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宮正殿,章太後正在與珣郡王和幾位大臣討論政事。裏麵不時傳來笑聲,想來太後心情不錯。皇帝登基之後,雖是名義上的親政,大小事務亦經常過問太後,長寧宮中也常有臣子往來。
不過縱然是綺玥這樣莽撞慣了的,也不敢在太後議政時擅自闖入。要說這宮裏還有讓她害怕的人,恐怕也就是她這位嫡母了。
她拉著阿沅,繞著正殿外圍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圈,也找不到一處可以偷窺的地方,隻好作罷。方要回去,就看見劉福全先出了殿門,站在一側向殿內躬身行禮。
“哎,出來了出來了。”綺玥拉著阿沅,躲在側殿廊下的柱子後麵。
阿沅著實無奈,忍不住歎了口氣道:“長公主,你才多大呀,就急著要找駙馬了嗎?”和她混得熟了,說話倒也偶爾不避諱。
綺玥低聲笑道:“窈窕君子,淑女好逑。”
阿沅語塞。隻見那殿裏先先後後走出來幾個人。走在前頭兩人的看著有五六十歲了,想必不是衛瀚,中間那人長身玄服,膚色黝黑,正是珣郡王。過了一會兒,又走出一人,那人穿著藏青色盤領窄袖常服,腰間束嵌白玉革帶,遠遠的看去,也辨不清他的相貌,隻覺那人氣質高華,身姿出眾。即便站在瀟灑俊逸的珣郡王身後,亦不見被他比了下去。
“唉,聞名不如見麵。”綺玥似是十分惋惜,“還沒有我七哥好看。”
阿沅不覺莞爾,掩嘴偷笑了一聲。
綺玥偏頭問她:“你覺得呢?”
“奴婢……”阿沅還未來得及說完一句話,隻聞一縷幽幽香氣,卻發現那鳳戲牡丹影壁右邊,早就站了一個人……
“姐姐。”
綺玥問:“你說什麽?”
凝眸望去,影壁下那人如月下寒竹,煢煢孑立,水藍色的輕羅長裙讓她看上去似在微風中飄搖。衛瀚並沒有看見她,和那兩名年長的大臣從左側繞出了垂花門。而楊慕芝躲在影壁的另一邊,怔怔地望著他離開,渾不覺他人的目光。
兩年了,自從嫁給靖禎,她從未想過還能與他再度重逢,遑論還是在這樣的地方慌促地見上一麵。楊慕芝目不轉瞬,茫然中依舊凝望著那宮門外,門上的紫藤花已經頹敗,灰褐色的枝條蜿蜒盤回,似她九轉情腸,終是成了寂寥之人。
阿沅恍然,她果然是認得衛瀚的!
隻是這長寧宮多得是一雙雙察言觀色、揣度人心的眼睛,她這副失了魂的模樣,倘若讓人看出端倪……阿沅連忙托詞拋下綺玥,朝著楊慕芝小跑過去,故意朗聲笑道:“姐姐怎麽來了!”
楊慕芝仍在出神,阿沅一急,忙繞到她身前,擋住了她的視線,沉聲道:“蘭妃娘娘!”
娘娘!是了,她早已不是那個與他在江南水邊吟詩戲水的少女,她已嫁做人婦,夫君還是一朝天子!蘭妃猛然驚醒,眼中淚光漣漣:“阿阮……他……”
阿沅握著她的手,隻覺那掌心冰冷滑膩,不由為她擔憂:“姐姐,我是阿沅,不再是阿阮了,姐姐亦是。從前的事情都已過去,由不得姐姐去惦念。姐姐,這裏可是長寧宮嗬!”
“長寧宮……長寧宮……”她深吸了一口氣,阿沅的話猶如一柄利刃,直直插入她本已脆弱之至的心頭,“姐姐是來看看你,過得還好麽?”
“姐姐不必為我擔心,如今太後命我服侍四皇爺,他對我很好,太後也不會為難我。倒是姐姐……我都知道了……”她回頭看了一眼綺玥,她又去找了珣郡王玩耍,遠處蒔香與劉福全說著話兒,似乎沒有人在注意她們,遂小聲殷切道,“皇上對姐姐一片真心,姐姐本該有一段美滿姻緣。前塵往事不能回頭,姐姐不值得為那人傷懷太多,委屈了自己啊!”
