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定。在皇帝的眼裏,跟祖宗萬代江山社稷相比,神馬都是浮雲。盤問一番,這梁毗也是把硬骨頭,管你什麽當朝權貴,照樣彈劾不停,當著文帝的麵那也是侃侃而談。打的彈劾旗號那是相當有水平,反正是為你們老楊家的江山社稷,老板您看著辦。文帝聽聽也有道理,這麽好的人,赤膽忠心的,放了吧。
況且朝廷官員如果真是鐵板一塊,被個別權貴或重臣脅迫壓製著,要不偷懶要不結黨要不欺上瞞下貪汙受賄,那皇帝可就成傀儡了。最可怕的是下麵捆成一團不槍口一致對著皇帝,那皇帝頭更大。
所以對這些個不同意見,尤其是彈劾反對這些個權臣重臣的不同派係,皇帝還是都能夠理解的,並且說實在的,領導也確實需要這幫個重機槍式的幹部,能咬能衝能打能殺的。
這幫人,一句話,有用!那對楊素,皇帝可就有些防範了。首先讓他不用每天到尚書省報到上班,理由那是相當的冠冕堂皇。說你作為左仆射,那是一把手總理,每天要考慮的是國之大事,那些細務,就交由下麵人去辦理吧。
這樣,就規定總理每三天或每五天去下國務院露把臉。名義上是關心照顧老同誌,其實是明升暗降,剪除楊大人在行政上的羽翼和權力。
楊**精一個怎會看不出其中端倪?心想老板你也是秋後的螞蚱了,能蹦躂幾天啊?反正我抱緊小老板了,熬死你也沒幾天。但現在沒辦法,大老板發話了,楊素雖然一百個不滿意,那也沒轍,照辦吧。
就這,到老皇帝死,這個楊素一直再沒有直接插手尚書省的事務。
還沒完。另外,直接把楊素弟弟楊約調離中央,讓他到偏遠的伊州掛職。這位楊約,是楊素的同父異母弟弟,性情狡詐,但為人聰明尤其是記憶力特別好。在楊廣上位過程中立功不少啊,所以在朝廷那是相當得勢。但這人有個缺憾,小時候由於太過調皮,在爬樹時直接跌落下來,摔成了太監。
所以楊廣要跟楊素結成政治同盟想要扳倒高熲和太子楊勇的時候,讓宇文述將楊約拉下水,那糖衣炮彈用的是金錢開道,美色在楊約這兒那無用武之地啊。後來楊廣在老爹文帝死後,第一個矯詔賜死的人就是大哥楊勇,這個操刀者便是這個楊約。
此人陰險狡詐而且異常聰明,當槍使是不二人選。但在治理國家方麵,那是大大地不能用。不動聲色地將楊素趕出國務院,另外剪掉他在朝廷中的羽翼。這兩手下來。楊素的政治勢力被文帝壓了下去。
總要用人吧,這個時候,文帝用的是另一個年輕人。自己的小女兒蘭陵公主的夫君,河東解縣人柳述。獨孤皇後死後,他最寵幸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小女婿,兵部尚書柳述。這個柳述,出身河東柳氏,也是名門望族。在那個講究封建門第的年代,有了這個門第自然當官就簡單了。他的老爸柳機,本是北周重臣,幫助北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天下。
到楊堅篡周立隋的時候,其實柳機並不是站在楊堅這邊的。但不知道什麽原因,文帝楊堅非常看重柳機。有時候喜歡一個人並不需要特別理由,即使他兩條心地跟你對著幹。
楊堅就是喜歡柳機,最後甚至不惜將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蘭陵公主許配給柳機的兒子柳述,直接做兒女親家,成一家人得了。愛屋及烏,楊堅也特別寵幸自己這個小女婿。
到開皇末年,柳述已經官拜黃門侍郎,襲爵建安郡公。到仁壽初,柳述更不得了,官拜兵部尚書並參掌朝廷機務。勢頭完全蓋過了左仆射楊素。這個時候,文帝楊堅確實也需要休息了,沒有了獨孤皇後這個陳年老醋壇子,楊堅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做回男人玩玩喜歡的妃子了。
史書上記載隋文帝楊堅仁壽年間(公元601年――公元604年)這段時間,皇帝基本都在仁壽宮跟妃子們度假。而太子楊廣在大興城監國。在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就是這個小女婿柳述。他成了陪文帝楊堅走過生命中最後旅程的曆史見證者。不過,他也為此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在**,獨孤皇後歸了西。皇帝身邊少了一個政治盟友和說心裏話的人。晚上掖被子的活雖然小太監或小宮女給代了勞,但少年夫妻老來伴,文帝總覺得內心空落落的。楊堅感情上出現了空檔期。
