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觀海體格比起之前還要雄壯不少,高約一丈,渾身的肌肉似黑金一般,陽光照射在其身上,映射光芒。
他抱拳行禮,眼神真摯:“我願學先祖應龍,追隨先生。”
上古有天子名軒轅氏,為大夏五帝中的第四位。軒轅氏生而為神,有無上神器軒轅劍伴生;其年少之時,神農氏中毒隕落,禪位於他。
蠻神蚩尤認為軒轅氏年幼,攜數十萬蠻族來攻。這時六聖隕落,夫子未出,人族節節敗退,兩族決戰於逐鹿大澤。
就在軒轅氏險些不敵蠻神蚩尤之時,一頭帶翼天龍從天而降,助其斬殺蚩尤,一舉擊敗蠻族。此天龍名為應。
“你竟然有應龍血脈?”張易一愣,夫子曾親自為諸位聖院弟子講述,應龍一族對人族的恩德。應龍襄助天子軒轅氏斬殺蠻神蚩尤;五帝中的禹帝開山劈海的莫大功績,同樣有應龍一族的幫助。
傲觀海輕輕點頭:“先生賜予的那頭黃龍氣息並非應龍,應當是我晉升天龍時激發了體內血脈。應龍一族跟人族最為交好,大夏五帝中的兩位都與我應龍一族有極深的友誼。”
“應龍一族?”秋伊水看向張易,頗有些好奇。她是浮雲天宮聖女,按理來說對龍族最為了解,竟然都沒聽過。
“應龍一族對人族極為友好,我曾在古籍上看過關於它們的記載。上古有大夏皇朝,在跟妖蠻以及水妖的戰鬥中,應龍一族對人族的幫助極大。”
張易為其介紹應龍的功績。
秋伊水聽完應龍一族的事跡,對傲觀海的看法改觀許多,出言相幫道:“既然應龍一族和人族這般友好,你若是有觀海龍皇幫助,倒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
張易有些躊躇不定,他解救傲觀海,不過是為了破壞武明空的計劃。他最多設想過要傲觀海斬殺武明空,絕沒有想過,一位龍皇居然要臣服自己。
“我追隨先生並非隻為報恩,亦有私心。人族和龍族萬世交好,強龍詩更是能輔助龍族迅速提升實力。前幾****在先生心房內,竟然見到傳世文章和強龍詩。”
“據我所知,能夠書寫出傳世文章,將來必成大儒。先生以舉人文位就能書寫強龍詩,將來若是成就大儒,書寫強龍詩,說不定能夠助我晉升龍帝。”
傲觀海言辭懇切眼神真摯,沒有一絲作偽。
龍族壽元悠長,天龍更是能夠存活數萬年,但想要提升實力,卻極為困難。即便傲觀海覺醒了應龍血脈,他也很難晉升龍帝,更別說覺醒真龍血脈。
人族大儒不過數千年壽命,傲觀海心甘情願侍奉張易千年,為的便是得到晉升龍帝的機會。隻有到了這個層次,才能夠接觸到真龍的秘密。
世間萬物出生的地位有高有低,全看天道的意念。有最卑微的花草樹木,亦有萬物之靈的人族。就算是得天獨厚的龍族,亦有等級之分。
蛟龍成年最多為龍侯,虯龍最多為龍王;而天龍成年為龍皇,隻有少許能夠晉升龍帝。然而真龍生而為龍王,成年便為龍帝,其中更有大部分,能夠成就龍神,參悟天道秘辛。
張易恍然大悟,卻沒有因為傲觀海的這點心思對其生厭。樹要生長,人要變強,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道理。
“你若真心實意要追隨我,那我便允了。”張易端坐亭中,對傲觀海做出承諾,“他年若我證道大儒,你必將成就龍帝。”
“是,先生。”
傲觀海躬身行禮。
*************
古龍寺中,數十位僧侶忙活著修複羅漢堂。
羅漢堂在寺中的地位僅次於舍利塔,是這群佛家弟子心中的聖地。他們自然沒有能力懲戒那頭惡龍,隻能盡力修補雕像和壁畫,盡力減少損失。