楊慕芝知她心意,勉強擠出一個慘然的笑容,輕輕覆住她的手:“你放心。”
這句放心卻成了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那日蘭妃參拜完太後便直接離開了,不久,就傳來她臥病的消息。阿沅雖是心急如焚,亦不能抽身去看望她,太後直言不準她去雲台宮,以防沾了病氣過給四皇爺。愈讓人心憂的是,蘭妃素來多病,往常她身子不適時,靖禎一直陪伴在側。然而這次非但沒見靖禎常去雲台宮探望,六宮更充斥著帝妃二人不合的傳言……
到了七月初的時候,皇後即將臨盆,再也不過問後宮事務,蘭妃也抱病雲台宮,許久不曾露麵。這日清晨,敏妃攜眾嬪妃來給太後請安。靖嶼正好在嚐著小廚房端來的冰碗,吃了一半,不舍得放下,端出去的話,又怕化了。按照慣例,尋常日子裏內婦不得見外男,太後隻好允了他去屏風後麵繼續享用。
敏妃剛踏進了殿門,就聽她嬌滴滴地喚了一聲“姑母”,徑直去坐在了太後膝下。
自從上次的毒粽事件,阿沅早對章菁菁這個扮豬吃老虎的女人存有芥蒂,此時又見,依舊是說不出的厭惡。一麵應付著靖嶼,一麵借著那屏扇間的窄縫兒,不時往外看一眼,希望能聽到一些關於蘭妃的近況。
“姐姐在看什麽呢?”
阿沅隨口敷衍道:“四皇爺乖,慢慢吃。”
“我不想吃了。”
阿沅隻好哄道:“姐姐在聽她們講故事,你慢些吃,也一起聽,好不好?”
靖嶼點點頭:“那好吧,我都聽姐姐的。”
阿沅笑笑,又舀起一匙鮮果兒喂進他口中:“四皇爺慢慢吃,不急。”
外頭太後與嬪妃們說些家常,起初還是熱熱鬧鬧的,沒過多久,太後便有些不悅:“聽說皇帝近來忙於政事,無暇後宮,你們一個個也是閑的,專會來找哀家這個老太婆解悶。”
底下妃嬪一聽這話裏隱義,個個麵如肝色,尷尬地說不出話來。誰都知道,靖禎自登基以來,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例行留宿承慶宮,其餘時候凡是駕臨後宮,大多都是去了蘭妃那裏,其他嬪禦很少有機會得見天顏。
那端坐在左首的榮嬪,生得也是一副好顏色,亦隻愁眉苦臉道:“皇上都兩個月沒來後宮了,太後娘娘去勸勸罷。”
太後坐直了身子,頗為不滿道:“你素來持重,怎麽也跟哀家說這樣的話。侍奉皇帝是嬪妃的天職,留不留得住他的心是你們的本事。枉你們個個都年輕貌美,自詡大家閨秀,怎麽,還要請哀家來助你們爭寵麽?”
榮嬪懨懨地說不上話,太後又道:“罷了,何止你們見不著皇帝,哀家也許久不見他來請安了。”
敏妃輕輕替她捶打著肩膀,嬌聲道:“姑母消消氣,表哥也許是太累了吧。前兒聽禦前的人說,表哥日裏夜裏都在忙著批折子,又不大吃東西,咳了好幾天呢。”
太後聽完臉一沉,肅聲道:“聖躬違和?怎麽不去傳太醫?”若是驚動了太醫院,定有風聲傳進太後的耳朵。
敏妃道:“還不都是那個害人精,她一病倒好,連累得皇帝表哥也跟著病了,吃不好睡不好的,真真叫人心疼。”
太後顫聲道:“這還了得!哀家非得去羲和殿看看,為了一個女人要死要活,他還想不想當這個皇帝!”