不過很快,皇帝的特權起了作用。獨孤皇後走了,馬上有人補位上來。史書上記載有兩個南方美女陪文帝走到了生命終點。一個就是宣華夫人陳氏,一個是容華夫人蔡氏。兩個年輕貌美的南朝女子,撫慰了文帝那顆孤寂拔涼的心,給他的晚年帶來了溫暖和歡樂。
隋文帝英雄一生,作為天下之主,最後終於可以在獨孤皇後走後光明正大地跟自己喜歡的妃嬪夜夜笙歌了。兩廂對比,文帝感覺太好了。
想那獨孤皇後在世的時候,楊堅哪敢有現在這般自由,玩個尉遲姑娘,都要被皇後責罵和處理。現在多好,這年輕的南方姑娘奏是好啊。錢鍾書先生對這個老年人談戀愛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說這個老年人談戀愛啊,像“老房子著火,那是沒完沒了啊”。楊堅很享受,生活很美好。反正長安有太子監國,這麽優秀的接班人他當然放心了,他甚至都想呆在仁壽宮不回大興城了。
也可能是壓抑時間太長,楊堅在熱戀期身體太過透支,老骨頭很快被掏空。
看來吃飯睡覺幹啥都要有節製啊,沒有了節製,那很快就玩完。赴陰曹地府之前在生命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老楊頭最終還是想起了自己的結發妻子,獨孤迦邏小姐。很後悔,很懷念獨孤妹子啊。
楊堅死時對侍者說過一句話,被記錄在了史書上。“使皇後在,吾不及此。”看來紅顏真是禍水,英雄如楊堅者也是難過美人關啊。
說這個容華夫人蔡氏,具體史書上沒有記載,隻知道這位姐姐是丹陽人,也就是現在江蘇省鎮江市人。但這個宣華夫人陳氏,史書上可是記載得相當詳細,並且對曆史的進程發展產生了影響,並給我們這些想了解曆史真相的人增加了不少負擔和麻煩啊。
美女本來跟政治沒什麽關係,但皇帝的美女那就有點不一樣了。曆史上記載這個文帝之死還是疑點頗多。《隋書》上根本沒說。但大明鼎鼎的《資治通鑒》可就說得很詳細了。
說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的六七月間,文帝病重,這時候皇帝正在仁壽宮度假,剛過完年就來的,已經半年了。
這個時候招太子和大臣來身邊侍疾,兩層含義。一個是真的照顧老爹。但更重要的是下一個,為了政治的平穩過渡並以防出現政治動蕩。
皇帝萬一有什麽不測,如果太子大臣不在身邊,有人會假傳遺詔從而號令天下,這就麻煩了。這個時候在皇帝身邊的除了宮女太監和兩位美人以外,就是大臣和太子楊廣。太子住在大寶殿,緊鄰皇帝寢宮。
大臣是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參掌機務柳述和黃門侍郎元岩。發生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楊廣每天都要跟楊素通過寫信單線聯係,探知父皇病情順便討論如何商量對策安排軍國大事。
這就發生了一件差點影響太子楊廣進位的大事。說有一次這哥倆由於傳的信息太過頻繁和隱蔽,傳信人不小心在傳信息的過程中這信就被誤達到了老板楊堅手裏。
因為當時是政治敏感期,信件上麵也沒有注明寄信人是誰,收信人是誰。這傳信人也不清楚啊。就這,一個小小的差錯,差點將楊廣楊素這哥倆送進陰曹地府。皇帝拿到這信,生氣是必須的。“噢,我還沒有死,你們就在這裏安排後事,安排你們如何上位,如何施政怎麽怎麽的。”
後果自然很嚴重。還有一件事,那就更不能容忍了。說有一天早上,這個宣華夫人陳氏早上來見這個楊堅。楊堅就發現這個美人神色有點不對勁,就問宣華夫人,說你怎麽啦。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這裏的“無禮”可不是說楊廣對陳氏不禮貌。古漢語中的無禮尤其是針對女同胞說的話那可就嚴重了,特指對女同胞的性侵犯。
