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裏的那些笑傲王侯的俠客們也就隻能存在於小說之中,所謂的笑傲王侯那隻不過是作者的一廂情願罷了。
而在真正的曆史之中,“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才是人們普遍的思想。
李世民身邊的供奉中就有這樣的技擊高手,他們長年累月的打熬身體,練出高明的技擊技巧,也不過對付幾個乃至十幾人而已。
而且對上了幾十、上百人的軍陣,也隻能是抱憾而歸罷了。
聽了兒子的描述,李世民沉吟了片刻這才說道:“雉奴,這件事本就是你的不對。”
李治張了張嘴巴,想要反駁,可到最後隻得委委屈屈地應道:“父皇說的對,是兒臣的錯。”
“你心裏還不服氣?”
“兒臣不敢。”
“罷了,今天朕就與你說一說好了。”
“兕子嫁人,於情於理她與駙馬就成了一家人。你關心妹妹,這個朕能理解,可你也不能直接去找兕子的駙馬毆鬥。”
“你輸了,這是自討沒趣,丟了我皇家的臉麵;贏了,民間會怎麽看兕子?會認為她恃寵而驕,倚仗皇家勢力,欺侮駙馬。”
“兒臣沒有這個想法,父皇明鑒啊。”
“朕當然知道你沒有這樣的想法,可是你能保證每個人都不這樣想嗎?”
“這……兒臣真的知錯了。”
“算了,這件事就過去了。朕不責怪你私自插手公主府內部事的責任,不過也不會追究兕子的駙馬將你打傷的事情。”
“你也不許再去伺機報複,明白了嗎?”
所以,這個仇就沒辦法報了唄?
雖然心有不甘,可李治也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是,兒臣遵旨。”
看著兒子委屈的樣子,李世民笑了起來,正要說話,就見如月匆匆來報:兕子已經睡醒了。
父子二人連忙趕去探望,兕子臥在床上,小小的一團,見到父親和哥哥來,哼了一聲就把身子扭過去,也不看他們。
“咳咳……兕子,你的身體怎麽樣了,有沒有感到哪裏不舒服?”
兕子哼了一聲,沒有回應。
“那要不要把孫老神仙請來,給你瞧瞧?”
“不用了,父皇。如月……”
“奴婢在。”
“伺候我洗漱更衣,我們回府。”
“是……”
李世民有點尷尬,一向乖巧懂事的兕子此時居然使起了小性子,一邊讓他覺得心裏很不是滋味,另一方麵也在感歎女兒確實是長大了。
等兕子更衣完畢,李世民特意親自送她回了公主府,並且在車輦上再三保證,絕不再提重選駙馬一事,這才讓兕子的小臉上露出了笑容。
“父皇,您也勞累了一天了,趕快回宮歇息去吧。”
到了大門口,兕子堂而皇之的下了逐客令,李世民心裏就好像吃了一百多斤的酸橘子一樣:“兕子,怎麽都不讓父皇去你府裏坐一坐了嗎?”
兕子一想,這也確實是應該,於是命如月趕快準備茶點,準備招待了父皇就讓他趕快走人。
看著女兒心不在焉的和自己玩一問一答的遊戲,李世民心裏越來越難受,不過他也沒處說理去——畢竟這個駙馬是李世民強迫著兕子答應的,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眼珠一轉,李世民問道:“對了,兕子。朕聽說你的駙馬在查賬,可有此事?”
聽到父皇提起陳軒,兕子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頭:
“是啊,父皇。駙馬他把府中這幾個月的賬冊都要了去,正在一頁一頁的仔細核對呢。要不,女兒帶您去看看?”
“也好,反正現在回宮也沒什麽事,就帶朕去看看好了。”
隨著兕子來到了書房外,李世民才想推門而入,就見女兒衝著他招手:“父皇,這邊。這裏留了一個好位置給您。”
李世民:?
“快來啊,父皇。這邊看的最清楚了。”
沒辦法,這位大唐的皇帝隻能學著女兒一樣,趴在窗戶紙外,順著小洞往裏麵看。
然後李世民就聽到女兒喃喃自語道:“這個呆子,怎麽一直保持這個姿勢不動?難道他不知道勞逸結合嗎?”