一言既出,殿中四下噤若寒蟬。當今天子依靠太後母族勢力才得以繼承大統,這一點大家都心照不宣。可讓太後這樣直白地當著眾嬪妃的麵說出來,可見是動了真氣:她先後養育過兩個皇子,一個皇四子是已經廢了,若是這個扶上了皇位的靖禎也隻是一味囿於男女之情,她這一生的心血,或許就白費了。
榮嬪道:“太後有所不知,皇上這些日子誰也不見,也不去雲台宮了。恐怕不是為了蘭妃姐姐病了的事兒,臣妾猜想……”
“你說。”
“臣妾前兒個聽下麵的小太監說起,一個多月前,有人看到皇上從雲台宮裏出來,那臉色難看的嚇人。據說是蘭妃姐姐跟皇上說了什麽話,惹了皇上傷心。臣妾想著,姐姐病了數月,心情不大好,說話不小心得罪了皇上也是有的,便叫了孫美人一起去雲台宮探望姐姐。誰知姐姐還是閉門謝客,不見也就罷了,她那個陪嫁丫鬟還讓咱們姐妹吃了一鼻子的灰……”
聽了這話,敏妃嘴角扯出一絲譏諷:“榮嬪妹妹,你怎麽也會找上門去受她的氣。雲台宮的奴才,嗬嗬,一個個仗著主子的威風,連本宮都不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你們。”
天氣炎熱,大殿裏又是悶得很,蒔香看著太後的神色,手上的扇子搖地更緊了些。那風吹得太後頭上的紅玉穗子上下搖晃,不多時便糾纏在了一起。太後甚是心煩:“看來哀家是不能不管了,既然皇帝許了哀家代理六宮之權……”她略略沉吟,叫來了劉福全,吩咐道:“你去把祖成叫來問問清楚。”
今日恰逢祖成不在禦前當值,不多時,他便隨劉福全來了:“奴才給太後請安。”
太後問:“哀家有話要問你,蘭妃近來可是在和皇帝鬧脾氣?”
祖成不知她問的是這件事,一時也拿捏不準該如何回答,便道:“皇上往常在蘭妃娘娘那兒的時候,都不叫奴才們在跟前伺候,說了什麽話,奴才也不大清楚。”
太後含怒:“你越發會當差了,難道你天天跟著皇帝,竟不知他近況如何?既然如此,還要你這種奴才做甚麽!”
祖成忙跪下道:“奴才該死,請太後息怒。一個多月前,皇上確實是去了趟雲台宮後,回來就不大好,具體怎樣,奴才也不知……”
太後不等他說完,斷喝道:“果真如此!”又厲色向劉福全道:“傳哀家懿旨,蘭妃楊氏,言行悖逆,冒犯君上,著降為嬪位,罰俸一年。無哀家的旨意,不得出雲台宮半步!”
榮嬪忙從座上起身,跪下道:“雖然蘭妃姐姐素來不肯與我們姐妹來往,做妹妹的,還是要替她求個情。姐姐久病不愈,頂撞了皇上或許是無心之過,若再得如此重罰,臣妾怕姐姐……怕姐姐一時受不住……”
其餘低位妃嬪見狀,也一同離座跪下,齊聲道:“嬪妾請太後息怒,饒了蘭妃姐姐這一次。”
太後冷哼道:“身為妃嬪,不知愛惜自己身體,不也是德行有虧?”
敏妃接了紅萼遞過來的茶水,遞給太後,假意勸道:“菁菁也請姑母三思,姑母再怎麽不喜歡那個女人,她也是皇帝表哥心坎上的人。若因為這事兒鬧得您和皇帝表哥母子不和,豈不是咱們幾個的罪過了?”
“上次在儀元殿罰你,你倒是見長了。”太後溫和地說,但她最不喜楊氏擅寵,皇帝又屢次因這個女人與她爭執,敏妃這話恰恰戳到了她的痛處。故而話鋒一轉,厲聲道:“所以楊氏也不能不罰,哀家要讓她長長記性,別指望仗著皇帝的寵愛便不知天高地厚!”
殿中妃嬪還想再煽風點火,太後不耐道:“你們都不要再勸了,正好皇帝也許久不來看望哀家了,他若是不滿,自可來找哀家理論,哀家就在這長寧宮等著他!”
躲在屏風後麵的阿沅聽得是心驚動魄,額頭上不覺涔了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當日蘭妃盛寵,曾與自己說過她的處境,無功而獨寵,隻會讓她成為眾矢之的。然而那時阿沅還不在意,隻以為她是杞人憂天罷了。如今看來,竟是一語成讖了!