這還得了,那楊堅就非常生氣,拍著龍榻大聲喊道:“這個畜生,獨孤迦邏誤了我啊。”
馬上通知柳述和元岩,讓他們招自己的兒子來。這柳述還準備喊太子過來呢,楊堅明確告訴他說讓他們把廢太子楊勇給喊過來。皇帝目的很明確呀,他要廢掉楊廣重新改立楊勇。這柳述跟元岩馬上出來準備起草敕書。楊廣的被廢就在頃刻。
正在千鈞一發之際。楊素出手了。楊素在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馬上將這一緊急信息上報給太子楊廣。
那楊廣可不敢怠慢,楊廣首先以皇帝名義矯詔將柳述、元岩拿下,並立即派東宮衛士繳了皇帝寢宮禁兵的械。並派親信宇文述、郭衍守衛宮禁,然後將**人員趕出皇宮,禁止一切人等與皇帝接觸。同時將侍疾人員換為自己的親信太子右庶子張衡(不是那個發明地動儀的兄弟)。接著很快,文帝歸西。外間就議論紛紛,說皇帝死得蹊蹺。
兩位夫人(宣華夫人跟容華夫人)很害怕。過了一會,太子使者給陳夫人送來了一個貼著封條的小金盒,陳夫人很恐懼,以為是**,要賜自己死,嚇得陳美女不敢打開,在侍者的催促下,哆哆嗦嗦打開一看,是一個同心結。當天晚上,楊廣就臨幸了陳夫人。
哇塞,按照司馬光老先生的描寫,這實在太精彩了。這段敘述繪聲繪色栩栩如生,感覺司馬光先生就在現場拍曆史紀錄片,關鍵是邏輯顯得很嚴整。尤其是對楊廣描寫,非常符合一個墮落殘暴並荒淫陰險的末代君主的形象。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不是事實。曆史絕不是這樣。
《資治通鑒》成書在公元11世紀,距離事件發生已經有了四百多年。而《隋書》成書在唐初,距離事件發生僅僅二十多年,很多事情撰寫者都經曆過,所以可信度更高
是楊廣做的這兩件事很蹊蹺。首先跟楊素的書信來往,這有可能誤傳到楊堅那兒。
因為太子跟大臣的交往本來就應該避嫌,兩人麵對麵交流或者私下溝通交流都會有風險。送信人有可能並不知道這信是給誰的,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在上麵注明誰寫的信,交給誰等等。
所以皇帝發現這哥倆的私信也屬正常,皇帝發火也不意外。但反過來想一想,楊廣和楊素之間的私信交流難道不是必要的?緊急的?老皇帝病重期間,政治敏感期又不能公開談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身後事和朝廷重要決策意見,通過這種私下書信的方式是既安全又可靠,是個好方法。另外就是**和性侵犯宣華夫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三個理由:首先楊廣不是個感情隨便,行為衝動,喜怒溢於言表的人。犯罪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行為受其內心調控,行為過程受個性特征控製。楊廣的性格非常持重,城府很深。
從他跟楊勇的政治鬥爭、平陳以及當揚州總管期間的所有表現來看,他做事有計劃、有章法、有步驟,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分寸拿捏得非常之好,從來不會一時興起或由於衝動而做出出格之事。
時他還是一個堅持的人。為搶班奪權已經裝了二十年的孫子,這二十年如一日地玩命表現,一副節製、勤儉、持重、謙虛謹慎的聖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老爹馬上就死了,他比誰都清楚。
他怎麽會等不及這麽幾天,隨隨便便做出這等弑君淫母對他登位有影響的愚蠢之舉?另外,他並不是**之徒。史書上記載他隻寵幸皇後蕭妃,生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和蕭妃生的。
反過來如果楊廣真的很**,作為皇帝,他有絕對權力去臨幸任何一個他喜歡的女人,給他多生皇子。那他的皇子應該不止三個吧。
