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蟲害
$65f1$707e$624d$8fc7$53bb$ff0c蟲害$53c8$767b$573a$3002$5f53$65f6$6d41$884c$4e00$4e2a$6c11$8c23$201c$56db$5927$96be$5f04$201d$ff0c$5c31$662f$201c$7f8e$56fd$514b$6797$987f$ff0c$4e2d$4e1c$8428$8fbe$59c6$ff0c$6050$6016$5206$5b50$68c9$94c3$866b$201d$ff0c$201c$68c9$94c3$866b$88ab$5217$4e3a$201c$56db$5927$96be$5f04$201d$4e4b$4e00$ff0c$53ef$89c1$5176$8086$8650$7a0b$5ea6$3002
懷川縣是種棉大縣,境內東西南北設置有四個棉站,計劃經濟時,每年農民不但要交公糧、交餘糧,還要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的棉花。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在致力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這是國計民生最基本的問題,也是人類生存的最起碼要求,不論是國家還是農民自己都十分重視種糧、種棉這個問題。懷川縣地處中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曆史上傳統的產糧、產棉大縣,實行市場經濟後,這裏的農民仍沒有改變這種種植習慣,在田野裏人們不但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糧田,還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秋季也是棉站收購棉花最繁忙的季節沲。
記得以前的電影紀錄片以及大幅油畫對這方麵都有表現,農民喜獲糧棉大豐收喜滋滋地開著拖拉機去交糧、交棉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4f46$4eca$5e74$79cd$68c9$5374$906d$9047$4e86$5386$53f2$4e0a$524d$6240$672a$6709$7684蟲害$8086$8650$ff0c$519c$7530$9$68c9$82b1$7684$679d$5e72$4e0a$3001$6839$830e$4e0a$3001$68c9$53f6$4e0a$4ee5$53ca$7530$5784$9$5230$5904$90fd$722c$6ee1$4e86$68c9$866b$ff0c$6709$4eba$8bf4$8fd9$662f$5929$8c61$6240$81f4$ff0c$4eca$5e74$906d$9047$5927$65f1$ff0c$6c34$571f$5931$8c03$ff0c$6c14$8c61$9519$4e71$ff0c$624d$906d$6b64$5929$707e$3002
棉蟲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非常強,頭天好像將其除盡,第二天到地裏一看又生出很多,一茬一茬層出不窮,越生越多,好像還生生不滅,它們像虱子一樣噬蝕著棉花的軀幹、葉片、果實,農民們看著這些棉田被棉蟲遭害的千瘡百孔、體無完膚,他們焦慮的夜不能眠,疼痛的心裏滴血鄒。
$4e3a$4e86$62ef$6551$8fd9$4e9b$5944$5944$4e00$606f$7684$68c9$7530$ff0c$519c$6c11$4eec$5c55$5f00$4e86$4e00$573a$60e8$70c8$7684$706d$866b$5927$6218$3002$4ed6$4eec$5148$662f$4e70$6765$519c$836f$6309$7167$8bf4$660e$4e66$7684$7528$6cd5$65e5$591c$5728$68c9$7530$9$55b7$6d12$ff0c$4f46$6536$6548$751