“兕子,你在說什麽?”
“哦,父皇。駙馬他用這個姿勢看賬冊,幾乎是一天都沒挪地方呢,女兒是擔心他會有些過於勞累了。”
想起以前兕子也經常提醒自己,批閱奏章的時候要注意身體,李世民在心裏不斷的告訴自己:我不酸,我不酸。
隻是看了一會,就連李世民也發現了陳軒的特別之處。
李世民很喜歡用氣勢來判斷別人——這個詞是一個很寬泛而且很模糊的概念。
其中包含了一個人的膽量、氣度以及平日裏一言一行中所展現出來的各種細節。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此時陳軒雖然是一個人待在書房中,看的也是極為枯燥乏味的賬冊,可腰板挺的筆直,可以說是坐如鍾。
而且看了這麽久,他都沒有絲毫的晃動或者是彎腰塌背,這是心性不堅定,自知力不強的人絕對無法做到的。
隻是看了這一會,李世民居然從陳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這讓他對這個年輕人的看法大為改觀。
考慮了一下,李世民直接推門而入,來到了陳軒身邊,隻不過這麽一看讓他差點震驚出聲。
這麽一手好飛白,難道就出自於此人之手?
就見賬冊上的批注用的正是李世民苦苦臨摹,已經小有所成的飛白體。
這字跡似流星劃過蒼穹,有的如快艇急馳水麵,有的如懸崖瀑布飛縱,有的像織布細線伸展,有的若女子秀發隨風飄動……
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顯然已經達到了一個至臻的境界,就連李世民也是歎為觀止。
看過了書法,內容成為了李世民所關注的重點。
他發現,陳軒重新謄寫的賬冊用的是自己從未見過的記賬方式,即使如李世民這樣對於賬冊一竅不通的人,隻要仔細揣摩一會,也能看出其中的奧妙。
對比於大唐官方以及民間在使用的記賬方式,這種新穎的記賬法顯然更加高效,也更加能令人看懂。
而在真正的曆史之中,“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才是人們普遍的思想。
李世民身邊的供奉中就有這樣的技擊高手,他們長年累月的打熬身體,練出高明的技擊技巧,也不過對付幾個乃至十幾人而已。
而且對上了幾十、上百人的軍陣,也隻能是抱憾而歸罷了。
聽了兒子的描述,李世民沉吟了片刻這才說道:“雉奴,這件事本就是你的不對。”
李治張了張嘴巴,想要反駁,可到最後隻得委委屈屈地應道:“父皇說的對,是兒臣的錯。”
“你心裏還不服氣?”
“兒臣不敢。”
“罷了,今天朕就與你說一說好了。”
“兕子嫁人,於情於理她與駙馬就成了一家人。你關心妹妹,這個朕能理解,可你也不能直接去找兕子的駙馬毆鬥。”
“你輸了,這是自討沒趣,丟了我皇家的臉麵;贏了,民間會怎麽看兕子?會認為她恃寵而驕,倚仗皇家勢力,欺侮駙馬。”
“兒臣沒有這個想法,父皇明鑒啊。”
“朕當然知道你沒有這樣的想法,可是你能保證每個人都不這樣想嗎?”
“這……兒臣真的知錯了。”
“算了,這件事就過去了。朕不責怪你私自插手公主府內部事的責任,不過也不會追究兕子的駙馬將你打傷的事情。”
“你也不許再去伺機報複,明白了嗎?”
所以,這個仇就沒辦法報了唄?
雖然心有不甘,可李治也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是,兒臣遵旨。”
看著兒子委屈的樣子,李世民笑了起來,正要說話,就見如月匆匆來報:兕子已經睡醒了。
父子二人連忙趕去探望,兕子臥在床上,小小的一團,見到父親和哥哥來,哼了一聲就把身子扭過去,也不看他們。
“咳咳……兕子,你的身體怎麽樣了,有沒有感到哪裏不舒服?”
