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互聯網女皇
年代:夢回1998盛夏 作者:貪杯的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3月10日,周五,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p>
依然是全民瘋狂,依然是大盤暴漲。</p>
如此不正常的現象,完全是由信息產業化,由矽穀的奇跡帶來的一個虛幻的夢。</p>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接入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的數量從1990年的31萬台增加到了2000年的4323萬台。</p>
10年之間增加了130多倍,複合增長超過60%,又是個多麽驚人而熟悉的數字,似乎這個數字就代表著財富趨勢,跟著這個趨勢買入股票就永遠都不會錯誤。</p>
1990年中期,米國的公司陸續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轉型。</p>
他們把自己公司名後綴上加上“.”或者在名字裏混入一個“I”“E”,想方設法和互聯網掛上鉤。</p>
傳統公司改個名字,就可以聲稱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然後開啟新一輪融資。</p>
初到的創業者隻要有個域名,就會有人為他提供資金做生意。</p>
這些創業者中最知名的是亞馬遜的創立者貝索斯。他的創業想法很簡單,在一張紙上列出一個清單,上邊寫滿了可能在網上能賣的東西,最終選擇了書。</p>
亞馬遜上線剛兩個月,營業額就做到了每周2萬美元,客戶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p>
這一速度顛覆了華爾街的認知,創業僅三年,亞馬遜上市。</p>
一同被顛覆的,還有亞馬遜所代表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因為三年間,亞馬遜一直都在虧本做生意。</p>
不要在乎利潤,衝就完事了,先虧錢快速把市場占領下來,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p>
這種玩法後來被華爾街叫做“get big fast”,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可以稱為“搞快點”。</p>
在這一場有著新事物、新打法的投資熱潮中,彼時大家尚且還不明白互聯網意味著什麽,也不清楚為何要先虧損後賺錢,僅知道互聯網是當下最賺錢的事物,單憑“e-”這個前綴,就可以在股市呼風喚雨。</p>
有媒體在複盤這段概念股投資時起了一個應景的名字:前綴投資。</p>
互聯網前期是可以不賺錢的,隻要用戶量做上來,以後都會有。幾乎所有華爾街人都達成了這一普遍共識。</p>
不僅華爾街人失去了理智,所有的民眾在媒體的渲染之下,也並不覺得有問題。</p>
他們此刻手握著大量從銀行取出的現金,進行著投資。</p>
盡管他們對互聯網的知識刀槍不入,卻難擋對暴富的憧憬紛紛買入。</p>
“想賺錢嗎?去納斯達克買互聯網股票去。”</p>
這就是當前所有股民們的想法。</p>
為了回應民眾的熱情,98年大量互聯網公司成立,以至於程序員緊縮,各家公司不得不開出天價來招聘程序員。</p>
千禧年還未到來時,互聯網公司程序員的年薪就達到了10萬美金。</p>
曾經有過輝煌戰績的老虎基金,認為整個市場處在非理性的狀態,試圖堅定的做空互聯網科技公司。</p>
但從97年開始,一年半的時間,老虎基金投資的一切都在下跌,隻有不被他們看好的互聯網企業絲毫看不到力竭的不斷上漲。</p>
投資人不再抱有希望,如潮水般從老虎基金裏撤回自己的資金,一代神話就此終結。</p>
至此,再也沒有任何投資者會以正向現金流來衡量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p>
股價脫離了基本麵,隻受情緒的波動。虧損,成為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成功的標誌。</p>
當一切都不合常理和違背邏輯,而所有人卻都覺得毫無問題時,就是災難降臨的時機。</p>
3月10日收盤時,以技術股為主的NASDAQ(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時定格在了5048.62。</p>
