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靜坐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王桂蘭、魏戰就帶著討要賣糧款的村民來到鄉裏。“兩個老幺”還躲在城裏不見麵,石磊也沒個具體的說法,這下可惹惱了眾人,動了王桂蘭的潑辣脾氣,她一拍大腿就坐到了鄉裏辦公室的桌上:“今個,鄉裏不給個說法,俺們就坐在這不走。”
魏戰的倔強勁也上來了,他說:“對,俺們就坐在這等,要看看侯書記和關鄉長出來不出來,俺就不信,他兩個躲過初一還能躲過十五?”說著自己就搬了一把辦公椅一屁股坐在上麵,擺出了長期抗戰的姿勢。
其他村民也群情激奮的舉著拳頭說:“不解決咱們就在這靜坐。”
“對,在這靜坐。”
一呼百應,村民們呼啦啦地在辦公室門前的台階上坐了一片。
石磊慌了手腳,一邊讓鄉裏的人安撫著村民,一邊親自跑著去給侯書記、關鄉長打電話。
其實侯書記、關鄉長這兩天也沒閑著,兵臨城下,他們怎能安心躲著,他們一直抱著一線希望在縣城裏跑著。他們和縣糧食局的領導一起把事情去向縣裏作了匯報,縣裏讓他們去縣農行跑跑,農行行長說:“眼下,銀行銀根吃緊,拖欠賣糧款不是你一個鄉的事,牽涉到全縣,人多麵廣,給誰解決不給誰解決,所以銀行不能開這個口,開了這個口,就怕收不住。”
侯書記說:“不是我們那裏出了問題了不是,不出問題我們也不會來麻煩你。”
關鄉長趕忙遞上一支芒果煙說:“你隻當是幫老弟的一個忙,我先謝謝你了。”
話說到這份上,銀行行長不好再一口回死。關鄉長在縣裏給縣委書記當秘書時,公事私事他沒少麻煩人家,所以隻好說:“容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第二天銀行的領導就謊稱著去市裏開會了,就躲著不照麵。這樣的方法侯書記和關鄉長不是沒用過,他們知道銀行行長是在推脫他們,可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其他辦法,因此隻好心存一絲僥幸地泡在銀行等。
侯書記、關鄉長聽說群眾在鄉裏靜坐的消息後,心裏也很著急,但他們回去也沒辦法,隻有先拖拖看了。他們讓石磊無論無何要先頂著,想辦法穩住群眾,讓他們在縣城再想想法。
可上百位群眾豈是好穩得住的,靜坐到上午十點多鍾,有人忍不住了,提議到縣裏去上訪,一群人就嘩啦啦地站起來,準備往縣裏去。
石磊和鄉裏人趕忙進行勸阻,並火速給侯書記和關鄉長打電話通報情況,侯書記和關鄉長接到電話後坐著“帆布棚”就回來了。
侯書記和關鄉長親自接訪了村民。侯書記說:“鄉親們,對不起了,讓你們久等了。”侯書記向村民們抱抱拳頭,然後接著說:“這兩天銀行行長去省裏(行長謊稱去市裏,他在這裏有意改稱著去省裏)開會去了,我和關鄉長就一直泡在銀行等。賣糧打白條是全縣的共性問題,各鄉鎮包括外地都存在這個問題,牽涉的人很多,雖然問題很不好解決,但我們還是在積極想辦法,爭取盡快解決大家的這個問題。”他再次向村民拍了胸脯:“大家不要有什麽顧慮,拖欠的賣糧款絕對黃不了,政府啥時都會認這個帳的。欠賬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決不會欠著大家的錢不還。”
關鄉長也向大家保證:“請大家放心,政府欠村民的賣糧款遲早會還的。”但他比較圓滑,說話留了餘地,遲早是什麽時候,沒個準。他說:“現在政府暫時出現了困難,希望大家體諒政府的難處。”
有個村民喊:“讓大家夥體諒政府的難處,誰體諒老百姓的難處?”
關鄉長沒理這個村民的茬,繼續說到:“政府和群眾是魚水關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群眾推著獨輪車冒著槍林彈雨往前線給子弟兵送衣送糧,現在咱們這點困難就克服不了?”
