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抬頭遠眺天字峰,巨大的“天”字頓時將他震懾住。他清晰的看見此字以行書書寫,認真瞧去卻又模糊不清。


    遒勁自然,樸拙或秀巧,方剛或圓柔,含蓄或張揚,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仿佛都是這個“天”字所能包容。


    天,即天道也。


    自六聖帶領人族對抗妖蠻水族起,百家爭鳴,便對“天”有崇高的敬意,甚至各家領悟天道含義創立各方術法。


    法聖言: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其認為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生道,而天即道之自然


    妖聖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公,至正,至明。


    墨祖雖未封聖,卻幾乎不在聖人之下,提出“天誌”以賞善罰惡。


    荀師兄以天為自然,認為“天行有常”,主張“明天人之分”,“製天命而用之”,反對“錯人而思天”。


    書院董師兄講天人感應,又以天為最高的神靈,萬物的主宰。夫子不喜,董師兄遂遠至東方鎮壓水族。


    還有諸多奇人異士都曾對天或天道進行過解讀,在他們的口中,天有無限廣闊,道有無窮變化,不一而足。


    張易陪同聖院諸位師兄弟聽夫子講解百家理論,自然跟諸位師兄弟一樣,好奇夫子對天的看法。孟師兄當時便第一個提問。“承認主宰之天,以文之滅興決定於天,又指自然之天。最重要的即是,人定勝天。”夫子沒有多言,隻說了這句話。


    自那之後不久,天罰便降臨聖院。聖院凋敗,夫子所言的人定勝天或許沒有應驗,可三大皇朝的景象,張易卻好似又覺得應驗了一些。


    張易從沉思中醒來,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因為看了一眼這個“天”字陷入了久久的思索之中,不由得對那位諸葛氏崇敬異常,他越發肯定諸葛老人所言非虛。


    諸葛氏移山填海,搬來天下七十二道奇峰,欲聚集天下龍脈氣運,令大周皇朝重回上古夏朝榮光。其心其誌令人佩服,就連張長弓著《水妖經》滅殺水妖都顯得略遜一籌。


    若能功成,恐怕不下聖人之功。


    張易順著山腳往天字峰攀登,諸葛老人直言有幾人詢問天字峰,恐怕正是陳府眾人。天字峰雖不是劍門山脈主峰,可這座山峰竟然由諸葛氏親筆題字,論神妙應當居七十二峰之首。


    整個劍門山脈都遍植著五人環抱的巨大古柏,據諸葛老人講,這是諸葛氏當年留下的遺命,所有諸葛氏後人,都要堅持不懈種植古柏,一定要讓劍門山脈鬱鬱蔥蔥。


    天字峰之下,卻遍布著數十萬株櫻花樹,若是早春時節前來,便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櫻花飛舞。隻是如今臨近深秋,櫻花樹光禿禿的無甚美感。


    壁立千仞,刀削斧劈的崖壁上有許多巨型凹槽,其間生長些許樹木,崖石白皙,應當是常年經受雨水衝刷形成。


    張易來到崖壁之下,順著這些凹槽開始登攀,整個天字峰太過巨大,找尋陳府眾人太難,還不如登上山頂,看一看雲海奇景。


    ……


    一個時辰後,張易爬上了天字峰頂!看向山下古柏,隻有星星點點,再低頭看向筆直的凹槽,心頭微微一凜,自己方才若是踩空,恐怕就算是琉璃玉體也受不了。


    峰頂猶如一條巨型驛道,兩側有一些不知名的樹木,隻有人高。不過它們的樹皮卻堅固異常,上麵有無數風吹雨打的傷痕。


    張易在其中穿行,想要看看這天字峰到底有何奇特。正當他胡亂行走時,突然從前方傳來的了人聲,他頓時警覺起來,鑽進一處樹木茂盛的凹槽,借助這些樹木擋住了自己。


    他緊緊屏住呼吸,透過樹縫觀察來人。


    張易數了一下,正好七人,當中那人正是陳仲文。除卻陳仲文身穿貢士長袍外,其他六名男子都身著短襟,顯得極為利索。


    不過張易看得清楚,七人身上都帶著不少傷,有幾名男子手臂和腿部都浮現血痕,染紅全身,看起來像是猛獸抓傷一般。就連陳仲文的貢士長袍,都有幾處抓痕。


    “老三,小心一些,別等會又遇見那些畜生。”陳仲文頗有些氣急敗壞,神色不愉,正在與身旁的一名壯漢交談。


    壯漢微微點頭,道:“那老頭沒說這天字峰上有這麽多難纏的東西。這些小家夥當真煩人,刀劍不如,公子你一定要當心。”


    “哼,區區幾頭魔猿還傷不了我。”陳仲文看向自己衣衫襤褸的貢士長袍,更加生氣,氣呼呼道,“咱們先找到秘寶,到時候再派人來狠狠的收拾這些畜生,一定要將它們斬盡殺絕。”