這並不是最高光的時刻,當日盤中一度還衝上過5132.52的巔峰。</p>
深諳這一切的陸澤,也沒有閑著,讓操盤手和他們的助理們,控製著幾十個帳號,也小玩了一把,也賺了幾百萬美金。</p>
當然了,趕在收盤之前陸澤就下令全部拋掉。</p>
他這也是為了測試一下操盤手團隊的配合默契程度,別到時候好戲登場的,團隊卻不給力,那就搞笑了。</p>
小賺了一筆,陸澤心情大好,他大手一揮,請所有員工吃大餐去。</p>
在員工的建議下,一行人打算去附近的一個酒吧。</p>
老外們的夜生活,多數都是從酒吧開始。尤其是紐約這種國際大都市,工作壓力大,就更是如此。</p>
下班後,都需要一個放鬆的環境,緩解焦慮。</p>
吃什麽不重要,必須得喝點。</p>
曼哈頓中區西35街,Monarch Rooftop酒吧,就是華爾街精英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p>
這個酒吧的特色就是開在了大樓的屋頂天台,非常契合華爾街精英們對天台派對的追捧。</p>
Monarch Rooftop所在的樓正是萬怡酒店,萬怡則是萬豪酒店集團旗下的子品牌,隔壁就是希爾頓花園酒店。</p>
高聳入天的酒店屋頂酒吧Monarch Rooftop致力為客人們提供一流的音樂、美食和服務。</p>
不僅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室內室外設計,而且和典型擁擠的夜總會空間不同的是,這裏一共有5000平方英尺的超大麵積。</p>
還自帶的屋頂美景,讓顧客能夠隨時欣賞到帝國大廈和曼哈頓市中心的絕美景色,絕對是一個聚會放鬆的好去處。</p>
可當陸澤帶著全體員工趕到的時候,Monarch Rooftop卻被人包場了。</p>
整個酒吧都被人包下來,辦了一場天台派對。</p>
正當所有人都倍感掃興的時候,【奇點基金】紐約分部的總裁湯姆·哈達威站了出來,他徑直上前找到了主辦方,和對方溝通了一番後,順利地帶了陸澤等人進入了派對現場。</p>
原來,Monarch Rooftop今晚正是被投行精英們包了下來。</p>
</p>
湯姆·哈達威也算圈內人士,正好認識其中幾位客人,打了個招呼後,找到了主辦方報出了【奇點基金】的名號,人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p>
老外本就喜歡熱鬧,而【奇點基金】整個團隊包括陸澤在內,加起來也就十幾號人,根本不叫個事兒。</p>
陸澤在湯姆·哈達威的指引下,也見到了今晚天台派對的主辦方——M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p>
摩根士丹利,財經界俗稱“大摩”,是1935年成立於米國紐約的一家國際金融服務公司。</p>
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是真真正正的大投行、大券商、大資本、金融巨鱷。</p>
和這家公司一比,陸澤剛起步的事業就像是幼兒園的孩童一般。</p>
今晚這個天台派對的主人,就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兼王牌分析師,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p>
“很高興見到你,神秘的Lu先生。”當陸澤見到瑪麗·米克爾的時候,對方十分熱情。</p>
對穀歌公司關注已久,所以投資穀歌的【奇點基金】,瑪麗·米克爾很是好奇。</p>
陸澤客氣地回道:“尊敬的米克爾女士,我對您也是敬慕已久。”</p>
他這話倒不完全是客套,而是真心實意說的。</p>
眼前這位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被稱為“互聯網女皇”的超級名人。</p>
這個在互聯網泡沫巔峰時期被譽為和格林斯潘、沃倫巴菲特一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女人,是當之無愧的“The Quee”。</p>
讓她一戰成名的代表作,就是對scape(網景)公司的強烈推薦。</p>
瑪麗·米克爾在1981年畢業於DePauw大學的心理係,然後加入美林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在1986年康奈爾大學完成MBA之後加入所羅門兄弟公司成為一名科技行業分析師。</p>
當時她的理想實際是成為一名基金經理。</p>