魏戰當過兵參加過抗美援朝,聽到這裏心裏很感觸就忍不住接嘴道:“以前的幹部、解放軍是冒著生命危險打江山的,當今的幹部是圊吃白喝坐江山的,你們怎好給人家比。”
侯書記趕忙說:“我們是不能給先輩們比。眼下鄉裏不是正在積極想辦法嗎?啥事不得有個過程?”他勸慰大家:“都回去吧,回去吧。容鄉裏再想想辦法。”他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大冷的天大家囚在這裏,萬一凍出個啥毛病來,這大過年的不上算。”
石磊也向大家說:“都回去吧,回去吧,侯書記和關鄉長已說成這樣了,大家還不相信,咋的?”
鄉幹部也紛紛上前勸說,鄉裏幹部常年在下邊包村,有的就是本鄉本土的,他們給其中的很多人都熟識,再說村民們經過這兩天鬧騰有的也有了厭戰情緒,就對王桂蘭說:“那咱就先回去等信吧。”
這兩天石磊一直不敢和王桂蘭照臉,怕惹起她的紅二百五脾氣,弄得自己在眾人麵前下不來台,現在聽眾人這麽一說,便借機勸王桂蘭:“嫂,回去吧,家裏還丟著孩子,你就恁放心?”
石磊的話正說在王桂蘭軟肋上,想起家中的孩子她就有點心焦火燎,但她嘴上還硬撐著甩搭著石磊:“你還認你嫂?”這兩天她一直在心裏怪罪石磊公事公辦的樣子:“你是國家幹部,俺是大農民一個,俺可高攀不起。”
石磊也不和她計較,繼續腆著臉嘿嘿笑著說:“回去吧,回去吧,隻要能解決俺保準先給你解決,這還不行嗎?回去吧,隻當是支持兄弟工作哩。”
站在一邊的史玉林也勸王桂蘭說:“你看,石委員說成這了,你給他個麵子,回去吧。”
王桂蘭心中牽掛著孩子,就給魏戰商量:“魏戰叔,要不咱先回去等信吧。”
魏戰看大夥這樣,就把正吸的煙袋在台階上的石頭上磕了磕說:“先回去,中。可俺吧話擱這(兒),這事不解決不中,不解決俺們還來鄉裏尋,不行就去縣裏。”
在場的鄉領導一疊聲地說:“行,行,行。”“中,中,中。”
眾人才肯散去。
靜坐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王桂蘭、魏戰就帶著討要賣糧款的村民來到鄉裏。“兩個老幺”還躲在城裏不見麵,石磊也沒個具體的說法,這下可惹惱了眾人,動了王桂蘭的潑辣脾氣,她一拍大腿就坐到了鄉裏辦公室的桌上:“今個,鄉裏不給個說法,俺們就坐在這不走。”
魏戰的倔強勁也上來了,他說:“對,俺們就坐在這等,要看看侯書記和關鄉長出來不出來,俺就不信,他兩個躲過初一還能躲過十五?”說著自己就搬了一把辦公椅一屁股坐在上麵,擺出了長期抗戰的姿勢。
其他村民也群情激奮的舉著拳頭說:“不解決咱們就在這靜坐。”
“對,在這靜坐。”
一呼百應,村民們呼啦啦地在辦公室門前的台階上坐了一片。
石磊慌了手腳,一邊讓鄉裏的人安撫著村民,一邊親自跑著去給侯書記、關鄉長打電話。
其實侯書記、關鄉長這兩天也沒閑著,兵臨城下,他們怎能安心躲著,他們一直抱著一線希望在縣城裏跑著。他們和縣糧食局的領導一起把事情去向縣裏作了匯報,縣裏讓他們去縣農行跑跑,農行行長說:“眼下,銀行銀根吃緊,拖欠賣糧款不是你一個鄉的事,牽涉到全縣,人多麵廣,給誰解決不給誰解決,所以銀行不能開這個口,開了這個口,就怕收不住。”
侯書記說:“不是我們那裏出了問題了不是,不出問題我們也不會來麻煩你。”
關鄉長趕忙遞上一支芒果煙說:“你隻當是幫老弟的一個忙,我先謝謝你了。”
話說到這份上,銀行行長不好再一口回死。關鄉長在縣裏給縣委書記當秘書時,公事私事他沒少麻煩人家,所以隻好說:“容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第二天銀行的領導就謊稱著去市裏開會了,就躲著不照麵。這樣的方法侯書記和關鄉長不是沒用過,他們知道銀行行長是在推脫他們,可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其他辦法,因此隻好心存一絲僥幸地泡在銀行等。