武明空和武成空站在舍利塔上,看到下方忙得死去活來的一眾僧侶,臉上的表情難看至極。
“大哥,你確實看清楚了?惡龍頭頂站著的讀書人,便是害我武氏滿門被滅的張易?”武成空此刻完全沒有佛家弟子的淡然,額頭青筋鼓起,殺意橫生。
“我怎麽會認不出他!他如今的實力的確進步了許多,就連身上的氣息都有所改變……但我吸收了武祖精血,更是學會了洞穿偽裝的秘法,絕對不會看錯。”
武明空恨不得宰了張易,咬牙切齒道:“我上次在太安城,同樣見到了張易。我看他對我手上的那頭蠢熊很有興趣,不如利用這頭蠢熊,將他和那頭虯龍引誘出來。”
武成空頗有些擔心道:“大哥,沒有龍符鎮壓,我們不一定能夠戰勝那頭虯龍。”
“放心,不是有那個老和尚在嗎?惡龍毀壞了羅漢堂,老和尚自會跟他不死不休!到時候,咱們就渾水摸魚,宰了張易那個小畜生。”
說罷,武明空望向南都城的方向。張易身上的氣息的確改變許多,若不是他吸收武祖精血時獲得秘法傳承,恐怕根本認不出來。
……
三日前,年輕讀書人乘龍而起,自黃龍溪古鎮飛入南季山中,鎮民驚歎不已,消息迅速流傳至南都,引發軒然大波。
更有人親眼所見,一名老僧自古龍寺衝出,速度逾越奔馬,悍然追擊黑龍。隨後,老僧如猛虎下山,狀若癲狂,踩踏小船往下遊而去。
此刻,老僧赤腳行走在南都城中,他自北門入城,在街道中穿行。若是遇到施舍齋飯的南都百姓,他便合手謝過,再循著氣息追趕。
南都人氏極少見到僧侶,不少人跟在老僧身後,想要看看他到底往何處去。
所幸在南都城中,老僧的步伐變慢,不再橫衝直撞,否則他們難以跟上。
“噫,那老僧為何停在珍饈閣門前了?莫不是看不上我們施舍的齋飯,反而想吃珍饈閣內的山珍海味?”
“我聽聞僧侶不能吃肉食,他若是吃了山珍海味,豈不是破戒了?”
“放屁,你這是從哪裏聽來的歪理!”
在諸位南都百姓的爭執中,老僧的腳踏進了珍饈閣。(未完待續。)
他抱拳行禮,眼神真摯:“我願學先祖應龍,追隨先生。”
上古有天子名軒轅氏,為大夏五帝中的第四位。軒轅氏生而為神,有無上神器軒轅劍伴生;其年少之時,神農氏中毒隕落,禪位於他。
蠻神蚩尤認為軒轅氏年幼,攜數十萬蠻族來攻。這時六聖隕落,夫子未出,人族節節敗退,兩族決戰於逐鹿大澤。
就在軒轅氏險些不敵蠻神蚩尤之時,一頭帶翼天龍從天而降,助其斬殺蚩尤,一舉擊敗蠻族。此天龍名為應。
“你竟然有應龍血脈?”張易一愣,夫子曾親自為諸位聖院弟子講述,應龍一族對人族的恩德。應龍襄助天子軒轅氏斬殺蠻神蚩尤;五帝中的禹帝開山劈海的莫大功績,同樣有應龍一族的幫助。
傲觀海輕輕點頭:“先生賜予的那頭黃龍氣息並非應龍,應當是我晉升天龍時激發了體內血脈。應龍一族跟人族最為交好,大夏五帝中的兩位都與我應龍一族有極深的友誼。”
“應龍一族?”秋伊水看向張易,頗有些好奇。她是浮雲天宮聖女,按理來說對龍族最為了解,竟然都沒聽過。
“應龍一族對人族極為友好,我曾在古籍上看過關於它們的記載。上古有大夏皇朝,在跟妖蠻以及水妖的戰鬥中,應龍一族對人族的幫助極大。”
張易為其介紹應龍的功績。
秋伊水聽完應龍一族的事跡,對傲觀海的看法改觀許多,出言相幫道:“既然應龍一族和人族這般友好,你若是有觀海龍皇幫助,倒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
張易有些躊躇不定,他解救傲觀海,不過是為了破壞武明空的計劃。他最多設想過要傲觀海斬殺武明空,絕沒有想過,一位龍皇居然要臣服自己。
“我追隨先生並非隻為報恩,亦有私心。人族和龍族萬世交好,強龍詩更是能輔助龍族迅速提升實力。前幾****在先生心房內,竟然見到傳世文章和強龍詩。”