不過縱然是綺玥這樣莽撞慣了的,也不敢在太後議政時擅自闖入。要說這宮裏還有讓她害怕的人,恐怕也就是她這位嫡母了。
她拉著阿沅,繞著正殿外圍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圈,也找不到一處可以偷窺的地方,隻好作罷。方要回去,就看見劉福全先出了殿門,站在一側向殿內躬身行禮。
“哎,出來了出來了。”綺玥拉著阿沅,躲在側殿廊下的柱子後麵。
阿沅著實無奈,忍不住歎了口氣道:“長公主,你才多大呀,就急著要找駙馬了嗎?”和她混得熟了,說話倒也偶爾不避諱。
綺玥低聲笑道:“窈窕君子,淑女好逑。”
阿沅語塞。隻見那殿裏先先後後走出來幾個人。走在前頭兩人的看著有五六十歲了,想必不是衛瀚,中間那人長身玄服,膚色黝黑,正是珣郡王。過了一會兒,又走出一人,那人穿著藏青色盤領窄袖常服,腰間束嵌白玉革帶,遠遠的看去,也辨不清他的相貌,隻覺那人氣質高華,身姿出眾。即便站在瀟灑俊逸的珣郡王身後,亦不見被他比了下去。
“唉,聞名不如見麵。”綺玥似是十分惋惜,“還沒有我七哥好看。”
阿沅不覺莞爾,掩嘴偷笑了一聲。
綺玥偏頭問她:“你覺得呢?”
“奴婢……”阿沅還未來得及說完一句話,隻聞一縷幽幽香氣,卻發現那鳳戲牡丹影壁右邊,早就站了一個人……
“姐姐。”
綺玥問:“你說什麽?”
凝眸望去,影壁下那人如月下寒竹,煢煢孑立,水藍色的輕羅長裙讓她看上去似在微風中飄搖。衛瀚並沒有看見她,和那兩名年長的大臣從左側繞出了垂花門。而楊慕芝躲在影壁的另一邊,怔怔地望著他離開,渾不覺他人的目光。
兩年了,自從嫁給靖禎,她從未想過還能與他再度重逢,遑論還是在這樣的地方慌促地見上一麵。楊慕芝目不轉瞬,茫然中依舊凝望著那宮門外,門上的紫藤花已經頹敗,灰褐色的枝條蜿蜒盤回,似她九轉情腸,終是成了寂寥之人。
阿沅恍然,她果然是認得衛瀚的!
隻是這長寧宮多得是一雙雙察言觀色、揣度人心的眼睛,她這副失了魂的模樣,倘若讓人看出端倪……阿沅連忙托詞拋下綺玥,朝著楊慕芝小跑過去,故意朗聲笑道:“姐姐怎麽來了!”
楊慕芝仍在出神,阿沅一急,忙繞到她身前,擋住了她的視線,沉聲道:“蘭妃娘娘!”
娘娘!是了,她早已不是那個與他在江南水邊吟詩戲水的少女,她已嫁做人婦,夫君還是一朝天子!蘭妃猛然驚醒,眼中淚光漣漣:“阿阮……他……”
阿沅握著她的手,隻覺那掌心冰冷滑膩,不由為她擔憂:“姐姐,我是阿沅,不再是阿阮了,姐姐亦是。從前的事情都已過去,由不得姐姐去惦念。姐姐,這裏可是長寧宮嗬!”
“長寧宮……長寧宮……”她深吸了一口氣,阿沅的話猶如一柄利刃,直直插入她本已脆弱之至的心頭,“姐姐是來看看你,過得還好麽?”
“姐姐不必為我擔心,如今太後命我服侍四皇爺,他對我很好,太後也不會為難我。倒是姐姐……我都知道了……”她回頭看了一眼綺玥,她又去找了珣郡王玩耍,遠處蒔香與劉福全說著話兒,似乎沒有人在注意她們,遂小聲殷切道,“皇上對姐姐一片真心,姐姐本該有一段美滿姻緣。前塵往事不能回頭,姐姐不值得為那人傷懷太多,委屈了自己啊!”