侯書記、關鄉長聽說群眾在鄉裏靜坐的消息後,心裏也很著急,但他們回去也沒辦法,隻有先拖拖看了。他們讓石磊無論無何要先頂著,想辦法穩住群眾,讓他們在縣城再想想法。
可上百位群眾豈是好穩得住的,靜坐到上午十點多鍾,有人忍不住了,提議到縣裏去上訪,一群人就嘩啦啦地站起來,準備往縣裏去。
石磊和鄉裏人趕忙進行勸阻,並火速給侯書記和關鄉長打電話通報情況,侯書記和關鄉長接到電話後坐著“帆布棚”就回來了。
侯書記和關鄉長親自接訪了村民。侯書記說:“鄉親們,對不起了,讓你們久等了。”侯書記向村民們抱抱拳頭,然後接著說:“這兩天銀行行長去省裏(行長謊稱去市裏,他在這裏有意改稱著去省裏)開會去了,我和關鄉長就一直泡在銀行等。賣糧打白條是全縣的共性問題,各鄉鎮包括外地都存在這個問題,牽涉的人很多,雖然問題很不好解決,但我們還是在積極想辦法,爭取盡快解決大家的這個問題。”他再次向村民拍了胸脯:“大家不要有什麽顧慮,拖欠的賣糧款絕對黃不了,政府啥時都會認這個帳的。欠賬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決不會欠著大家的錢不還。”
關鄉長也向大家保證:“請大家放心,政府欠村民的賣糧款遲早會還的。”但他比較圓滑,說話留了餘地,遲早是什麽時候,沒個準。他說:“現在政府暫時出現了困難,希望大家體諒政府的難處。”
有個村民喊:“讓大家夥體諒政府的難處,誰體諒老百姓的難處?”
關鄉長沒理這個村民的茬,繼續說到:“政府和群眾是魚水關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群眾推著獨輪車冒著槍林彈雨往前線給子弟兵送衣送糧,現在咱們這點困難就克服不了?”
魏戰當過兵參加過抗美援朝,聽到這裏心裏很感觸就忍不住接嘴道:“以前的幹部、解放軍是冒著生命危險打江山的,當今的幹部是圊吃白喝坐江山的,你們怎好給人家比。”
侯書記趕忙說:“我們是不能給先輩們比。眼下鄉裏不是正在積極想辦法嗎?啥事不得有個過程?”他勸慰大家:“都回去吧,回去吧。容鄉裏再想想辦法。”他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大冷的天大家囚在這裏,萬一凍出個啥毛病來,這大過年的不上算。”
石磊也向大家說:“都回去吧,回去吧,侯書記和關鄉長已說成這樣了,大家還不相信,咋的?”
鄉幹部也紛紛上前勸說,鄉裏幹部常年在下邊包村,有的就是本鄉本土的,他們給其中的很多人都熟識,再說村民們經過這兩天鬧騰有的也有了厭戰情緒,就對王桂蘭說:“那咱就先回去等信吧。”
這兩天石磊一直不敢和王桂蘭照臉,怕惹起她的紅二百五脾氣,弄得自己在眾人麵前下不來台,現在聽眾人這麽一說,便借機勸王桂蘭:“嫂,回去吧,家裏還丟著孩子,你就恁放心?”
石磊的話正說在王桂蘭軟肋上,想起家中的孩子她就有點心焦火燎,但她嘴上還硬撐著甩搭著石磊:“你還認你嫂?”這兩天她一直在心裏怪罪石磊公事公辦的樣子:“你是國家幹部,俺是大農民一個,俺可高攀不起。”
石磊也不和她計較,繼續腆著臉嘿嘿笑著說:“回去吧,回去吧,隻要能解決俺保準先給你解決,這還不行嗎?回去吧,隻當是支持兄弟工作哩。”
站在一邊的史玉林也勸王桂蘭說:“你看,石委員說成這了,你給他個麵子,回去吧。”
王桂蘭心中牽掛著孩子,就給魏戰商量:“魏戰叔,要不咱先回去等信吧。”
魏戰看大夥這樣,就把正吸的煙袋在台階上的石頭上磕了磕說:“先回去,中。可俺吧話擱這(兒),這事不解決不中,不解決俺們還來鄉裏尋,不行就去縣裏。”
在場的鄉領導一疊聲地說:“行,行,行。”“中,中,中。”
眾人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