“據我所知,能夠書寫出傳世文章,將來必成大儒。先生以舉人文位就能書寫強龍詩,將來若是成就大儒,書寫強龍詩,說不定能夠助我晉升龍帝。”
傲觀海言辭懇切眼神真摯,沒有一絲作偽。
龍族壽元悠長,天龍更是能夠存活數萬年,但想要提升實力,卻極為困難。即便傲觀海覺醒了應龍血脈,他也很難晉升龍帝,更別說覺醒真龍血脈。
人族大儒不過數千年壽命,傲觀海心甘情願侍奉張易千年,為的便是得到晉升龍帝的機會。隻有到了這個層次,才能夠接觸到真龍的秘密。
世間萬物出生的地位有高有低,全看天道的意念。有最卑微的花草樹木,亦有萬物之靈的人族。就算是得天獨厚的龍族,亦有等級之分。
蛟龍成年最多為龍侯,虯龍最多為龍王;而天龍成年為龍皇,隻有少許能夠晉升龍帝。然而真龍生而為龍王,成年便為龍帝,其中更有大部分,能夠成就龍神,參悟天道秘辛。
張易恍然大悟,卻沒有因為傲觀海的這點心思對其生厭。樹要生長,人要變強,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道理。
“你若真心實意要追隨我,那我便允了。”張易端坐亭中,對傲觀海做出承諾,“他年若我證道大儒,你必將成就龍帝。”
“是,先生。”
傲觀海躬身行禮。
*************
古龍寺中,數十位僧侶忙活著修複羅漢堂。
羅漢堂在寺中的地位僅次於舍利塔,是這群佛家弟子心中的聖地。他們自然沒有能力懲戒那頭惡龍,隻能盡力修補雕像和壁畫,盡力減少損失。
武明空和武成空站在舍利塔上,看到下方忙得死去活來的一眾僧侶,臉上的表情難看至極。
“大哥,你確實看清楚了?惡龍頭頂站著的讀書人,便是害我武氏滿門被滅的張易?”武成空此刻完全沒有佛家弟子的淡然,額頭青筋鼓起,殺意橫生。
“我怎麽會認不出他!他如今的實力的確進步了許多,就連身上的氣息都有所改變……但我吸收了武祖精血,更是學會了洞穿偽裝的秘法,絕對不會看錯。”
武明空恨不得宰了張易,咬牙切齒道:“我上次在太安城,同樣見到了張易。我看他對我手上的那頭蠢熊很有興趣,不如利用這頭蠢熊,將他和那頭虯龍引誘出來。”
武成空頗有些擔心道:“大哥,沒有龍符鎮壓,我們不一定能夠戰勝那頭虯龍。”
“放心,不是有那個老和尚在嗎?惡龍毀壞了羅漢堂,老和尚自會跟他不死不休!到時候,咱們就渾水摸魚,宰了張易那個小畜生。”
說罷,武明空望向南都城的方向。張易身上的氣息的確改變許多,若不是他吸收武祖精血時獲得秘法傳承,恐怕根本認不出來。
……
三日前,年輕讀書人乘龍而起,自黃龍溪古鎮飛入南季山中,鎮民驚歎不已,消息迅速流傳至南都,引發軒然大波。
更有人親眼所見,一名老僧自古龍寺衝出,速度逾越奔馬,悍然追擊黑龍。隨後,老僧如猛虎下山,狀若癲狂,踩踏小船往下遊而去。
此刻,老僧赤腳行走在南都城中,他自北門入城,在街道中穿行。若是遇到施舍齋飯的南都百姓,他便合手謝過,再循著氣息追趕。
南都人氏極少見到僧侶,不少人跟在老僧身後,想要看看他到底往何處去。
所幸在南都城中,老僧的步伐變慢,不再橫衝直撞,否則他們難以跟上。
“噫,那老僧為何停在珍饈閣門前了?莫不是看不上我們施舍的齋飯,反而想吃珍饈閣內的山珍海味?”
“我聽聞僧侶不能吃肉食,他若是吃了山珍海味,豈不是破戒了?”
“放屁,你這是從哪裏聽來的歪理!”
在諸位南都百姓的爭執中,老僧的腳踏進了珍饈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