所以說,這一天的事情有疑點。楊廣沒有**陳妃,他更沒有害死父親。那就奇怪了。為什麽司馬光老先生要這樣描述?這兩件事到底有沒有?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麽?讓我們回到一千四百年前,通過認真分析史料,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曆史場景。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六七月間,文帝楊堅同誌終於感覺不行了,他病了,病得很重。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麵的。一個確實年齡大了。
常年的戎馬生涯、宮廷政治鬥爭以及國務大事的操勞,侵蝕了楊堅的健康。就像一台機器,年久失修和過度長時間使用,機器零件老化加損耗了,生病是難免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獨孤皇後走了,少了一個政治盟友,他缺少了一個精神支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讓他沉湎酒色也直接令他的建康狀況每況日下。
這期間確實是柳述、楊素和太子楊廣在仁壽宮陪他。司馬光老先生講的元岩早死了,開皇年間就掛了,這裏根本沒這位兄弟。當然還有陪他走到生命終點的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
確實楊素和楊廣有書信來往,同時他們商量軍機大事的信函也確實在送信人的失誤之下誤達到了楊堅的手上,楊堅也確實很生氣。在生命最後一刻,楊堅確實攬著楊廣的脖子把他交給何稠等大臣,也確實跟大臣們唏噓告別。
他也確實說了:“使皇後在,吾不及此。”楊廣為了安全期間,也確實把宮人趕出皇帝寢宮,確實派衛士把守宮門。
作為帝國特殊時期的接班人,為了維護帝國的安全和政權的順利交接,他做這些事無可厚非。行動果斷、必要和到位。但下麵這幾件事,我相信他肯定沒做。
性侵犯並奸汙宣華夫人陳氏!更有甚者有人堂而皇之將老爹楊堅之死都按在楊廣頭上。說他弑君淫母逼妹奪權!我看這就不僅不是戲說了,改亂說和胡說了。
況且朝廷官員如果真是鐵板一塊,被個別權貴或重臣脅迫壓製著,要不偷懶要不結黨要不欺上瞞下貪汙受賄,那皇帝可就成傀儡了。最可怕的是下麵捆成一團不槍口一致對著皇帝,那皇帝頭更大。
所以對這些個不同意見,尤其是彈劾反對這些個權臣重臣的不同派係,皇帝還是都能夠理解的,並且說實在的,領導也確實需要這幫個重機槍式的幹部,能咬能衝能打能殺的。
這幫人,一句話,有用!那對楊素,皇帝可就有些防範了。首先讓他不用每天到尚書省報到上班,理由那是相當的冠冕堂皇。說你作為左仆射,那是一把手總理,每天要考慮的是國之大事,那些細務,就交由下麵人去辦理吧。
這樣,就規定總理每三天或每五天去下國務院露把臉。名義上是關心照顧老同誌,其實是明升暗降,剪除楊大人在行政上的羽翼和權力。
楊**精一個怎會看不出其中端倪?心想老板你也是秋後的螞蚱了,能蹦躂幾天啊?反正我抱緊小老板了,熬死你也沒幾天。但現在沒辦法,大老板發話了,楊素雖然一百個不滿意,那也沒轍,照辦吧。
就這,到老皇帝死,這個楊素一直再沒有直接插手尚書省的事務。
還沒完。另外,直接把楊素弟弟楊約調離中央,讓他到偏遠的伊州掛職。這位楊約,是楊素的同父異母弟弟,性情狡詐,但為人聰明尤其是記憶力特別好。在楊廣上位過程中立功不少啊,所以在朝廷那是相當得勢。但這人有個缺憾,小時候由於太過調皮,在爬樹時直接跌落下來,摔成了太監。
所以楊廣要跟楊素結成政治同盟想要扳倒高熲和太子楊勇的時候,讓宇文述將楊約拉下水,那糖衣炮彈用的是金錢開道,美色在楊約這兒那無用武之地啊。後來楊廣在老爹文帝死後,第一個矯詔賜死的人就是大哥楊勇,這個操刀者便是這個楊約。
此人陰險狡詐而且異常聰明,當槍使是不二人選。但在治理國家方麵,那是大大地不能用。不動聲色地將楊素趕出國務院,另外剪掉他在朝廷中的羽翼。這兩手下來。楊素的政治勢力被文帝壓了下去。
