在這裏我一切過得安逸舒適,為什麽夢魘的次數卻越來越平常,而且晚晚做的都還是那個從有意識起就一直困擾的夢。[]
這幾年睡眠一直都是我的難題,經常服安眠導致做夢次數減少,到這裏後我為了不讓外婆擔心,就沒把安眠藥帶身上,現在晚晚都要做起那個夢,夢境還比以往仍何時候更加清晰深刻,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從夢中醒來,可等一覺睡醒,夢裏哪怕再深刻的印象都隻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
一覺驚醒,是再也睡不著,我披了件薄針織衫推門出去,漫步在村裏的石板路上,山裏的溫度會比外麵冷一些。晨曦初露,微風拂過,我有些冷地抱緊雙肩,頭一抬,又看到了獨自坐在村頭發呆的阿月婆婆。
她似乎每天都起這麽早,身上依舊穿著那件半舊不新的苗族女人常穿的服飾,頭上脖子上也掛著許多銀片裝飾,她皮膚蠟黃,身上的首飾就像她人一樣有種被歲月深深加重的粗糙和暗沉,來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這個有些奇怪的老婆婆。
容媽對我說,這個阿月婆婆都快百來歲了,早許多年就得到了癡呆症,精神時好時壞,大多時候都處在迷糊狀態,有時隔了三五個月,突然間又能清醒過來,但不管清醒還是迷糊,她都是全村最愛講故事的那個人。但她的故事隻有一個,故事的內容又神乎其神,起初還有人好奇,久而久之村裏已經沒人會聽她講故事了,前幾年她兒子也病死了,幸虧有個孫子時常回老家看看她。
有一次,迷迷糊糊的阿月婆婆也跟我講了一遍那個故事,故事跟這個村子有關,但內容的確匪夷所思,大致說的是,這村子的後山有其實有個神秘的入口,在很久很久以前,入口的另一邊是一片汪洋似的桃林,桃林裏住著一對恩愛的神仙,他們經常救助入口外受難的村民,但極少在人前現身,那個進出的入口被他們施了法,設了結界,常人不能進去。
然而有一天,男神仙消失了,女神仙被迫出來找他,可是怎麽也找不到,她等許多年,等到後來她有些怕了,她怕時間鬥轉,萬物變化,哪一天即便男神仙回來,他也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忘了她,她就出來把她等他的消息告訴村外邊救助過的人們,還給了他們一份進去的地圖,希望他們世世代代都傳下去,尤其把這消息告訴給那些外來的人們,從那以後,女神仙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許多年後,聽說入口的結界消失了,有人拿著地圖進去過,說親眼見到了十裏桃林,隻可惜半年不到全沒了,神仙的影子是根本無處可尋。以後再進去的人是看不到桃林了,但還能看到些許樹墩的痕跡,但依舊沒瞧見女神仙的影子。
之後又過了許多許多年,還是不斷有人拿著地圖去找過,但那時已經沒有任何蹤跡了,人間早就滄海桑田,所謂的路口都被石頭堵死了。時至眼下,那所謂的故事,不過是違背科學的無稽之談,隻是我自己都沒留意到的是,我的夢魘,就是那日聽完阿月婆婆的故事之後才頻繁出現,逐漸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