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州刺史孫定兒把宇文泰的征糧文書當作了廢紙一張。孫定兒底氣硬的原因除了豳州兵多城堅糧足外,他還是關中隴右除了宇文泰之外的新老大,節製數萬兵馬,不過他這個老大跟宇文泰一樣是小兄弟們自己推舉的,跟宇文泰不同的是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權。


    宇文泰起兵後,關西隴右的刺史、郡守們分裂為兩大陣營,親侯莫陳或者親宇文泰。侯莫陳悅死後,關中大州中刺史這一級別的隻有豳州刺史孫定兒繼續堅持獨立,涇、秦、靈等諸州的反宇文泰武裝紛紛到豳州聯絡,願意奉孫定兒為主,扛起大旗與宇文泰作對。


    孫定兒有點飄飄然,儼然以侯莫陳悅繼承人的身份自居,算起來,幾個州的叛軍數量達到了數萬之眾。生在亂世,話語權是靠實力說話的。


    所以,孫定兒並沒有把宇文泰放在眼裏。關於孫定兒的情報不斷傳到高平軍中,宇文泰知道自己必須盡快將這個刺頭剃掉,任由敵人做強是另一種方式的自殺。


    不過,對於豳州,宇文泰似乎胸有成竹,他召集眾將問誰可以取孫定兒的首級來獻,眾人默不作聲,以豳州的實力,兄弟們該一起上才對。。都督劉道德請戰。


    劉道德,中山人,祖父佑連,做過蔚州刺史。父親劉持真,鎮遠將軍、領民酋長,從族源上,劉道德當為匈奴人後代,同高歡帳下大將劉貴同鄉同族。劉道德生的姿貌魁傑,不怒自威,胸中有萬千兵機。普泰初年隨賀拔嶽西征。衝鋒陷陣,以功拜大都督。


    平涼事變後,劉道德隨趙貴等擁立宇文泰。宇文泰見劉道德肯行,很高興。“道德打算帶多少人馬?”“二十騎足矣。


    不過,要借中軍大纛旗一用。”宇文泰微笑頷首:“好。”眾將不解。連第一猛將侯莫陳崇取原州都帶了一千輕騎,而且城中還有內應,以二十騎前往不是自投羅網嗎。


    宇文泰對眾人道:豳州守軍上萬,即使派數千精騎也未必能拿下,但我相信道德此去必能成功。劉道德挑選了二十名騎兵,每人配備馬槊弓箭外又多帶五彩布條。劉道德親自將軍中纛旗帶在身上,一行人離開平涼直奔豳州。


    孫定兒以為宇文泰大軍尚遠,對豳州暫時還沒有威脅,所以豳州毫無防備。劉道德率輕騎旋風般到了豳州,由於目標小。甚至豳州派出的斥候也沒有發現。


    其實,劉道德知道如果硬碰硬自己這點兵馬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宇文泰之所以讓自己來就是希望自己出奇兵,絕不是讓自己來攻城。擒賊先擒王,隻要把孫定兒搞定不愁其部曲不降,劉亮在請令的時候胸中早已有了方略。


    劉道德讓大家在靠近州城的山嶺上豎起纛旗,將布條分散開係在樹枝上,遠遠一望山上旌旗招展。還不知道來了多少人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劉道德決定率二十騎入城。


    劉道德、孫定兒都出自爾朱天光西征軍,彼此先有些交情。城中守軍沒有防範意識,還真把劉道德當做走親戚串門的,稀裏糊塗將其放入城中,劉道德一行輕車熟路直奔刺史府。趕巧,孫定兒正在刺史府擺酒高歌,冷不防闖進個不速之客。大家一下傻眼了,愣神了。一時之間竟然手足無措。


    劉道德沒有給大家留下反應時間,指揮手下直接衝上去將孫定兒斬首。將腦袋挑在馬槊上示眾,高喊:投降不殺。然後指著城外山嶺上的大旗對身邊二騎道:速速追趕大軍。


    城中眾人眼見主帥被殺,先慌了神,又聽說大軍在城外,等往外一瞅,看見城外山頭上大旗迎風飄揚,也不知道宇文泰發來了多少人馬,早就失去了反抗的心思,於是全部伏倒在地請降。豳州就這樣搞定。