a$5fae$3002$519c$836f$6253$90fd$4e0d$884c$ff0c$4ed6$4eec$6000$7591$519c$836f$50cf$90a3$4e9b$5047$79cd$5b50$4e00$6837$662f$5047$519c$836f$ff0c$4f46$706b$70e7$7709$6bdb$ff0c$4ed6$4eec$987e$4e0d$5f97$53bb$7ef4$6743$ff0c$5f53$4e0b$706d$866b$624d$662f$5f53$52a1$4e4b$6025$ff0c$519c$6c11$4eec$6124$7136$5f03$53bb$519c$836f$6876$ff0c$8d64$818a$4e0a$9635$ff0c$4ed6$4eec$6ca1$9ed1$6ca1$591c$5730$94bb$5728$5730$9$4eba$5de5$6349$866b$ff0c$70ed$5728$4e09$4f0f$ff0c$519c$6c11$9876$7740$5927$7ea2$65e5$5934$6c57$6d41$6d43$8$ff0c$665a$4e0a$68c9$7530$9$5230$5904$90fd$662f$6253$7740$624b$7535$7b52$5728$5730$9$6349$866b$7684$519c$6c11$ff0c$90a3$60c5$666f$8c01$89c1$4e86$90fd$5fcd$4e0d$4f4f$5730$550f$5618$3002$5c3d$7ba1$8fd9$6837$8fd8$662f$6cbb$4e0d$4e0b$8fd9$573a蟲害$ff0c$800c$4e14$5730$9$7684$68c9$866b$8d8a$6765$8d8a$591a$ff0c$591a$7684$4eba$80c6$98a4$5fc3$60ca$3002
無奈,農民們隻好重新拾起農藥桶,他們加大藥量,全家老少齊上陣,把自己包裹的嚴嚴的,不停地在地裏噴灑著,棉田的上空彌漫著濃濃的農藥味。
這天晚上,史玉林正在鄉裏值班,縣信息科打來電話,說其他鄉鎮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有棉農農藥中毒,問史玉林懷川鄉有無這種情況,史玉林答目前還沒有人上報。信息科通知馬上把所轄村摸一下底,將是否有農藥中毒現象,中毒人數,有無死亡等情況連夜反饋縣信息科,縣領導在坐等這些消息。
史玉林接通知後,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打電話給各村聯係,但夜間村裏電話大都無人值守,棉農農藥中毒一旦發生就是群體件,如果有人死亡更是責任重大,他不敢馬虎,一邊馬上將這種情況電話匯報給了侯書記,一邊想辦法,他靈機一動,如有農藥中毒必先到鄉衛生院救治,想到這裏,他馬上來到了隔壁的衛生院。
還好,通過衛生院院長了解到,目前還未收治有農藥中毒病人,史玉林稍稍地鬆了一口氣,他將這種情況分別給侯書記和縣信息科作了匯報。
一會,侯書記也過來了,為了有備無患,他指示衛生院長迅速組織人員、藥物、器材,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準備工作剛剛就緒,前邊門診就報告一輛小四輪送來一個農藥中毒病人,侯書記和史玉林、衛生院長就趕忙來到門診部。一看不打緊,你猜這位病人是誰,正是史玉林的姐夫王利良。
王利良已經昏迷不醒,醫生正在給他做著檢查,一邊站著史玉林的姐姐史玉琴。
史玉林疾步向前問姐姐:“咋回事?”
姐姐哭著說:“今個吃過晚飯後,你哥說趁夜裏涼快,咱們到棉田裏去打藥吧,俺倆就一起去了。到了地裏你哥說他先進地裏打,讓我在地頭等,一會他被農藥嗆得頂不住了,再讓俺替換他。打了約有半畝,他便又咳又喘,跌跌倒倒地從地裏走出來,嘔吐不止,還渾身打顫,俺看不好,就趕忙讓人開車把他送過來了。”
這時醫生已經給王利良輸上氧氣,王利良的呼吸才順暢平穩了起來,臉顏色也轉過來。
醫護人員把王利良送進搶救間,給他吊上液體,接下來又進行了洗胃排毒。
一個小時候後,王利良轉危為安,他清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奶奶的,這蟲咋真紮實,人都中毒了它都打不死。”
史玉林問:“是不是農藥配的太濃了?”
