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天快亮了,回去歇歇吧,過會兒還要上朝呢。”祖成偷覷皇帝的臉色,見他恍若未聞,不禁隱隱有些擔心。
良久,靖禎伸手摸了一下她光潔的額頭,那裏一片冰涼。他隨後起身,又替她掖了掖被角,對祖成道:“回吧。”
楊慕芝此次暈厥,一腳本已踏進了鬼門關。一眾禦醫商議後,決定下猛藥結合熏艾之術,曆時一天兩夜,竭盡全力才讓她和孩子保住了性命。太醫診斷的結果卻讓皇帝驚怒交加,除了那些體質虛寒、過度勞累之類的泛泛之說,主治的邢院判認為,蘭貴妃娘娘恐是因驚懼而心氣逆轉,遂導致突然昏厥,甚至有胎漏之勢。
好一個驚懼!
羲和殿中,靖禎坐在禦案之後,右手緊緊攥著親衛剛剛呈上的密揭,手背上青筋凸顯。禦書房裏垂首站著兩名宮裝女子,其中一人是皇後,另一人則是敏妃。
“你們還有何話可說!”靖禎向來對後宮極其寬厚,從未見過他如此盛怒。
敏妃搶先一步,辯白道:“臣妾隻是從承慶宮出來的時候,看見了貴妃的轎輦,便順路向她道喜,並無任何非分之舉。這些事情,皇後宮裏的玉蓉姑姑都是瞧見了的,皇帝表哥不信可以問她!”
“你屢次無故為難貴妃及她身邊之人,你當朕什麽都不知道?”靖禎怒道,“不要以為你是母後的親侄女,朕就辦不了你!以下犯上該當何罪,你自己心裏應該比誰都清楚。”
敏妃抹著淚,佯裝慟哭道:“那表哥就忍心看臣妾被一個宮女出言侮辱嗎?臣妾不過是嚇唬了她幾句,耽擱了一點時間,又沒有對蘭貴妃不敬。貴妃姐姐在皇後宮裏出了事,又關臣妾何事!”
靖禎臉色愈加沉鬱:“你對著朕都敢這般言語頂撞,又百般推脫責任、牽及皇後,可見你平日是有多囂張跋扈。此次貴妃若不能安然度過險境,朕第一個拿你問罪!”
一旁的皇後原本緘默不語,此刻按捺不住跪下道:“都是臣妾的錯,是臣妾沒有照顧好貴妃妹妹,臣妾願認罪領罰。”
靖禎冷哼道:“皇後一向寬厚賢淑,先別急著認罪。朕倒要問問你,貴妃在你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以致她受驚險些小產?”
皇後將那日崇暉生病去請太醫,將蘭貴妃和梅貴嬪二人暫置偏殿之事一一道出,後又道:“臣妾所錯之處,不過是因擔心崇暉身體,讓她和梅貴嬪多等了一盞茶的時間。至於貴妃因何驚厥,臣妾實在不知。貴妃身邊素有宮女陪伴,皇上大可以去向她們求證,臣妾若有半句虛假,甘願受罰。”
淳於樂儀性格向來怯懦、不善言辭,能說上這麽一大串話已是難得,其中又字字在理,句句可證。靖禎冷著一張臉,神色如數九寒冰,他越是沉默,那殿中二人越是擔憂,掌心也不覺沁出冷汗。
正在此時,羲和殿的門驟然被撞開,祖成跌跌撞撞進來道:“皇上,皇上,蘭貴妃娘娘她醒了!”
靖禎一顆心吊著三天三夜,此刻忽然緩落,連他都覺得有些不真實。方一開口,才發覺連聲音都變了:“朕去看看。”
祖成朗聲道:“起駕雲台宮。”
靖禎頭也不回地大步邁出,不顧皇後和敏妃還跪在禦案前不敢起身。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才有小太監回來傳話:“皇上吩咐二位娘娘各自回宮,不必在羲和殿候著了。”
皇後雙腿已經發麻,顫巍巍地站起身來,又問:“皇上還說了什麽?”
那小太監猶豫了片刻,抬眸瞥了眼皇後和敏妃的神色,才道:“皇上說,二位娘娘最好回去虔心為蘭貴妃和她未出世的孩兒誦經祈福,若是她們母子有了什麽閃失……就……就……”
敏妃急問:“就怎樣?”