但是命運可能知道她更適合做賣方,她於1991年加入Man Stanley成為科技行業的分析師,開始了輝煌的職業生涯。</p>
1995年在加入Man Stanley 4年之後,她參與了Man Stanley的項目——瀏覽器scape的IPO,這是改變她一生的機會。</p>
為了助推scape(網景)公司上市,她發布了一篇關於scape 300頁的覆蓋報告。</p>
這個300頁的報告在當時互聯網並沒有普及的90年代可想有多麽震撼,也理所當然成為所有投資人研究互聯網的聖經。</p>
而scape也不負眾望,在上市首日大漲86%,盤中一度大漲超過154%,在公司成立還不到1年半之後,公司創始人Jim Clark的身家就達到了超過5億美金。</p>
因為scape的成功,瑪麗·米克爾也在華爾街聲名鵲起,加上大量的互聯網公司的IPO,她也就此成為了真正的女皇。</p>
在監管不那麽嚴格的年代她會幫助投行甄別項目,互聯網非上市公司也因此希望得到她的垂青,從而能夠加入投行的上市計劃。</p>
而因為互聯網股票的節節高升,她就像是點石成金,所有她推薦的股票都在瘋狂的上漲中。</p>
而進一步鞏固她地位的是在1997年1月,Deuts的分析師Bill Gurley發布了scape的看空報告。</p>
報告提示股價狂飆的scape下調到中性評級,當天scape的股價大跌20%。</p>
而瑪麗·米克爾毫不示弱,在兩天之後發出回應,將scape從Buy(買入)上調到Strong Buy(強力買入)評級。</p>
並且宣稱“如果這個公司(scape)死了,那就是Bill Gurley的錯”,scape股價再次暴漲,幾天之後就收複失地。</p>
在打爆空頭Bill之後,似乎一切都無法阻擋瑪麗·米克爾和scape。</p>
最巔峰時候,有26個互聯網分析師為Mary工作。</p>
而她主要覆蓋30個公司,盡管有如此龐大的團隊,所有的基金經理隻想見瑪麗·米克爾一個人,隻因為她是那個互聯網的女皇。</p>
甚至她去一些投資會議,都會有人發出“看,那就是Mary”的感慨。</p>
這時的瑪麗·米克爾已經不是一個分析師,而是一個超級明星,真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人。</p>
可這時麵對人家的禮遇,陸澤多少有些不好意思。</p>
因為瑪麗·米克爾最得意的作品——scape公司,也是他這次做空的最主要目標之一。</p>
-----------</p>
PS:補昨晚的,今天還有兩章。</p>
依然是全民瘋狂,依然是大盤暴漲。</p>
如此不正常的現象,完全是由信息產業化,由矽穀的奇跡帶來的一個虛幻的夢。</p>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接入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的數量從1990年的31萬台增加到了2000年的4323萬台。</p>
10年之間增加了130多倍,複合增長超過60%,又是個多麽驚人而熟悉的數字,似乎這個數字就代表著財富趨勢,跟著這個趨勢買入股票就永遠都不會錯誤。</p>
1990年中期,米國的公司陸續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轉型。</p>
他們把自己公司名後綴上加上“.”或者在名字裏混入一個“I”“E”,想方設法和互聯網掛上鉤。</p>
傳統公司改個名字,就可以聲稱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然後開啟新一輪融資。</p>
初到的創業者隻要有個域名,就會有人為他提供資金做生意。</p>
這些創業者中最知名的是亞馬遜的創立者貝索斯。他的創業想法很簡單,在一張紙上列出一個清單,上邊寫滿了可能在網上能賣的東西,最終選擇了書。</p>
亞馬遜上線剛兩個月,營業額就做到了每周2萬美元,客戶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p>
這一速度顛覆了華爾街的認知,創業僅三年,亞馬遜上市。</p>
一同被顛覆的,還有亞馬遜所代表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因為三年間,亞馬遜一直都在虧本做生意。</p>
不要在乎利潤,衝就完事了,先虧錢快速把市場占領下來,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p>
這種玩法後來被華爾街叫做“get big fast”,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可以稱為“搞快點”。</p>