    說話間,陳仲文等人就從張易頭頂處走過。


    張易收斂氣息,一動也不敢動。七人當中陳仲文是老牌貢士,其餘六人也都有舉人實力,若是自己被發現,恐怕隻有掉落天字峰這一條路可走。


    好在陳仲文心思在秘寶之上,玉識根本沒有掃向峰頂之下,很快就走遠了。


    張易長出一口氣,正待起身跟蹤眾人,忽然聽到方才七人來的一側傳來劇烈聲響,他連忙再度斂息隱藏,順著樹縫看去。


    隻見數十頭土狗大小的猿猴從峰頂一嘯而過,與一般猿猴不同過的是,它們手臂和獠牙極長,渾身毛發根根豎起。為首的猿猴體格有其他猿猴兩個大小,口中銜著一頭死去的猿猴,朝著陳仲文等人追擊而去。


    這些猿猴牙尖嘴利,恐怕真的如幾人所說,稱得上魔猿。路過張易所在凹槽時,有幾頭魔猿盯向張易所在的位置,不過很快就跟隨隊伍,撲向遠方。


    張易將青衣的衣擺卷入腰帶之中,輕手輕腳跟了上去。


    “魔猿定是因為陳府眾人侵擾了它們的領地,這才發生了戰鬥。陳府眾人掛彩逃走,魔猿卻因為死了一頭,對七人不死不休。”


    “這些魔猿不屬於妖蠻,我在其他山峰上也不曾看見。應當是諸葛氏移山之時順手一起帶來的,這些魔猿凶悍異常,恐怕陳府七人會吃虧,我還是專心找尋那什麽秘寶吧。”


    “由此看來,這天字峰的秘寶,跟離氏祖地沒有關係,倒有點像諸葛氏的風格。”張易越想越覺得靠譜,輕聲自語,“諸葛老人恐怕早已知曉,可他卻為何要告訴我這個秘密,諸葛一脈當真讓人有些猜不透。”


    根據諸葛老人所言,上古覆滅後,人族經曆數千年方才建立三大皇朝。諸葛氏因大周皇族乃大夏最後一位天子的血脈,決心為了輔助大周皇族一統天下。


    那時候道一書院還未成立,諸多讀書人也兼修百家。諸葛氏就是其中翹楚,主修文道,其陰陽術和武道修為都驚世駭俗,劍門七十二峰就是依靠陰陽陣法構建而成,吸取天下龍脈氣運。


    張易停下身子,決定不再參與魔猿和陳府七人的爭鬥,反而開始探尋天字峰所藏秘寶。


    夫子對百家法術很感興趣,尤其是六聖遺留。夫子年輕時曾親自前往妖聖後裔部落請教陰陽術,不久便融會貫通,甚至在聖院還教授過眾位師兄。


    張易當時自然在一旁傾聽,自然而然將這些東西記在心頭。這個時候,他猛然令狐,低頭看向山下櫻花樹。


    天字峰高約千丈,從山下看向山上,隻能看到一個“天”字牢牢印入腦海,天字之上則是雲層,其餘東西一概不能看見。


    而當張易登上峰頂,卻能透過雲層看清楚山下任何東西,這些雲層仿佛透明一般。


    “陰陽秘術,果然神妙非常。”當此時,張易忍不住讚歎一聲,對諸葛氏更是欽佩不已。


    數十萬株櫻花樹排列成型,每逢凹槽處便濃密一些,按理來說雨水滋潤自是正常。張易卻發現,櫻花樹所成圖形張弛有度,甚至每個凹槽間相隔距離都一致,這絕非天成,而是人為。


    千丈以下的數十萬株櫻花樹,在張易的腦海裏構成圖形,張易緊盯山下,直到雙眼生澀方才發現其中端倪,不由得心中大喜。


    張易發現,每處凹槽分離開來所構成的圖形皆是劍行,在天字峰正中那處凹槽下的櫻花樹的劍尖卻有所異樣。


    “若是我猜的沒錯,秘寶必然就在‘天’字上方。不過陳府眾人和魔猿都在前方,不知是否能夠越過他們,若是被他們發現,便有些麻煩了。”


    張易發現異樣後,起身趕往天字峰正中凹槽。這處凹槽從峰頂開始,至“天”字處中斷,“天”字下方卻又再度浮現凹槽。


    張易趕至天字峰正中凹槽,陳府眾人的聲音從前方不遠處傳來,聲嘶力竭,想必魔猿就在前方追上了他們。張易之前觀察陰陽陣法耗時足有兩個時辰,戰鬥卻還未結束,足見戰況慘烈。


    不過此刻張易無暇他顧,順著凹槽開始往下攀爬,開始尋找諸葛氏所留秘寶。


    一路向下,張易什麽東西都未曾發現,直到他來到“天”字上方,一塊數丈見方的橫石後陡然浮現巨大的洞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文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安並收藏大文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