小太監顫抖著聲音道:“貴妃娘娘所受之罪,就全數報在二位娘娘身上……”
淳於皇後腿腳一軟,幾乎就要跌倒,多虧了那小太監眼疾手快,攙扶了一把才將將穩住重心。她神色恍惚地回到承慶宮,將此事前情後果翻來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也找不出令蘭貴妃突然驚厥的原因。
玉蓉見她神色悒悒,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牛乳茶,道:“娘娘喝一碗這個,暖暖身子。”
皇後搖搖頭,緩緩道:“本宮自知才貌、家世,樣樣不如人,不配做這個皇後。因此素日裏處處謹慎小心,對待妃嬪也是極盡禮遇,從未自恃身份苛責她們。可這次貴妃在承慶宮出事,本宮實在有口難辯。你以為,本宮該如何是好?”
“娘娘莫要妄自菲薄。”玉蓉忖思了片刻,又問:“皇上難道認為貴妃娘娘的遭逢不測,是娘娘的過錯?”
皇後且怨且歎:“太醫查驗後認定貴妃是因受驚而心氣逆轉,遂有滑胎之像。而事出承慶宮,皇上便疑心是本宮刻意為難她,以致她驚厥。”
玉蓉頗為不忿:“奴婢明明看到是敏妃刁難蘭貴妃的宮女,怎又成了皇後娘娘的過錯了?況且自貴妃進承慶宮之後,事事皆有旁人可證,無論如何也怪不到娘娘頭上。皇上也許隻是關切過甚,才一時誤解了娘娘。娘娘清者自清,不必太過介懷。”
“關切過甚……”淳於樂儀喃喃著這幾個字,仿佛沉石一下下扣在心間,不禁苦笑,連著咳嗽了幾聲。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即便是生崇暉時難產遇險,又何曾得到過他一次關切的目光。
玉蓉勸慰道:“娘娘的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見。皇上隻是一時被人迷了心,才見不到娘娘的真心。”牛乳茶已涼,她又去換了一碗過來,溫切道:“娘娘喝一口吧,會好一些。”
淳於樂儀心不在焉地捧起茶碗,忽然問道:“那幾個小丫頭呢?珍珠?翡翠?怎麽今天這樣清靜,看不到她們在眼前嘰嘰喳喳的,竟也不習慣了。”
玉蓉蹙了眉頭道:“說起來,奴婢今早起就未見珍珠和瓔珞,去問黃栓兒,也不知她們去了哪裏。”
淳於樂儀猛然想起什麽,渾身一凜,問道:“那日在偏殿伺候的,是否正是她們二人?”
玉蓉想了想:“的確逢上她們輪值。”
淳於樂儀眸中一亮,急道:“快命黃栓兒去找,本宮有話要問她們!”
然而珍珠和瓔珞當日在承慶宮偏殿所言之事,皇後卻是再無法知曉了。因為當黃栓兒找到這兩個人時,她們都化作了井底的一縷香魂。而那日聽到了二人對話的另一個人——阿沅,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事實的真相。
阿沅不會相信那日珍珠和瓔珞是無心之語,尤其當這二人失蹤之後,隻是猜不準這背後真凶究竟是誰?皇後?敏妃?抑或是,梅貴嬪?甚至連太後……她不敢往下多想。那人恐怕早已得知楊慕芝對衛瀚有情,然而卻無法舉證,甚至會一不小心暴露自己的身份。與此相比,這樣一出殺人誅心的戲碼,實在是合算得多。因為不論楊慕芝此番過後是死是活,知情者是斷不敢將她暈厥的原因道出,幕後之人也就無從查起。這樣想來,那天在雲台宮不請自來的醫女,或許也是那人派來伺機窺探,以此得到楊慕芝隱症所在,從而使計劃可以更有把握地完成。
寒風撲簌著窗紗,縱然室內溫暖如春,阿沅也不覺冷意漣漣,仿佛那凜冽的秋風就像環伺在她們周圍的敵人一般,無蹤無形,卻又鋒芒在骨。
桌案上還放著靖嶼送給她的木雕娃娃,那娃娃咧嘴笑著,雕工雖然拙劣粗糙,卻讓人越來越愛不釋手。阿沅目光眷眷地凝視著木雕娃娃,算起來,這已是第三天了,靖嶼還在長寧宮等著她。她不能再拖下去,有些事,必須當斷則斷。
她披上紅氈鬥篷,身影很快消失在沉沉夜色裏。
良久,靖禎伸手摸了一下她光潔的額頭,那裏一片冰涼。他隨後起身,又替她掖了掖被角,對祖成道:“回吧。”
楊慕芝此次暈厥,一腳本已踏進了鬼門關。一眾禦醫商議後,決定下猛藥結合熏艾之術,曆時一天兩夜,竭盡全力才讓她和孩子保住了性命。太醫診斷的結果卻讓皇帝驚怒交加,除了那些體質虛寒、過度勞累之類的泛泛之說,主治的邢院判認為,蘭貴妃娘娘恐是因驚懼而心氣逆轉,遂導致突然昏厥,甚至有胎漏之勢。
好一個驚懼!