在這一場有著新事物、新打法的投資熱潮中,彼時大家尚且還不明白互聯網意味著什麽,也不清楚為何要先虧損後賺錢,僅知道互聯網是當下最賺錢的事物,單憑“e-”這個前綴,就可以在股市呼風喚雨。</p>
有媒體在複盤這段概念股投資時起了一個應景的名字:前綴投資。</p>
互聯網前期是可以不賺錢的,隻要用戶量做上來,以後都會有。幾乎所有華爾街人都達成了這一普遍共識。</p>
不僅華爾街人失去了理智,所有的民眾在媒體的渲染之下,也並不覺得有問題。</p>
他們此刻手握著大量從銀行取出的現金,進行著投資。</p>
盡管他們對互聯網的知識刀槍不入,卻難擋對暴富的憧憬紛紛買入。</p>
“想賺錢嗎?去納斯達克買互聯網股票去。”</p>
這就是當前所有股民們的想法。</p>
為了回應民眾的熱情,98年大量互聯網公司成立,以至於程序員緊縮,各家公司不得不開出天價來招聘程序員。</p>
千禧年還未到來時,互聯網公司程序員的年薪就達到了10萬美金。</p>
曾經有過輝煌戰績的老虎基金,認為整個市場處在非理性的狀態,試圖堅定的做空互聯網科技公司。</p>
但從97年開始,一年半的時間,老虎基金投資的一切都在下跌,隻有不被他們看好的互聯網企業絲毫看不到力竭的不斷上漲。</p>
投資人不再抱有希望,如潮水般從老虎基金裏撤回自己的資金,一代神話就此終結。</p>
至此,再也沒有任何投資者會以正向現金流來衡量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p>
股價脫離了基本麵,隻受情緒的波動。虧損,成為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成功的標誌。</p>
當一切都不合常理和違背邏輯,而所有人卻都覺得毫無問題時,就是災難降臨的時機。</p>
3月10日收盤時,以技術股為主的NASDAQ(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時定格在了5048.62。</p>
這並不是最高光的時刻,當日盤中一度還衝上過5132.52的巔峰。</p>
深諳這一切的陸澤,也沒有閑著,讓操盤手和他們的助理們,控製著幾十個帳號,也小玩了一把,也賺了幾百萬美金。</p>
當然了,趕在收盤之前陸澤就下令全部拋掉。</p>
他這也是為了測試一下操盤手團隊的配合默契程度,別到時候好戲登場的,團隊卻不給力,那就搞笑了。</p>
小賺了一筆,陸澤心情大好,他大手一揮,請所有員工吃大餐去。</p>
在員工的建議下,一行人打算去附近的一個酒吧。</p>
老外們的夜生活,多數都是從酒吧開始。尤其是紐約這種國際大都市,工作壓力大,就更是如此。</p>
下班後,都需要一個放鬆的環境,緩解焦慮。</p>
吃什麽不重要,必須得喝點。</p>
曼哈頓中區西35街,Monarch Rooftop酒吧,就是華爾街精英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p>
這個酒吧的特色就是開在了大樓的屋頂天台,非常契合華爾街精英們對天台派對的追捧。</p>
Monarch Rooftop所在的樓正是萬怡酒店,萬怡則是萬豪酒店集團旗下的子品牌,隔壁就是希爾頓花園酒店。</p>
高聳入天的酒店屋頂酒吧Monarch Rooftop致力為客人們提供一流的音樂、美食和服務。</p>
不僅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室內室外設計,而且和典型擁擠的夜總會空間不同的是,這裏一共有5000平方英尺的超大麵積。</p>
還自帶的屋頂美景,讓顧客能夠隨時欣賞到帝國大廈和曼哈頓市中心的絕美景色,絕對是一個聚會放鬆的好去處。</p>
可當陸澤帶著全體員工趕到的時候,Monarch Rooftop卻被人包場了。</p>
整個酒吧都被人包下來,辦了一場天台派對。</p>
正當所有人都倍感掃興的時候,【奇點基金】紐約分部的總裁湯姆·哈達威站了出來,他徑直上前找到了主辦方,和對方溝通了一番後,順利地帶了陸澤等人進入了派對現場。</p>
原來,Monarch Rooftop今晚正是被投行精英們包了下來。</p>
</p>
湯姆·哈達威也算圈內人士,正好認識其中幾位客人,打了個招呼後,找到了主辦方報出了【奇點基金】的名號,人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p>
老外本就喜歡熱鬧,而【奇點基金】整個團隊包括陸澤在內,加起來也就十幾號人,根本不叫個事兒。</p>