總要用人吧,這個時候,文帝用的是另一個年輕人。自己的小女兒蘭陵公主的夫君,河東解縣人柳述。獨孤皇後死後,他最寵幸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小女婿,兵部尚書柳述。這個柳述,出身河東柳氏,也是名門望族。在那個講究封建門第的年代,有了這個門第自然當官就簡單了。他的老爸柳機,本是北周重臣,幫助北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天下。
到楊堅篡周立隋的時候,其實柳機並不是站在楊堅這邊的。但不知道什麽原因,文帝楊堅非常看重柳機。有時候喜歡一個人並不需要特別理由,即使他兩條心地跟你對著幹。
楊堅就是喜歡柳機,最後甚至不惜將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蘭陵公主許配給柳機的兒子柳述,直接做兒女親家,成一家人得了。愛屋及烏,楊堅也特別寵幸自己這個小女婿。
到開皇末年,柳述已經官拜黃門侍郎,襲爵建安郡公。到仁壽初,柳述更不得了,官拜兵部尚書並參掌朝廷機務。勢頭完全蓋過了左仆射楊素。這個時候,文帝楊堅確實也需要休息了,沒有了獨孤皇後這個陳年老醋壇子,楊堅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做回男人玩玩喜歡的妃子了。
史書上記載隋文帝楊堅仁壽年間(公元601年――公元604年)這段時間,皇帝基本都在仁壽宮跟妃子們度假。而太子楊廣在大興城監國。在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就是這個小女婿柳述。他成了陪文帝楊堅走過生命中最後旅程的曆史見證者。不過,他也為此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在**,獨孤皇後歸了西。皇帝身邊少了一個政治盟友和說心裏話的人。晚上掖被子的活雖然小太監或小宮女給代了勞,但少年夫妻老來伴,文帝總覺得內心空落落的。楊堅感情上出現了空檔期。
不過很快,皇帝的特權起了作用。獨孤皇後走了,馬上有人補位上來。史書上記載有兩個南方美女陪文帝走到了生命終點。一個就是宣華夫人陳氏,一個是容華夫人蔡氏。兩個年輕貌美的南朝女子,撫慰了文帝那顆孤寂拔涼的心,給他的晚年帶來了溫暖和歡樂。
隋文帝英雄一生,作為天下之主,最後終於可以在獨孤皇後走後光明正大地跟自己喜歡的妃嬪夜夜笙歌了。兩廂對比,文帝感覺太好了。
想那獨孤皇後在世的時候,楊堅哪敢有現在這般自由,玩個尉遲姑娘,都要被皇後責罵和處理。現在多好,這年輕的南方姑娘奏是好啊。錢鍾書先生對這個老年人談戀愛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說這個老年人談戀愛啊,像“老房子著火,那是沒完沒了啊”。楊堅很享受,生活很美好。反正長安有太子監國,這麽優秀的接班人他當然放心了,他甚至都想呆在仁壽宮不回大興城了。
也可能是壓抑時間太長,楊堅在熱戀期身體太過透支,老骨頭很快被掏空。
看來吃飯睡覺幹啥都要有節製啊,沒有了節製,那很快就玩完。赴陰曹地府之前在生命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老楊頭最終還是想起了自己的結發妻子,獨孤迦邏小姐。很後悔,很懷念獨孤妹子啊。
楊堅死時對侍者說過一句話,被記錄在了史書上。“使皇後在,吾不及此。”看來紅顏真是禍水,英雄如楊堅者也是難過美人關啊。
說這個容華夫人蔡氏,具體史書上沒有記載,隻知道這位姐姐是丹陽人,也就是現在江蘇省鎮江市人。但這個宣華夫人陳氏,史書上可是記載得相當詳細,並且對曆史的進程發展產生了影響,並給我們這些想了解曆史真相的人增加了不少負擔和麻煩啊。
美女本來跟政治沒什麽關係,但皇帝的美女那就有點不一樣了。曆史上記載這個文帝之死還是疑點頗多。《隋書》上根本沒說。但大明鼎鼎的《資治通鑒》可就說得很詳細了。
說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的六七月間,文帝病重,這時候皇帝正在仁壽宮度假,剛過完年就來的,已經半年了。