羲和殿中,靖禎坐在禦案之後,右手緊緊攥著親衛剛剛呈上的密揭,手背上青筋凸顯。禦書房裏垂首站著兩名宮裝女子,其中一人是皇後,另一人則是敏妃。
“你們還有何話可說!”靖禎向來對後宮極其寬厚,從未見過他如此盛怒。
敏妃搶先一步,辯白道:“臣妾隻是從承慶宮出來的時候,看見了貴妃的轎輦,便順路向她道喜,並無任何非分之舉。這些事情,皇後宮裏的玉蓉姑姑都是瞧見了的,皇帝表哥不信可以問她!”
“你屢次無故為難貴妃及她身邊之人,你當朕什麽都不知道?”靖禎怒道,“不要以為你是母後的親侄女,朕就辦不了你!以下犯上該當何罪,你自己心裏應該比誰都清楚。”
敏妃抹著淚,佯裝慟哭道:“那表哥就忍心看臣妾被一個宮女出言侮辱嗎?臣妾不過是嚇唬了她幾句,耽擱了一點時間,又沒有對蘭貴妃不敬。貴妃姐姐在皇後宮裏出了事,又關臣妾何事!”
靖禎臉色愈加沉鬱:“你對著朕都敢這般言語頂撞,又百般推脫責任、牽及皇後,可見你平日是有多囂張跋扈。此次貴妃若不能安然度過險境,朕第一個拿你問罪!”
一旁的皇後原本緘默不語,此刻按捺不住跪下道:“都是臣妾的錯,是臣妾沒有照顧好貴妃妹妹,臣妾願認罪領罰。”
靖禎冷哼道:“皇後一向寬厚賢淑,先別急著認罪。朕倒要問問你,貴妃在你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以致她受驚險些小產?”
皇後將那日崇暉生病去請太醫,將蘭貴妃和梅貴嬪二人暫置偏殿之事一一道出,後又道:“臣妾所錯之處,不過是因擔心崇暉身體,讓她和梅貴嬪多等了一盞茶的時間。至於貴妃因何驚厥,臣妾實在不知。貴妃身邊素有宮女陪伴,皇上大可以去向她們求證,臣妾若有半句虛假,甘願受罰。”
淳於樂儀性格向來怯懦、不善言辭,能說上這麽一大串話已是難得,其中又字字在理,句句可證。靖禎冷著一張臉,神色如數九寒冰,他越是沉默,那殿中二人越是擔憂,掌心也不覺沁出冷汗。
正在此時,羲和殿的門驟然被撞開,祖成跌跌撞撞進來道:“皇上,皇上,蘭貴妃娘娘她醒了!”
靖禎一顆心吊著三天三夜,此刻忽然緩落,連他都覺得有些不真實。方一開口,才發覺連聲音都變了:“朕去看看。”
祖成朗聲道:“起駕雲台宮。”
靖禎頭也不回地大步邁出,不顧皇後和敏妃還跪在禦案前不敢起身。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才有小太監回來傳話:“皇上吩咐二位娘娘各自回宮,不必在羲和殿候著了。”
皇後雙腿已經發麻,顫巍巍地站起身來,又問:“皇上還說了什麽?”
那小太監猶豫了片刻,抬眸瞥了眼皇後和敏妃的神色,才道:“皇上說,二位娘娘最好回去虔心為蘭貴妃和她未出世的孩兒誦經祈福,若是她們母子有了什麽閃失……就……就……”
敏妃急問:“就怎樣?”