王利良說:“高出說明書的比例好幾倍,幾乎是純農藥。”
醫生說:“那麽高的濃度,人不中毒才怪。”
史玉琴接過來說:“可就這蟲都打不死,也不知是蟲長結實了,還是藥不管用了。”
醫生說:“蟲打農藥多了,就會產生抗體,農藥就不起作用了。”他看著王利良說,“幸虧你被送來的及時,再遲引起窒息就會有生命危險。”
王利良、史玉林姐弟倆聽了都感到很幸運。
王利良被送到急診病房觀察治療。
期間不斷有農藥中毒的病人被送來衛生院,有的一家幾口同時中毒,很快幾間病房就住滿了病人,後來走廊裏躺的也是病人,好在這些病人都是輕度中毒,醫生均給他們進行了輸液治療。
史玉林將此情況及時進行了匯總,並按要求電話上報縣兩辦信息科。
第二天來鄉衛生院就診的中毒病人更多,聽說其他鄉鎮情況都差不多。
縣領導分幾路到各個鄉鎮衛生院進行調研慰問病人。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羅擁軍帶著人來到懷川鎮時,他看到衛生院的病房裏、走廊裏、院子裏到處都坐著或躺著輸液的病人,有的液體沒處掛就掛在樹枝上,看到這種情景羅永軍心裏酸酸的。
羅主任握著王利良的手說:“咱農民太苦了,簡直在拿身體、拿命種地。”
王利良的眼圈紅了:“俺們人都被農藥放倒了,可還是治不了那些害蟲。”
同病房的一個長者唏噓道:“這是天災啊,就像民國三二年鬧蝗災,蝗蟲遮天蔽日黑壓壓飛過一片,蝗蟲飛過的地裏莊稼就被吃得精光,那年餓死很多人,很多人都到外邊去逃荒要飯。”
一個年輕後生說:“那些棉蟲太強悍了,俺親自試過,將農藥直接抹到它身上,都藥不死它。”
那個老者心疼地說:“看來今年的棉花要歉收了。”
羅永軍安慰道:“身體要緊,咱們再不能這樣玩命了。莊稼不成年年種,這季不成還有下季,但人的生命就有一次,所以一定要珍重。”
陪同的侯書記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羅永軍握著老者的手說:“現在不是民國三十二年,饑殍遍地,戰事頻仍,現在物茂糧豐,國庫充盈,黨和政府一定不會讓咱老百姓挨餓受凍。”
在場的人都紛紛點頭:“那是,那是,這點小災算什麽?這麽多年好年景,誰家沒有個積蓄,自己抗一抗就過去了。”
“就是這蟲鬧的人心煩。”
羅永軍問:“老伯,以您的經驗這場蟲害產生的原因是啥?往年有過前兆沒有?”
那位老者說:“有前兆,這幾年棉鈴蟲一年比一年多,但都沒有今年頑固,用農藥噴灑一下就殺死了,所以人們都沒有把它當回事。”
年輕後生說:“今年怪了,還是那農藥就不管用了。”
王利良說:“醫生說蟲產生抗體了,原來的農藥不起作用了,農藥急需更新換代,否則這棉花就沒法種了。”
羅主任說:“好,俺一定把你們的意見反映上去。”
羅主任一一地給屋裏、院裏的病人握手表示安慰,並召開了病人家屬、院方醫護人員座談會。
根據全縣調研的情況,羅主任親自捉刀寫了一篇調查報告,對這次蟲害及農藥中毒事件進行了匯總,對其危害和影響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對造成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提出了對策和建議。這篇調查報告在省委《內部參閱》全文刊登,《內部參閱》是省領導決策的參考依據,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專門作出兩條批示:一是要農業藥學專家進行科技攻關,研究改良殺蟲農藥配方;二是劃撥專款對受災和農藥中毒的農民進行了醫療補償。
盡管這樣,還是嚴重創傷了農民種棉的積極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懷川縣的農民想起那場蟲災就隔年害怕,他們種棉花種傷了,至此他們改變了種植棉花的傳統習慣,改種其他農作物。這時農民已經可以自主經營土地,種什麽不種什麽全由農民說了算,糧棉市場也已放開,交公糧、交棉花可以以錢代交,所以政府也聽之任之。
十餘年後,中國的西部成為種植棉花的大省,打工潮中內地很多農民湧到西部去摘棉花,《人民日報》對此作過專門報道。最熱時懷川縣作為勞務輸出,也曾組織當地農民赴西部采摘棉花,有個農民被評為采摘能手,一季下來勞務收入逾萬,成為外出打工者的典範。
糧棉市場徹底放開後,農民們不再有交公糧、交餘糧、交棉花的義務,懷川縣的棉麻公司及其下屬的四所棉站隨之癱瘓直至解散,大田裏鮮有農民種植棉花,生產生活用棉主要依靠外購,產棉大縣成為曆史。