陸澤在湯姆·哈達威的指引下,也見到了今晚天台派對的主辦方——M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p>
摩根士丹利,財經界俗稱“大摩”,是1935年成立於米國紐約的一家國際金融服務公司。</p>
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是真真正正的大投行、大券商、大資本、金融巨鱷。</p>
和這家公司一比,陸澤剛起步的事業就像是幼兒園的孩童一般。</p>
今晚這個天台派對的主人,就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兼王牌分析師,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p>
“很高興見到你,神秘的Lu先生。”當陸澤見到瑪麗·米克爾的時候,對方十分熱情。</p>
對穀歌公司關注已久,所以投資穀歌的【奇點基金】,瑪麗·米克爾很是好奇。</p>
陸澤客氣地回道:“尊敬的米克爾女士,我對您也是敬慕已久。”</p>
他這話倒不完全是客套,而是真心實意說的。</p>
眼前這位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被稱為“互聯網女皇”的超級名人。</p>
這個在互聯網泡沫巔峰時期被譽為和格林斯潘、沃倫巴菲特一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女人,是當之無愧的“The Quee”。</p>
讓她一戰成名的代表作,就是對scape(網景)公司的強烈推薦。</p>
瑪麗·米克爾在1981年畢業於DePauw大學的心理係,然後加入美林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在1986年康奈爾大學完成MBA之後加入所羅門兄弟公司成為一名科技行業分析師。</p>
當時她的理想實際是成為一名基金經理。</p>
但是命運可能知道她更適合做賣方,她於1991年加入Man Stanley成為科技行業的分析師,開始了輝煌的職業生涯。</p>
1995年在加入Man Stanley 4年之後,她參與了Man Stanley的項目——瀏覽器scape的IPO,這是改變她一生的機會。</p>
為了助推scape(網景)公司上市,她發布了一篇關於scape 300頁的覆蓋報告。</p>
這個300頁的報告在當時互聯網並沒有普及的90年代可想有多麽震撼,也理所當然成為所有投資人研究互聯網的聖經。</p>
而scape也不負眾望,在上市首日大漲86%,盤中一度大漲超過154%,在公司成立還不到1年半之後,公司創始人Jim Clark的身家就達到了超過5億美金。</p>
因為scape的成功,瑪麗·米克爾也在華爾街聲名鵲起,加上大量的互聯網公司的IPO,她也就此成為了真正的女皇。</p>
在監管不那麽嚴格的年代她會幫助投行甄別項目,互聯網非上市公司也因此希望得到她的垂青,從而能夠加入投行的上市計劃。</p>
而因為互聯網股票的節節高升,她就像是點石成金,所有她推薦的股票都在瘋狂的上漲中。</p>
而進一步鞏固她地位的是在1997年1月,Deuts的分析師Bill Gurley發布了scape的看空報告。</p>
報告提示股價狂飆的scape下調到中性評級,當天scape的股價大跌20%。</p>
而瑪麗·米克爾毫不示弱,在兩天之後發出回應,將scape從Buy(買入)上調到Strong Buy(強力買入)評級。</p>
並且宣稱“如果這個公司(scape)死了,那就是Bill Gurley的錯”,scape股價再次暴漲,幾天之後就收複失地。</p>
在打爆空頭Bill之後,似乎一切都無法阻擋瑪麗·米克爾和scape。</p>
最巔峰時候,有26個互聯網分析師為Mary工作。</p>
而她主要覆蓋30個公司,盡管有如此龐大的團隊,所有的基金經理隻想見瑪麗·米克爾一個人,隻因為她是那個互聯網的女皇。</p>
甚至她去一些投資會議,都會有人發出“看,那就是Mary”的感慨。</p>
這時的瑪麗·米克爾已經不是一個分析師,而是一個超級明星,真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人。</p>
可這時麵對人家的禮遇,陸澤多少有些不好意思。</p>
因為瑪麗·米克爾最得意的作品——scape公司,也是他這次做空的最主要目標之一。</p>
-----------</p>
PS:補昨晚的,今天還有兩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