這個時候招太子和大臣來身邊侍疾,兩層含義。一個是真的照顧老爹。但更重要的是下一個,為了政治的平穩過渡並以防出現政治動蕩。
皇帝萬一有什麽不測,如果太子大臣不在身邊,有人會假傳遺詔從而號令天下,這就麻煩了。這個時候在皇帝身邊的除了宮女太監和兩位美人以外,就是大臣和太子楊廣。太子住在大寶殿,緊鄰皇帝寢宮。
大臣是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參掌機務柳述和黃門侍郎元岩。發生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楊廣每天都要跟楊素通過寫信單線聯係,探知父皇病情順便討論如何商量對策安排軍國大事。
這就發生了一件差點影響太子楊廣進位的大事。說有一次這哥倆由於傳的信息太過頻繁和隱蔽,傳信人不小心在傳信息的過程中這信就被誤達到了老板楊堅手裏。
因為當時是政治敏感期,信件上麵也沒有注明寄信人是誰,收信人是誰。這傳信人也不清楚啊。就這,一個小小的差錯,差點將楊廣楊素這哥倆送進陰曹地府。皇帝拿到這信,生氣是必須的。“噢,我還沒有死,你們就在這裏安排後事,安排你們如何上位,如何施政怎麽怎麽的。”
後果自然很嚴重。還有一件事,那就更不能容忍了。說有一天早上,這個宣華夫人陳氏早上來見這個楊堅。楊堅就發現這個美人神色有點不對勁,就問宣華夫人,說你怎麽啦。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這裏的“無禮”可不是說楊廣對陳氏不禮貌。古漢語中的無禮尤其是針對女同胞說的話那可就嚴重了,特指對女同胞的性侵犯。
這還得了,那楊堅就非常生氣,拍著龍榻大聲喊道:“這個畜生,獨孤迦邏誤了我啊。”
馬上通知柳述和元岩,讓他們招自己的兒子來。這柳述還準備喊太子過來呢,楊堅明確告訴他說讓他們把廢太子楊勇給喊過來。皇帝目的很明確呀,他要廢掉楊廣重新改立楊勇。這柳述跟元岩馬上出來準備起草敕書。楊廣的被廢就在頃刻。
正在千鈞一發之際。楊素出手了。楊素在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馬上將這一緊急信息上報給太子楊廣。
那楊廣可不敢怠慢,楊廣首先以皇帝名義矯詔將柳述、元岩拿下,並立即派東宮衛士繳了皇帝寢宮禁兵的械。並派親信宇文述、郭衍守衛宮禁,然後將**人員趕出皇宮,禁止一切人等與皇帝接觸。同時將侍疾人員換為自己的親信太子右庶子張衡(不是那個發明地動儀的兄弟)。接著很快,文帝歸西。外間就議論紛紛,說皇帝死得蹊蹺。
兩位夫人(宣華夫人跟容華夫人)很害怕。過了一會,太子使者給陳夫人送來了一個貼著封條的小金盒,陳夫人很恐懼,以為是**,要賜自己死,嚇得陳美女不敢打開,在侍者的催促下,哆哆嗦嗦打開一看,是一個同心結。當天晚上,楊廣就臨幸了陳夫人。
哇塞,按照司馬光老先生的描寫,這實在太精彩了。這段敘述繪聲繪色栩栩如生,感覺司馬光先生就在現場拍曆史紀錄片,關鍵是邏輯顯得很嚴整。尤其是對楊廣描寫,非常符合一個墮落殘暴並荒淫陰險的末代君主的形象。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不是事實。曆史絕不是這樣。
《資治通鑒》成書在公元11世紀,距離事件發生已經有了四百多年。而《隋書》成書在唐初,距離事件發生僅僅二十多年,很多事情撰寫者都經曆過,所以可信度更高
是楊廣做的這兩件事很蹊蹺。首先跟楊素的書信來往,這有可能誤傳到楊堅那兒。
因為太子跟大臣的交往本來就應該避嫌,兩人麵對麵交流或者私下溝通交流都會有風險。送信人有可能並不知道這信是給誰的,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在上麵注明誰寫的信,交給誰等等。