華語第一言情站——紅袖添香網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在線閱讀。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蟲害
$65f1$707e$624d$8fc7$53bb$ff0c蟲害$53c8$767b$573a$3002$5f53$65f6$6d41$884c$4e00$4e2a$6c11$8c23$201c$56db$5927$96be$5f04$201d$ff0c$5c31$662f$201c$7f8e$56fd$514b$6797$987f$ff0c$4e2d$4e1c$8428$8fbe$59c6$ff0c$6050$6016$5206$5b50$68c9$94c3$866b$201d$ff0c$201c$68c9$94c3$866b$88ab$5217$4e3a$201c$56db$5927$96be$5f04$201d$4e4b$4e00$ff0c$53ef$89c1$5176$8086$8650$7a0b$5ea6$3002
懷川縣是種棉大縣,境內東西南北設置有四個棉站,計劃經濟時,每年農民不但要交公糧、交餘糧,還要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的棉花。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在致力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這是國計民生最基本的問題,也是人類生存的最起碼要求,不論是國家還是農民自己都十分重視種糧、種棉這個問題。懷川縣地處中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曆史上傳統的產糧、產棉大縣,實行市場經濟後,這裏的農民仍沒有改變這種種植習慣,在田野裏人們不但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糧田,還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秋季也是棉站收購棉花最繁忙的季節沲。
記得以前的電影紀錄片以及大幅油畫對這方麵都有表現,農民喜獲糧棉大豐收喜滋滋地開著拖拉機去交糧、交棉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4f46$4eca$5e74$79cd$68c9$5374$906d$9047$4e86$5386$53f2$4e0a$524d$6240$672a$6709$7684蟲害$8086$8650$ff0c$519c$7530$9$68c9$82b1$7684$679d$5e72$4e0a$3001$6839$830e$4e0a$3001$68c9$53f6$4e0a$4ee5$53ca$7530$5784$9$5230$5904$90fd$722c$6ee1$4e86$68c9$866b$ff0c$6709$4eba$8bf4$8fd9$662f$5929$8c61$6240$81f4$ff0c$4eca$5e74$906d$9047$5927$65f1$ff0c$6c34$571f$5931$8c03$ff0c$6c14$8c61$9519$4e71$ff0c$624d$906d$6b64$5929$707e$3002
棉蟲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非常強,頭天好像將其除盡,第二天到地裏一看又生出很多,一茬一茬層出不窮,越生越多,好像還生生不滅,它們像虱子一樣噬蝕著棉花的軀幹、葉片、果實,農民們看著這些棉田被棉蟲遭害的千瘡百孔、體無完膚,他們焦慮的夜不能眠,疼痛的心裏滴血鄒。