小太監顫抖著聲音道:“貴妃娘娘所受之罪,就全數報在二位娘娘身上……”
淳於皇後腿腳一軟,幾乎就要跌倒,多虧了那小太監眼疾手快,攙扶了一把才將將穩住重心。她神色恍惚地回到承慶宮,將此事前情後果翻來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也找不出令蘭貴妃突然驚厥的原因。
玉蓉見她神色悒悒,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牛乳茶,道:“娘娘喝一碗這個,暖暖身子。”
皇後搖搖頭,緩緩道:“本宮自知才貌、家世,樣樣不如人,不配做這個皇後。因此素日裏處處謹慎小心,對待妃嬪也是極盡禮遇,從未自恃身份苛責她們。可這次貴妃在承慶宮出事,本宮實在有口難辯。你以為,本宮該如何是好?”
“娘娘莫要妄自菲薄。”玉蓉忖思了片刻,又問:“皇上難道認為貴妃娘娘的遭逢不測,是娘娘的過錯?”
皇後且怨且歎:“太醫查驗後認定貴妃是因受驚而心氣逆轉,遂有滑胎之像。而事出承慶宮,皇上便疑心是本宮刻意為難她,以致她驚厥。”
玉蓉頗為不忿:“奴婢明明看到是敏妃刁難蘭貴妃的宮女,怎又成了皇後娘娘的過錯了?況且自貴妃進承慶宮之後,事事皆有旁人可證,無論如何也怪不到娘娘頭上。皇上也許隻是關切過甚,才一時誤解了娘娘。娘娘清者自清,不必太過介懷。”
“關切過甚……”淳於樂儀喃喃著這幾個字,仿佛沉石一下下扣在心間,不禁苦笑,連著咳嗽了幾聲。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即便是生崇暉時難產遇險,又何曾得到過他一次關切的目光。
玉蓉勸慰道:“娘娘的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見。皇上隻是一時被人迷了心,才見不到娘娘的真心。”牛乳茶已涼,她又去換了一碗過來,溫切道:“娘娘喝一口吧,會好一些。”
淳於樂儀心不在焉地捧起茶碗,忽然問道:“那幾個小丫頭呢?珍珠?翡翠?怎麽今天這樣清靜,看不到她們在眼前嘰嘰喳喳的,竟也不習慣了。”
玉蓉蹙了眉頭道:“說起來,奴婢今早起就未見珍珠和瓔珞,去問黃栓兒,也不知她們去了哪裏。”
淳於樂儀猛然想起什麽,渾身一凜,問道:“那日在偏殿伺候的,是否正是她們二人?”
玉蓉想了想:“的確逢上她們輪值。”
淳於樂儀眸中一亮,急道:“快命黃栓兒去找,本宮有話要問她們!”
然而珍珠和瓔珞當日在承慶宮偏殿所言之事,皇後卻是再無法知曉了。因為當黃栓兒找到這兩個人時,她們都化作了井底的一縷香魂。而那日聽到了二人對話的另一個人——阿沅,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事實的真相。
阿沅不會相信那日珍珠和瓔珞是無心之語,尤其當這二人失蹤之後,隻是猜不準這背後真凶究竟是誰?皇後?敏妃?抑或是,梅貴嬪?甚至連太後……她不敢往下多想。那人恐怕早已得知楊慕芝對衛瀚有情,然而卻無法舉證,甚至會一不小心暴露自己的身份。與此相比,這樣一出殺人誅心的戲碼,實在是合算得多。因為不論楊慕芝此番過後是死是活,知情者是斷不敢將她暈厥的原因道出,幕後之人也就無從查起。這樣想來,那天在雲台宮不請自來的醫女,或許也是那人派來伺機窺探,以此得到楊慕芝隱症所在,從而使計劃可以更有把握地完成。
寒風撲簌著窗紗,縱然室內溫暖如春,阿沅也不覺冷意漣漣,仿佛那凜冽的秋風就像環伺在她們周圍的敵人一般,無蹤無形,卻又鋒芒在骨。
桌案上還放著靖嶼送給她的木雕娃娃,那娃娃咧嘴笑著,雕工雖然拙劣粗糙,卻讓人越來越愛不釋手。阿沅目光眷眷地凝視著木雕娃娃,算起來,這已是第三天了,靖嶼還在長寧宮等著她。她不能再拖下去,有些事,必須當斷則斷。
她披上紅氈鬥篷,身影很快消失在沉沉夜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