所以皇帝發現這哥倆的私信也屬正常,皇帝發火也不意外。但反過來想一想,楊廣和楊素之間的私信交流難道不是必要的?緊急的?老皇帝病重期間,政治敏感期又不能公開談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身後事和朝廷重要決策意見,通過這種私下書信的方式是既安全又可靠,是個好方法。另外就是**和性侵犯宣華夫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三個理由:首先楊廣不是個感情隨便,行為衝動,喜怒溢於言表的人。犯罪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行為受其內心調控,行為過程受個性特征控製。楊廣的性格非常持重,城府很深。
從他跟楊勇的政治鬥爭、平陳以及當揚州總管期間的所有表現來看,他做事有計劃、有章法、有步驟,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分寸拿捏得非常之好,從來不會一時興起或由於衝動而做出出格之事。
時他還是一個堅持的人。為搶班奪權已經裝了二十年的孫子,這二十年如一日地玩命表現,一副節製、勤儉、持重、謙虛謹慎的聖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老爹馬上就死了,他比誰都清楚。
他怎麽會等不及這麽幾天,隨隨便便做出這等弑君淫母對他登位有影響的愚蠢之舉?另外,他並不是**之徒。史書上記載他隻寵幸皇後蕭妃,生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和蕭妃生的。
反過來如果楊廣真的很**,作為皇帝,他有絕對權力去臨幸任何一個他喜歡的女人,給他多生皇子。那他的皇子應該不止三個吧。
所以說,這一天的事情有疑點。楊廣沒有**陳妃,他更沒有害死父親。那就奇怪了。為什麽司馬光老先生要這樣描述?這兩件事到底有沒有?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麽?讓我們回到一千四百年前,通過認真分析史料,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曆史場景。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六七月間,文帝楊堅同誌終於感覺不行了,他病了,病得很重。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麵的。一個確實年齡大了。
常年的戎馬生涯、宮廷政治鬥爭以及國務大事的操勞,侵蝕了楊堅的健康。就像一台機器,年久失修和過度長時間使用,機器零件老化加損耗了,生病是難免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獨孤皇後走了,少了一個政治盟友,他缺少了一個精神支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讓他沉湎酒色也直接令他的建康狀況每況日下。
這期間確實是柳述、楊素和太子楊廣在仁壽宮陪他。司馬光老先生講的元岩早死了,開皇年間就掛了,這裏根本沒這位兄弟。當然還有陪他走到生命終點的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
確實楊素和楊廣有書信來往,同時他們商量軍機大事的信函也確實在送信人的失誤之下誤達到了楊堅的手上,楊堅也確實很生氣。在生命最後一刻,楊堅確實攬著楊廣的脖子把他交給何稠等大臣,也確實跟大臣們唏噓告別。
他也確實說了:“使皇後在,吾不及此。”楊廣為了安全期間,也確實把宮人趕出皇帝寢宮,確實派衛士把守宮門。
作為帝國特殊時期的接班人,為了維護帝國的安全和政權的順利交接,他做這些事無可厚非。行動果斷、必要和到位。但下麵這幾件事,我相信他肯定沒做。
性侵犯並奸汙宣華夫人陳氏!更有甚者有人堂而皇之將老爹楊堅之死都按在楊廣頭上。說他弑君淫母逼妹奪權!我看這就不僅不是戲說了,改亂說和胡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