$4e3a$4e86$62ef$6551$8fd9$4e9b$5944$5944$4e00$606f$7684$68c9$7530$ff0c$519c$6c11$4eec$5c55$5f00$4e86$4e00$573a$60e8$70c8$7684$706d$866b$5927$6218$3002$4ed6$4eec$5148$662f$4e70$6765$519c$836f$6309$7167$8bf4$660e$4e66$7684$7528$6cd5$65e5$591c$5728$68c9$7530$9$55b7$6d12$ff0c$4f46$6536$6548$751a$5fae$3002$519c$836f$6253$90fd$4e0d$884c$ff0c$4ed6$4eec$6000$7591$519c$836f$50cf$90a3$4e9b$5047$79cd$5b50$4e00$6837$662f$5047$519c$836f$ff0c$4f46$706b$70e7$7709$6bdb$ff0c$4ed6$4eec$987e$4e0d$5f97$53bb$7ef4$6743$ff0c$5f53$4e0b$706d$866b$624d$662f$5f53$52a1$4e4b$6025$ff0c$519c$6c11$4eec$6124$7136$5f03$53bb$519c$836f$6876$ff0c$8d64$818a$4e0a$9635$ff0c$4ed6$4eec$6ca1$9ed1$6ca1$591c$5730$94bb$5728$5730$9$4eba$5de5$6349$866b$ff0c$70ed$5728$4e09$4f0f$ff0c$519c$6c11$9876$7740$5927$7ea2$65e5$5934$6c57$6d41$6d43$8$ff0c$665a$4e0a$68c9$7530$9$5230$5904$90fd$662f$6253$7740$624b$7535$7b52$5728$5730$9$6349$866b$7684$519c$6c11$ff0c$90a3$60c5$666f$8c01$89c1$4e86$90fd$5fcd$4e0d$4f4f$5730$550f$5618$3002$5c3d$7ba1$8fd9$6837$8fd8$662f$6cbb$4e0d$4e0b$8fd9$573a蟲害$ff0c$800c$4e14$5730$9$7684$68c9$866b$8d8a$6765$8d8a$591a$ff0c$591a$7684$4eba$80c6$98a4$5fc3$60ca$3002
無奈,農民們隻好重新拾起農藥桶,他們加大藥量,全家老少齊上陣,把自己包裹的嚴嚴的,不停地在地裏噴灑著,棉田的上空彌漫著濃濃的農藥味。
這天晚上,史玉林正在鄉裏值班,縣信息科打來電話,說其他鄉鎮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有棉農農藥中毒,問史玉林懷川鄉有無這種情況,史玉林答目前還沒有人上報。信息科通知馬上把所轄村摸一下底,將是否有農藥中毒現象,中毒人數,有無死亡等情況連夜反饋縣信息科,縣領導在坐等這些消息。
史玉林接通知後,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打電話給各村聯係,但夜間村裏電話大都無人值守,棉農農藥中毒一旦發生就是群體件,如果有人死亡更是責任重大,他不敢馬虎,一邊馬上將這種情況電話匯報給了侯書記,一邊想辦法,他靈機一動,如有農藥中毒必先到鄉衛生院救治,想到這裏,他馬上來到了隔壁的衛生院。
還好,通過衛生院院長了解到,目前還未收治有農藥中毒病人,史玉林稍稍地鬆了一口氣,他將這種情況分別給侯書記和縣信息科作了匯報。
一會,侯書記也過來了,為了有備無患,他指示衛生院長迅速組織人員、藥物、器材,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準備工作剛剛就緒,前邊門診就報告一輛小四輪送來一個農藥中毒病人,侯書記和史玉林、衛生院長就趕忙來到門診部。一看不打緊,你猜這位病人是誰,正是史玉林的姐夫王利良。
王利良已經昏迷不醒,醫生正在給他做著檢查,一邊站著史玉林的姐姐史玉琴。
史玉林疾步向前問姐姐:“咋回事?”
姐姐哭著說:“今個吃過晚飯後,你哥說趁夜裏涼快,咱們到棉田裏去打藥吧,俺倆就一起去了。到了地裏你哥說他先進地裏打,讓我在地頭等,一會他被農藥嗆得頂不住了,再讓俺替換他。打了約有半畝,他便又咳又喘,跌跌倒倒地從地裏走出來,嘔吐不止,還渾身打顫,俺看不好,就趕忙讓人開車把他送過來了。”
這時醫生已經給王利良輸上氧氣,王利良的呼吸才順暢平穩了起來,臉顏色也轉過來。
醫護人員把王利良送進搶救間,給他吊上液體,接下來又進行了洗胃排毒。
一個小時候後,王利良轉危為安,他清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奶奶的,這蟲咋真紮實,人都中毒了它都打不死。”
史玉林問:“是不是農藥配的太濃了?”