    由於劉道德文武全才,打仗勇猛,還時不時給宇文泰獻上一計,宇文泰對他說說:你真是我的孔明啊,幹脆改名為亮吧。從此劉道德變成了劉亮。


    侯莫陳悅敗亡,豳州被輕鬆拿下,關西群豪這下算是見識了宇文泰的能力,原來這哥們比賀拔老大還要牛,於是沒人再敢發出不同聲音了。


    於是諸州群賊,皆即歸附,除了老刺頭曹泥的靈州,關中隴右為宇文泰一統。這時候,另一個牛人出聲了,這個是我們的老朋友,出道很早,成名很早,但這些年不太得誌,一直湮沒在眾星之中。於謹!


    在平定六鎮大暴動的北伐戰爭中,作為北伐軍統帥元淵帳下第一謀士,於謹屢出奇策屢立奇功,那時候賀拔兄弟不過是帶頭衝鋒陷陣的軍主。前途一片光明,台鼎的位子似乎在向這個一向自命不凡的貴族子弟招手。


    然而世事難料,元淵受到朝廷當權者的排擠,於謹同樣成為他們的眼中釘。為了幫元淵討回公道,於謹離開元淵大軍到洛陽申訴,而元淵卻在內外敵人的夾擊下命喪黃泉。


    在後來的日子裏,於謹先後隨辛纂南討、跟元天穆打葛榮平邢杲、隸爾朱天光破萬俟醜奴,積功授大都督、征北大將軍、石城縣伯。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跟於謹開玩笑,看似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爾朱天光離開關西參加韓陵會戰,於謹跟隨在爾朱天光出關。


    接下來,爾朱天光慘敗韓陵,不久被殺,勝利的高歡成為繼爾朱榮、爾朱兆後的又一權臣,於謹沒有選擇投降,他帶小部分殘卒輾轉返回長安,已經為新朝效命的賀拔嶽鑒於於謹帶隊伍返回的功勞,表奏新朝以其為衛將軍、鹹陽郡守。眼見跟自己比肩的人一個個走在自己前麵,於謹倒也淡定,因為他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曾經的小老弟宇文泰在賀拔嶽軍府中逐漸崛起。命運的轉機再次出現。宇文泰受命出鎮夏州,點名跟賀拔嶽要於謹為長史兼城防都督。


    在跟宇文泰的交往中,於謹知道這個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跟著宇文泰自己一定可以打一場翻身仗。所以,他欣然赴任。從此終身追隨宇文泰左右,成為宇文泰依賴的左膀右臂。


    通過對侯莫陳悅的討伐戰,宇文泰已經確立了自己在賀拔嶽舊部中的威信,軍中地位已經牢不可破,同時,關西、隴右各個山頭也看到了他的實力。除了老頑固曹泥,已經沒有人敢抗命了,但靈州地處偏遠,對關中大局影響不大。


    在當前的有利局勢下,於謹敏銳地看到關西軍的現狀:地盤有了。軍隊有了,實力有了,缺的是政治地位。


    於是於謹對宇文泰進言道:當今天下雖然還是大魏的天下,但權臣在朝擅權,地方盜賊蜂起,百姓翹首以待明主臨世。明公仗超世之姿,懷濟時之略,四方遠近歸心。


    願公早建良圖。以副眾望。宇文泰道:怎麽講?於謹道:關右,秦漢故都,古稱天府。將士驍勇,土地肥沃,西有巴蜀之富饒,北有養馬的便利。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守住險要之地,招攬天下英雄,蓄養士卒。勸課農桑,靜待時局的變化。接著。於謹又向宇文泰提出了一個非同凡響的策略:天子在洛陽受迫於群凶,若明公拿出誠心。勸皇帝遷都長安,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奉王命以討暴亂,一定會創建齊桓、晉文那樣的霸業。


    於謹要宇文泰做曹操了。是啊,高歡從一個鎮兵成為帝國大佬,靠什麽,天子奇貨可居,所以,高歡在最短的時間裏創造了奇跡。現在,朝廷內部的紛爭不斷,君相矛盾尖銳,高歡和元修撕破臉已經是早晚的事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適時地向元修示好,引誘元修西巡,那麽,高歡能夠做到,宇文泰一樣可以做到。對於謹的高論,宇文泰雙手讚成。