兕子哼了一聲,沒有回應。
“那要不要把孫老神仙請來,給你瞧瞧?”
“不用了,父皇。如月……”
“奴婢在。”
“伺候我洗漱更衣,我們回府。”
“是……”
李世民有點尷尬,一向乖巧懂事的兕子此時居然使起了小性子,一邊讓他覺得心裏很不是滋味,另一方麵也在感歎女兒確實是長大了。
等兕子更衣完畢,李世民特意親自送她回了公主府,並且在車輦上再三保證,絕不再提重選駙馬一事,這才讓兕子的小臉上露出了笑容。
“父皇,您也勞累了一天了,趕快回宮歇息去吧。”
到了大門口,兕子堂而皇之的下了逐客令,李世民心裏就好像吃了一百多斤的酸橘子一樣:“兕子,怎麽都不讓父皇去你府裏坐一坐了嗎?”
兕子一想,這也確實是應該,於是命如月趕快準備茶點,準備招待了父皇就讓他趕快走人。
看著女兒心不在焉的和自己玩一問一答的遊戲,李世民心裏越來越難受,不過他也沒處說理去——畢竟這個駙馬是李世民強迫著兕子答應的,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眼珠一轉,李世民問道:“對了,兕子。朕聽說你的駙馬在查賬,可有此事?”
聽到父皇提起陳軒,兕子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頭:
“是啊,父皇。駙馬他把府中這幾個月的賬冊都要了去,正在一頁一頁的仔細核對呢。要不,女兒帶您去看看?”
“也好,反正現在回宮也沒什麽事,就帶朕去看看好了。”
隨著兕子來到了書房外,李世民才想推門而入,就見女兒衝著他招手:“父皇,這邊。這裏留了一個好位置給您。”
李世民:?
“快來啊,父皇。這邊看的最清楚了。”
沒辦法,這位大唐的皇帝隻能學著女兒一樣,趴在窗戶紙外,順著小洞往裏麵看。
然後李世民就聽到女兒喃喃自語道:“這個呆子,怎麽一直保持這個姿勢不動?難道他不知道勞逸結合嗎?”
“兕子,你在說什麽?”
“哦,父皇。駙馬他用這個姿勢看賬冊,幾乎是一天都沒挪地方呢,女兒是擔心他會有些過於勞累了。”
想起以前兕子也經常提醒自己,批閱奏章的時候要注意身體,李世民在心裏不斷的告訴自己:我不酸,我不酸。
隻是看了一會,就連李世民也發現了陳軒的特別之處。
李世民很喜歡用氣勢來判斷別人——這個詞是一個很寬泛而且很模糊的概念。
其中包含了一個人的膽量、氣度以及平日裏一言一行中所展現出來的各種細節。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此時陳軒雖然是一個人待在書房中,看的也是極為枯燥乏味的賬冊,可腰板挺的筆直,可以說是坐如鍾。
而且看了這麽久,他都沒有絲毫的晃動或者是彎腰塌背,這是心性不堅定,自知力不強的人絕對無法做到的。
隻是看了這一會,李世民居然從陳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這讓他對這個年輕人的看法大為改觀。
考慮了一下,李世民直接推門而入,來到了陳軒身邊,隻不過這麽一看讓他差點震驚出聲。
這麽一手好飛白,難道就出自於此人之手?
就見賬冊上的批注用的正是李世民苦苦臨摹,已經小有所成的飛白體。
這字跡似流星劃過蒼穹,有的如快艇急馳水麵,有的如懸崖瀑布飛縱,有的像織布細線伸展,有的若女子秀發隨風飄動……
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顯然已經達到了一個至臻的境界,就連李世民也是歎為觀止。
看過了書法,內容成為了李世民所關注的重點。
他發現,陳軒重新謄寫的賬冊用的是自己從未見過的記賬方式,即使如李世民這樣對於賬冊一竅不通的人,隻要仔細揣摩一會,也能看出其中的奧妙。
對比於大唐官方以及民間在使用的記賬方式,這種新穎的記賬法顯然更加高效,也更加能令人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