王利良說:“高出說明書的比例好幾倍,幾乎是純農藥。”
醫生說:“那麽高的濃度,人不中毒才怪。”
史玉琴接過來說:“可就這蟲都打不死,也不知是蟲長結實了,還是藥不管用了。”
醫生說:“蟲打農藥多了,就會產生抗體,農藥就不起作用了。”他看著王利良說,“幸虧你被送來的及時,再遲引起窒息就會有生命危險。”
王利良、史玉林姐弟倆聽了都感到很幸運。
王利良被送到急診病房觀察治療。
期間不斷有農藥中毒的病人被送來衛生院,有的一家幾口同時中毒,很快幾間病房就住滿了病人,後來走廊裏躺的也是病人,好在這些病人都是輕度中毒,醫生均給他們進行了輸液治療。
史玉林將此情況及時進行了匯總,並按要求電話上報縣兩辦信息科。
第二天來鄉衛生院就診的中毒病人更多,聽說其他鄉鎮情況都差不多。
縣領導分幾路到各個鄉鎮衛生院進行調研慰問病人。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羅擁軍帶著人來到懷川鎮時,他看到衛生院的病房裏、走廊裏、院子裏到處都坐著或躺著輸液的病人,有的液體沒處掛就掛在樹枝上,看到這種情景羅永軍心裏酸酸的。
羅主任握著王利良的手說:“咱農民太苦了,簡直在拿身體、拿命種地。”
王利良的眼圈紅了:“俺們人都被農藥放倒了,可還是治不了那些害蟲。”
同病房的一個長者唏噓道:“這是天災啊,就像民國三二年鬧蝗災,蝗蟲遮天蔽日黑壓壓飛過一片,蝗蟲飛過的地裏莊稼就被吃得精光,那年餓死很多人,很多人都到外邊去逃荒要飯。”
一個年輕後生說:“那些棉蟲太強悍了,俺親自試過,將農藥直接抹到它身上,都藥不死它。”
那個老者心疼地說:“看來今年的棉花要歉收了。”
羅永軍安慰道:“身體要緊,咱們再不能這樣玩命了。莊稼不成年年種,這季不成還有下季,但人的生命就有一次,所以一定要珍重。”
陪同的侯書記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羅永軍握著老者的手說:“現在不是民國三十二年,饑殍遍地,戰事頻仍,現在物茂糧豐,國庫充盈,黨和政府一定不會讓咱老百姓挨餓受凍。”
在場的人都紛紛點頭:“那是,那是,這點小災算什麽?這麽多年好年景,誰家沒有個積蓄,自己抗一抗就過去了。”
“就是這蟲鬧的人心煩。”
羅永軍問:“老伯,以您的經驗這場蟲害產生的原因是啥?往年有過前兆沒有?”
那位老者說:“有前兆,這幾年棉鈴蟲一年比一年多,但都沒有今年頑固,用農藥噴灑一下就殺死了,所以人們都沒有把它當回事。”
年輕後生說:“今年怪了,還是那農藥就不管用了。”
王利良說:“醫生說蟲產生抗體了,原來的農藥不起作用了,農藥急需更新換代,否則這棉花就沒法種了。”
羅主任說:“好,俺一定把你們的意見反映上去。”
羅主任一一地給屋裏、院裏的病人握手表示安慰,並召開了病人家屬、院方醫護人員座談會。
根據全縣調研的情況,羅主任親自捉刀寫了一篇調查報告,對這次蟲害及農藥中毒事件進行了匯總,對其危害和影響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對造成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提出了對策和建議。這篇調查報告在省委《內部參閱》全文刊登,《內部參閱》是省領導決策的參考依據,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專門作出兩條批示:一是要農業藥學專家進行科技攻關,研究改良殺蟲農藥配方;二是劃撥專款對受災和農藥中毒的農民進行了醫療補償。
盡管這樣,還是嚴重創傷了農民種棉的積極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懷川縣的農民想起那場蟲災就隔年害怕,他們種棉花種傷了,至此他們改變了種植棉花的傳統習慣,改種其他農作物。這時農民已經可以自主經營土地,種什麽不種什麽全由農民說了算,糧棉市場也已放開,交公糧、交棉花可以以錢代交,所以政府也聽之任之。
十餘年後,中國的西部成為種植棉花的大省,打工潮中內地很多農民湧到西部去摘棉花,《人民日報》對此作過專門報道。最熱時懷川縣作為勞務輸出,也曾組織當地農民赴西部采摘棉花,有個農民被評為采摘能手,一季下來勞務收入逾萬,成為外出打工者的典範。
糧棉市場徹底放開後,農民們不再有交公糧、交餘糧、交棉花的義務,懷川縣的棉麻公司及其下屬的四所棉站隨之癱瘓直至解散,大田裏鮮有農民種植棉花,生產生活用棉主要依靠外購,產棉大縣成為曆史。
華語第一言情站——紅袖添香網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