楊慕芝知她心意,勉強擠出一個慘然的笑容,輕輕覆住她的手:“你放心。”
這句放心卻成了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那日蘭妃參拜完太後便直接離開了,不久,就傳來她臥病的消息。阿沅雖是心急如焚,亦不能抽身去看望她,太後直言不準她去雲台宮,以防沾了病氣過給四皇爺。愈讓人心憂的是,蘭妃素來多病,往常她身子不適時,靖禎一直陪伴在側。然而這次非但沒見靖禎常去雲台宮探望,六宮更充斥著帝妃二人不合的傳言……
到了七月初的時候,皇後即將臨盆,再也不過問後宮事務,蘭妃也抱病雲台宮,許久不曾露麵。這日清晨,敏妃攜眾嬪妃來給太後請安。靖嶼正好在嚐著小廚房端來的冰碗,吃了一半,不舍得放下,端出去的話,又怕化了。按照慣例,尋常日子裏內婦不得見外男,太後隻好允了他去屏風後麵繼續享用。
敏妃剛踏進了殿門,就聽她嬌滴滴地喚了一聲“姑母”,徑直去坐在了太後膝下。
自從上次的毒粽事件,阿沅早對章菁菁這個扮豬吃老虎的女人存有芥蒂,此時又見,依舊是說不出的厭惡。一麵應付著靖嶼,一麵借著那屏扇間的窄縫兒,不時往外看一眼,希望能聽到一些關於蘭妃的近況。
“姐姐在看什麽呢?”
阿沅隨口敷衍道:“四皇爺乖,慢慢吃。”
“我不想吃了。”
阿沅隻好哄道:“姐姐在聽她們講故事,你慢些吃,也一起聽,好不好?”
靖嶼點點頭:“那好吧,我都聽姐姐的。”
阿沅笑笑,又舀起一匙鮮果兒喂進他口中:“四皇爺慢慢吃,不急。”
外頭太後與嬪妃們說些家常,起初還是熱熱鬧鬧的,沒過多久,太後便有些不悅:“聽說皇帝近來忙於政事,無暇後宮,你們一個個也是閑的,專會來找哀家這個老太婆解悶。”
底下妃嬪一聽這話裏隱義,個個麵如肝色,尷尬地說不出話來。誰都知道,靖禎自登基以來,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例行留宿承慶宮,其餘時候凡是駕臨後宮,大多都是去了蘭妃那裏,其他嬪禦很少有機會得見天顏。
那端坐在左首的榮嬪,生得也是一副好顏色,亦隻愁眉苦臉道:“皇上都兩個月沒來後宮了,太後娘娘去勸勸罷。”
太後坐直了身子,頗為不滿道:“你素來持重,怎麽也跟哀家說這樣的話。侍奉皇帝是嬪妃的天職,留不留得住他的心是你們的本事。枉你們個個都年輕貌美,自詡大家閨秀,怎麽,還要請哀家來助你們爭寵麽?”
榮嬪懨懨地說不上話,太後又道:“罷了,何止你們見不著皇帝,哀家也許久不見他來請安了。”
敏妃輕輕替她捶打著肩膀,嬌聲道:“姑母消消氣,表哥也許是太累了吧。前兒聽禦前的人說,表哥日裏夜裏都在忙著批折子,又不大吃東西,咳了好幾天呢。”
太後聽完臉一沉,肅聲道:“聖躬違和?怎麽不去傳太醫?”若是驚動了太醫院,定有風聲傳進太後的耳朵。
敏妃道:“還不都是那個害人精,她一病倒好,連累得皇帝表哥也跟著病了,吃不好睡不好的,真真叫人心疼。”
太後顫聲道:“這還了得!哀家非得去羲和殿看看,為了一個女人要死要活,他還想不想當這個皇帝!”