    但如何讓元修和他的文武們心甘情願地到關中來,還要費一番心思,必須讓元修相信,自己是可以信賴的。正在這個時候,高歡送來了一份大禮。


    原來,高歡派侯景到平涼功敗垂成,賀拔嶽軍府眾將推宇文泰為首,然後孝武帝元修正式任命宇文泰為大都督,如此宇文泰擁有了統領賀拔嶽部眾的合法地位,到嘴的肥肉沒吃著,高歡心裏是什麽滋味不得而知。宇文泰公開向侯莫陳悅宣戰,盡管高歡對侯莫陳悅很失望,但認為還是要拉他一把,所以高歡派大將韓軌率軍一萬駐紮在河東,擺出一付隨時過河參戰的樣子,以此震懾宇文泰,期望宇文泰不要輕舉妄動。


    可宇文泰哪裏是被嚇大的,他快刀斬亂麻般解決掉了侯莫陳悅及其死黨,鞏固了自己在關中的老大地位。高歡見恫嚇不起作用,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好些,所以高歡立即派出了友好使者團前往長安,他要試探一下宇文泰的態度。大使還是侯景,兩個副使是散騎常侍代郡張華原和義寧太守太安王基。


    張華原出身北地,精通各民族語言,是代北蠻族土生土長的知識分子,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裏,他充當了高歡發言人的角色。王基跟宇文泰交情匪淺,當年葛榮橫行河北的時候,王基為偽齊政權任命的濟北王、寧州刺史,宇文泰為葛榮帳下將帥,兩人關係很好。此次,高歡派王基來也主要是想利用這層關係取得宇文泰的信任。侯景這次帶了不少禮物,俗話說不打送禮人,高歡是帶著誠意要跟宇文泰拉關係的。


    然而,宇文泰並不領情,對於高歡,一麵之緣已經把他看到骨子裏,賀拔公的死幕後黑手是誰?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何況,黑獺誌向遠大,已有同高歡爭雄之心。


    宇文泰知道張華原是人才,所以就如當初高歡要留下自己一樣,他希望張華原留下來為自己效力。張華原自然不肯,在宇文泰威逼利誘之下,張華原決然道:我是丞相使者,明公用死來威脅使者,是嚇不倒我的。


    王基也謝絕了宇文泰的挽留。丞相府使者團回到晉陽,王基對高歡道:宇文泰,雄傑也,請趁其地位未定擊滅之。看看,宇文泰交了個多好的朋友!高歡不以為然:你沒見賀拔和侯莫陳嗎?我當以計謀取之。事實上,說這話的時候高歡的底氣並不足。


    但侯景的到來卻給了宇文泰一個機會,上次自己給孝武帝上表,雖然元修給了自己統兵權,卻隻是讓自己統領賀拔嶽的部眾,並沒有把關西大行台和都督二十州諸軍事的頭銜給自己,而且一再要求自己克日入京。擺明了,元修還是對自己不放心。高歡使團前腳剛走,宇文泰就將高歡送來的禮物和書信封存好,派人原封不動地送到了洛陽。


    元修很高興,一切都表明宇文黑獺對自己是忠心心,可以列為自己人的行列,關中隴右是洛陽之外高歡唯一無法染指的地方,有自己人守著,算是為自己留了一條退路。斛斯椿還不放心,畢竟宇文泰過去名不見經傳,不熟悉其為人,他能為洛陽服務嗎?


    他的能力同賀拔兄弟一樣強大嗎?帶著這些疑問,斛斯椿單獨接見了使者,詳細了解了關中的局勢,斛斯椿甚至把君相矛盾這種國家最高機密都和盤托出,說高歡有異心已經路人皆知了,不知道宇文泰比賀拔嶽如何。


    關西特使自然毫不遲疑地替宇文泰吹了一番:宇文公文能經國,武能定亂。為了加強同關西軍的聯係,孝武帝征於謹入朝拜閣內大都督,充當洛陽和關西的聯絡人,於謹趁此機會在元修麵前表明了宇文泰歡迎大駕入關的態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