一言既出,殿中四下噤若寒蟬。當今天子依靠太後母族勢力才得以繼承大統,這一點大家都心照不宣。可讓太後這樣直白地當著眾嬪妃的麵說出來,可見是動了真氣:她先後養育過兩個皇子,一個皇四子是已經廢了,若是這個扶上了皇位的靖禎也隻是一味囿於男女之情,她這一生的心血,或許就白費了。
榮嬪道:“太後有所不知,皇上這些日子誰也不見,也不去雲台宮了。恐怕不是為了蘭妃姐姐病了的事兒,臣妾猜想……”
“你說。”
“臣妾前兒個聽下麵的小太監說起,一個多月前,有人看到皇上從雲台宮裏出來,那臉色難看的嚇人。據說是蘭妃姐姐跟皇上說了什麽話,惹了皇上傷心。臣妾想著,姐姐病了數月,心情不大好,說話不小心得罪了皇上也是有的,便叫了孫美人一起去雲台宮探望姐姐。誰知姐姐還是閉門謝客,不見也就罷了,她那個陪嫁丫鬟還讓咱們姐妹吃了一鼻子的灰……”
聽了這話,敏妃嘴角扯出一絲譏諷:“榮嬪妹妹,你怎麽也會找上門去受她的氣。雲台宮的奴才,嗬嗬,一個個仗著主子的威風,連本宮都不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你們。”
天氣炎熱,大殿裏又是悶得很,蒔香看著太後的神色,手上的扇子搖地更緊了些。那風吹得太後頭上的紅玉穗子上下搖晃,不多時便糾纏在了一起。太後甚是心煩:“看來哀家是不能不管了,既然皇帝許了哀家代理六宮之權……”她略略沉吟,叫來了劉福全,吩咐道:“你去把祖成叫來問問清楚。”
今日恰逢祖成不在禦前當值,不多時,他便隨劉福全來了:“奴才給太後請安。”
太後問:“哀家有話要問你,蘭妃近來可是在和皇帝鬧脾氣?”
祖成不知她問的是這件事,一時也拿捏不準該如何回答,便道:“皇上往常在蘭妃娘娘那兒的時候,都不叫奴才們在跟前伺候,說了什麽話,奴才也不大清楚。”
太後含怒:“你越發會當差了,難道你天天跟著皇帝,竟不知他近況如何?既然如此,還要你這種奴才做甚麽!”
祖成忙跪下道:“奴才該死,請太後息怒。一個多月前,皇上確實是去了趟雲台宮後,回來就不大好,具體怎樣,奴才也不知……”
太後不等他說完,斷喝道:“果真如此!”又厲色向劉福全道:“傳哀家懿旨,蘭妃楊氏,言行悖逆,冒犯君上,著降為嬪位,罰俸一年。無哀家的旨意,不得出雲台宮半步!”
榮嬪忙從座上起身,跪下道:“雖然蘭妃姐姐素來不肯與我們姐妹來往,做妹妹的,還是要替她求個情。姐姐久病不愈,頂撞了皇上或許是無心之過,若再得如此重罰,臣妾怕姐姐……怕姐姐一時受不住……”
其餘低位妃嬪見狀,也一同離座跪下,齊聲道:“嬪妾請太後息怒,饒了蘭妃姐姐這一次。”
太後冷哼道:“身為妃嬪,不知愛惜自己身體,不也是德行有虧?”
敏妃接了紅萼遞過來的茶水,遞給太後,假意勸道:“菁菁也請姑母三思,姑母再怎麽不喜歡那個女人,她也是皇帝表哥心坎上的人。若因為這事兒鬧得您和皇帝表哥母子不和,豈不是咱們幾個的罪過了?”
“上次在儀元殿罰你,你倒是見長了。”太後溫和地說,但她最不喜楊氏擅寵,皇帝又屢次因這個女人與她爭執,敏妃這話恰恰戳到了她的痛處。故而話鋒一轉,厲聲道:“所以楊氏也不能不罰,哀家要讓她長長記性,別指望仗著皇帝的寵愛便不知天高地厚!”
殿中妃嬪還想再煽風點火,太後不耐道:“你們都不要再勸了,正好皇帝也許久不來看望哀家了,他若是不滿,自可來找哀家理論,哀家就在這長寧宮等著他!”
躲在屏風後麵的阿沅聽得是心驚動魄,額頭上不覺涔了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當日蘭妃盛寵,曾與自己說過她的處境,無功而獨寵,隻會讓她成為眾矢之的。然而那時阿沅還不在意,隻以為她是杞人憂天罷了。如今看來,竟是一語成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